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 收集50例经手术病理切片或经纤维胃镜检查取活检证实为胃癌的CT表现作回顾性分析,旨在提高胃癌的CT诊断价值.方法 常规空腹下50例病例全部做CT扫描,层厚5毫米,层距5毫米.检查前令患者口服250~400毫升水,作为对比剂.结果 50例均属中晚期胃癌,各有不同的CT表现.结论 CT检查能克服常规钡餐检查,纤维胃镜未能观察的不足,对判定预后及制定手术方案有着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2.
目的 收集50例经手术病理切片或经纤维胃镜检查取活检证实为胃癌的CT表现作回顾性分析,旨在提高胃癌的CT诊断价值.方法 常规空腹下50例病例全部做CT扫描,层厚5毫米,层距5毫米.检查前令患者口服250~400毫升水,作为对比剂.结果 50例均属中晚期胃癌,各有不同的CT表现.结论 CT检查能克服常规钡餐检查,纤维胃镜未能观察的不足,对判定预后及制定手术方案有着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3.
目的 收集50例经手术病理切片或经纤维胃镜检查取活检证实为胃癌的CT表现作回顾性分析,旨在提高胃癌的CT诊断价值.方法 常规空腹下50例病例全部做CT扫描,层厚5毫米,层距5毫米.检查前令患者口服250~400毫升水,作为对比剂.结果 50例均属中晚期胃癌,各有不同的CT表现.结论 CT检查能克服常规钡餐检查,纤维胃镜未能观察的不足,对判定预后及制定手术方案有着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4.
目的分析胃癌在CT中的不同表现以提高CT对胃癌诊断价值的认识.方法 49例患者经手术和(或)内镜病理证实为胃癌.按常规行胃部CT扫描检查,检查前空腹状态下服水约800~1 500ml,检查前10min肌注654-2 20 mg,作增强前后扫描.结果胃壁增厚1~2cm,范围<5cm者5例,胃壁增厚>2cm伴有局限肿块21例,胃壁增厚>2cm伴有广泛(环形)肿块23例,邻近器官侵犯38例,淋巴结转移25例.CT对病变的检出率100%,定性准确率96.1%.结论 CT对进行性胃癌的诊断有其独到之处,对外科术前选择合适的手术方法和术后的治疗起着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5.
CT检查在胃癌诊断中的实用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胃癌的CT表现对其治疗手段选择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4例经病理证实为胃癌的患者在术前行CT检查的表现.结果:CT检查未见转移者8例,术后证实未见转移7例;CT检查发现周围脏器受侵者9例.术后证实7例与CT所见符合;CT检查发现远处脏器及腹腔淋巴结转移者7例,术后证实该7例均与CT所见符合.结论:CT检查对胃癌手术切除可行性的评价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6.
孙晓军 《基层医学论坛》2006,10(21):1015-1016
胃癌是消化道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CT对胃癌的诊断价值主要在于肿瘤的术前分期;腔内、壁内和腔外肿块的鉴别;以及胃癌治疗后的随访。现将我院58例经病理证实的胃癌患者螺旋CT表现总结如下。1资料和方法1.1一般资料58例胃癌患者,男48例,女10例。年龄17岁 ̄75岁,平均53.7岁。58例均经胃镜活检证实,其中50例手术切除。1.2扫描方法扫描机器为SOM ATOM AR..STAR。检查前30分钟内口服800 ̄1000m l温开水作为对比剂充盈胃腔,上机前再服300m l水。检查前10分钟肌注654-2,20m(g有禁忌证者例外),减低胃张力,抑制胃蠕动。扫描层厚、层距5m m ̄…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CT对胃癌的诊断价值。方法:经手术和病理结果证实的39例胃癌的CT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与纤维胃镜及上消化道钡餐检查对比。结果:胃癌CT的诊断正确率高于消化道钡餐,与纤维胃镜接近。CT在显示胃癌病灶及周围器官侵润的和远处转移等优于纤维胃镜和上消化道钡餐检查。结论:CT对胃癌的诊断有独特的优势,有利于临床治疗方案的制定。  相似文献   

8.
目的分析胃癌在CT中的不同表现以提高CT对胃癌诊断价值的认识。方法55例患者经手术和(或)内镜病理证实为胃癌。按常规行胃部CT扫描检查,检查前空腹状态下服水约800~1500ml,检查前10min肌注654—220mg,作增强前后扫描。结果胃壁增厚1~2cm,范围〈5cm者4例,胃壁增厚〉2cm伴有局限肿块18例,胃壁增厚〉2cm伴有广泛(环形)肿块20例,邻近器官侵犯36例,淋巴结转移28例。CT对病变的检出率100%,定性准确率95.1%。结论CT对进行性胃癌的诊断有其独到之处,对外科术前选择合适的手术方法和术后的治疗起着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9.
<正> 胃癌的诊断过去一直主要靠钡餐造影检查和内窥镜检查,随着CT技术的提高,胃癌的CT诊断受到人们普遍重视,本文43例胃癌均经手术或胃镜活检证实,重点探讨CT在胃癌诊断中的价值及手术切除可能性的判断。 1.一般资料 43例胃癌患者中,男30例,女13例,年龄31—68岁,平均年龄50岁,43例中手术39例,其余4例为胃  相似文献   

10.
肖赛 《当代医学》2016,(7):52-53
目的 了解多层螺旋CT在胃癌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92例胃癌患者,对患者行多层螺旋CT检查的诊断资料展开回顾性分析.结果 (1)经多层螺旋CT扫描后得知,腺癌50例、黏液性癌22例、印戒细胞癌20例,诊出率100%;(2)68例患者胃壁增厚,17例依照MIP重建可见肿瘤供血动脉,4例患者CTVE检查明确肿块部位与腔内病灶,3例患者利用Raysum法了解到胃癌总体情况;(3)92例患者中Ⅰ期32例、Ⅱ期15例、Ⅲ期25例、Ⅳ期20例,经手术证实TNM分期准确率高达100%.结论 多层螺旋CT重建功能强,影像清晰,可对胃癌进行准确定位,诊断正确率高.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胃癌多层螺旋CT表现特征及其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60例经手术和/或胃镜病理证实的胃癌多层螺旋CT表现。结果贲门胃底癌13例,胃体癌20例,胃窦癌25例,全胃癌2例。早期胃癌7例,进展期胃癌53例。CT表现主要有胃壁增厚、胃壁肿块、周围结构受侵及远处转移等。结论多层螺旋CT显示病变清晰,对胃癌诊断和临床治疗具有独特优势和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2.
胃癌的CT诊断价值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王星君 《右江医学》2009,37(2):179-180
目的通过对胃癌CT表现的分析,评价CT对胃癌的诊断作用及价值。方法收集37例经胃镜、活检病理证实的胃癌病例CT扫描,其中26例手术。胃对比剂用1.5%泛影葡胺或水,均于检查前10 min肌注654-2 10~20 mg。CT平扫,其中21例经肘静脉团注法注入60%泛影葡胺80 ml增强。结果CT能清楚地观察胃癌病变的全貌、病变与周围脏器的关系,但显示腹部淋巴结转移及胃癌的定性方面有一定的局限性。结论胃CT检查能首先发现病变,如结合胃肠钡餐、纤维胃镜,能为临床及手术提供可靠的诊断与参考。  相似文献   

13.
胃癌的检查方法 ,一般采用常规钡餐低张气钡双重造影。纤维胃镜。CT在胃癌诊断上主要用于肿瘤的术前分期。现将胃癌 CT分期与手术结果进行对照如下。1 资料和方法  本组 37例均由胃镜和 /或手术病理证实。男 1 8例 ,40~ 50岁 6例 ,55~ 77岁 1 2例。女 1 9例 ,30~50岁 8例 ,55~ 70岁 1 1例。  采用德国西门子公司 SOMATom ARC高分辨CT机。扫描周期 1 9秒。扫描前肌注 654- 2 2 0 mg。口服阴性造影剂 (水 ) 30例。阳性造影剂 1 .5%~ 3%泛影葡胺 7例。总量 50 0~ 80 0 ml。俯卧位 2 8例 ,仰卧位 9例。扫描范围从膈面至脐部。…  相似文献   

14.
张国华 《中外医疗》2010,29(35):181-181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检查在胃癌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收治的51例胃癌患者,进行多层螺旋CT扫描。结果 51例胃癌患者经手术病理证实,能清楚的显示肿瘤的部位、大小、范围及CT表现,呈局限性或广泛性增厚,胃腔可见狭窄或变形等。结论多层螺旋CT能清楚的显示胃内、外部的结构及肿瘤的形态,提高病变的显示率,对诊断胃癌有重要价值,是临床上诊断胃癌的重要方法,  相似文献   

15.
目的 分析多层螺旋CT对胃癌术前评估的价值.方法 方便选择该院2015年1月—2016年6月收治的胃癌患者52例,均在术前给予多层螺旋CT检查,并在检查完成后结合相应的技术对图像进行处理,以手术病理为金标准,观察进展期胃癌大体分型判断准确率、TNM临床分期判断准确率.结果 44例进展期患者中,多层螺旋CT准确判断出39例,准确率为88.6%.T分期判断中,多层螺旋CT准确判断出40例,准确率76.9%;N分期判断中,多层螺旋CT准确判断出39例,准确率为75.0%;M分期判断中,多层螺旋CT检出远处转移50例,准确率96.2%.结论 胃癌术前评估中,多层螺旋CT判断进展期胃癌分型、TNM临床分期的准确率均比较高,应用价值较大,可广泛的推广于临床实践中.  相似文献   

16.
胃癌是胃肠道常见的肿瘤之一。随着多层螺旋CT的问世和各种后处理软件的不断开发,多层螺旋CT(MSCT)具有了不可比拟的优势,在胃癌检查中占有越来越重要的位置。我们对26例经手术证实的胃癌做CT与手术及病理对照,旨在评价多层螺旋CT(MSCT)诊断胃癌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17.
赵化岭 《当代医学》2014,(20):66-67
目的 3.0TMRI影像检查与多层螺旋CT影像检查是胃癌快捷、准确的检查手段,在胃癌术前分期中有很高的应用价值,本文通过对3.0T MRI影像检查与多层螺旋CT影像检查对胃癌的检出率和准确率分析,探讨两项检查结合病理结果比较对胃部术前分期的诊断价值,以提高对胃癌术前分期的鉴定程度,为临床手术评估提供资料。方法郑州市第六人民医院2011年3月~2013年4月收治的经胃镜活检确诊为胃癌,并采取手术治疗的患者45例。所有患者在手术前2周给予核磁共振成像平扫、功能成像、肝脏容积加速采集动态增强检查、低张多层螺旋CT平扫和增强扫描检查,同时经手术病理结果证实。结果 3.0T磁共振成像的T分期总准确率为91.1%,多层螺旋CT总准确率为75.6%;3.0T磁共振成像在N分期总准确率为60.0%,多层螺旋CT的总准确为80.0%;磁共振成像对胃癌术前M分期总准确率为97.8%,多层螺旋CT的总准确率为93.3%。结论磁共振成像与多层螺旋CT在判断胃癌术前分期中有重要的应用价值,在T分期中,磁共振成像优于多层螺旋CT。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多层螺旋CT(MSCT)诊断胃癌的术前应用及临床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64例经病理证实的胃癌的CT表现.结果 MSCT能够清楚显示胃癌病变的全貌、病变与周围脏器的关系,CT主要表现为胃壁增厚或软组织肿块,且明显强化,可伴有周围脏器的浸润和淋巴结及远处转移.结论 MSCT检查诊断胃癌有其独特的价值,对临床治疗有...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急性阑尾炎的多层螺旋CT表现及临床意义.方法:选取经手术及病理证实为急性阑尾炎56 例患者,均进行多层螺旋CT检查,并将多层螺旋CT表现与手术及病理结果相比较.结果:与手术及病理结果对比,多层螺旋CT诊断急性阑尾炎的准确率为94.64%.结论:急性阑尾炎的多层螺旋CT表现清楚,准确率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0.
收集胃癌病例 40例 (其中包括 3例胃癌复发 ,2例原位癌 ) ,结合有关文献对其在胃癌中的诊断价值进行探讨。1 临床资料收集 1 998年 1 0月~ 2 0 0 0年 1 0月两年间在该院行胃 CT扫描并均经临床、手术、病理证实胃癌40例。男 2 7例 ,女 1 3例 ,年龄 2 7~ 75岁 ,平均 5 9岁。其中胃窦癌 1 9例 ,胃体、底及全胃癌 1 6例 ,胃癌术后复发 3例 ,原位癌 2例。在 CT扫描前一天晚上禁食 ,扫描前 5~ 2 0 min口服温开水 80 0~ 1 2 0 0 ml,检查前常规 65 4 - 2肌注 ,使用 CT扫描仪为GE980 0 Hight,患者取仰卧位 ,常规平扫及增强 ,层厚、间隔均在 …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