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血脂康胶囊对冠心病患者血清C 反应蛋白和血脂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血脂康胶囊对冠心病患者血清C反应蛋白(CRP)水平和血脂的影响。方法 80例冠心病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对照组给予肠溶阿司匹林、美托洛尔、硝酸酯类及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等药物,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服用血脂康胶囊,每次0.6 g,每日2次,3个月后采集空腹静脉血,比较2组CRP及血脂的变化情况。结果 2组治疗前各项血脂指标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及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较治疗前均有所下降(P<0.05);对照组TC、TG及LDL-C较治疗前均有所下降,但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05);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有所增加,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各指标比较差别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CRP改善程度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血脂康胶囊具有较好的降低CRP水平及血脂的作用,从而有效地保护血管,改善冠心病患者的预后。 相似文献
2.
血脂康对2型糖尿病合并高脂血症患者血清高敏C反应蛋白及血脂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血脂康胶囊对2型糖尿病合并高脂血症患者血清高敏C反应蛋白(hsCRP)及血脂的影响。方法选择86例合并高脂血症的2型糖尿病患者,在原降糖治疗基础上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48例加服血脂康胶囊,对照组38例不服血脂康,疗程12周。检测2组患者服药前后血甘油三酯(TG)、胆固醇(TC)及高敏C反应蛋白水平。结果治疗组治疗后血TG、TC、hsCRP较对照组及治疗前显著降低(P〈0.05)。结论血脂康有良好的降脂作用,在糖尿病合并高脂血症患者的早期治疗中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 观察血脂康治疗冠心病合并高脂血症的临床疗效。方法 86例冠心病病人使用血脂康8周,对比治疗前后血脂水平和心绞痛的发作情况。结果 病人经血脂康治疗前后TC、TG、LDL-C、HDL-C水平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心绞痛发作情况亦有改善,总有效率77.9%。结论 血脂康治疗冠心病合并高脂血症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冠心病稳定型心绞痛患者介入治疗术前口服血脂康对高敏C反应蛋白的影响.方法:纳入冠心病稳定型心绞痛拟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的74例患者,按照就诊顺序分为血脂康组(n=35例)和对照组(n=39例),2组患者性别、年龄等临床资料相似,具有可比性.血脂康组患者术前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口服血脂康1200 mg/d,共1周,对照组除未服血脂康外其他治疗均与血脂康组相同.2组患者分别于术前至术后5 d每d采集空腹静脉血3 mL,采用速率散射比浊法定量分析高敏C反应蛋白,并检测血清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水平.结果:PCI术后2组患者高敏C反应蛋白均显著升高,血脂康组高敏C反应蛋白升高幅度显著低于对照组.2组患者治疗前后血脂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冠心病患者PCI术前预服血脂康可显著减少术后高敏C反应蛋白的升高幅度. 相似文献
5.
冠心病患者高敏C反应蛋白水平变化的意义及其血脂康的干预治疗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目的:研究血清高敏C反应蛋白(high sensitivity C-reactive protein,hs-CRP)与冠心病患者病情严重程度的相关性,以及血脂康干预hs—CRP水平的作用。方法:冠心病分为四组:稳定型心绞痛(SAP)组,不稳定型心绞痛(UAP)组,急性心肌梗死(AMI)组和缺血性心肌病组,比较并分析各组间hs—CRP水平的差异。结果:各组hs-CRP水平越来越高(缺血性心肌病组〉AMI组〉UAP组〉SAP组)(P〈0.01),表明随冠心病严重程度的加重hs—CRP的水平逐渐升高。血脂康应用后各组的hs—CRP水平明显下降(P〈0.01),且随着使用时间的延长,hs—CRP的水平也逐渐下降(P〈0.001),具有显著的统计学意义。结论:血清hs—CRP水平与冠心病严重程度密切相关,有助于临床评估冠心病患者病情严重程度。血脂康具有显著的降低hs—CRP的作用,且为中成药,临床上应给予充分的重视。 相似文献
6.
血脂康对血脂异常患者C-反应蛋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血脂康对血脂异常患者C-反应蛋白(CRP)的影响。方法:对74例血脂异常患者服用血脂康0.6g,每日2次,连服3月,服药前后分别测定血TC、TG、HDL-C、LDL-C及CRP。结果:治疗后与治疗前比较,患者CRP、TC、LDL-C均明显下降(P<0.01),HDL-C明显升高(P<0.01),TG亦见下降(P<0.05),且CRP变化的程度与血脂变化的程度无明显相关。结论:对CRP较高的血脂异常适于用血脂康治疗。 相似文献
7.
血脂康对冠心病并发高脂血症患者纤溶功能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近年来 ,冠心病 (CHD)的发病率和病死率呈明显上升趋势。越来越多的研究资料表明 :在冠心病的形成和发展过程中 ,内皮功能失调起着重要作用[1] 。高脂血症是冠心病的主要危险因素之一。本文从血脂水平、血清小而密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含量以及纤溶活性 ,尤其是纤溶储备功能等方面 ,综合评价血脂康对冠心病并发高脂血症患者的疗效。1 对象与方法1.1研究对象 选择 1999年 1月— 2 0 0 0年 8月在我院心内科门诊和住院治疗的冠心病并发高脂血症患者共 6 2例 ,按随机方法分为 2组 :①血脂康组 :32例 ,男 19例 ,女 13例 ,年龄 42~ 70岁 ,平均… 相似文献
8.
研究表明,冠心病的发病与慢性炎症有关.血浆C反应蛋白(CRP)浓度可作为慢性炎症的标志物。治疗心血管病的药物中较少可降低血浆CRP的水平,国外最近报道,普伐他汀能降低血浆CRP浓度,减少心血管事件的发生,国内此方面的研究甚少,为证实普伐他汀能否降低血浆中CRP浓度,作者进行了临床观察。 相似文献
9.
冠心病 (CHD)与炎症反应有关。有研究显示 ,炎症在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和发展中具有一定作用[1] 。C反应蛋白(CRP)是一种反映机体各种急慢性炎症的敏感蛋白指标。本研究旨在观察辛伐他汀对CHD患者CRP浓度的影响 ,以探讨其降脂以外的抗炎作用。1 资料与方法1.1临床资料 48例CHD患者 ,男 31例 ,女 17例 ,平均(5 8.2± 10 .3)岁。稳定型劳累性心绞痛 15例 ,不稳定型劳累性心绞痛 2 1例 ,急性非Q波心肌梗死 7例 ,急性Q波心肌梗死 5例。所有患者均符合WHO对CHD诊断标准 ,除外各种急慢性感染、肿瘤、创伤及结缔组织系统…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辛伐他汀对高脂血症患者血浆C反应蛋白(CRP)的影响。方法测定131例高脂血症患者辛伐他汀治疗前后血脂、CRP水平的变化。结果经辛伐他汀治疗12周后,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脂蛋白a(LP(a))、CRP分别下降12.67%、20.28%、20.83%、33.32%、25.74%,而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升高20.66%,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辛伐他汀不仅能调节血脂,还能降低血浆CRP。 相似文献
11.
笔者自1997年2月~1998年5月应用血脂康治疗50例冠心病合并高脂血症患者,取得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病例选择:选择冠心病心绞痛合并高脂血症患者50例,男37例,女13例,年龄43~75岁,平均60-4岁。其中劳累型心绞痛35例,自发型心绞痛15例;同时伴有血清TC>6mmol/L和(或)TG>1-8mmol/L,其中HDL-C<1mmol/L23例。全部受试者排除了糖尿病及痛风,急慢性肝胆疾患,纯合子家族性胆固醇血症,近4周内曾采用其他降血脂措施的患者。1-2 方法:…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血脂康对急性缺血性脑卒中并高脂血症患者超敏C-反应蛋白变化的影响。方法将46例患者随机分为辛伐他汀组20例,血脂康组26例,测定调脂治疗前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血脂和超敏C-反应蛋白等指标。结果治疗前后两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和总胆固醇均降低、TC/HDL-C比值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间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超敏C-反应蛋白水平和甘油三脂均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间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血脂康能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在调脂同时,可减轻炎性损伤。 相似文献
13.
14.
15.
目的:为了进一步研究血脂康降脂之外的作用,观察血脂康对青年高脂血症患者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的影响。方法:135例青年高脂血症患者(年龄18-39岁)口服血脂康胶囊,每次0.6 g,3次/d,连续服药8周。检测患者血清Hs-CRP和血脂水平。结果:青年高脂血症患者血清Hs-CRP水平明显高于正常值,治疗后血清Hs-CRP水平明显低于治疗前(P〈0.05)。结论:青年高脂血症患者血清Hs-CRP水平明显高于正常,血脂康胶囊除降脂作用之外,还能显著降低血清Hs-CRP水平。 相似文献
16.
C反应蛋白对冠心病的应用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 C反应蛋白 (CRP)测定在冠心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测定 1 0 6例冠心病患者和 1 0 6例与之性别、年龄相匹配的正常对照者的 CRP、白细胞 (WBC)、纤维蛋白原 (FIB)及血脂水平 ,记录吸烟史、高血压病及糖尿病史 ,并计算体重指数 (BMI)。其中冠心病组又分为 3组 ,急性心肌梗死 (AMI)组 2 6例 ,不稳定心绞痛 (UAP)组 4 1例 ,SAP(稳定性心绞痛 )组 39例。比较冠心病组各组间及与对照组之间 CRP等的差异。结果 :冠心病组 CRP和 WBC水平高于对照组 (P分别为 0 .0 0 9和 0 .0 1 7) ,经调整性别、年龄、 BMI、吸烟史、高血压病及糖尿病史、血脂指标后 ,CRP和WBC水平仍与冠心病患病率显著相关 ,OR分别为 1 .72 6和 1 .4 70 (P分别为 0 .0 4 8和 0 .0 36 )。 AMI组及 UAP组CRP水平与对照组相比有显著性差异 (P=0 .0 34,P<0 .0 0 1 ) ;U AP组与 SAP组相比 ,CRP水平也有显著性差异 (P=0 .0 1 1 ) ;而 SAP组与对照组相比 CRP水平则无明显差异 (P>0 .0 5 )。结论 :CRP水平升高是冠心病的独立危险因素。 CRP可反映冠心病患者的病情严重程度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不同类型冠心病患者C反应蛋白的水平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将90例患者按临床诊断分为4组,急性心肌梗塞(AMI)组18例,不稳定型心绞痛(UA)组23例,稳定型心绞痛(SA)组19例,对照组30例,分别检测CRP水平,并将CHD组患者按CAG病变不同支数分为单支病变组26例,双支以上病变组34例,比较各组间CRP的差异。结果CHD各组的CRP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或<0.01);AMI组、UA组CRP水平高于SA组,AMI组CRP水平高于UA组(P<0.01),冠状动脉双支以上病变组CRP水平高于单支病变组(P<0.01)。结论CRP浓度与冠心病密切相关,且与冠脉病变有关。 相似文献
18.
20.
目的:探讨基础血清C反应蛋白水平(CRP)与冠心病的分型及预测价值。方法:选择冠心病患者56例,其中稳定性心绞痛(SAP)20例,不稳定性心绞痛(UAP)18例,急性心肌梗塞(AMI)18例,正常健康者20例。6个月后随访复查,结果:稳定型心绞痛、不稳定型心绞痛、急性心肌梗塞、正常健康者C反应蛋白值分别为2.84±0.30mg/L、5.61±1.34mg/L、7.80±2.81mg/L、1.80±0.94mg/L。C反应蛋白高者,发生心血管事件高。结论:冠心病的发生与发展与C反应蛋白密切相关,炎症反应参与冠心病的发生,而且与预后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