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2.
不同分娩镇痛方法对母儿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笑气(氧化亚氮)吸入与硬膜外阻滞用于分娩镇痛方法的镇痛效果及对母婴的影响.方法 2003年5月至10月在深圳市南山妇幼保健院住院的单胎、头位、足月临产的初产妇,行笑气吸入镇痛120例,行低浓度罗哌卡因+芬太尼硬膜外阻滞镇痛150例,并与同期未使用镇痛药物单胎、头位、足月临产分娩的初产妇100例进行对比.分别观察镇痛效果、产程进展、分娩方式、新生儿窒息、产后出血情况.结果 笑气吸入和硬膜外阻滞镇痛的镇痛有效率分另1是83.3%和97.3%;笑气组活跃期为(2.45±1.39)h,与硬膜外组(2.89±1.48)h及对照组(2.96±1.49)h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笑气组第二产程为(0.69±0.42)h,与硬膜外组(0.84±0.48)h及对照组(0.87±0.46)h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组阴道助产率分别为4.2%、3.0%、4.7%,剖宫产率分别为28.3%、32.0%、29.3%,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组新生儿窒息率分别为0.6%、0.8%、0.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组产后出血率分别为1.7%、2.0%、2.O%,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笑气吸入和硬膜外阻滞用于分娩镇痛安全有效,对母婴均无不良影响.笑气吸入可缩短产程,方便、易行、无创伤,更适于基层医院使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硬膜外分娩镇痛对产妇分娩过程中体温及疼痛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选取267例阴道分娩的产妇作为研究对象,依据是否进行镇痛将其分为对照组(106例,未接受分娩镇痛)和研究组(161例,接受硬膜外分娩镇痛)。比较两组各项观察指标。结果 研究组在T1~T7阶段时的体温均高于对照组,第一产程、第二产程和第三产程VA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产妇发热发生率高于对照组,总产程时间长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两组产后出血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硬膜外分娩镇痛可以提高产妇体温水平,升高产妇发热的发生率,延长分娩总产程,减轻产妇分娩时的疼痛,且不会增加产后出血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4.
笑气吸入用于无痛分娩对母儿影响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92,自引:2,他引:90  
目的 探讨笑气吸入用于无痛分娩对母儿的影响。方法 对100例产妇在分娩过程中给予吸入50%笑气与50%氧气混合气体以实施无痛分娩(研究组),另选择100例产妇在分娩过程中仅吸入氧气作对照(对照组)。观察两组产妇的产程时间、分娩方式、分娩时失血量、其新生儿出生时Apgar评分,及产妇桡动脉血及新生儿脐血血气分析结果。结果 研究组无痛分娩有效97例;总产程时间平均326.27min,全部为自然分娩,失血量平均194.44ml,新生儿Apgar评分均>7分。对照组无痛分娩有效为0例,总产程时间平均364.82min,自然分娩98例,钳产助娩2例,失血量平均199.78ml,新生儿Apgar评分均>7分。两组产妇无痛分娩效果比较,差异有极显著性(P<0.001)。两组产妇产程时间、分娩方式、分娩时失血量,及新生儿Apgar评分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产程中两组产妇的血压、心率均无明显波动。两组产妇桡动脉及新生儿脐血血气分析结果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 笑气吸入用于产妇分娩镇痛,对母、儿及产程无不良影响,且有利于产妇在分娩中保持较好的心理状态和体力,对胎儿有利。是安全、有效、简便的无痛分娩方法。  相似文献   

5.
连续硬膜外腔阻滞用于分娩镇痛对母儿的影响   总被引:31,自引:0,他引:31  
  相似文献   

6.
剖宫产术后硬膜外镇痛对母儿的影响   总被引:18,自引:0,他引:18  
目的 :探讨剖宫产术后硬膜外微量镇痛对产妇和新生儿的影响。方法 :比较硬膜外微量镇痛组与肌内注射镇痛组的镇痛效果 ,观察两组产妇的阴道流血量、生命体征情况和恶心呕吐、呼吸抑制等副反应发生情况以及新生儿出生后的体重变化。结果 :术后两组的哌替啶 (度冷丁 )用量相当 (P >0 .0 5 ) ;两组的镇痛效果优于对照组 ,镇痛组产妇在术后 4小时、8小时、2 4小时的伤口疼痛视觉模拟评分 (VAS)低于对照组 (P <0 .0 5 ) ;镇痛组的恶心呕吐发生率低于对照组 (P <0 .0 5 ) ;两组阴道流血量无统计学差异 (P >0 .0 5 ) ;两组新生儿体重在出生后第 3天差异有显著性 (P <0 .0 5 )。结论 :剖宫产术后硬膜外持续输注微量低浓度布比卡因和哌替啶混合液镇痛 ,可达到充分镇痛、促进泌乳的目的 ,有利于产妇的康复和新生儿母乳喂养。  相似文献   

7.
潜伏期硬膜外产时镇痛对母儿结局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了解潜伏期硬膜外镇痛是否存在对母儿的不良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73例初产妇病历资料,潜伏期镇痛(潜伏期组)124例,活跃期镇痛(活跃期组)共149例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产程经过、分娩方式及结局。结果两组的年龄、妊娠次数、分娩前一周内羊水指数、分娩孕周及新生儿体重无统计学差异。需人工破膜或催产素加强宫缩、产程中排尿困难需导尿处理和产后尿潴留的比例,及镇痛后下肢麻木、产后出血、胎心异常、羊水变化、脐动脉血pH异常的发生率和Apgar评分异常的比例两组均无差异。潜伏期组中阴道顺产、产钳、剖宫产分别为71(57·3%)、20(16·1%)、33(26·6%)例,活跃期组则分别为89(59·7%)、33(22·1%)、27(18·2%)例(P=0·169);阴道分娩者第一产程时间潜伏期组和活跃期组分别为(556·8±206·3)min和(558·5±198·4)min,(P=0·950),第二产程分别为(54·0±30·6)min和(53·1±36·4)min,(P=0·860),第三产程分别为(9·1±6·1)min,(8·1±6·5)min,(P=0·276),两组发生活跃期停滞、活跃期延长、第二产程延长和第二产程中胎位异常的比例均无统计学差异。两组产程图均位于Friedman产程图左侧,潜伏期组平均每小时宫口开大2·1cm,活跃期组每小时宫口开大1·8cm(P=0·091)。结论较活跃期镇痛比较,潜伏期镇痛未增加对母儿的不良影响;镇痛过程中的关键是注意药物浓度,镇痛起始时间应因人而异。  相似文献   

8.
对100例产妇在分娩过程中给予吸人50%氧气与60%氧化亚氮混合气体实施无痛分娩,另选择100例产妇作对照。结果表明,镇痛效果满意,无痛及轻度病痛地得占97%,且不影响产妇呼吸及循环功能,不影响子宫收缩,不增加产后出血,对产程、新生儿Apgar评分、产时并发症发生率等均无影响。提示:笑气吸人用于产妇分娩镇痛,对母、儿及产程无不良影响,且有利于产妇在分娩中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和体力,对胎儿有利。是安全、有效、简便无痛分娩方法。  相似文献   

9.
分娩镇痛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分娩镇痛争议较多,其方法、用药趋向多样化,灵活化。硬膜外镇痛效果好,运动阻滞轻;蛛网膜下腔一硬膜外联合镇痛用药量小,起效快,可灵活掌握镇痛时问;产妇自控硬膜外镇痛可按需给药,降低医护工作量。硬膜穿破是最常见并发症,某些因素可降低其风险及危害。分娩镇痛对产程和分娩结果的影响仍有争议,多数研究认为分娩镇痛延长产程,但不增加剖宫产及器械助产率。良好的分娩镇痛可以改善新生儿酸碱状态。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分析硬膜外分娩镇痛时机对初产妇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10月1日至2020年9月30日在山东大学第二医院实施硬膜外分娩镇痛的孕妇共502例.根据硬膜外分娩镇痛时的宫口扩张程度分为3组:Ⅰ组(宫口<2cm,49例),Ⅱ组(2≤宫口<3cm,284例),Ⅲ组(宫口≥3cm,169例).分析3组孕妇的分娩方...  相似文献   

11.
分娩镇痛方法众多,目前分娩镇痛的最佳选择是椎管内阻滞,包括硬膜外阻滞、蛛网膜下腔阻滞和腰麻-硬膜外联合阻滞(CSE),较新的技术还有硬膜穿孔后硬膜外镇痛。单独或与椎管内阻滞合用的其他药物性镇痛方法有吸入麻醉、静脉麻醉。另外还有一些非药物镇痛方式,如中医针灸、经皮电子神经刺激(TENS)、水疗、催眠、瑜伽、分娩球及按摩放松技术等,这些方法用于分娩镇痛管理的数据是有限的,其镇痛作用低于标准的药物镇痛,可作为药物镇痛的辅助疗法。现就椎管内阻滞对产程、分娩结局、泌乳、产妇发热、新生儿的影响及各种椎管内阻滞方法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以加深共识,了解各种分娩镇痛特点,指导进一步的研究。  相似文献   

12.
目的:分析活跃期分娩镇痛与非分娩镇痛的产妇产后认知功能障碍的发生情况及其影响因素。方法:选择2016年1月—2018年12月南通市通州区二甲人民医院经阴道分娩的产妇217例,按照自愿选择的原则分为分娩镇痛组(82例)和非分娩镇痛组(135例),比较2组孕妇产程不同时间的疼痛评分以及产后第1天、第42天认知功能障碍的发生率,并分析其影响因素。结果:分娩镇痛组孕妇宫口开6 cm及10 cm时视觉模拟评分(VAS)显著低于非分娩镇痛组(P<0.001),2组宫口开3 cm时VAS 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分娩镇痛组孕妇产后第1天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CA)及符号数字转换测验(SDMT90)得分均高于非分娩镇痛组,认知功能障碍发生率低于非分娩镇痛组(P<0.05),2组孕妇产后第42天MoCA、SDMT90得分及认知功能障碍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未使用分娩镇痛、宫口开3 cm、6 cm、10 cm时VAS>5分是产后第1天认知功能障碍的影响因素(P<0.05),年龄≥35岁、高中及以下学历与产后第1天认知功能障碍无相关性(P>0.05)。结论:分娩镇痛可以通过有效地缓解产程中疼痛来降低经阴道分娩产妇产后第1天认知功能障碍的发生风险,非分娩镇痛及产程中疼痛是产后认知功能障碍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3.
分娩疼痛是妇女分娩过程中产生的一种复杂的生理心理活动,疼痛级别高、持续时间长,对分娩会造成极为不利的影响。用以应对的办法是分娩镇痛,即设法使分娩时的疼痛减轻或消失,其包括药物性镇痛和非药物性镇痛。药物性镇痛是指应用麻醉药或镇痛、镇静药来达到镇痛效果,是分娩镇痛的主要措施;非药物性镇痛则是通过心理支持、物理治疗等方法缓解疼痛,是分娩镇痛的研究热点。理想的分娩镇痛方法可明显减轻产妇疼痛程度,并确保母婴安全。综述分娩疼痛的机制及其对分娩造成的影响、常用的分娩镇痛方法及其利弊,了解分娩镇痛特点,以探索高效且易于被接受的分娩镇痛措施。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经皮神经电刺激(TENS)合谷、三阴交、足三里穴用于分娩镇痛的临床效果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80例产妇随机分为2组,A组为TENS穴位组(临产后即予以TENS合谷、三阴交、足三里穴直至胎儿娩出);B组为对照组(不实施分娩镇痛)。记录2组产妇不同时点视觉模拟疼痛评分(VAS)、分娩结局及围生儿结局;于临产后(T0)、宫口开全时(T1)抽取静脉血检测2组产妇外周血β-内啡肽(β-EP)、皮质醇(Cor)及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的浓度。结果:A组产妇在产程潜伏期各时点VAS评分均低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进入产程活跃期2组产妇VAS 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产妇产程时间短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产妇产后出血量、新生儿Apgar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T0时比较,2组产妇T1时外周血β-EP、Cor及ACTH浓度均升高(P<0.05);A组产妇T1时β-EP浓度高于B组(P<0.05),Cor及ACTH浓度低于B组(P<0.05)。结论:TENS合谷、三阴交、足三里穴可以很好地缓解潜伏期产痛,缩短产程,增加母婴安全性,其镇痛效果与β-EP含量明显增加及有效减少了产妇的应激反应有关,但活跃期镇痛不足是临床有待解决之处。  相似文献   

15.
16.
蛛网膜下腔阻滞加硬膜外阻滞对母儿预后及分娩方式的影响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目的探讨蛛网膜下腔阻滞(腰麻)加硬膜外阻滞及连续硬膜外阻滞在分娩镇痛过程中对产妇分娩方式及母儿合并症的影响。方法采用回顾性方法,将2001年8月至2004年10月施行分娩镇痛的2593例产妇,分为腰麻加硬膜外阻滞(联合麻醉组)1482例,硬膜外阻滞组1111例;未施行分娩镇痛的4078例产妇为对照组。比较3组产妇在分娩方式、母儿合并症方面的差异。结果(1)分娩方式比较:①剖宫产:联合麻醉组为423例(28.5%),硬膜外阻滞组为351例(31.6%),对照组为1847例(45.3%),3组间相互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②产钳助产:联合麻醉组为231例(15.6%),硬膜外阻滞组为207例(18.9%),对照组为357例(8.8%),联合麻醉组及硬膜外阻滞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③阴道顺产:联合麻醉组为828例(55.9%),硬膜外阻滞组为553例(49.8%),对照组为1874例(46.0%),3组间相互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2)母儿合并症比较:①胎儿窘迫、活跃期停滞、活跃期延长、第二产程延长发生率比较:联合麻醉组分别为33.7%(499/1482)、17.3%(256/1482)、1.8%(27/1482)、6.1%(91/1482),硬膜外阻滞组分别为29.8%(331/1111)、18.1%(201/1111)、1.7%(19/1111)、5.4%(60/1111),对照组分别为28.5%(1163/4078)、8.3%(337/4078)、0.8%(34/4078)、3.0%(124/4078),联合麻醉组及硬膜外阻滞组的母儿合并症发生率均高于对照组,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②产后出血及新生儿窒息的发生率比较:联合麻醉组分别为4.3%(63/1482)、1.0%(15/1482),硬膜外阻滞组分别为4.1%(45/1111)、0.8%(9/1111),对照组分别为3.9%(159/4078)、1.4%(56/4078),联合麻醉组及硬膜外阻滞组产后出血及新生儿窒息的发生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产程中对产妇实施腰麻加硬膜外阻滞镇痛,可降低剖宫产率,但增加产钳助产率。分娩镇痛与发生活跃期停滞、活跃期延长、第二产程延长有关,但不增加产后出血及新生儿窒息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腰麻-硬膜外联合阻滞麻醉(CSEA)分娩镇痛对妊娠期糖尿病(GDM)产程、产时血糖、皮质醇及新生儿血糖的影响.方法:已确诊为GDM并行CSEA分娩镇痛的48例初产妇为试验组;已确诊为GDM但未使用CSEA分娩镇痛的45例初产妇为对照组.监测2组产程、产时血糖和皮质醇水平,以及脐血皮质醇及新生儿血糖水平.结果:①活跃期1,2,3 h末梢血糖值比较试验组低于对照组(均P<0.05);且试验组活跃期的血糖相对平稳;活跃期末试验组血清皮质醇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②试验组脐血皮质醇水平低于对照组,试验组新生儿血糖高于对照组(均P<0.05).③试验组活跃期时间较对照组缩短(P<0.05).结论:CSEA分娩镇痛可能缩短GDM产妇的活跃期产程,减轻GDM产妇在分娩过程中血糖及皮质醇的波动,改善新生儿血糖.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分娩镇痛对初产妇产程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6月至2013年6月在四川大学华西第二医院经阴道分娩的1367例自然临产的初产妇资料。按是否实施分娩镇痛,分为镇痛组和非镇痛组,比较组间产程时限及宫口扩张等指标的差异,并进行分层分析以排除待产过程中其他干预措施(人工破膜及缩宫素使用)对产程的影响。结果:1367例自然临产初产妇,各产程的平均值及上限值分别为第一产程8.3小时和16.0小时,第二产程44分钟和106分钟、总产程9.1小时和16.9小时;宫口扩张至6 cm时产程加速,产程曲线呈平滑上升趋势,无明显减速期。镇痛组第一产程(潜伏期、活跃期)、第二产程、总产程的平均时间均较非镇痛组显著延长(P0.05);镇痛组、非镇痛组分别于宫口扩张至6 cm、5 cm时产程加速。分层分析显示,产程干预组及非干预组中,分娩镇痛均可延长第一产(潜伏期、活跃期),但对第二产程、第三产程的影响不一致。结论:实施分娩镇痛会减慢宫口的扩张,并延长第一产程。自然分娩产妇的产程曲线呈平滑上升趋势,无明显减速期。  相似文献   

19.
持续性硬膜外麻醉分娩镇痛中服务模式的探讨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目的 探讨持续性硬膜外麻醉分娩镇痛中两种服务模式对镇痛效果及分娩结局的影响。 方法 全程温馨分娩组 (温馨组 ) 2 0 1例与单纯镇痛分娩组 (对照组 ) 192例比较其对镇痛效果、产程、分娩方式、产后出血及新生儿窒息等情况的影响。 结果 两组的产后出血量及痛效果差异无显著性 ,镇痛有效率均达 10 0 % (P>0 .0 5 ) ;温馨组的第一产程时间平均 (40 3± 135 ) min,总产程(45 5± 14 8) m in,较对照组的 (485± 183) m in及 (5 4 5± 193) m in短 ,差异有显著性 (P<0 .0 0 1) ;温馨组剖宫产率为 19.4 % ,低于对照组的 2 9.17% (P<0 .0 5 ) ;新生儿窒息率 (2 .99% )也较对照组的(8.33% )低 ,差异有显著性 (P<0 .0 5 )。 结论 全程温馨分娩强调环境、心理及医护人员专业化关爱和指导对无痛分娩结局的影响 ,作为一种全方位的分娩镇痛服务模式 ,对提高产科质量 ,降低难产及剖宫产率均有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