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为预防复发性胬肉(翼状胬肉)手术后再发,本文局部注射平阳霉素抗复发32例34只眼,随访1 ̄3年,结果:术后局部平复无明显瘢痕22眼,轻度瘢痕组织,不充血,角膜上无新生血管9只眼;新生血管纤维膜伸入角膜组织内3 ̄4mm呈薄翳状3只眼。术后复发3只眼,复发率8.8%。提示平阳霉素是一种治疗术后翼状胬肉复发的较理想药物。  相似文献   

2.
中低位直肠癌48例保肛术后局部复发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中低位直肠癌48例行Park‘s术式直肠癌切除术。评价局部骨分、会阴复发相关因素:肿瘤临床分期、肿瘤距肛门边缘距离、肿瘤局部浸润深度及血管淋马浸润程度等。所有病例肿瘤远切缘均〉2cm,9例(19%)发生局部骨分、会阴复发,平均无瘤生存间隔17个月。直肠侧方浸润17例中7例发生局部复发,直肠系膜未全切除15例中6例发生局部复发。肿瘤距肛门绷4 ̄6cm术后复发3例、6 ̄cm复发6例。Puke’sA期无  相似文献   

3.
直肠癌保肛术后局部复发的因素与预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直肠癌保肝术后局部复发36例分析,指出直肠癌保肛术后复发多为吻合口局部复发,与肿瘤的病期和肿瘤占肠周径大小,原发瘤所在部位,远端肠管切除范围及无癌操作密切相关。认为早期手术和获得一个较为广泛的地切缘是预防局部复发的关键。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局部复发后进行补救性根治术与局部广泛切除术对再复发率、转移率及生存率的影响以及补救性根治术后病理和综合治疗情况,提出局部复发性乳腺癌的处理方法。方法:对379例局部复发性乳腺癌进行补救性根治术病例加以收集、整理,对补救性根治术及局部广泛切除术后再复发率、转移率及生存率进行对比分析并进一步分析补救性根治术后病理情况与生存期的关系以及内分泌治疗对生存期的影响。结果:Ⅰ、Ⅱ期乳腺癌局部复发后进行补救性根治术的再复发率,转移率与局部广泛切除术比较显著降低、生存率显著提高。Ⅲ、Ⅳ期乳腺癌局部复发后进行补救性根治术的再复发率、转移率与局部广泛切除术相比较低,但统计学无显著差异,生存率提高,统计学也无显著差异。补救性根治术后病理淋巴结无转移的生存期显著长于淋巴结有转移的生存期。加用三苯氧胺与继续三苯氧胺治疗对生存期无影响。结论:对Ⅰ、Ⅱ期乳腺癌局部复发后进行补救性根治术可以明显降低再复发率及转移率,提高生存率;对Ⅲ、Ⅳ期乳腺癌局部复发后进行积极手术治疗也可提高生存率,降低再复发率及转移率。从而改善局部复发性乳腺癌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5.
直肠癌术后局部复发22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直肠癌术后局部复发率高 ,发现较晚 ,再手术难度大 ,预后差。本院1989~2000年收治此类患者22例 ,现对其复发原因及临床特点作一分析。22例中男15例 ,女7例 ;年龄33~72岁 ,平均56岁。原发灶位于上段直肠6例 ,下段直肠16例 (以腹膜返折为界 )。原发灶分期 :DukesA期4例 ,DukesB期6例 ,DukesC期12例。病理类型 :低分化腺癌8例 ,粘液性腺癌6例 ,管状腺癌5例 ,印戒细胞癌3例。术后复发时间最短4个月 ,最长48个月 ,平均10.1个月 ,1年内复发达16例。局部复发部位 :盆腔8例 ,吻合口…  相似文献   

6.
李伟 《基层医学论坛》2004,8(3):213-214
目的探讨乳腺癌术后复发转移的影响因素。方法对37例乳腺癌根治术后复发转移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乳腺癌术后复发转移以前5年居多,局部复发以胸壁多个皮肤结节为主,远处转移以肺、锁骨上淋巴结及骨多见。不论术前有无无淋巴结转移.均以绝经前病人术后转移明显高于绝经后患者:而术前有淋巴结转移者,术后复发转移的发生率较无淋巴结转移者明显增高。同时病期越早,复发转移也以绝经前居多.且以局部复发为主。结论术前淋巴结阳性、绝经前、中央区乳腺癌及病理类型为浸润性非特殊型的局部晚期乳腺癌是根治术后易出现复发转移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如何提高老年腹股沟疝的手术治疗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2006~2009年50例次老年腹股沟疝,在局麻下实施内环充填式无张力疝修补术的效果。结果:50例均手术顺利,随访1~3年无1例复发。术后切口轻度脂肪液化2例,局部异物感2例,短期疼痛1例.阴囊积液或积血2例,总并发症发生率12%。经对症处理后正常出院或门诊随诊。无切口感染、疝复发等其他并发症及并存病加重。结论:局部麻醉下,行老年腹股沟疝内环充填式无张力疝修补术,具有手术及麻醉适应范围更广、简捷易推广、术后恢复快、复发及并发症发生率低等优点,值得探讨。  相似文献   

8.
王继 《卫生职业教育》2008,26(20):134-135
目的 探讨老年无张力疝修补术后复发的高危因素.方法 回顾分析5年内使用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老年腹股沟疝患者156例中术后复发的4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探讨复发原因.结果 复发患者中有2例为传统疝修补术后复发2次,第三次术式选择为无张力疝修补术;2例为术后出现局部感染经久不愈,最终将疝修补网塞取出后复发.结论 无张力疝修补术后复发的高危因素除慢性呼吸道疾患、前列腺肥大、习惯性便秘之外还应包括局部解剖结构紊乱及局部感染.  相似文献   

9.
对18例降结肠、乙状结肠癌患者在切除肿瘤的同时行肠系膜下动脉及肝动脉插管化疗,术后定期微泵化疗,随访3~24个月,无1例有局部复发及肝转移发生。认为,降结肠、乙状结肠癌肠系膜下动脉及肝动脉插管化疗,对预防局部复发及肝转移有一定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腺瘤性恶变的特点,局部切除术手术指征,Kraske后入路局部切除术的优缺点。方法 回顾性分析1995 ̄1999年18例距肛门5 ̄9cm直肠腺瘤性息内亚变的临床资料及手术治疗效果。结果 经肛门局部切除术14例,2例于术后8 ̄12mo局部复发。经Krashe后入路局部切除术4例,近期随访无局部复发。结论 腺瘤性息肉恶变局部切除术指征为恶变局限于粘膜内的粘膜癌。Kraske后入路局部切除术治疗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直肠癌首次术后1年内局部复发原因。方法回顾分析近5年来收治的43例直肠癌首次手术后1年内局部复发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本组局部复发以盆腔骶前及会阴部为主(38例),占88.4%;首次手术以传统手术为主(37例),占86.0%,全直肠系膜切除者6例,占13.9%;施行综合治疗者仅11例,占25.6%,所有病例无新辅助治疗。再入院手术肿瘤切除11例,5例结肠造瘘,余综合治疗。结论降低直肠癌术后近期局部复发必须合理正确选择术式及规范施术,正确实施以手术为主的个体化综合治疗。  相似文献   

12.
局部复发的软组织肉瘤的长期存活[SingerS,etal.ArchSurg,1992,127:548]作者自1971~1988年对39例局部发作的软组织肉瘤进行了统计分析与观察。平均随访时间为11.1年,而局部复发的平均时间为22个月。肉瘤组织分型:...  相似文献   

13.
乳腺癌作为恶性肿瘤在新疆地区属于多发病,近几年有增长趋势,术后复发及转移是治疗失败的主要原因。本文收集1990年1月-2001年12月我院诊治的乳腺癌术后局部复发且无远处转移的病例113例进行回顾性分析,以探讨乳腺癌术后局部复发的相关因素,对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的乳腺癌防治工作提供有益的启示。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膀胱癌患者术后局部复发的原因。方法 :回顾性分析 16 0例膀胱癌施行膀胱部分切除的患者。结果 :16 0例中 40例术后局部复发 ,复发率为 2 5 %。复发与肿瘤的病理类型、分期、分级、原发肿瘤的所在部位及切除范围密切相关。结论 :对膀胱癌早期手术和获得一个较为广泛的无瘤切缘 ,术中无瘤操作 ,术后膀胱内灌注化疗和免疫治疗是预防局部复发的关键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总结乳腺癌术后单纯胸壁局部复发的临床特点及治疗方法.方法 回顾性分析20例乳腺癌术后胸壁局部复发而无远处转移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20例患者术后2例局部再发,其余控制良好.3例发生远处转移,1、3、5年生存率分别为95.0%、57.9%、50.0%.结论 乳腺癌术后单纯胸壁复发灶,经积极局部及全身综合治疗可获较好疗效.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温热化疗对膀胱癌细胞超微结构的影响及预防复发的效果。方法:20例膀胱癌患者,术中使用丝裂霉素C(MMC)加生理盐水行膀胱灌注温热化疗,膀胱内温度维持在43 ̄50℃。温热化疗前、后取肿瘤组织送光镝及电镜观察。结果:温热化疗后光镜下见肿瘤细胞凋亡。电镜下见肿瘤细胞核碎裂,胸质内细胞器空泡变性。随访6 ̄22个月,18例无复发,1例术后2周死于消化道出血,1例频发性肿瘤术后3个月复发,但肿瘤数目  相似文献   

17.
下咽癌术后复发27例中单纯局部复发10例,颈部复发13例,颈部及局部同时复发4例,分别占37%,48.2%,14.8%,复发时间6月以内15例,1年内23例,分别占55.5%,85.2%。下咽癌局部复发主要原因是肿瘤切除不彻底,在切除肿瘤同时保留喉功能不会影响肿瘤切除的彻底性,术后1年内是复发的高峰期,应定期复查,若患者病情及身体状况允许,再次手术治疗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18.
通过对直肠癌保肛术后局部复发36例分析,指出直肠癌保肛术后复发多为吻合口局部复发,与肿瘤的病期和肿瘤占肠腔周径大小、原发瘤所在部位、远端肠管切除范围及无癌操作密切相关。认为早期手术和获得一个较为广泛的无瘤切缘是预防局部复发的关键。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18F-FDG PET/CT显像在鼻咽癌放疗后随访的应用价值.方法:采用PET/CT对70例鼻咽癌放疗后的患者进行疗效随访,随访时间为放疗后6个月至9年,所有患者均行PET/CT全身显像.结果:①局部无复发,全身无转移灶10例;②局部无复发,全身有转移灶48例;③局部有复发,全身有转移灶12例.结论:18F-FDGPET/CT显像在鼻咽癌放疗后监测局部是否复发及是否有转移灶是一种较好的方法.  相似文献   

20.
胃癌术后复发的外科治疗体会潘永海温州市第三医院325000近年来,因胃癌术后复发而接受再次手术的病例有所增加,我院外科自1989年以来共手术治疗22例复发胃癌,现将其复发方式、临床特点及治疗问题进行讨论。1临床资料年龄<30岁1例,31~40岁2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