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探讨不宜单独行腔内隔绝治疗、累及弓部的主动脉夹层杂交手术治疗方法及其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11月至2011年8月成都军区总医院15例累及弓部的主动脉夹层患者行杂交手术治疗的临床资料,其中男10例,女5例;年龄51~72(58.2±7.2)岁。Stanford A型主动脉夹层4例,B型主动脉夹层11例,病变均累及主动脉弓。采用胸骨正中切口或加颈部切口行升主动脉至头臂动脉旁路移植、单纯颈部切口行头臂动脉间旁路移植,然后行股动脉切口逆行主动脉腔内覆膜支架植入。术后即刻行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术后3个月、术后1年和2年分别随访CT造影资料,观察支架和人工血管通畅情况。结果所有患者均成功完成手术,并植入覆膜支架。术中血管造影证实支架植入定位准确,支架无明显内漏和移位。主动脉夹层真腔血流恢复正常,旁路血管血流通畅,围术期无死亡和严重并发症发生。随访15例,随访时间3~20(12.0±4.1)个月,所有患者均生存,恢复正常生活。术后3个月及术后1年、2年复查主动脉增强CT示:支架无移位和内漏,支架内及人工血管旁路血流通畅,未见脑部和肢体缺血征象。结论累及弓部的主动脉夹层可根据受累部位和程度采用不同的杂交手术方法,安全、有效,能明显减轻患者的创伤和痛苦,该方法扩大了介入覆膜支架腔内治疗的适应证,但远期疗效有待进一步观察。  相似文献   

2.
目的总结一期杂交手术治疗累及主动脉弓远端的B型主动脉夹层及降主动脉瘤的临床经验,探讨一期杂交手术的适应证,分析早期随访结果。方法自2008年10月至2010年5月,北京阜外心血管病医院共有16例累及主动脉弓远端的B型主动脉夹层或降主动脉瘤患者在杂交手术室完成一期杂交手术,其中男12例,女4例;年龄38.0~67.0岁(54.0±9.2岁)。B型主动脉夹层14例,降主动脉瘤累及主动脉弓1例,主动脉弓穿通性溃疡1例。急性发病10例,慢性发病6例。采用颈部切口头臂动脉旁路移植联合股动脉切口逆行主动脉腔内覆膜支架植入,其中左颈总动脉至左锁骨下动脉旁路移植4例,右颈总动脉至左颈总动脉旁路移植11例,右颈总动脉至左颈总动脉及左颈总动脉至左锁骨下动脉旁路移植1例。术后观察患者住ICU时间、住院时间、并发症发生情况;术后3个月、术后1年随访CT资料,观察支架和人工血管通畅情况。结果围术期无死亡和严重并发症发生。所有患者均成功一期完成手术,并植入覆膜支架,术中心血管造影证实各吻合口通畅,支架无明显内漏和移位。有1例患者术后出现轻度偏瘫,经对症处理后迅速好转。术后呼吸机使用时间为2.0~10.0 h(5.3±2.7 h),住ICU时间0.0~2.0 d(1.1±0.4 d),住院时间4.0~7.0 d(5.3±0.8 d),血液制品(包括红细胞、血浆、血小板和白蛋白)使用费用0.0~1 016.5元(134.5±281.8元)。随访16例,随访时间3.0~26.0个月(13.0±5.1个月),所有患者均生存,恢复正常生活。术后3个月和术后1年复查主动脉增强CT示:支架无移位和内漏,移植的人工血管通畅,远端夹层假腔无明显变化,9例患者支架远端夹层有部分血栓形成。结论一期杂交手术安全、有效,能明显缩短手术时间和住院时间,减轻患者的创伤和痛苦,降低分期手术间隔期的风险,取得了满意的效果;该术式扩大了单纯介入覆膜支架腔内治疗的适应证;杂交手术的中、远期疗效尚须进一步随访。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3D打印辅助复杂胸主动脉血管病变Castor分支支架腔内修复手术治疗的可行性。方法纳入2018年9~12月急性Stanford B型主动脉夹层或主动脉弓部血管病变拟行腔内介入支架手术的4例患者,年龄分别为65、55、45、39岁。患者均缺乏足够的左锁骨下近端锚定区,或病变累及弓部血管无法采用常规单纯支架置入术。手术均采用Castor分支支架,术前采用三维CT血管造影(3D-CTA)及3D打印技术对主动脉弓部血管解剖进行精确刻画,并辅助手术策略制定及进行器械模拟植入。结果3例为累及左锁骨下动脉的Stanford B型夹层(1例合并升主动脉瘤),1例为主动脉弓部穿通性溃疡。4例患者手术顺利,1例患者同期行体外循环升主动脉置换。患者术后CTA提示效果满意,无内漏、支架移位及卒中等严重并发症出现,30 d随访患者状态良好,无不良严重并发症出现。结论3D打印辅助复杂胸主动脉血管病变分支支架腔内修复手术具有很好的可行性及诸多潜在优势。  相似文献   

4.
目的 总结主动脉夹层病人行人工血管置换同时术中植入血管内支架(即"杂交手术")的外科经验.方法 主动脉夹层6例中急性Standford A型4例,其中破口分别在升主动脉2例、降主动脉1例,升降主动脉均有破口1例.行升主动脉并全弓置换同时术中于降主动脉真腔内置入血管内支架(同时行主动脉瓣成型2例、Bentall手术1例);慢性StaMford B型主动脉夹层2例,均为介入无法完成者,破口较大、均在降主动脉起始部、左锁骨下动脉下方,行近端降主动脉置换同时术中于远端降主动脉真腔内置入血管内支架.术后2周及3个月复查全主动脉螺旋CT,了解胸腹主动脉、人工血管及血管内支架情况.结果 所有病人手术成功,体外循环时间38~228 min(平均92 min).Standford A型夹层升主动脉阻断118~186 min(平均136min)、选择性脑灌注33~68min(平均49min);Standford B型夹层:1例在上、下半身分别停循环22、28 min下完成手术,另1例常温下不停循环、保持下半身灌注完成手术.术后恢复顺利,治愈出院.术后2周及3个月复查主动脉螺旋CT示人工血管血流通畅,血管内支架无内瘘及移位,支架远端主动脉真腔扩大、假腔明显缩小.结论 对于夹层撕裂范围广泛、多破口的主动脉夹层病人,行近端夹层动脉瘤切除、人工血管置换同时在远端真腔内植入血管内支架,是一种安全、有效、经济的手术方法.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血管腔内技术重建主动脉弓治疗升主动脉、主动脉弓病变的可行性。方法2005年,对1例StanfordA型夹层动脉瘤,腔内修复主动脉病变之前做右颈总动脉-左颈总动脉-左锁骨下动脉的旁路术;经右颈总动脉将修改的分叉支架型血管主体放入升主动脉,长臂位于无名动脉。短臂应用延长支架型血管延伸至降主动脉。通过腔内技术重建主动脉弓实现累及升主动脉和主动脉弓主动脉病变的微创治疗。结果腔内修复术后移植物形态良好,血流通畅,病变被隔绝,脑、躯干、四肢循环稳定。无严重并发症。结论该手术方案设计合理、技术可行。可能成为复杂胸主动脉病变新的腔内治疗模式。  相似文献   

6.
目的回顾性分析同期杂交手术治疗复杂Stanford B型主动脉夹层的手术方法及疗效,探讨基层医院施行该手术的可行性。方法2010年12月至2013年3月襄阳市中心医院胸心外科对7例复杂Stanford B型急性主动脉夹层患者施行同期杂交手术治疗。男2例、女5例,年龄45~64(50.0±8.3)岁。术前主动脉CT血管造影(CTA)示主动脉夹层破口距左锁骨下动脉开口〈15mm 4例,累及左锁骨下动脉开口3例,其中1例合并胸主动脉壁多部位钙化,冠状动脉CTA示前降支近中段狭窄约70%。采用气管内插管静脉复合麻醉,手术室先期行颈部切口完成主动脉弓分支旁路手术,术毕转送导管室行股动脉切口完成主动脉腔内修复术,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患者同期完成前降支支架植入术。结果所有患者均成功完成手术,并植入覆膜支架。1例术后发生少量Ⅰ型内漏。围术期无死亡和严重并发症发生。术中CTA证实主动脉夹层真腔血流恢复正常,旁路血管血流通畅,支架植入定位准确,支架无明显移位。随访7例,随访时间3~24(12.0±3.6)个月,所有患者均生存,恢复正常生活。6例术后3个月及术后1年或2年复查主动脉增强CT示支架无移位和内漏,支架内及人工血管旁路血流通畅;1例少量Ⅰ型内漏患者术后3个月复查假腔内仍有造影剂显示,但部分血栓形成,假腔程度及范围较术前变小,真腔明显增大,术后6个月复查内漏消失。所有患者未见脑部和肢体缺血征象。结论复杂Stanford B型主动脉夹层采用同期杂交手术治疗安全、有效,扩大了介入覆膜支架腔内治疗的适应证,在基层医院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 总结升主动脉-颈动脉旁路联合腔内修复术治疗主动脉弓部病变的经验与体会.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2年1月至2013年6月在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血管外科接受升主动脉-颈动脉旁路联合腔内修复术治疗的10例主动脉弓部病变高危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男性9例,女性1例,年龄34 ~71岁,平均年龄(54±14)岁.原发病包括主动脉夹层8例,胸主动脉瘤2例.行正中开胸行升主动脉-无名动脉-左颈总动脉旁路7例,升主动脉-左颈总动脉-左锁骨下动脉旁路3例,同期(5例)或二期[5例,平均间隔(7±4)d]经股动脉植入覆膜支架修复主动脉弓病变.结果 全部手术取得技术成功.术后30 d死亡3例,1例死于脑干梗死,1例死于循环衰竭,1例死于主动脉气管瘘.术后发生Ⅱ型内漏1例.随访1 ~ 132个月,中位随访时间24个月(四分位数间距14个月),术后1个月、3个月、1年及其后每年复查CT,随访期间7例患者均健康存活、人工血管旁路通畅,除1例Ⅱ型内漏继续存在外,其余支架均无移位和内漏.结论 升主动脉-颈动脉旁路联合腔内修复术可用于治疗一般情况差、难以耐受主动脉置换的主动脉弓部疾病高危患者.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杂交技术治疗主动脉弓降部病变的效果。方法:采用杂交技术(解剖外旁路联合血管腔内修复术)手术治疗10例患者,包括累及主动脉弓部分支的B型主动脉夹层4例和主动脉弓降部真性动脉瘤6例。其中左颈总动脉至左椎动脉旁路1例,右颈总动脉至左颈总动脉旁路5例,右颈总动脉至左颈总动脉及左颈总动脉至左锁骨下动脉旁路1例和升主动脉至无名动脉及左颈总动脉旁路3例。均经股动脉入路植入覆膜支架。结果:10例患者均获得技术成功,1例发生少量I型内漏,未处理。术后1例因脑梗塞伴肺炎、肾功能衰竭不治自动出院;其余9例均痊愈出院。9例随访时间3~33个月,均恢复正常生活,术后3个月CTA示:覆膜支架无移位,1例内漏已消失,无新的内漏发生,夹层假腔或动脉瘤腔内已有血栓形成,远端夹层假腔无明显扩大,旁路人工血管通畅。结论:杂交手术避免体外循环损害,减轻外科手术创伤,提高了治疗效果,是治疗累及分支的主动脉弓降部病变的重要方法。  相似文献   

9.
目的总结直视支架象鼻手术治疗急性复杂型Stanford B型主动脉夹层的临床经验及手术适应证。方法纳入2009年2月至2013年4月在北京安贞医院行直视支架象鼻手术的25例急性复杂型Stanford B型主动脉夹层患者,男22例、女3例,年龄30~66(46.92±9.12)岁;合并高血压病16例,术前合并急性肾功能不全3例。患者均在低温体外循环下,经主动脉弓切口放入并缝合术中支架象鼻血管。同期行解剖外旁路血管手术11例,Bentall手术1例,主动脉瓣置换术3例,升主动脉成形术3例。术后出院前均行CT血管造影(CTA)检查。所有患者均随访。随访时复查主动脉CTA。结果手术时间4~7(5.5±0.7)h,体外循环时间93~206(137.64±30.02)min,主动脉阻断时间28~109(57.96±21.05)min,选择性脑灌注时间15~76(26.76±11.88)min。无手术死亡。术后气管内插管2例,近端吻合口漏2例,急性肾功能衰竭1例,一过性神经系统并发症1例,突发心室颤动1例,切口延迟愈合1例。术后随访6~54(25.76±16.15)个月,失访2例,随访率92%。随访期间无死亡。结论直视支架象鼻手术是治疗复杂型Stanford B型主动脉夹层的可靠手段。其手术适应证为近端锚定区不足的复杂型Stanford B型主动脉夹层;合并升主动脉病变,主动脉根部病变,近端心脏疾病如心瓣膜病、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先天性心脏病的Stanford B型主动脉夹层;病因为遗传性结缔组织病的Stanford B型夹层患者。  相似文献   

10.
外科手术是治疗主动脉夹层的有效方法[1].2007年9月至2009年3月我们对11例主动脉弓主要分支血管起始部未受累及的DeBakey Ⅰ型主动脉夹层患者采用无名动脉插管﹑升主动脉及下半弓(主动脉弓小弯侧)置换,降主动脉植入人工支架血管治疗,取得了较好的临床疗效,现总结其临床经验.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体内激光原位开窗联合胸主动脉腔内修复术治疗累及主动脉弓部甚至升主动脉的主动脉疾病的近期疗效。方法 2016年11月~2017年1月我科对12例累及主动脉弓部甚至升主动脉的主动脉疾病应用体内激光原位开窗技术进行覆膜支架腔内修复术,其中Stanford B型主动脉夹层7例,Stanford A型主动脉夹层2例,升主动脉合并主动脉弓部动脉瘤1例,升主动脉穿透性溃疡合并壁内血肿2例。左锁骨下动脉开窗7例,左颈总动脉+左锁骨下动脉开窗1例,头臂干+左颈总动脉+左锁骨下动脉开窗4例。急性期手术5例,慢性期手术7例。结果植入锥形大动脉覆膜支架12枚,Fluency plus直管型覆膜支架21枚。围手术期死亡2例(16.7%,2/12),其中术中升主动脉破裂死亡1例(8.3%,1/12),术后因消化道大出血合并多脏器功能衰竭死亡1例。术后早期并发症发生率16.7%(2/12),分别为短暂性神经功能障碍1例、呼吸功能不全合并肺部感染1例,经治疗后均痊愈出院。术后3个月随访显示夹层破口(或溃疡、动脉瘤)隔绝良好,无内漏,开窗血管通畅。结论激光原位开窗联合胸主动脉腔内修复术治疗累及主动脉弓部甚至升主动脉的主动脉疾病安全、有效,具有创伤小、恢复快、术中成功率高、内漏发生率低等优点,近期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12.
目的 研究适合升主动脉夹层的支架型血管,探讨支架型血管放置的合理途径和方法;观察支架型血管放置后模型动物的病理生理变化及评估临床腔内治疗升主动脉夹层的可行性。方法 以国产镍钛记忆合金和人造血管为材料制作支架型血管系统,以犬制作升主动脉夹层动物模型,通过输送器在透视下将支架型血管经主动脉弓的头臂分支动脉释放在模型犬升主动脉适当的集团内,使支架型血管覆盖犬升主动脉夹层模型的内膜撕裂处,使夹层内口封闭,再经髂股动脉在降主动脉起始段放置合适的裸支架一枚,用来纠正或预防夹层在远处的产生和蔓延。结果 7例实验动物升主动脉夹层模型均相当于DeBakeyⅡ型;7实验动物中有5例经右锁骨下动脉,1例经头臂干动脉(预先行右颈总动脉、主动脉弓人造血管临时性转流),1例经左锁骨下动脉途径送入输送系统;支架型血管均准确迅速地旋转在升主动脉内,覆盖夹层内破口位置,即刻造影显示,无明确的主动脉瓣关闭不全影象,术后观察7例实验动物,2例由于失血过多等原因术后未能复苏外,另5例均于术后24h内复苏,3天内恢复正常饮食,观察期间内,神态、视听反射正常,四肢动脉搏动正常。术后第一周内尸检观察5只实验动物显示升主动脉内支架型血管完好,有1只支架型血管向远端移位约1cm,夹层内破口被支架型血管完好封闭。结论 此实验设计制作的国产支架型血管系统及选择的输送途径合理、可行;并主动脉夹层动物模型的制作有待进一步完善;选择合适的升主动脉夹层病例进行腔内修复治疗的临床应用应是安全、可行的,交给升主动脉夹层的临床治疗带来新的选择和希望。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杂交手术治疗复杂型Stanford B型主动脉夹层的可行性。方法自2011年8月至2015年8月期间,笔者所在医院共有14例复杂型Stanford B型主动脉夹层患者完成腔内修复术(thoracic endovascular aortic repair,TEVAR)并行杂交手术治疗。其中男11例,女3例;年龄(44±7.2)岁(22~62岁)。12例患者夹层动脉瘤累及主动脉弓部及其三大分支血管,其中2例TEVAR手术患者分别于术后3年和5年支架近端新发夹层或假性动脉瘤形成行开胸杂交手术治疗;3例为累及左颈动脉行颈-颈杂交术;7例为累及左锁骨下动脉行颈-锁杂交术。另2例夹层动脉瘤累及髂动脉且合并血栓形成导致下肢缺血,行股-股杂交术。结果所有患者均成功完成覆膜支架的置入并行杂交手术。术中血管造影见支架释放位置准确,夹层隔绝成功,支架无明显内漏和移位,主动脉夹层真腔血流恢复正常,旁路及目标血管血流通畅。14例患者术后均获随访,随访时间为(24.0±8.2)个月(3~36)个月;术后2 d出现脑卒中1例,术后10 d出现切口下血肿1例,术后1个月出现胸腔积液1例,其余患者围手术期无死亡和严重并发症发生。随访的14例患者均恢复正常生活。结论对于复杂型Stanford B型主动脉夹层患者实施杂交手术可以增加TEVAR术的成功率及其使用范围,早、中期效果满意。  相似文献   

14.
正主动脉夹层在临床上一般按Stanford分型分为A型与B型夹层。A型夹层累及升主动脉,主要以手术治疗为主;B型夹层主要累及左锁骨下动脉以远胸腹主动脉,以主动脉腔内覆膜支架介入治疗为主。孕产妇主动脉夹层的发生几率极低,如不及时诊断,恰当处理,极易发生夹层破裂并猝死。近年来我院为10例妊娠合并主动脉夹层的孕产妇实施了大血管手术和/或产科手术,现将麻醉处理报道如下。资料与方法  相似文献   

15.
目的总结杂交全主动脉弓修复术治疗急性A型主动脉夹层弓部受累的临床经验。方法累及主动脉弓的急性A型主动脉夹层患者50例,在杂交手术室完成一期杂交全主动脉弓修复术。分别采用正中开胸、低温体外循环下行升主动脉替换和(或)主动脉瓣置换和(或)冠脉旁路移植术,顺行或逆行主动脉弓部腔内覆膜支架隔绝术。比较体外循环组与同期采用传统深低温停循环手术行主动脉弓置患者的围术期结果和随访结果。结果全组均成功同期完成手术并置入覆膜支架。体外循环(130.7±22.6)分钟,主动脉阻断(48.6±12.8)分钟;支架直径(33.8±0.6)mm,支架长度(187.9±6.3)mm;1例术后12 d死于严重腹腔缺血,1例术后30 d死于肺部严重感染,1例术后32 d死于严重凝血功能障碍。杂交全主动脉弓修复术体外循环和主动脉阻断时间明显少于传统手术组(P0.05);杂交手术者ICU时间明显少于传统手术组(P0.05);杂交手术组患者术后脑卒中和肺部感染发生率也明显少于传统手术组(P0.05)。47例患者存活出院接受随访,随访时间12~48个月,平均(28.4±10.9)个月,3例患者随访死亡,随访死亡率与传统手术组比较无明显差异。结论杂交全主动脉弓修复术治疗急性A型主动脉夹层弓部受累安全、有效,与传统手术比较,手术时间和CUI住院时间短,手术创伤小,围术期神经系统和呼吸系统并发症发生率低,随访结果亦不劣于传统手术组。  相似文献   

16.
目的总结不开胸"杂交"手术(不开胸主动脉弓分支血管旁路术+主动脉腔内修复术)治疗主动脉弓部夹层的近中期疗效和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1月至2014年9月在广州军区武汉总医院心胸外科接受主动脉弓分支血管旁路术+主动脉腔内修复术(主动脉弓分支血管旁路术毕即转入导管室行同期主动脉腔内修复术)治疗主动脉弓部夹层7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男12例、女5例,年龄46~71岁。分析该手术方式的选择及预后情况。结果行左颈总动脉-左锁骨下动脉旁路术4例,右颈总动脉-左颈总动脉-左锁骨下动脉旁路术3例,右颈总动脉-左颈总动脉旁路术、封闭左锁骨下动脉10例。全部手术均获得成功。1例患者术后出现喉返神经损伤。术后7 d、3个月、1年及之后每年复查CT,随访截至2015年9月,随访时间12~53个月。随访所有患者均健康存活,人工血管旁路通畅,血管支架无内漏。结论不开胸"杂交"手术可用于治疗难以耐受主动脉置换的主动脉弓部主动脉夹层高危患者。  相似文献   

17.
目的 评价逆向分期杂交技术在累及主动脉弓的急性主动脉夹层合并远端灌注不良综合征外科治疗中的效果。方法 纳入2019年5月—2022年12月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心脏大血管外科累及主动脉弓的急性主动脉夹层合并远端灌注不良综合征患者。所有患者通过术前评估后优先急诊介入手术改善远端灌注,限期内再行二期杂交手术修复近端主动脉病变。回顾性分析患者围术期相关临床资料及影像学数据。结果 纳入5例患者,其中男4例、女1例,中位年龄58岁。其中3例以下肢缺血和肾功能不全为主要表现,2例以肠道灌注不良为主要表现。5例患者均优先采用介入手术植入覆膜支架或裸支架和必要的分支动脉处理,再二期实施杂交手术,其中包括Ⅰ型杂交2例、Ⅱ型杂交1例和Ⅲ型杂交2例,手术成功率100.0%。患者均顺利出院,灌注不良脏器功能均恢复正常,仅1例患者出院时病变下肢肌力恢复至4级。所有患者无截肢、开腹探查肠道切除及长期血液透析等不良事件发生。结论 逆向分期杂交技术应用于累及主动脉弓的急性主动脉夹层合并远端灌注不良综合征的外科治疗安全、有效,有助于提高此类患者围术期生存率和改善临床结局。  相似文献   

18.
目的评价支架象鼻术联合左锁骨下动脉(LSCA)-左颈总动脉(LCCA)转流术治疗主动脉弓远端病变的近中期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5月至2015年11月我院14例主动脉弓远端病变行支架象鼻植入联合LSCA-LCCA转流术患者的临床资料,均为男性,平均年龄20~69(52±14)岁。术前合并高血压9例,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冠心病)5例,陈旧性脑梗死1例。既往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1例,Bentall术1例,动脉导管结扎术1例,腹主动脉瘤介入1例。结果无院内死亡。同期手术包括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2例,升主动脉成形术1例。呼吸机辅助时间和住ICU时间分别为(21±7)h、(43±19)h。胸骨哆开再固定1例;以支架象鼻为锚定区,胸降主动脉腔内覆膜支架1例。随访期间,1例患者失访,其余患者无死亡,恢复良好。结论采用支架象鼻术联合LSCA-LCCA转流术治疗主动脉弓远端病变,可同期处理主动脉近端病变和封闭主动脉弓远端病变,获得满意的近中期临床效果。  相似文献   

19.
目的评价头臂血管转流并主动脉覆膜支架植入术治疗Stanford B1C型主动脉夹层的治疗效果。方法 2013年12月至2017年12月期间我中心应用头臂血管转流并同期行覆膜支架植入手术技术治疗Stanford B1C型主动脉夹层患者49例,其中男33例、女16例,平均年龄(60.4±5.5)岁。29例行左颈总动脉-左锁骨下动脉人工血管转流术,18例行右颈总动脉-左颈总动脉-左锁骨下动脉人工血管转流术,2例行右颈总动脉-右锁骨下动脉转流+左颈总动脉-左锁骨下动脉人工血管转流术。结果全组患者术后30 d内死亡1例(2.0%),术后生存48例,随访率100.0%(48/48),术后随访6~47(26.8±11.9)个月,其中1例术后6个月再发胸痛,急诊复查全程主动脉血管造影CT提示逆撕Stanford A1S型夹层,行外科手术,效果满意。全组存活患者未发生内漏。结论头臂血管转流并同期行主动脉覆膜支架植入手术治疗Stanford B1C型主动脉夹层患者是安全有效的。  相似文献   

20.
血管腔内治疗主动脉夹层和夹层动脉瘤   总被引:10,自引:2,他引:10  
目的 探讨血管腔内治疗主动脉夹层和夹层动脉瘤的技术方法和疗效。方法 对20例主动脉夹层和夹层动脉瘤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Stanford A型2例,其中1例内膜撕裂口位于升主动脉。Stanford B型18例。5例在不同部位有2个以上撕裂口。全组均以带膜支架型人工血管腔内植入行隔绝术。其中1例加作腹主动脉开窗和人工血管置换术,1例先行升主动脉.左锁骨下动脉和左颈总动脉Y形人工血管旁路术,再行腔内隔绝术。结果 无一例患者术中死亡,术后3d 1例Stanford B型患者死于心肌梗死,其余19例健康存活,生存率95%。术后随访1—20个月,各例主动脉夹层和动脉瘤均消失,无内漏,各器官灌注良好。结论 血管腔内植入带膜支架型人工血管是治疗主动脉夹层和夹层动脉瘤的简便、安全而有效的方法。手术死亡率低,手术成功率和生存率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