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精子洗涤对精液中HBV DNA含量的影响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目的:检查HBV感染者精液是否存在乙型肝炎病毒(HBV),探讨精子洗涤是否能去除其中的HBV DNA。方法:用实时荧光定量PCR(FQ-PCR)法检测57名血清HBsAg阳性患者精液中HBV DNA,采用Percoll非连续梯度离心及上游法分离其中21份精液,并对洗涤后标本进行HBV DNA检测。结果:62份精液标本中有15份HBV DNA阳性,阳性率为24.19%;21份用于洗涤的精液标本中有,有7份HBV DNA阳性,洗涤后仍有6份标本阳性。结论:部分HBV感染者精液具有传染性,精子洗涤不能完全去除精液中的乙肝病毒。将HBV感染者的精液用于人工授精或体外受精应慎重。  相似文献   

2.
目的了解乙肝病人血清标志物(HBVM)指标阳性与HBV DNA定量的相关性。方法收集住院病人血清标本94份,同时进行HBVM(ELISA法)及HBV DNA(荧光定量PCR法)定量检测。结果94例乙型肝炎病人中,HBsAg、HBeAg、HBcAb阳性24例,血清HBV DNA均阳性,阳性率为100%,20例乙肝HBsAg、HBeAg、HBcAb阳性血清中HBV DNA阳性17例,阳性率85%。结论HBVM与HBV DNA同时检测,对临床诊断、治疗方案的选择和抗病毒药物疗效观察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3.
三组不同精液人工授精的临床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庆琨  文任乾 《广东医学》1993,14(5):241-242
我所自1987年开展了不同冷冻方法的人类精液保存技术的研究,同时进行两种不同冷冻方法贮存的志愿供精者精液人工授精(AID)和性功能障碍的配偶新鲜精液的人工授精(AIH)。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影响精子授精潜能的精液因素,找出对精子授精潜能具有重要影响的预测因子,为人类精子库筛选高质量的精液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选择已准入的正常供精者精液为标本,进行精液常规、精子形态、精子宫颈黏液穿透功能,精子低渗肿胀功能和精浆生化检测,并对精液标本进行冷冻.选择合适的供精人工授精对象择机运用冷冻精液标本进行人工授精,随访手术的妊娠情况.结果 对26例标本已检测的9个精液参数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发现精子密度和精浆酸性磷酸酶对精子的授精潜能具有显著影响(P=0.015,P=0.011).结论在评价精子的授精潜能或人类精子库筛选供精者时,除了进行精液常规分析外,可侧重考虑精子密度和精浆酸性磷酸酶的检测.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影响精子授精潜能的精液因素,找出对精子授精潜能具有重要影响的预测因子,为人类精子库筛选高质量的精液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选择已准入的正常供精者精液为标本,进行精液常规、精子形态、精子宫颈黏液穿透功能,精子低渗肿胀功能和精浆生化检测,并对精液标本进行冷冻.选择合适的供精人工授精对象择机运用冷冻精液标本进行人工授精,随访手术的妊娠情况.结果 对26例标本已检测的9个精液参数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发现精子密度和精浆酸性磷酸酶对精子的授精潜能具有显著影响(P=0.015,P=0.011).结论在评价精子的授精潜能或人类精子库筛选供精者时,除了进行精液常规分析外,可侧重考虑精子密度和精浆酸性磷酸酶的检测.  相似文献   

6.
为了解丁型肝炎病毒(HDV)感染后对乙型肝炎病毒(HBV)复制指标HBsAg、聚合人血清白蛋白受体(PHSA-R)及HBsAg/IgM复合物的影响,本文检测了HBsAg阳性急、慢性HBV感染者102例。PHSA-R及HBsAg/IgM复合物的滴度均与HBsAg呈正直线相关,在HBV感染的活动期(HBsAg、PHSA-R及HBsAg/IgM均为高滴度)发生HDV感染可抑制HBsAg合成,并引起PHSA-R和HBsAg/IgM滴度相对降低,但当HBV处于低水平复制,使血清中PHSA-R、HBsAg和HBsAg/IgM滴度甚低,此时虽发生HDV感染,亦未观察到进一步的抑制现象。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HBsAg、HBeAg阳性孕妇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内乙型肝炎病毒(HBV)DNA感染状况及其在宫内母婴垂直传播中的作用。方法:对HBsAg/HBeAg双阳性共67对孕妇及其新生儿静脉血分离和提纯PBMC后,经抽提、纯化后的DNA进入PCR扩增反应,引物为HBVC区基因序列。结果:67名HBsAg及HBeAg双阳性的孕妇中有35例(52.2%)PBMC中HBV DNA阳性,25例孕妇在血清及PBMC中均发现HBV DNA。67名新生儿有22例感染HBV DNA,感染率32.8%,其中血清HBV DNA阳性者10例,PBMC HBV DNA阳性者19例,二者均阳性者7例。结论:母亲PBMC内HBV DNA阳性可能导致新生儿PBMC中HBV DNA阳性,PBMC内的HBV DNA可能是HBV母婴垂直传播的一条重要途径,同时,HBsAg及HBeAg阳性母亲若血清HBV DNA为阳性就极大增加了其新生儿感染HBV的危险性。  相似文献   

8.
郭辉  闵娟  叶健忠 《华中医学杂志》2007,31(3):207-208,F0003
目的 探讨乙型肝炎病毒DNA(HBV DNA)与血清免疫标志物的关系.方法 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法 (FQ-PCR) 检测血清样本中HBV DNA含量;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HBV血清标志物.结果 A组(HBsAg和HBeAg阳性)、B组(大三阳)、C组(HBsAg 、HBcAb阳性)和D组(小三阳)的HBV DNA阳性率分别为96.7%、87.6%、52.2%和38.2%,各组之间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 A组中阳性样本的HBV DNA量显著高于其它组别(P<0.05); 315份HBV DNA阳性标本全部携带有HBsAg;HBsAg( )HBeAg( )和HBsAg( )HBeAg(-)中HBV DNA阳性率分别为89.1%和44.0%,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HBsAg是HBV感染灵敏的血清标志物;FQ-PCR定量检测HBV DNA作为血清学方法的补充对乙肝的临床诊断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
目的为了解江门市人群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模式与丙型肝炎病毒(HCV)双重感染情况,进行血清病原学检测。方法选取774例HBV感染阳性血清,同时用ELISA方法作抗-HCV检测。结果对1998年7月~2003年12月间体检中检出的774例标志物阳性血清归类分析,发现有18种HBV感染模式,其中以HBsAg、HBeAb、HB-cAb和HBsAg、HBeAg、HBcAb为多见,阳性构成比分别为42.38%和29.97%。在HBV感染中HCV感染的检出率为11.63%。不同HBV感染模式组别的抗-HCV阳性率差异有显性意义(x^2=24.38,P<0.001)。结论既往感染过HBV,不仅没有交叉免疫力,而且重叠感染HCV的危险性增加,应引起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10.
HBV携带产妇不同喂养方式对婴儿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 探讨HBV携带产妇母乳喂养安全性.方法 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方法,检测276例HBsAg阳性孕产妇血清、乳汁及其分娩的276例婴儿静脉血的乙肝病毒标志物,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检测孕妇和婴儿的外周血以及产妇乳汁的HBV-DNA滴度,比较母亲血清HBV-M状态与母亲血清、乳汁的HBV-DNA阳性率的关系;选取其中71例母亲乳汁HBsAg阳性,婴儿出生时HBsAg阴性的病例为研究对象,根据喂养方式的不同分为母乳喂养组、人工喂养组,比较两组婴儿HBV感染率.结果 母亲血清HBsAg/HBeAg双阳性时血清、乳汁的HBV-DNA阳性率分别为57.5%和8.8%,母亲血清HBsAg单阳性时血清、乳汁的HBV-DNA阳性率分别为24.0%和2.O%,两组血清、乳汁的HBV-DNA阳性率差异有显著性(P<0.01,P<0.05);34例母乳喂养组婴儿有2例感染了HBV,感染率为5.9%;37例人工喂养组婴儿有3例感染了HBV,感染率为8.1%,两组婴儿感染率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 婴儿感染HBV可能与喂养方式无关,在婴儿采取适当的免疫措施后,HBV携带产妇母乳喂养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1.
目的 :分析HBsAg阳性血清乙型肝炎前S1蛋白 (Pre S1)与乙型肝炎病毒DNA(HBV DNA)含量检测的关系。探讨Pre S1的应用价值。方法 :用荧光定量PCR技术检测 2 2 5例HBsAg阳性血清HBV DNA的含量 ,同时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 (ELISA)法检测Pre S1蛋白。结果 :在HBsAg、HBeAg、HBcAb同时阳性标本中Pre S1Ag阳性率为 89.3%、HBV DNA阳性率为 98.6 %。在HBsAg、HBeAb、HBcAb同时阳性标本中Pre S1Ag阳性率为 34.6 %、HBV DNA阳性率为30 .7%。在不同HBV血清模式 (HBV M)中Pre S1Ag的出现与HBV DNA的含量有正相关的关系。结论 :Pre S1Ag与HBeAg、HBV DVA有较好的相关性 ,Pre S1Ag与HBV DNA一样可以作为HBV复制的指标 ,对乙肝五项检测有重要补充作用 ,尤其适合县市级以下基层医院开展。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血清HBsAg水平与HBeAg、HBV—DNA载量的关系。方法收集155例慢性乙肝患者的血清标本,采用免疫化学发光法检测血清HBsAg与HBeAg水平;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法检测HBV—DNA载量,并分析相互之间的关系。结果HBV—DNA阳性组患者血清HBsAg水平高于HBV—DNA阴性组,差异有显著性;在HBV—DNA阳性组中,患者血清HBsAg水平随着HBV—DNA载量的增加而增加,低病毒载量组患者血清HBsAg水平最低,高病毒载量组时患者血清HBsAg水平明显最高,且高病毒载量组与其他各组差异有显著性;血清HBsAg水平在HBeAg阳性及HBeAg阴性组之间相比,差异有显著性;血清HBsAg水平与HBeAg定量有相关关系。结论血清HBsAg水平定量检测可反映宿主体内乙肝病毒复制的水平。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者乙型肝炎表面抗原(HBsAg)与乙型肝炎表面抗体(抗-HBs)同时阳性的血清学模式的基因变异与HBV DNA的关系并探究其原因及临床意义。方法乙肝HBV血清学标志物五项指标(HBsAg、HBsAb、HBcAb、HBeAg、HBeAb)采用时间分辨法定量测定,HBV DNA含量的检测采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FQ-PCR)。结果本研究入选的50例HBsAg与抗HBs双阳患者血清中共出现4种HBV血清学模式:(Ⅰ) HBsAg、抗-HBs、抗-HBe、抗-HBc阳性模式占42.0%,HBV DNA阳性率占42.8%;(Ⅱ) HBsAg、抗-HBs、HBeAg、抗-HBc阳性模式占32.0%,HBV DNA阳性率占70.5%;(Ⅲ)HBsAg、抗-HBs、抗-HBc阳性模式占24.0%,HBV DNA阳性率占25.0%;(Ⅳ)HBsAg、抗-HBs、HBeAg、抗-HBe、抗-HBc阳性模式占2.0%,HBV DNA阳性率占100.0%。其中含有HBeAg阳性的Ⅱ、Ⅳ模式与Ⅰ、Ⅲ模式的HBV DNA阳性率分别作两两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HBsAg与抗HBs双阳患者血清中伴有HBeAg阳性者血清中HBV DNA载量最高,HBsAg与抗-HBs双阳模式是免疫系统的个性化表现,应引起临床的重视。  相似文献   

14.
HBV感染者血清HBV标志物与HBV DNA相关性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 探讨HBV感染者常见血清HBV标志物模式的临床意义及与血清HBV DNA之间的相关性。方法 应用荧光-聚合酶链反应(PCR)和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分别检测了270例HBV感染者血清HBV DNA和HBV标志物。结果 270例HBV感染者中HBV标志物以HBsAg、HBeAg、HBcAb阳性,HBsAg、HBeAb、HBcAb阳性与HBsAg、HBcAb阳性三组最为常见,其构成比分别为0.3296、0.2963、0.3444。HBsAg、HBeAg、HBcAb阳性,HBsAg、HBeAb、HBcAb阳性与HBsAg、HBcAb阳性,三组HBV DNA阳性率分别为86.5%、41.3%、37.6%。HBeAb和HBcAb阳性组及单-HBsAg阳性组亦可检出HBV DNA。结论 临床上常规测定血清HBV DNA对深入了解HBV标志物模式的意义及病情的发展与预后具有重要的价值。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乙型肝炎病毒相关性肾炎(HBV-GN)患者肾脏组织中HBsAg、HBcAg的表达情况.方法以63例HBV-GN患者为研究对象,另随机选择20例非乙型肝炎病毒相关性肾炎(NHBV-GN)患者、12例血清HBV标志阳性的其他肾病(肾结核、肾结石、肾细胞癌、肾萎缩等)患者作为对照组,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肾穿刺活检组织HBsAg、HBcAg的表达.结果 HBV-GN患者肾脏组织中均可检出HBsAg、HBcAg阳性颗粒,阳性率分别为76.2%(48/63),42.9%(27/63);20例NHBV-GN患者肾组织HBsAg、HBcAg均未检出,与HBV-GN患者相比有统计学差异(P<0.05);12例血清学HBV标志阳性的其它肾病患者肾组织HBsAg、HBcAg阳性率均为75%,与HBV-GN患者相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血清HBeAg 阳性与血清HBeAg阴性的HBV-GN患者相比,肾脏组织中HBsAg、HBcAg表达情况经统计学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HBV在肾脏中定位及复制,不仅可引起肾脏损害,并与病毒的保存及乙型肝炎的传播可能有关.  相似文献   

16.
目的 研究未经抗病毒治疗干预的慢性乙肝病毒(HBV)感染不同阶段血清乙肝表面抗原(HBsAg)定量值的特点及其与血清HBV DNA水平和年龄的相关性.方法 收集564例未经抗病毒治疗的慢性HBV感染者血清,分为6组:慢性HBV携带65例,非活动性HBsAg携带164例,e抗原(HBeAg)阳性慢性乙型肝炎171例,HBeAg阴性慢性乙型肝炎74例,HBeAg阳性乙肝肝硬化42例,HBeAg阴性乙肝肝硬化48例.采用微粒子化学发光法检测HBsAg定量值,荧光PCR定量法检测血清HBV DNA水平.结果 慢性HBV携带、HBeAg阳性慢性乙型肝炎、HBeAg阴性慢性乙型肝炎、非活动性HBsAg携带、HBeAg阴性肝硬化和HBeAg阳性肝硬化6组的血清HBsAg定量值依次下降,其中位数分别为:4.71(3.71 ~5.31)、4.04(2.45 ~ 5.22)、3.50(2.68 ~4.43)、3.34(1.38 ~4.37)、3.25(1.85 ~3.88)和3.15(2.51 ~3.92) lgIU/mL,6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263.0,P<0.001).总慢性HBV感染者(非活动性HBsAg携带者除外)的HBsAg与HBV DNA呈正相关(r=0.719,P<0.001),总慢性HBV感染者的HBsAg与年龄呈负相关(r=-0.397,P<0.001).年龄均>40岁的非活动性HBsAg携带与HBeAg阴性慢性乙型肝炎两组HBsAg定量值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3.783,P<0.001),区分两组的HBsAg定量临界值为3.29 lgIU/mL.结论 慢性HBV感染不同阶段的HBsAg定量值不同;血清HBsAg定量值与血清HBV DNA水平及年龄相关;HB sAg定量值是预测年龄>40岁的非活动性HBsAg携带是否发展为HBeAg阴性慢性乙型肝炎的重要指标.  相似文献   

17.
定量PCR检测血清HBV-DNA与血清HBV标志物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目的 :探讨定量PCR检测血清HBV -DNA与血清HBV标志物之间的关系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35 2例血清标本运用荧光定量PCR检测血清HBV -DNA及放射免疫法 (ELISA)检测血清HBV标志物。结果 :经荧光定量PCR检测 94例HBsAg、HBeAg、HBcAb均阳性的标本 ,其血清HBV -DNA全部阳性 ,DNA测值范围 4 .8× 10 5~ 2 .8× 10 8copy/ml;81例HBsAg、HBeAb、HBcAb均阳性的标本 ,其血清HBV -DNA4 3例阳性(阳性率为 5 3% ) ,DNA测值范围 1.0× 10 4~ 1.4× 10 7copy/ml;39例HBsAg、HBcAb阳性的标本 ,其血清HBV-DNA2 4例阳性 (阳性率为 6 1% ) ,DNA测值范围 3.5× 10 3 ~ 1.6× 10 7copy/ml;10 0例HBVM全阴性的标本 ,血清HBV -DNA全部阴性。结论 :荧光定量PCR检测血清HBV -DNA准确灵敏 ,可反映乙肝患者病程变化 ,对于乙肝临床诊断、治疗方案的选择、疗效观察及预后判断有极其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慢性乙型肝炎患血清学指标(HBV-M)与HBV-DNA的关系。方法 218例慢性乙型肝炎患,ELISA法测定HBV-M,荧光定量PCR法检测BHV-DNA,同时测定肝功能各项指标。结果 血清标志物HBsAg,HBeAg,HBcAb阳性组HBV DNA定量结果分别与HBsAg,HBeAb,HBcAb阳性组,HBsAg,HBcAb阳性组,HBsAb,HBeAb,HBcAb阳性组比较,均有差异显性(P<0.001);在HBsAg阳性患中,肝功能正常与否与HBV-DNA定量结果无关。结论 不同类型血清标志物阳性的慢性乙型肝炎患,均存在不同程度的HBV复制:肝功能正常与否与HBsAg阳性患HBV-DNA定量结果高低无明显影响:HBV-DNA是评价HBV活动最理想的指标,其定量检测对于乙型肝炎的临床诊断,治疗方案选择和疗效观察有较大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9.
陈宇新  林志强 《吉林医学》2012,33(30):6533-6533
目的:检测乙型肝炎(乙肝)患者血清中HBV DNA的含量,了解其与免疫学指标的关系。方法:采用荧光定量PCR技术和ELISA方法,分别检测3 120例乙型肝炎患者血清中HBV DNA含量和免疫学指标。结果:HBsAg、HBeAg、抗HBc阳性组HBV DNA检出率为96.8%,HBsAg、抗HBe、抗HBc阳性组HBV DNA检出率为51.5%,HBsAg、抗HBc阳性组HBV DNA检出率为48.5%,另抗HBs阳性组阳性率为3.1%,全阴组阳性率为5.0%。不同乙肝五项指标患者血清HBV DNA的检出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荧光定量PCR技术在乙肝诊断、治疗过程监测及药效评价方面有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索乙型肝炎病毒(HBV)相关和非HBV相关的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DLBCL)的临床特征和生存差异,评估DLBCL患者HBV再激活的相关危险因素。方法选取2010年1月—2015年12月广东省江门市中心医院诊治的134例被诊断为CD20+DLBCL的患者。多变量Logistic回归分析HBV再激活的预测因子。采用Kaplan-Meier方法探索HBsAg阳性和HBsAg阴性患者之间的生存差异。结果在入组的患者中,26例患者HBsAg血清阳性,108例患者HBsAg血清阴性。统计结果显示,HBsAg阴性患者的年龄显著高于HBsAg血清阳性患者(P=0.035)。在治疗后,HBsAg阴性组的完全缓解率、部分缓解率、疾病稳定率和疾病进展率分别为63.89%,16.67%,0.93%和18.51%,显著高于HBsAg血清阳性组(P=0.007)。Kaplan-Meier分析显示,HBsAg阴性的DLBCL患者预后较好(P=0.009)。一共有11例HBsAg阴性患者治疗后出现HBV再激活。在HBV激活的患者中,HBsAb阴性比例显著高于HBV非激活的患者(P <0.001)。多变量分析显示,HBsAb是保护因素,而阳性HBcAb是DLBCL患者HBV再激活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HBV相关DLBCL患者的特征和预后差于非HBV相关的DLBCL患者。HBsAb阴性/HBcAb阳性患者在接受利妥昔单抗联合环磷酰胺、多柔比星、长春新碱和强的松(R-CHOP)化疗后发生HBV再激活的风险更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