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冠状动脉造影(CAG)是公认的冠心病诊断的金标准[1],但由于设备和技术条件限制以及有创和费用相对较高,有相当一部分患者难以接受,不可能作为常规的检查手段,而无创、价廉的颈动脉超声和超声心动图检查已成为临床最常用的冠心病的诊断方法.本文以冠状动脉大血管造影的结果作对照,旨在探讨超声心动图和颈动脉超声检查在冠心病大动脉病变临床诊断意义.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分析128排螺旋CT动脉造影在冠心病诊断中的价值及不足。方法选取2016年2月至2017年3月期间来我院进行诊治的73例冠心病患者,均对患者实施128排螺旋CT动脉造影进行检查诊断,并对患者行选择性冠状动脉造影(CAG)检查诊断,观察分析患者的检查诊断结果。结果全部患者的检查诊断均完成后,CT冠脉造影对于患者各冠脉分支狭窄情况的诊断结果与CAG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且对CT冠脉造影诊断情况分析显示,其诊断灵敏性(93.66%),特异性(96.27%)均比较高。结论冠心病患者的临床诊断中应用128排螺旋CT动脉造影进行检查诊断,具有良好的诊断效果,且其操作便捷、安全无创,临床应用推广价值高。  相似文献   

3.
目的本文利用解剖M型(AMM)超声心动图技术,检测节段性室壁运动异常(RWMA)的患者与其冠状动脉造影(CAG)检查,评价AMM对冠状动脉狭窄程度的诊断价值。方法对255例初步诊断怀疑为冠心病的患者在冠状动脉造影检查前进行二维及AMM超声心动图检查,根据冠状动脉造影结果,分别定为无狭窄和轻、中、重度狭窄及完全闭塞。统计分析RWMA与相关冠状动脉分支狭窄程度的相关性。结果室壁运动异常的检出率随着冠状动脉狭窄程度的加重而提高,当狭窄〉90%或闭塞时,诊断的准确性明显提高。结论AMM检测RWMA是一种简便、无创的判断冠状动脉重度狭窄的方法。  相似文献   

4.
张宁梅  何军 《宁夏医学杂志》2007,29(12):1118-1119
目的探讨12导联动态心电图(DCG)对冠心病(CHD)的诊断价值。方法在接受冠状动脉造影(CAG)的110例住院患者中,用DCG检查进行CHD诊断价值的分析。结果DCG与CAG对CHD的诊断阳性率无显著性差异,DCG对多支冠脉病变的检出率明显增高。结论12导联DCG是无创诊断CHD较为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5.
刘顺民  热西丹 《新疆医学》2007,37(3):108-109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冠心病),是危害人类健康的一种常见病、多发病,在我国的发病率不断增加,年死亡率已达224/10万(城市)和193/10万(农村),成为死亡的主要病因。常规冠状动脉造影是诊断冠心病的“金标准”,但冠状动脉造影(CAG)术费用较高,有微型创伤,不便复查,且检查结果阴性的比例也很高,最好能寻找一种切实可行的无创检查,在病人初诊、复诊时部分取代CAG检查。  相似文献   

6.
冠心病的检查方法有创伤和非创伤两种.冠状动脉造影(CAG)为常用有创检查方法,是诊断冠心病的金指标,但费用比较昂贵且有并发症,患者很难接受.64排螺旋CT冠脉成像,为无创伤性检查,通过造影增强及横断及曲面重建可以显示冠脉管腔的大小,直接评价冠脉有无狭窄.  相似文献   

7.
冠脉造影对无创性检查方法诊断冠心病价值的评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利用冠状动脉造影检查 ( CAG)评价 5种无创检查方法对冠心病的诊断价值。方法 :对 65例患者CAG前 1周内 ,均行心电图 ( ECG)、动态心电图 ( Holter)、活动平板运动试验 ( TET)、超声心动图 ( UCG)、核素心肌断层显像 ( ECT)检查 ,将各项检查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ECT、TET、UCG、Holter、ECG诊断冠心病的敏感性分别为 90 .0 %、80 .0 %、70 .0 %、62 .5 %、5 5 .0 % ,特异性分别为 60 .0 %、88.0 %、72 .0 %、60 .0 %、64.0 % ,准确率分别为 78.5 %、83.1 %、70 .1 %、61 .5 %、5 8.5 %。结论 :无创检查方法中 ECT检查的敏感性最高 ,TET特异性较高 ,多种无创性检查方法相结合可提高冠心病的检出率和准确性。  相似文献   

8.
兰凤敏 《当代医学》2011,17(22):39-39
活动平板试验是目前诊断冠心病最直接而有效的无创检查之一,早已用于临床作为冠心病的筛选指标。本文通过对44例活动平板运动试验(TET)假阴性者进行冠状脉造影(CAG)检查的分析,以了解引起TET可疑阴性的原因及如何提高冠心病诊断正确率。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主动脉瓣钙化与冠心病的相关性。方法:选取疑似冠心病拟行心脏冠脉造影(CAG)检查的患者257例,术前行超声心动图检查,重点观察主动脉瓣是否有钙化,根据冠脉造影结果分为CAG阳性组和CAG阴性组,记录两组患者年龄、性别、血压以及高血压史、糖尿病史等危险因素。比较两组主动脉瓣膜钙化的检出率以了解主动脉瓣钙化对冠心病的预测价值。结果:CAG阳性组患者主动脉瓣钙化总检出率较对照组增高(38.5%vs 30.7%),多支病变组主动脉瓣钙化总检出率高于单支病变组(37.8%vs 23.3%)。CAG阳性的患者中,AVC组与NAVC组比较,其年龄差别具有统计学意义,其高血压、糖尿病患病构成比差别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主动脉瓣膜钙化可作为预测冠心病的无创检查的参考指标。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冠脉CT成像技术在冠心病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此次研究选取我院在2015年10月至2017年10月收治的69例疑似冠心病患者作为此次临床研究对象。所有研究对象均接受320排螺旋CT冠脉成像技术(320STTCA)检查及冠状动脉造影检查(CAG),对比两组的检查结果,分析冠脉CT成像技术在冠心病诊断中的应用价值。结果对所有患者的4个主要冠脉检查结果显示CAG检查中检出病变支血管98支,无病变血管176支;64STTCA检查中检出病变支血管101支,无病变血管173支;两种检查结果数据相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两种检查结果中的动脉狭窄分级相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两种检查结果中的斑块检出结果中非钙化斑块例及混合斑块检出率相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钙化斑块例检出率相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冠脉CT成像技术具有安全、无创、检查费用较低等优点,在冠脉中重度狭窄及粥样硬化斑块的定位和定性诊断中有重要的诊断价值,对临床早期预测、诊断和治疗冠心病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能够作为临床诊断冠心病的首选方法。  相似文献   

11.
心电图(ECG)是诊断冠心病的基本方法之一,简单、快捷、无创,普遍应用于临床.冠状动脉造影(CAG)是当前诊断冠心病的金标准.现对67例有反复阵发性胸痛的可疑冠心病患者CAG与ECG结果对比,探讨ST-T改变对冠心病的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12.
陈天海 《中外医疗》2014,(21):193-193
目的:观察分析多排螺旋CT冠脉成像(MSCT)、心电图(ECG)、冠状动脉造影(CAG)用于冠心病临床诊断中的价值。方法选取该院疑似冠心病患者共60例,分析所有患者MSCT、ECG和CAG检查结果。结果该组患者中冠心病52例,52例患者 ECG 检查阳性41例、阴性11例,另有4例假阳性患者,ECG 诊断敏感性78.85%、特异性50.00%、阳性预测值73.33%、阴性预测值26.67%、诊断准确率75.00%;MSCT检查发现51例阳性患者和1例假阳性,诊断敏感性98.08%、特异性87.50%、阳性预测值98.08%、阴性预测值87.50%、诊断准确率96.67%;CAG检查发现52例阳性患者,未见假阳和假阴现象,敏感性、特异性、阳性预测值和阴性预测值、准确度均为100%。心电图ECG检查敏感度、特异性、阳性预测值和阴性预测值、准确度均明显低于MSCT及CAG检查方式(P<0.05),MSCT方式与CAG检查结果相近(P>0.05)。结论临床上可推广MSCT技术实现无创筛选检查,弥补冠状动脉造影技术诊断冠心病的缺陷,提升诊断准确率。  相似文献   

13.
目的 通过对不同年龄疑似或诊断为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病患者的症状、心电图(ECG)改变、血液生化指标及多排螺旋CT(MSCT)与冠状动脉造影(CAG)结果进行比较,评价多排螺旋CT对冠心病患者的诊断价值。方法 56例疑似或诊断冠心病患者按年龄分为老年组(≥60岁)32例和非老年组(<60岁)24例,并对其临床症状及辅助检查血清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HDL-C)及心电图改变等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21例(老年组14人,非老年组7人)病人81支血管同时进行了MSCT和常规冠状动脉造影检查。结果 老年组血压(BP),血糖(BG)、血脂等异常,有胸痛、胸闷、心悸等不适症状较非老年组常见,心电图异常检出率高。非老年组患者血脂代谢异常者比例较大,无症状心肌缺血者也占有一定比例。心电图异常检出率低。21例病人81支血管进行了MSCT和常规冠状动脉造影检查。MSCT发现26支冠状动脉狭窄,CAG检查发现29支冠状动脉狭窄。MSCT发现的24支血管狭窄与冠状动脉造影结果一致,敏感性为82.7%,特异性为100%,阳性推测值92.3%,阴性推测值94.5%。MSCT与CAG检查结果大体一致。结论 在控制心率的情况下,MSCT可作为诊断冠心病的一种无创筛选检查方法,提高了冠状动脉造影诊断冠心病的符合率。  相似文献   

14.
12导联动态心电图对冠心病的诊断价值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评价12导联动态心电图(12导Holter)对冠心病(CHD)的诊断价值.方法:选择47例拟诊为冠心病的心内科住院患者.同期内(间隔≤1周)分别接受冠状动脉造影(CAG)﹑12导Holter及二维多谱勒心脏超声心动图(2DE)检查,以CAG作为对照,以心超结果作为参考对12导HolterST段进行分析.结果:(1)三种方法检出率分别为90.6%,64.7%,47.3% .(2) 12导Holter诊断冠心病的敏感性﹑特异性分别为71.43%,60%.对单支病变组﹑多支病变组检出率分别为68.96%,76.92%.单支组与多支组检出率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心超诊断冠心病的敏感性﹑特异性分别为52.38%,100%;对单支病变组﹑多支病变组检出率分别为31.03%,100% ,单支组与多支组检出率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3)12导Holter检测结果还表明冠脉狭窄程度越重ST段下移程度越大,持续时间越长,心律失常检出率越高,且心律失常频度及复杂性越明显. 结论:12导Holter对冠心病的诊断具较高的敏感性,且无创、费用低,可作为冠心病诊断的基本方法.  相似文献   

15.
自从1959年Sones首次进行了冠状动脉造影术(CAG),目前冠脉造影已成为确诊冠心病的主要手段,但因其为有创检查,且所需费用较高,在我区广大基层医院不能广泛开展。临床医师仍大多采用无创性检查诊断冠心病。而动态心电图与运动平板试验是目前最常用的检查方法。我科近两年对52例疑似冠心病者分别行冠脉造影及动态心电图检查,旨在评价动态心电图在冠心病诊断中的价值,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6.
目前,冠心病的影像学检查主要有两种方法,X线冠脉造影(CAG)和CT冠脉成像(CTA).CAG是冠心病诊断的"金标准"得到了大家公认,但它作为一种有创的检查手段而限制了在临床中的普及.应用64排容积CT进行冠脉血管成像具有无创、快捷、风险小、价格相对低廉的优点,不仅能获得优良的冠状动脉CT图像,而且可以从解剖上发现冠脉肌桥等血管变异,对冠脉病变具有较高的敏感性和特异性,现已得到临床实践的广泛验证,成为冠心病诊断的首选检查.  相似文献   

17.
李建军 《海南医学》2010,21(12):1-3
冠心病影像学检查方法分为有创和无创两大类,有创性方法包括X线冠状动脉造影(CAG)和血管内超声成像(IVUS),无创性方法包括超声心动图和心肌声学造影(MCE)、螺旋CT、磁共振成像(MRI)、放射性核素检查即单光子发射体层摄影(SPECT)和正电子发射体层摄影(PET)等,通过无创性检查方法诊断冠心病是心脏影像学未来发展的重要目标。本文综合分析评价上述各种方法的优点和不足之处,探讨目前冠心病影像学诊断中检查方法的优选问题。  相似文献   

18.
疑似冠心病人的确诊是目前临床上存在的问题,过去往往依靠心电图ST-T改变来诊断冠心病,轻视对心绞痛病史的询问及了解,可出现假阳性或假阴性结果.冠状动脉造影(CAG)在血管内超声未问世之前是诊断冠心病的"金标准"[1],但由于经济费用高,且是一个有创检查,在临床中的开展运用受到限制.本研究结合冠状动脉造影结果探讨对疑诊冠心病病人的症状与心电图ST-T改变在诊断冠心病中的价值.  相似文献   

19.
平板运动试验 (Treadmillexercisetest,TET)是诊断冠心病 (CAD)最直接而有效的无创检查之一 ,早已广泛应用于临床 ,我们将TET与冠状动脉造影 (Coronaryarteriography ,CAG)结果进行比较 ,发现平板运动阳性而冠脉造影阴性或平板运动阴性而冠脉造影阳性不仅广泛存在于年轻人中 ,而且在老年人中也占一定比例 ,因此我们对老年人平板运动试验假阳性及假阴性进行分析 ,旨在提高诊断冠心病的准确性。1 对象与方法1.1. 观察对象  189例患者均为 1999— 2 0 0 3年临床诊断为冠心病并先后做TET及CAG检查 (二项检查相距 7~ 2 5d)的住院患者…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12导联动态心电图对冠心病(CHD)的诊断价值。方法对比分析70例临床疑诊冠心病患者的12导联Holter监测与冠状动脉造影(CAG)结果。结果12导联动态心电图诊断冠心病的敏感性80%,特异性84%,精确度81.42%,且冠状动脉病变支数越多,12导联Holter对冠心病的检出率越高。结论12导联Holter为目前较理想的诊断冠心病的非创伤性检查方法,但应密切结合临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