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应用液氮冷冻保存的同种带瓣主,肺动脉施行主动脉瓣替换术4例,全主动脉根部替换术2例,其中1例用自体带瓣肺动脉,纠治复杂先天性心脏畸形3例,其中2例用同种带瓣管道作右室流出道与肺动脉连接,1例用同种带瓣主动脉片作跨瓣环右室流出道扩大术。与异种或人工材料相比,同种瓣膜或带瓣管道具有血流动力学符合生理要求,瓣膜功能好,有一定的活性,耐久性长,无需抗凝,无血栓,出血并发症,无免疫排斥等优点。  相似文献   

2.
应用液氮(-196℃)冷冻保存的同种带瓣主、肺动脉施行主动脉瓣替换术4例,全主动脉根部替换术2例,其中1例用自体带瓣肺动脉,纠治复杂先天性心脏畸形3例,其中2例用同种带瓣管道作右室流出道与肺动脉连接,1例用同种带瓣主动脉片作跨瓣环右室流出道扩大术。与异种或人工材料相比,同种瓣膜或带瓣管道具有血流动力学符合生理要求,瓣膜功能好,有一定的活性,耐久性长,无需抗凝,无血栓、出血并发症,无免疫排斥等优点。外科操作技术亦较简便。  相似文献   

3.
①目的评价同种带瓣主动脉(VHA)用于法乐氏四联症(TOF)右室流出道(RVOT)矫形的临床效果。②方法以保留无冠瓣及二尖瓣大瓣的VHA行右室漏斗部、肺动脉瓣环和肺动脉干矫形25例。关胸前测定各心腔压力并行彩色Doppler心脏超声随访。③结果关胸前测压:VHA组与对照组的右室与左室收缩压比值分别为0.50±0.16和0.62±0.14(t=2.580,P<0.02);右室收缩压分别为6.58±1.69kPa和7.89±2.45kPa(t=2.103,P<0.05);右室-肺动脉压力阶差为0.43±0.32kPa和3.31±1.95kPa(t=7.315,P<0.001)。VHA组血液动力学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VHA组死亡1例(4%),余24例随访0.67~4.67年,无远期死亡,心功能恢复优良,Doppler超声随访显示术后肺动脉反流轻微,VHA无失功及钙化。④结论本研究资料显示以带瓣VHA行TOF的RVOT重建,术后血液动力学效果优良,可以最大限度加宽RVOT,最大限度减轻肺动脉反流,是理想的重建材料  相似文献   

4.
①目的观察活性同种血管(VHA)在大静脉外科临床应用效果。②方法布加氏综合征(BCS)3例,右无名静脉损伤急症修复重建1例。BCS治疗包括VHA肝前径路腔房转流术1例,部分体外循环下BCS根治术并VHA-下腔静脉重建2例。③结果全组4例无手术死亡,术后近期效果佳。1例BCS术后90d因外压再次阻塞,再次手术扩张并置血管内支架2枚,术中证实VHA移植处内膜光滑无血栓形成,270d后造影证实下腔静脉通畅;另2例BCS分别随访0.5年和3.8年,Doppler超声显示VHA通畅。3例临床征象均消失,恢复体力劳动。VHA-无名静脉移植病人术后恢复良好,术后1.0年死于肺癌复发转移。④结论VHA是大静脉外科有很好应用价值的替代材料  相似文献   

5.
报告1987年1月~1992年9月期间,10例采用人同种异体带瓣长管道移植治疗某些复杂性先天性心脏病的临床经验。9例是肺动脉移植重建,1例主动脉移植重建。采集新鲜的人同种异体带瓣管道,以抗生素液浸洗和4℃冷藏保存。年龄最小为1个月,最大为26岁。移植域从心室流出道至大动脉远端。术后早期死亡3例,与移植材料无明显关系。术后早期多有低排综合征。7例术后追踪3个月至5年,同种异体材料无失功能、血栓、心内膜炎和溶血等合并症。尽管有轻或中度主动脉或肺动脉狭窄或关闭不全的杂音,心导管检查显示有跨移植瓣的压力阶差,但追踪病例均无症状,生活和工作正常。作者认为采用本法处理的同种异体带瓣管道移植,术后合并症少,钙化不明显,远期效果好  相似文献   

6.
①目的观察自行设计的活性同种血管(VHA)在肺外科手术应用的效果。②方法全组4例,包括左肺上叶肺癌侵及左肺动脉,行VHA-病变肺动脉替换3例;右肺中下叶肺癌切除术中分离胸膜肺粘连误伤右无名静脉汇入上腔静脉处,以VHA移植重建1例。③结果1例因移植血管扭曲、梗阻,术后26d再次手术切除余肺;另3例术后恢复顺利。无手术死亡。随访1.0~2.5年,1例术后1.0年死于肺癌复发转移,1例术后2.5年死于脑溢血,第3例至今存活已1.3年,未见复发。术后胸部X线检查均显示余肺膨胀良好。④结论在肺血管缺失情况下VHA是一种良好替代材料,其应用扩大了肺癌切除适应证,改善了外科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7.
活性同种血大静脉外科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观察活性同种血管在大静脉外科临床应用效果。布加氏综合征3例,右无名静脉损伤急症修复重建1例。DCS治疗包括VHA肝前径路腔房转流术1例,部分体外循 下BCS根治术并VHA-下腔静脉重建2例。全组4例无手术死亡,术后近期效果佳。1例BCS术后90d因次压再次阻塞,再次手术扩张并置血管内支架2枚,术中证实VHA移植处内膜光滑无血栓形成,270c后造影证实下腔静脉通畅。  相似文献   

8.
报告1987年1月-1992年9月期间,10例采用人同种本带瓣长管道移植治疗某些复杂性先天性心脏病的临床经验。9例是肺动脉移植重建,1例主动脉移植重建。采集鹇的人同种本带瓣管道,以抗生素液浸洗和4℃冷藏保存。年龄最小为1个月,最大为26岁。移植域从心室流出道至大动脉远端。术后早期死亡3例,与移植材料无明显关系。术后早期多有低排综合征。  相似文献   

9.
本文对我院134例丙型肝炎、30例肝癌和白血病并发HCV感染患者及3297例各类献血者进行了HCV感染与输血关系的研究。结果发现肝炎后肝硬化抗-HCV阳性者、慢性重症肝炎抗-HCV阳性者及白血病并发HCV感染者既往有输血史分别为89.4%,87.5%及94.4%。各类献血者抗-HCV检测结果显示:首次献血者抗-HCV阳性率为5.4%,多次献血者为9.2%,1年前抗-HCV阴性1年内多次献血者为1.9%。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肾移植受者手术前后人巨细胞病毒(HCMV)的感染率及HCMVDNA含量变化。方法:采用半套式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AmpliSensorPCR)方法定量检测术前肾移植受者61例,术后32例,用四格表比较手术前、后的感染率,用t检验比较病毒含量。结果:手术前、后肾移植受者HCMV的感染率分别为77%和875%;HCMVDNA平均含量(拷贝数每升)分别是107×107L-1和741×107L-1,两者之间感染率无显著差异(χ2=165P>005),但病毒平均含量存在极显著差异(t=646P<001)。结论:研究结果显示:①免疫抑制治疗激活了潜伏性HCMV感染,导致术后HCMV含量显著增加;②决定肾移植受者HCMV感染状态的主要是机体本身的免疫力,减少HCMV感染,术后合理使用免疫抑制剂,避免过度抑制可能更重要  相似文献   

11.
以肝细胞场(HCC)患者手术切除标本为研究材料,采用高效液相色谱荧光法检测组织中的黄曲霉毒素B1(AFB1),嵌套式多聚酶链反应技术检测组织中的HBVDNA和HCVRNA。在69.2%(18/26例)的HCC患者中检出了3.65-89.06ng不等的AFB1/g肝组织;HBVDNA和HCVRNA检出率分别为90.5%(57/63例)和12.7%(8/63例)。其中,AFB1和HBVDNA重叠检出率为61.5%(16/26例),HBVDNA和HCVRNA重叠检出率为7.9%(5/63例),4例HCC患者重叠检出了AFB1、HBVDNA和HCVRNA;同步检测对照组5例,无1例出现这种情况。结果表明,上述3种因素均与人类肝癌密切相关,并且可能存在协同致癌效应。  相似文献   

12.
目的 多普勒彩色超声心动图对肺动脉闭锁行牛颈静脉带瓣管道重建右心室流出道的结构及血流动力学变化研究。方法 应用多普勒彩色超声心动图观察4例紫绀型先心病肺动脉闭锁行牛颈静脉带瓣管道重建右室流出道(RVOT)后的结构及血流动力学变化,术后7d、1年观察右心室(RV)与肺动脉(MPA)连接状况,测定重建后右室流出道各截面的直径,右室、肺动脉吻合口的宽度、血流速度和压差,从而评价牛颈静脉带瓣管道通畅情况。结果 重建术后1年,4住患者均存活,多普勒彩色超声心动图于术后7d、1年检查示肺动脉瓣膜关闭良好,无明显返流,跨瓣压差小;全部带瓣管道通畅,未见明显血栓形成。结论 多普勒彩色超声心动图在复杂先心病肺动脉闭锁行牛颈静脉带瓣管道重建右心室流出道的结构及血流动力学变化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3.
采用RT-PCR对广东地区33例肝炎病血清进行HGVRNA检测,结果2例(6.1%)阳性,对其中1株输血后HGV(CH-S)基因组5端非翻译区(5′UTR)进行分子克隆与测序,并分别与Linnen等报道的2株HGV(PNF2161,R10291)和Leary等报道的GBV-C相比较,其核苷酸序列的同源性分别为89.2%,88.7%,87.1%,本研究首次证实我国华南地区存在HGV感染,HGV高度保  相似文献   

14.
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唾液,尿液,精液HCV—RNA的检测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有确切输血史、血丙肝抗体及核酸均阳性的50例急、慢性丙肝(急性肝炎22例、慢性肝炎23例、肝炎肝硬变5例)患者的唾液、尿液及精液中的HCV-RNA(PCR)检测的阳性率分别为900%、500%及600%。5例肝炎肝硬变患者均并发腹水,2例尚合并胸水,检测腹水8例次、胸水3例次,HCV-RNA均阳性。1例行胆道造瘘术的急性丙肝患者瘘管中流出的胆汁检测HCV-RNA阳性。2例患者于急性肝炎期,唾液HCV-RNA阴性,随病情的演变,转变为慢性肝炎后,再次检测,转呈阳性。3例病程在2年以上的男性慢性丙肝患者精液中检出丙肝核酸,采集其女性配偶的血液、唾液和尿液,HCV-RNA均阳性,血抗-HCV亦阳性。该组急性丙肝中7例(272%)患者,于入院之初,血抗-HCV阴性,而唾液HCV-RNA阳性。说明部分急性丙肝的早期,唾液中HCV-RNA的出现,早于血抗-HCV。  相似文献   

15.
为了解本地区HCV感染株的基因型及现有分型方法的适用性,从贵州206例慢性肝炎和血液病患者中筛出35份抗-HCV阳性血清,用逆转录套式聚合酶链反应作HCVRNA检测。30份HCVRNA阳性血清用3种分型方法(核心区特异引物PCR,非结构5区特异探针核酸杂交,5′末端非编码区限制性长度多态性分析)进行HCV基因分型。结果3份血清为HCV2a感染,27份为HCV1b感染。对8份HCV1b、1份HCV2a血清的PCR扩增产物直接测序,核酸序列分型结果与原型别一致。表明HCV1b是贵州地区HCV感染株的主要基因型,HCV2a感染并不常见。以HCV基因组不同区域为基础的各方法分型结果间有很好的相符性。  相似文献   

16.
采用RT-PCR对广东地区33例肝炎病人血清进行HGVRNA检测,结果2例(6.1%)阳性。对其中1株输血后HGV(CH-3)基因组5'端非翻译区(5'UTR)进行分子克隆与测序,并分别与Linnen等报道的2株HGV(PNF2161,R10291)和Leary等报道的GBV-C相比较,其核苷酸序列的同源性分别为89.2%、88.7%、87.1%。本研究首次证实我国华南地区存在HGV感染。HGV高度保守区5'UTR的分子克隆与核苷酸序列的测定对开展HGV感染的基因诊断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7.
于1995年4-6月用ELISA对四子王旗93例饮食服务人员进行了乙,丙,丁型肝炎病毒感染情况调查。HBV,HCV,HDV总感染率为31.2%,HBV阳性28例,感染率为30.1%;HCV阳性3例,感染率为3.2%,其中有2例合并HBV感染;HDV阳性2例,感染率为2.2%。HBV阳性者中抗-HDV阳性率为7.1%。HBV感染率在年龄,性别方面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相似文献   

18.
应用聚合酶链反应,核酸分子杂交和病毒分离技术检测了7例临床诊断为病毒性脑炎患者及10例其他神经疾病对照组患者的脑脊液中单纯疱疹病毒DNA。结果PCR检出5例脑炎患者CSF中HSVDNA阳性,其中HSV1型2例,HSV2型3例,而核酸杂交方法仅检出2例,其中HSV-1和HSV-2各1例,与病毒分离结果一致。  相似文献   

19.
尸体肾移植术后活动性HCMV感染的预防性治疗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目的:探讨尸体肾移植术后人巨细胞病毒病的防治。方法:应用HCMV-Ag试验诊断HCMV感染。对本院实施的1150例尸体肾移植分两组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治疗组:1989年9月-1997年4月共1050例,HCMV病45例,治愈30例,死亡15例;预防组:1997年5月-1998年5月,共100例,HCMV感染42例,由于进行了预防性治疗,无1例HCMV病发生和因HCMV感染而死亡。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检测人肝细胞癌(HCC)组织中丙型肝炎病毒(HCV)基因型。方法 用RTPCR法常规检测HCC组织和部分患者血清HCV,再以巢式RTPCR法对HCV阳性标本中5种HCV基因型进行鉴别。对多数标本中HBsAg和HBVDNA也进行了免疫组化和原位杂交检测。结果 HCC组织中HCV阳性率为50%(39/78),与HBV者(64.4%)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两者重叠感染率34%(20/59)。在10例血清HCV阴性HCC患者中,3例HCC冰冻组织检出HCVRNA。在HCC组织中共检出3种HCV基因型,其中2a、1b、3a和混合型分别为17例(43.6%)、9例(23.1%)、4例(10.3%)和2例(5.1%),各基因型间差异有极显著性意义(P<0.01),但2a型与1b型间差异无显著性(P>0.05),2a型与HBV的重叠感染明显较其他HCV基因型者常见(P<0.05)。结论 2a型HCV是HCC组织中最常见的基因型并易与HBV重叠感染率,HCC患者血清HCV检测不一定能准确反映HCC组织中的HCV感染率,其所示基因型也有所不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