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目的:了解端粒酶活性高低与骨肿瘤恶性程度的关系.方法:用TRAP方法和改进的TRAP印染方法,对骨肿瘤组织端粒酶活性进行检测.结果:端粒酶阳性率分别为:骨肉瘤80 6%(29/36例),骨巨细胞瘤80 0%(20/25例),软骨肉瘤85 7%(6/7例),恶性纤维组织细胞瘤100%(2/2例),横纹肌肉瘤100%(2/2例),脊索瘤100%(3/3例),另有9例骨软骨瘤检测,仅有1例(111%)阳性.同时检测17例患者的肿瘤旁肌肉组织或软组织,均未发现有阳性.结论:端粒酶活性与骨肿瘤恶性程度密切相关,是诊断恶性骨肿瘤、判断预后的良好指标.  相似文献   

2.
胃肠道恶性肿瘤端粒酶活性的表达与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端粒酶在胃肠道恶性肿瘤癌组织和癌旁正常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应用端粒酶PCR-ELISA检测法检测胃癌11例、结肠癌14例及25例癌旁正常组织中的端粒酶活性。结果 25例胃肠道肿瘤组织中21例端粒酶呈阳性(84.0%);25例癌旁正常组织 5例阳性(20.0%)。癌组织和癌旁正常组织中端粒酶的表达均与肿瘤临床病理特征无关,癌旁正常组织存在端凿酶阳性表达的病例,病理上多伴有不典型增生或癌细胞的浸润转移。结论 端粒酶可作为实质性肿瘤早期诊断的辅助指标。对癌旁正常组织中端粒酶阳性的患者加强观察,有助于早期发现某些胃肠道恶性肿瘤的术后再发或复发。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尿液端粒酶检测在膀胱癌中的临床意义。 方法 采用 PCR- EL ISA方法 ,对 72例膀胱癌患者和 2 1例正常人尿液中膀胱脱落细胞的端粒酶进行活性检测 ;对不同分化程度和不同临床分期膀胱癌患者进行分组检测。应用 SAS软件包 χ2检验统计阳性表达率差异。 结果  72例膀胱癌患者尿液中 6 6例检出端粒酶 ,活性阳性率为 91 .5 % (P<0 .0 1 ,χ2 =1 7.1 7) ;不同分化程度及不同临床分期膀胱癌患者阳性率差异无显著性。 结论 尿脱落细胞端粒酶检测对膀胱癌的诊断有重要的价值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端粒酶活性在妇科恶性肿瘤中的表达。方法 采用端粒酶重复序列扩增 -聚合酶链反应 (PCR-TRAP)方法分别检测 6 2例卵巢恶性肿瘤组织、4 5例腹水 /盆腔冲洗液 ;2 0例卵巢良性肿瘤组织、15例腹水 /盆腔冲洗液 ;2 0例卵巢正常组织、10例腹水 /盆腔冲洗液的端粒酶活性。结果 卵巢恶性肿瘤组织、腹水 /盆腔冲洗液的端粒酶阳性分别为 4 9例、2 7例。而卵巢良性肿瘤组织中只有 2例为阳性 ,腹水 /盆腔冲洗液者均为阴性 ,卵巢正常组织、腹水 /盆腔冲洗液中全部为阴性。结论 端粒酶活性与卵巢肿瘤病变的性质密切相关 ,卵巢肿瘤组织、腹水 /盆腔冲洗液中端粒酶活性的检测有助于卵巢恶性肿瘤的早期诊断和肿瘤性质的鉴别诊断  相似文献   

5.
体外培养的神经干细胞的端粒和端粒酶活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体外培养的神经干细胞端粒酶活性,观察培养不同时间神经干细胞的端粒酶活性、端粒长度的情况。方法采用无血清培养法从新生大鼠脑皮质分离培养神经干细胞,通过免疫荧光细胞染色鉴定神经干细胞;TRAP-ELISA法测定培养4~12周的神经干细胞的端粒酶活性;Southern-blot法测定培养第1代、第10代时神经干细胞的端粒长度。结果从新生大鼠脑皮质分离培养的神经干细胞具有端粒酶活性;体外培养12周内神经干细胞的端粒酶活性未见变化;神经干细胞具有较长的端粒(23.8~24.3kb),且不随细胞传代而变化。结论大鼠脑神经干细胞具有端粒酶活性,在体外培养过程中,未见活性变化并能维持端粒的长度。  相似文献   

6.
伍冬梅  李春鸣  张赟 《重庆医学》2011,40(14):1386-1387,1390,1458
目的 探讨幽门螺杆菌(Hp)、端粒酶在胃癌及癌前病变中的作用及相互关系.方法 应用Warthin-Starry银染法、免疫组织化学SP法及核酸原位杂交技术分别检测66例胃黏膜肠化生、36例异型增生、50例胃癌及10例正常胃黏膜Hp感染情况、hTERT蛋白及hTERT mRNA的表达情况.结果 胃黏膜肠化生、异型增生及胃...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三氧化二砷对卵巢癌细胞株SKOV3端粒酶活性的影响。方法:用不同浓度的AS2O3溶液作用卵巢癌细胞株SKOV3,于不同时间点收集细胞,MTT法检测细胞生长抑制率;TRAP-银染法观察端粒酶活性的变化。结果:AS2O3溶液对SKOV3有生长抑制的作用,与药物浓度和作用时间相关。AS2O3作用SKOV3细胞24h,其端粒酶活性无明显改变,随着作用时间的延长,端粒酶活性逐渐下降,随着药物浓度的升高端粒酶活性也呈不断下降趋势,以致消失。结论:AS2O3对于人卵巢癌细胞株的生长具有抑制作用,该作用可能与AS2O3能够抑制癌细胞的端粒酶活性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人骨肉瘤细胞分化与端粒酶活性调节之间的关系。【方法】用维甲酸和地塞米松诱导人骨肉瘤细胞分化 ,用端粒重复序列扩增法 (TRAP)检测端粒酶活性及用Northern印迹法检测人端粒酶RNA(RNA ,hTR)表达水平的改变。【结果】经维甲酸和地塞米松处理后 ,骨肉瘤细胞生长受到抑制 ,碱性磷酸酶活性升高 ,端粒酶活性明显下降 ,且与剂量 作用时间成负相关 ,但hTR表达水平并无改变。【结论】维甲酸和地塞米松有抑制骨肉瘤细胞增殖和诱导分化的作用 ,端粒酶活性下调可作为细胞分化指标 ,但与hTR表达水平不平行。  相似文献   

9.
端粒酶作为广谱的肿瘤特异性标记物用于肿瘤的诊断 ,以及其抑制剂用于肿瘤的治疗已成为近年来肿瘤分子生物学领域中最热门的研究课题之一。笔者就端粒、端粒酶的研究及在喉癌中的应用作一综述。1 端粒、端粒酶的结构与功能端粒是真核细胞内由DNA序列和结合蛋白组成的、位于染色体 3′末端以维持染色体结构稳定的特殊结构。人类端粒含有几千拷贝的六聚体重复序列 ,是一个简单重复的富含鸟苷酸 (G)的DNA序列[1] ,重复单位是 (5′ ,-TTAGG 3′)n ,端粒对染色体稳定及其基因组的完整非常重要 ,为染色体末端提供一个保护性“帽子” ,就象鞋…  相似文献   

10.
大肠癌中hTERT和bcl-2基因表达与端粒酶活性的关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端粒酶逆转录酶 (hTERT)和bcl 2基因在大肠癌发生过程中的作用及其与端粒酶活性的关系。方法 :采用原位RT PCR和免疫组化S P法分别对 4 6例大肠癌及其相应正常大肠组织中hTERTmRNA与bcl 2蛋白表达进行检测 ,并用TRAP法测定上述组织标本中端粒酶活性。结果 :大肠癌组织中hTERTmRNA与bcl 2蛋白阳性表达率分别为 87.0 %和 71.7% ,它们与正常大肠组织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 (P <0 .0 1)。大肠癌中端粒酶活性阳性率为 80 .4 % ,明显高于正常大肠组织 (P <0 .0 1)。hTERTmRNA及bcl 2蛋白阳性表达分别与端粒酶活性呈显著正相关 (r分别为 0 .70和 0 .5 7,P均 <0 .0 5 )。结论 :hTERTmRNA及bcl 2蛋白过度表达与大肠癌的发生密切相关 ,并可能参与大肠癌端粒酶活性调节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端粒酶活性检测对卵巢肿瘤的诊断价值。方法采用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PAGE).银染色法检测34例恶性卵巢肿瘤组织、30例良性卵巢肿瘤组织、20例因其他良性病变而切除的正常卵巢组织的端粒酶活性,分析良、恶性卵巢肿瘤组及正常卵巢组的端粒酶活性表达情况。结果恶性卵巢肿瘤组、良性卵巢肿瘤组、正常卵巢组端粒酶活性的阳性率分别为85.29%、16.67%和10.00%。恶性卵巢肿瘤组端粒酶活性较正常卵巢组、良性卵巢肿瘤组显著增高(均P〈0.001)。良性卵巢肿瘤组与正常卵巢组问端粒酶活性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检测卵巢肿瘤的端粒酶活性有助于良、恶性卵巢肿瘤的鉴别诊断和早期诊断。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明确颅内肿瘤中端粒酶的活性情况 ,为胶质瘤的早期诊断及综合治疗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 TRAP-银染法检测70例颅内肿瘤中端粒酶活性表达情况。统计学处理采用χ2 检验。结果 :脑膜瘤及垂体腺瘤端粒酶活性检测均为阴性 ,5 0例胶质瘤 (KERNOHAN分级 )端粒酶活性检测阳性率为 44 % , 级为 3/ 16 (18.8% ) , 级为 3/ 12 (2 5 .0 % ) , 级为 9/ 14(6 4.3% ) , 级为 7/ 8(87.5 % ) ,胶质瘤分级越高 ,端粒酶活性检出率就越高 (P<0 .0 0 5 ) , 级以上恶性颅内肿瘤中 (包括转移性低分化癌 )端粒酶活性表达阳性 19/ 2 5 (76 .0 % ) ,明显高于 级以下胶质瘤 6 / 2 8(2 1.4% ,P<0 .0 0 5 )。结论 :端粒酶是促进胶质瘤发展的主要因素之一 ,且可能是新的恶性颅内肿瘤的瘤标 ,可以用于恶性颅内肿瘤的早期诊断。  相似文献   

13.
以人正常卵巢皮质层及手术切除的卵巢癌组织为材料,分别分离纯化细胞膜,测定膜蛋白的腺苷酸环化酶(AC)活性。结果:正常卵巢细胞膜AC活性为67±8U/mg蛋白;卵巢癌细胞膜AC活性明显高于正常,平均活性为234±86U/mg蛋白;卵巢癌中粘液性囊腺癌细胞膜AC活性高于浆液性囊腺癌者。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检测端粒酶活性在恶性肿瘤和良性肿瘤及正常组织的表达 ,以探讨端粒酶活性对恶性肿瘤检测的意义。方法 :采用端粒重复序列扩增分析法 (telomericrepeatamplificationprotocolassay ,TRAP)检测 87例恶性肿瘤和 4 7例对照组织中端粒酶的活性。结果 :恶性肿瘤端粒酶活性阳性检出 85 .0 6 % (74 / 87) ,明显高于对照组织 ,(P<0 .0 1) ;端粒酶活性与组织类型无明显相关性。结论 :与对照组织相比 ,恶性肿瘤组织中端粒酶活性明显升高 ,端粒酶活性可能作为恶性肿瘤检测的一个重要指标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卵巢肿瘤的CT诊断价值。方法 :分析 2 8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卵巢肿瘤的CT表现。结果 :良性肿瘤绝大多数表现为边界光整的薄壁囊性肿块 ;恶性肿瘤呈实质性或混合性 ,边缘不光整 ,增强后实质强化明显 ,并且多见转移征象。结论 :CT对卵巢良恶性肿瘤的鉴别很有价值。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膀胱癌组织端粒酶活性及其与膀胱癌临床特征,预后的关系。方法:应用端粒酶PCRELISA法检测膀胱癌组织及正常膀胱粘膜组织的端粒酶活性。结果:端粒酶在50例膀胱癌组织中阳性率为82%(41/50),正常膀胱粘膜组织无端粒酶活性表达,端粒酶活性与膀胱癌的初,复发有相关性(P=0.028),结论:端粒酶可作为检测膀胱癌的一个敏感指标。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Survivin蛋白表达与卵巢恶性生殖细胞肿瘤发生发展的关系.方法 采用免疫组化链菌素亲生物素蛋白-过氧化酶连接法(labelled streptavidin biotin method, LSAB)检测10例正常卵巢和29例卵巢恶性生殖细胞肿瘤组织石蜡标本中Survivin蛋白的表达状况.结果 正常卵巢组织中无Survivin蛋白的表达;Survivin蛋白表达定位在肿瘤细胞的胞浆和胞核中;卵巢恶性生殖细胞肿瘤中Survivin蛋白表达阳性率为58.6%,高于正常卵巢组织(P<0.05),但Survivin蛋白表达与恶性生殖细胞肿瘤的病理类型、FIGO分期、淋巴结转移、血清AFP含量及腹水量间均无明显关联(P>0.05).结论 Survivin蛋白表达水平增高可能与卵巢恶性生殖细胞的发生有关.  相似文献   

18.
目的 观察端粒酶突变体对肝癌细胞端粒酶活性和生长抑制的作用。方法 利用质脂体转染法在培养的肝癌细胞中导入端粒酶突变体,并与维甲酸和人参皂甙对照,利用TRAP-银染方法对不同时期肝癌细胞进行了端粒酶活性的测定,并观察各期细胞生长情况。结果 在加入端粒酶突变体后肝癌细胞端粒酶活性明显降低,细胞出现明显凋亡现象,其作用效果与维甲酸基本相同。结论 端粒酶突变体对肝癌细胞的抑制作用可能是通过抑制端粒酶活性途径实现的。  相似文献   

19.
肾母细胞瘤的端粒酶阳性表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端粒酶在肾细胞瘤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TRAP法检测30例肾母细胞瘤、10例瘤旁肾组织和4例胚胎肾组织的端粒酶表达情况,观察端粒酶阳性与该瘤的临床分期、病理分型,预后之间的关系。结果:24例肾母细胞瘤端粒酶为阳性。阳性率占80%,10例瘤旁肾组织均为阴性,4例胚胎肾组织为阳性;Ⅰ期患儿端粒酶阳性所占比例明显低于其它3期(P<0.05);上皮型端粒酶阳性与其它3型有显著差异(P<0.01);端粒酶阳性患儿生存率低于阴性患儿(P<0.05)。结论:肾母细胞瘤组织中,端粒酶阳性表达较高,特异性强,提示端粒酶阳性可成为判定肾母细胞预后的一项新指标。  相似文献   

20.
前列腺癌组织中的端粒酶活性表达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探讨前列腺癌组织中端粒酶活性表达与前列腺癌某些生物学行为的着急。方法 采用端粒扩增文件-酶(TRAP_ELISA)测定前列腺癌组织中端粒酶活性。结果 10例正常前腺组织无端粒酶活性。15例前腺腺癌组织中13你检出端粒酶活性,阳性率86%。端粒酶活性与肿瘤分化程度相关。15例良性前列腺增生组织中4例检出端粒酶活性,阳性率为26%,其水平显著低于肿瘤组织。结论 端粒酶活性与前列腺癌的生物学行为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