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探讨抑癌基因脆性组氨酸三联(fragile histine triad,FHIT)基因、人乳头瘤病毒16E6(HPV16E6)蛋白在宫颈鳞癌中的表达及其相互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链霉菌抗生物素蛋白-过氧化物酶连接(SP)法观察40例宫颈鳞癌、30例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CIN)和30例正常宫颈组织中FHIT基因、HPV16E6的表达。结果:FHIT基因在正常宫颈组织、CIN和宫颈鳞癌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96.7%,66.7%和30.0%,各组间阳性等级表达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3.595,P〈0.001)。FHIT基因阳性表达在宫颈鳞癌病理分级、临床分期中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分别为3.378和3.315,均P〉0.05)。HPV16E6在正常宫颈组织、CIN和宫颈鳞癌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13.3%,53.3%和82.5%,各组间阳性等级表达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2.538,P〈0.001)。HPV16E6蛋白阳性表达在宫颈鳞癌病理分级、临床分期中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分别为0.231和1.399,均P〉0.05)。结论:宫颈鳞癌中FHIT基因表达减少或缺失,以及HPV16E6的高检出率,提示二者在宫颈鳞癌的发生发展中起重要作用,可能是宫颈鳞癌发病机制之一。通过对FHIT基因和HPV16E6蛋白的致病机制以及相互影响的研究,有助于揭示宫颈癌发病机制,二者有可能用于临床宫颈癌诊断、预防和基因治疗。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HR-HPV)E6/E7 m RNA及HPV DNA检测与宫颈病变的关系。方法选取2013年1月至2015年12月在青岛市市立医院妇科门诊行宫颈癌联合筛查的两组女性:LCT+HRHPV DNA(HC2组,n=2 417);LCT+HR-HPV E6/E7 m RNA(E6/E7组,n=2 906)。细胞学ASCUS+或HPV阳性转诊阴道镜行宫颈活检。计算HPV m RNA E6/E7与HPV DNA在不同病理结果中的阳性率、病毒载量及在CIN2+中的一致率。结果 (1)在病理正常、CIN1、CIN2、CIN3和ICC中E6/E7 m RNA阳性率分别为61.36%、76.00%、92.11%、96.00%和100.00%,随病变程度加重而升高(P0.05)。正常病理结果中E6/E7组HPV的阳性率低于HC2组(χ2=7.764,P=0.005)。(2)E6/E7组病毒载量的中位数和四分位数在不同病理结果中分别为629.72(339.31,2 122.94),1117.33(319.17,3 101.88),1 537.12(422.19,4 219.05),3 396.59(1 217.32,6 316.81),10 860.43(3 473.19,29 662.29),随着病变程度加重逐渐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在CIN2+患者中,E6/E7组和HC2组的一致率为82.64%,Kappa值=0.69。结论 HPV E6/E7阳性率与HC2一样随着宫颈病变程度的加重逐渐升高。HPVE6/E7 m RNA与HPV DNA诊断CIN2+的一致性较好。HPV E6/E7载量可能反映病变程度,但还需进一步临床验证。  相似文献   

3.
宫颈癌及癌前病变组织中Notch1及HPV16 E6/E7表达的研究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目的 探讨Notch1受体和人乳头瘤病毒16感染在宫颈癌前病变和宫颈癌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方法 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18例宫颈上皮内瘤变(cervical intraepithelial neoplasia,CIN)和35例宫颈癌标本中Notch1受体及HPV16E6/E7蛋白的表达,以34例正常宫颈组织及慢性宫颈炎组织作为对照。比较各组间Notch1及HPV16E6/E7表达的差异,并分析Notch1与HPV16E6/E7表达的关系。结果 Notch1蛋白在细胞胞浆、胞核及胞膜中表达,HPV16E6/E7在细胞核中表达。从对照组到CIN组到宫颈癌组,Notch1及HPV16E6/E7的表达均逐渐增强(P〈0.01)。Notch1的阳性表达与宫颈癌不同分期、分化程度、淋巴结是否转移无关(P〉0.05)。在宫颈癌组中Notch1与HPV16E6/E7的表达均呈正相关性(P〈0.01)。结论 Notch1表达与HPV16E6/E7感染可能与CIN及宫颈癌的发生密切相关,两者在宫颈癌的发病机制中可能协同发挥作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人乳头状瘤病毒(human papillomavirus,HPV)16和(或)18 E6蛋白在宫颈脱落细胞中的表达与宫颈上皮内瘤变(cervical intraepithelial neoplasia,CIN)及宫颈鳞状细胞癌(cervical squamous cell carcinoma,CSCC)的关系.方法 采用免疫印迹(Western blot)方法检测2003年6月至2005年6月中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CSCC 30例、CIN 52例和16例正常宫颈脱落细胞中HPV16和(或)18 E6蛋白的表达.结果 在上述各组宫颈脱落细胞中HPV16和(或)18 E6表达阳性率分别76.7%(23/30)、51.9%(27/52)和12.5%(2/16);其中在CSCC宫颈脱落细胞中HPV16和(或)18 E6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的表达(P<0.01);CINⅡ、Ⅲ组的表达也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而CINⅠ组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 宫颈脱落细胞标本存在HPV16和(或)18 E6癌基因的表达.宫颈脱落细胞中HPV16和(或)18 E6癌基因的过度表达与CSCC及CINⅡ、Ⅲ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抑癌基因FHIT表达及人乳头瘤病毒16(HPV16)的基因型整合状态在宫颈癌发生发展中的作用及相关性。方法:选取柳州市人民医院2013年6月至2014年12月收治的42例宫颈癌、55例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CIN)和20例宫颈正常组织的患者,免疫组化法检测宫颈组织中FHIT蛋白表达;多重PCR法检测HPV16 E2/E7表达。结果:FHIT蛋白的总阳性表达率为57.26%(67/117),正常宫颈组织、CINⅠ、CINⅡ、CINⅢ和宫颈癌中FHIT蛋白阳性率分别为85.00%、80.00%、75.00%、60.00%和26.19%。随着宫颈病变加重,FHIT蛋白阳性表达率下降,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335;P=0.003)。117例单纯HPV16阳性标本HPV16总整合率为81.20%,正常宫颈组织、CINⅠ、CINⅡ、CINⅢ和宫颈癌中整合率分别为60.00%、66.67%、75.00%、95.00%和92.86%;随病变加重,整合率增强,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713,P=0.003);FHIT蛋白阳性表达在不同HPV16整合时不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1.989,P=0.000)。结论:HPV16基因整合可能通过诱导FHIT基因低表达从而促使宫颈癌发生发展。  相似文献   

6.
Liu FY  Xu XM  Liu YZ  Wu YL  Wu DW 《中华妇产科杂志》2005,40(9):627-630
目的探讨宫颈癌组织中人乳头状瘤病毒(HPV)16E6mRNA表达与survivin蛋白表达的相关性。方法采用半定量PCR技术和免疫组化链霉菌抗生物素蛋白-过氧化物酶连接法,检测慢性宫颈炎、宫颈上皮内瘤变(CIN)及宫颈癌共148例患者宫颈组织中HPV16E6mRNA及survivin蛋白的表达。结果148例患者中,HPV16阳性共37例,其中慢性宫颈炎5例、CINⅠ6例、CINⅡ~Ⅲ11例及宫颈癌15例。慢性宫颈炎、CINⅠ、CINⅡ~Ⅲ及宫颈癌组织中,HPV16E6mRNA的表达水平分别为0.3±0.4、0.6±0.4、1.8±0.6及2.4±0.6;survivin蛋白阳性表达率分别为7%、31%、63%及84%。CINⅡ~Ⅲ及宫颈癌组织中,HPV16E6mRNA的表达水平及survivin蛋白阳性表达率均显著高于慢性宫颈炎及CINⅠ组织,两者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宫颈癌组织中,HPV16E6mRNA的表达水平与survivin蛋白阳性表达率呈显著正相关关系(γs=0.62,P<0.05)。结论HPV16E6mRNA的表达水平与宫颈病变的进展有关,survivin蛋白阳性表达率升高可能与宫颈癌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宫颈癌中三联脆组(FHIT)蛋白表达与HPV16 E6、E7蛋白表达的相关性.方法 采用免疫组化SP法对四川大学华西第二医院1999年1月至2003年2月的15例正常宫颈、25例宫颈上皮内瘤变(CIN)以及61例浸润性宫颈鳞癌组织标本进行FHIT蛋白、HPV16E6、HPV16 E7蛋白表达的检测.结果 (1)在正常宫颈上皮、CINI~II、CINⅢ及浸润性宫颈鳞癌中,FHIT 蛋白阳性表达率分别为100%(15/15)、71.43%(10/14)、36.36%(4/11)、14.75%(9/61),P<0.05;HPV16E6蛋白阳性表达率分剐为0(0/15)、7.14%(1/14)、36.36%(4/11)、59.02%(36/61),P<0.05;HPV16E7蛋白阳性表达率分别为20.00%(3/15)、42.86%(6/14)、63.64%(7/11)、57.38%(35/61),P>0.05.(2) 宫颈病变组织中FHIT蛋白的阳性表达与HPV16E6蛋白阳性表达呈负相关(P<0.0l,r=-0.449),与HPV16E7蛋白表达无相关性(P>0.05).结论 宫颈癌中FHIT 蛋白的异常表达与HPV16 E6蛋白表达有关,FHIT蛋白和HPV16E6蛋白的联合检测可能可作为宫颈癌前病变转归的指标.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HPV E6/E7 mRNA、p16/Ki67检测在宫颈细胞学检查为意义不明确的不典型鳞状细胞(ASCUS)中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分析2015年12月至2017年5月在郑州大学第三附属医院就诊的液基薄层细胞学检查(TCT)结果为ASCUS,并行阴道镜下宫颈组织活检的患者200例。应用杂交捕获技术(HC2)和支链DNA技术(b DNA)行HPV DNA、HPV E6/E7 mRNA检测。免疫组化法检测宫颈组织中p16/Ki67表达。结果:宫颈高级别病变组(包括CIN2,CIN3,宫颈癌,简称CIN2+)中p16/Ki67、HPV E6/E7mRNA的阳性率与炎症/CIN1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1. 952,P=0. 000;χ2=11.231,P=0.001),且p16/Ki67表达与CIN2+具有一致性(kappa=0.400,P=0.000)。炎症/CIN1组中,HPV E6/E7 mRNA检测与p16/Ki67检测结果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但在CIN2+中两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375)。ROC曲线分析p16/Ki67检测、HPV E6/E7 mRNA检测诊断CIN2+的准确性分别为(AUC=0.800,0.625),均高于HPV DNA检测(AUC=0.579)。结论:HPV E6/E7 mRNA、p16/Ki67表达与宫颈高级别病变密切相关,HPV E6/E7 mRNA检测可望代替HPV DNA成为分流ASCUS的一种有效手段,而p16/Ki67与宫颈高级别病变显著一致,可辅助用于ASCUS患者宫颈组织的病理诊断。  相似文献   

9.
目的:通过检测双链RNA依赖的蛋白激酶(PKR)、人乳头瘤病毒(HPV)在宫颈病变组织中的表达,探讨PKR在宫颈病变发生发展中的意义及可能机制。方法:选择临床病历资料和病理资料完整的宫颈癌患者共37例、同期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CIN)Ⅰ~Ⅲ患者56例为研究对象,因子宫肌瘤等良性病变切除子宫的正常宫颈组织30例为对照。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ABC法检测PKR及HPV16/18 E6的表达,分析二者与宫颈病变发生发展的关系。结果:宫颈癌组织中PKR表达阳性率为54.1%,高于CINⅢ,CINⅠ~Ⅱ组和正常宫颈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在宫颈癌组中PKR表达与HPV16/18 E6表达存在负相关 (r =-0.554,P <0.05);在CINⅢ组中PKR表达与HPV16/18 E6表达存在正相关(r =0.480,P =0.032)。结论:PKR的异常表达在CINⅢ向宫颈癌发展过程中可能发挥主要作用,此外SABC法测定PKR和E6的表达有可能成为筛选子宫颈癌的早期指标。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Toll样受体3(TLR3)在宫颈人乳头瘤病毒16(HPV16)持续性感染及宫颈病变中的作用。方法:选取宫颈液基细胞学检查正常的HPV16阳性者157例,其中40例6个月后复查仍为HPV16阳性(HPV16持续感染组),117例6个月后复查转为阴性(HPV16非持续感染组)。同时选择同期就诊的宫颈HPV16阳性、临床病理资料完整的宫颈疾病患者共206例,其中A组119例(慢性宫颈炎102例、CINⅠ17例)、B组66例(宫颈CINⅡ~Ⅲ57例,原位癌9例)和C组21例(宫颈浸润癌)。以聚合酶链反应(PCR)方法检测TLR3及β干扰素(IFN-β)DNA相对表达量,应用基因测序方法进行TLR3基因突变分析。结果:HPV16持续感染组TLR3、IFN-βDNA相对表达量低于HPV16非持续感染组(均P〈0.05)。HPV16持续感染组与非持续感染组TLR3与IFN-βDNA相对表达量均呈正相关(均P〈0.001)。在HPV16持续感染组与非持续感染组中均未检测到TLR3扩增片段的基因突变。HPV16阳性宫颈病变的3组患者TLR3及IFN-βDNA相对表达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TLR3、IFN-βDNA相对表达量均为A组高于B组及C组(均P〈0.05),B组高于C组(P〈0.05)。在不同级别宫颈病变中TLR3与IFN-βDNA相对表达量呈正相关(均P〈0.001)。结论:TLR3可能通过调控IFN-β表达而调节宫颈局部免疫功能,TLR3表达减低不仅与宫颈HPV16持续性感染有关,而且在宫颈癌前病变及宫颈癌发生及进展中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通过检测双链RNA依赖的蛋白激酶(PKR)、人乳头瘤病毒(HPV)在宫颈病变组织中的表达,探讨PICR在宫颈病变发生发展中的意义及可能机制。方法:选择临床病历资料和病理资料完整的宫颈癌患者共37例、同期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CIN)Ⅰ-Ⅲ患者56例为研究对象,因子宫肌瘤等良性病变切除子宫的正常宫颈组织30例为对照。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ABC法检测PICR及HPV16/18E6的表达。分析二者与宫颈病变发生发展的关系。结果:宫颈癌组织中PKR表达阳性率为54.1%,高于CINⅢ。CINⅠ-Ⅱ组和正常宫颈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O.05);在宫颈癌组中PICR表达与HPV16/18E6表达存在负相关(r=-0.554,P〈0.05);在CINⅢ组中PKR表达与HPV16/18E6表达存在正相关(r=0.480,P=0.032)。结论:PKR的异常表达在CINⅢ向宫颈癌发展过程中可能发挥主要作用.此外SABC法测定PKR和E6的表达有可能成为筛选子宫颈癌的早期指标。  相似文献   

12.
目的:检测湖北地区HPV16阳性宫颈标本E2基因碳端(C)、铰链区(H)、氮端(N)的缺失状态,探讨其与CIN及宫颈癌的关系。方法:将122例宫颈标本按病变程度分为宫颈癌组、CINⅡ~Ⅲ组、对照组。应用多重聚合酶链反应(PCR)将各组HPV16感染标本E2基因的C、H、N分别与E6基因同时扩增,检测E2基因各区域的缺失状态,并应用Scion Image4.0软件半定量分析E2、E6基因条带灰度值,判断HPV DNA的整合状态。结果:宫颈癌组E2基因C、H、N缺失率分别是22.5%,50%,77.5%;CIN组为30.77%,69.23%,92.31%;对照组为9.09%,27.27%,27.27%。E2基因C、H缺失率在3组的任两组间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而E2基因N端缺失率在宫颈癌组与对照组之间及CIN组与对照组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1)。结论:HPV16病毒E2基因N端缺失状态与CIN及宫颈癌有内在关系。在检测HPV感染同时检测E2基因N端缺失状态,对间接判断预后及指导后续治疗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3.
目的:分析青岛地区妇女不同宫颈病变组织中人乳头瘤病毒16型(HPV16)上游调控区(URR)和E6基因序列多态性,以及序列变异与宫颈病变的相关性。方法:采用聚合酶链式反应(PCR)技术检测120例宫颈癌及254例宫颈上皮内瘤变(CIN)标本,筛选出HPV16阳性标本,进而扩增出HPV16URR和E6基因,PCR产物纯化后测序,与德国HPV标准株进行对比分析。结果:URR测序结果发现了19个突变位点,所有标本在7521位点均发生了G→A突变;63.30%(69/109)标本中检测到24,7730和7842的联合突变,为另一突变热点。E6测序结果共发现17个突变位点,突变热点为178位点(D25E),其在宫颈癌组、CINⅢ组和CINⅡ组的比例分别为61.11%(44/72)、62.00%(31/50)和50.00%(16/32),3组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499)。仅观察到6例350位点突变(L83V)。亚洲型(AS)是最多见的突变类型,在154例HPV16阳性标本中占59.09%,其次为E-P原型(33.12%)。结论:青岛地区妇女宫颈病变组织中HPV16URR突变热点为nt7521以及nt24、nt7730和nt7842的联合突变。HPV16E6突变热点为nt178,这些突变热点可能与癌前病变的进展有密切关系。AS型和原型是青岛地区宫颈病变组织中两种主要的HPV16分支。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宫颈脱落细胞中hTERC的基因表达在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CIN)诊断与治疗中的应用。方法:抽取行子宫颈癌筛查的724例妇女为研究对象,对其同步进行宫颈脱落细胞的液基细胞学检查、第二代杂交捕获技术(HC-Ⅱ)检测高危型HPV(HR-HPV)和荧光原位杂交(FISH)技术检测hTERC基因。对于细胞学为未明确诊断意义的不典型鳞状上皮细胞(ASCUS)及以上病变,和(或)HR-HPV阳性者均行阴道镜下宫颈四象限多点活检进行病理诊断。结果:724例中经病理确定为CINⅠ,Ⅱ,Ⅲ及子宫颈癌者分别为251例(34.67%)、17例(2.35%)、48例(6.63%)和10例(1.38%),宫颈脱落细胞hTERC的扩增率为11.05%。①724例HPV阳性率为39.64%;hTERC扩增在HPV阳性与阴性组分别为19.86%与5.26%(χ2=37.556,P <0.01)。②hTERC扩增在细胞学无宫颈上皮内瘤变(NILM)组为5.19%、ASCUS为10.23%、低度鳞状上皮内瘤样病变为(LSIL)11.84%、非典型鳞状上皮细胞-不除外高度鳞状上皮内瘤变(ASC-H)为21.43%、高度鳞状上皮内瘤样病变(HSIL)为73.17%、鳞状细胞癌(SCCA)为100.00%、非典型腺上皮细胞(AGC)为50.00%;hTERC在HSIL及以上病变中的扩增率明显高于LSIL及以下病变(χ2=186.755,P <0.01)。③在不同组织学结果中hTERC的扩增率分别为,NILM 3.70%、CINⅠ4.38%、CINⅡ47.06%、CINⅢ58.33%、浸润癌90.00%,hTERC在CINⅡ及以上级别病变中的扩增率明显高于CINⅠ和NILM者 (χ2=144.597,P <0.01)。结论:hTERC的扩增与宫颈细胞学和组织学异常密切相关,hTERC扩增与否有可能作为判断有无高度病变及估计预后的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15.
目的评估HPV E6/E7 mRNA检测对阴道镜下Ⅲ型转化区患者宫颈病变的预测价值。方法选取2015年1月至2017年3月在浙江省衢州市人民医院妇科就诊,TCT≥ASCUS,HR-HPV阳性,阴道镜检查为宫颈Ⅲ型转化区,活检组织病理学诊断为LSIL患者52例为研究对象,行HPV E6/E7 mRNA检测及LEEP宫颈锥切,分析术前HPV E6/E7 mRNA检测与LEEP宫颈锥切后组织病理学结果相关性,并比较不同宫颈病变的HPV E6/E7 mRNA表达量。结果 LEEP宫颈锥切术后总的病理升级率为46.15%(24/52),其中HPV E6/E7 mRNA阴性的患者总病理升级率13.33%(2/15),HPV E6/E7 mRNA阳性的患者总病理升级率59.46%(22/37),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376,P=0.007)。病理分级与HPV E6/E7mRNA表达量成正相关(r=0.650,P=0.000)。结论Ⅲ型转化区阴道镜活检组织病理学诊断为LSIL,存在漏诊宫颈高级别病变可能。术前HPV E6/E7 mRNA阳性表达对HSIL+具有较好的预测价值。  相似文献   

16.
李惠新  李敏  王小娇 《国际妇产科学杂志》2011,38(4):332-334,338,封2
目的:探讨抑癌基因脆性组氨酸三联(fragile histine triad,FHIT)基因、人乳头瘤病毒16E6(HPV16E6)蛋白在宫颈鳞癌中的表达及其相互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链霉菌抗生物素蛋白-过氧化物酶连接(SP)法观察40例宫颈鳞6,30例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CIN)和30例正常宫颈组织中MIT基因...  相似文献   

17.
董颖 《生殖与避孕》2012,32(6):417-422
目的:评价宫颈薄层液基细胞检测(TCT)联合高危型HPV基因分型检测在绝经后妇女宫颈上皮内瘤变(CIN)筛查的价值。方法:选取TCT检查结果异常,包括意义不明不典型鳞状细胞(ASCUS)、低度鳞状上皮内瘤变(LSIL)、高度鳞状上皮内瘤变(HSIL)和鳞状上皮癌(SCC)的163例绝经后妇女为研究对象,荧光定量PCR(FQ-PCR)法检测高危型人乳头状瘤病毒(HR-HPV16、18、31、33、45、52、56、58)分型,并以阴道镜下宫颈活检病理学诊断作为诊断金标准进行对比研究。结果:①不同年龄段绝经妇女TCT结果异常的类型构成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②HPV分型检测阳性者80例,感染率49.1%,随着TCT检查宫颈病变级别的升高,HR-HPV感染率亦逐步增加,与低级别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③163例TCT异常患者中,病理学诊断阳性51例(CINⅠ级24,CINⅡ级9例,CINⅢ级6例,宫颈浸润癌12例),阳性率31.3%(51/163)。随着TCT检查宫颈癌变级别的增高,宫颈组织病理学诊断阳性率逐步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④宫颈炎组中HR-HPV阳性40例,感染率35.71%,宫颈CIN阳性组中HR-HPV阳性29例,感染率74.4%(其中CIN I级70.8%,CIN II级77.8%,CIN III级83.3%),宫颈浸润癌组中HR-HPV阳性11例,感染率91.7%,随着宫颈病变病理级别的升高,HR-HPV感染率呈上升趋势(P<0.01)。⑤TCT联合HPV检测、单独HPV检测对CIN及宫颈癌筛查的敏感度均高于TCT检查,分别为96.1%、78.4%、66.7%(P<0.01)。TCT联合HPV分型检测、单独HPV检测对CIN及宫颈癌筛查的假阴性率低于TCT检测,有显著性统计学差异(P<0.01)。3种筛查方法的特异度、假阳性率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TCT联合高危型HPV基因分型检测在绝经后妇女宫颈上皮内瘤变筛查中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宫颈脱落细胞人乳头瘤病毒(HPV)分型检测在宫颈病变诊断和宫颈上皮内瘤变(CIN)行宫颈环形电切(LEEP)术后随访中的意义。方法:选择本院因宫颈病变行宫颈病理检查的患者1280例(包括宫颈炎症870例,CINⅠ115例,CINⅡ102例,CINⅢ109例,宫颈癌84例),均采用导流杂交基因芯片技术行HPV分型检测。对其中304例行LEEP治疗后的CIN患者于术后6个月、1~2年行HPV分型检测。结果:(1)随宫颈病变程度的增高,HPV感染率、高危型HPV(HR-HPV)感染率、HPV单一感染率均呈增高趋势,而多重感染率与宫颈病变级别无关。(2)本组中304例CIN患者在我院行LEEP治疗后6个月和1~2年定期随访。术前、术后6个月、术后1~2年HR-HPV感染率(81.3%、22.4%、5.6%)逐渐降低(P<0.05)。CINⅠ、CINⅡ、CINⅢ患者术后6个月HPV感染率分别为16.8%、21.9%、28.0%(P>0.05),术后1~2年HPV感染率分别为3.0%、5.2%、8.4%(P>0.05)。(3)术后1~2年HPV阴性组、HR-HPV阳性组、低危型HPV(LR-HPV)阳性组复发率分别为0.7%(2/281)、41.2%(7/17)、16.7%(1/6)(P<0.05)。结论:HPV分型检测为早期发现和预测宫颈病变转归提供了可靠警示,可作为CIN患者LEEP术后监测预后的重要指标。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调节性T细胞(Treg)活化与人乳头瘤病毒(HPV)16存在状态的关系及其与HPV16整合状态的宫颈鳞癌患者临床病理资料之间的相关性。 方法 2012年1-10月在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妇产科,采用多重实时PCR技术对HPV16阳性的17例正常宫颈组织、65例宫颈上皮内瘤变(CIN)、60例宫颈鳞癌(CC)的宫颈脱落细胞标本检测E2和E6基因,通过E2/E6比值法评估HPV16 DNA的体内存在状态。采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相应宫颈组织中叉头状/翅膀状螺旋转录因子(Foxp3)的表达。结果 Foxp3阳性积分光密度值在HPV16游离状态、整合状态宫颈组织中,均与宫颈病变严重程度呈正比,在CC与CINⅢ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同一病变中,HPV16整合型组Foxp3阳性表达均高于游离型组,在CC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685,P<0.05)。Foxp3阳性在HPV16整合状态宫颈鳞癌中的表达与FIGO分期、组织学分级及淋巴结转移相关(P<0.05),而与年龄无关(P>0.05)。结论 Treg与HPV存在状态密切相关,Treg在HPV持续感染所致宫颈癌的发生及发展中可能起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阴道镜、人端粒酶RNA组分(hTERC)基因扩增和人乳头瘤病毒(HPV)分型检测在早期宫颈病变诊断中的临床意义。方法:对经阴道镜初步诊断为宫颈病变的219例患者,应用荧光染色体原位杂交(FISH)技术检测hTERC基因扩增、表面等离子谐振技术(SPR)检测HPV感染情况,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①阴道镜诊断宫颈CINⅠ级59例,CINⅡ级76例,CINⅢ级56例,宫颈癌28例,与组织学最终诊断相比较,两种方法有相关性(P<0.05)。②hTERC基因在宫颈炎性病变、CINⅠ、CINⅡ、CINⅢ及宫颈鳞癌中的阳性扩增率分别为7.9%,10.9%,44.6%,63.2%和82.6%,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 1)。③132例进行HPV分型检测的患者中,高危亚型感染54例,低危亚型感染29例,阴性49例, HPV阳性患者的感染类型同宫颈上皮内瘤变等级有关(P=0.041 9)。④同时进行hTERC基因及HPV检测患者中,54例HPV高危亚型患者hTERC基因发生异常扩增者33例,29例低危亚型中发生异常扩增7例,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阴道镜作为宫颈病变的初诊手段有一定的漏诊和过度诊断;HPV高危亚型感染可能是导致hTERC基因异常扩增的因素之一;hTERC基因扩增和HPV感染与宫颈高级别病变的进展密切相关,可能是导致宫颈癌发生的直接诱因;阴道镜、HPV和hTERC基因联合检查是判断早期宫颈病变进展并做出诊断的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