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6 毫秒
1.
吕文亮 《中医药学刊》2004,22(6):1120-1121
六版规划教材云:营分证是以营热阴伤,扰神窜络为主要特点的一种证候类型。此为该证的概念内涵。临床上确定温邪入营的依据有三:一是发热类型为身热夜甚;二是程度不等的神志异常;三是舌质红绛。叶天士云:“其热传营,舌色必绛。”可见舌质红绛是营分证所具有的特异舌质变化,是判断温邪传入营分的重要标志。就营  相似文献   

2.
(三)营分证营分证多由卫分、气分传变而来(也有一发病就在营分的),邪入营病重,邪气深。1.临床表现:邪热在营以身热夜甚、口干但不甚渴饮、心烦不寐、时有谵语、斑疹隐隐、舌质红绛、脉细数等为多见.2.基本特征:以身热夜甚、舌质红绛、心烦谵语为邪入营分基本特征。(其中心烦谵语一定出现在发热之中。)3.病理分析:邪入营分病理总的特点是热灼营阴,心神被扰,其中:身热夜甚、脉细数——为热损营阴所致。心烦不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清营汤的研究较多,新观点层出不穷,使学习者对温病营分证及其相关治方有了更深层次的了解。但就清营汤方证特点及运用方面,仍存在认识上的分歧。笔者就以下几个问题讨论之,就正于同道。1营分证证候特征六版规划教材云:营分证是以营热阴伤,扰神窜络为主要特点的一种证候类型。此为该证的概念内涵。其临床表现证候类型有四:一为营分证;二为营热阴伤证,即通常所指的营分代表证;三为气营两伤证;四为逆传心包证。营分证的病机一般以  相似文献   

4.
热入营分与逆传心包是温病学中的两种证候类型,逆传心包又包括热入心包和痰热蒙蔽心包,它们都属温病的营分证阶段。其形成可由顺传或逆传而来。营气通于心,心包为心之外围而代心受邪,故营气亦通心包。营与心包虽代表不同的生理位置,但有不可分割的内在联系。所以营气受病往往影响心包,而心包的病变又以营分证为基础。故在营分证阶段中,逆传心包是热入营分的发展。热入营分是营分证阶段的初期证候。病机是营阴受劫。其证候除身热夜甚等特点外,舌质必绛无苔而干燥,夜间心烦躁扰不寐。若从气分传变而来,口不渴亦为要点。因气分热  相似文献   

5.
<正> “透热转气”一语,首见于叶天士《温热论》,长期以来作为邪入营分的治疗大法。后世又有“清营泄热”、“清营透热”、“清气凉营”等说法。怎样理解“透热转气”呢? 一、运用“透热转气”法的指征:运用“透热转气”法当是指温邪初入营分。透热转气能宣畅气机,排除障碍,一使邪有出路。另一方面,邪初入营,肝血肾精伤损不甚,正气尚有驱邪外出之势,透热转气则有利于扭转病机,使之由营转气。如果患者已见舌质红绛,心烦,神昏谵语,斑疹隐隐,惊厥抽搐等一派热陷心包或热伤阴液证,其实质已接近血分证,再强调透热转气,则证重药轻,不但无效,每致误事。由营转气的标志,则以舌质由绛转红,舌苔始  相似文献   

6.
温病营血分证的病理及治法研究概况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1 温病营血分证的病理特点温病营血分证是热邪深入 ,劫灼营阴 ,扰乱心神 ,甚或引起耗血动血之变而产生的一系列证候。临床上营分证以身热夜甚、心烦谵语、舌质红绛为辨证要点 ;血分证以舌质深绛、斑疹显露及出血为辨证要点。营分与血分的温热证都是以身热夜甚、口干反不渴饮、舌绛为共同特征 ,但有程度不同之别。营分证时有谵语 (浅昏迷 )、斑疹隐隐、舌质红绛 ;血分证有时时谵语或昏愦不语 (深昏迷 ) ,斑疹显露 ,咳、吐、衄、便血 ,舌质深绛。营分证的病机是营分热盛 ,热损营阴 ,心神被扰 ,而血分证的病机是热甚迫血 ,热瘀交结 ,由此可以…  相似文献   

7.
热灼营阴与热闭心包均属营分证范畴。营分证指邪热炽盛于营分、劫烁营阴、扰乱心神所致之证候类型,一般见于温病的极期或后期,多为危重阶段。主症可见身热夜甚、口干但不甚渴饮、心烦不寐、时有谵语、斑疹隐隐、舌质红绛、脉象细数等,其中以身热夜甚、心烦昏谵、舌红绛为其辨证要点。诊断营分证须具备三大特征。  相似文献   

8.
"透热转气"指在营分证中应用清营热、养营阴的同时,配以药物解除气营之间的障碍,将脉中之温邪透达至脉外,使营热外达。"透热转气"法是营分证治疗中的一种辅助治疗方法,主要适用于温邪初入营分证。"透热转气"法在临床运用中应注意以下几点:首辨热型,分门别类;畅通道路,邪有出路;兼夹之邪,临证加减等。  相似文献   

9.
温邪从气分深入营分或心包,常出现灼热,心烦不寐或神蒙谵语,斑疹隐隐,舌红绛等危重证候,若治疗不当,往往危及生命。董建华教授用透热转气法治疗此证颇有创见,多获速效。他认为叶天士说的“入营犹可透热转气”  相似文献   

10.
问题解答     
问:营分证和热入心包证是怎样形成的?两者如何区别?怎样治疗? 答:营分证和热入心包证多见于温热疾病。营分证多由卫分或气分之邪传变入里而成,如素体阴亏,感受温邪之初,即可有热入营分见证。不论出现于病变过程,还是疾病初起,其形成机理,总属热损营阴、心神被扰所致。热入心包亦称“热闭心包”或“热闭心窍”,它多由肺卫之邪急剧转变而成,所以有“逆传心包”之说。但亦有于疾病一开始而即见热入心包证者,亦有由气分、营分之邪发展变化而成者,其形成  相似文献   

11.
<正> 卫气营血,是清代叶天士划分温热病情传变的个四不同层次。实际上是标志温热病变发展过程中的不同证候类型。用卫、气、营、血判断病邪毒热之浅深轻重,为治疗用药及预后提供依据。《叶香岩外感温热篇》说:“温邪上受,首先犯肺,逆传心包,肺主气属卫,心主血属营”。又说:“大凡看法,卫之后方言气,营之后方言血”。可见,温热病由卫入气,由气入营,由营入血,病邪步步深入,病情也逐渐加重。具体地讲,卫分证主表,病在肺与皮毛;气分证主里,病在胸膜、肺、胃、肠、胆  相似文献   

12.
营分阶段是温病病势进退的关键阶段,《温热论》(以下简称《论》)中非常重视营分证的辨证施治。笔者就此谈谈学习体会:1.清营凉血是营分证的治疗大法营行脉中,乃血之浅层。热邪入营,营热炽盛必然熏灼营阴,耗伤血中津液。正如《论》中所说:“营分受热则血液受劫”。故此表现出邪入阴分之身热夜甚;营热扰心之“心神不安,夜甚无寐”,热窜血络之斑点隐隐;热蒸营阴之口干反不欲饮以及营热熬煎、血液浓缩之“舌色必绛”,脉象细数等证。可见营热盛、营血伤是营分证的主要病机,治疗时以清除营热为要,叶氏以清营凉  相似文献   

13.
7.温病舌质红、绛、紫各主什么病? 答:温病是感受温热病邪所致,而热邪容易化燥化火内传营血,邪入营血反映在舌质的变化,则表现为红、绛、紫三色。故舌红、绛、紫是温病邪热亢盛,传入营血时的常见舌色,它们所主的病候各有所异,请见下述。温病舌质红是指比常人的舌色稍深一些的舌质变化。在温病舌质红,多为热邪已渐入营的表现。但温病邪在卫、气分时,热势亢盛,也可见舌红,不过它多表现在舌的边尖部位,且舌面多有苔垢,这与热入营分全舌纯红而苔少,或无苔,自有不同。除此之  相似文献   

14.
温病营热证病理实质探析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翟玉祥  王灿晖 《中医杂志》1997,38(6):328-331
营分证是温病病程发展的重要阶段,近年来的研究成果和动物实验证实,营热炽盛是营分证的基本病理变化,它不仅能劫夺营阴,窜络致瘀,还能扰乱心神。由此可见,热炽、阴伤、血瘀及神扰是营分证形成过程中重要的病理改变,它们之间相互影响,互为因果,从而引起营分证复杂的病理变化。1 热毒是营热炽盛的首要致病因素温邪是导致温病的重要因素,它包括具有温热性质的“六淫”之邪和疠气、温毒等。不同温邪侵犯人体,在温病的卫分和气分阶段,往往可以表现出各不相同的证候。但是,当病程发展到营分阶段时,则不论初期感受何种病邪,均必化  相似文献   

15.
4.营分证是否就是热入心包?为什么? 答:营分证不能说是热入心包。在病情上,热入心包较营分证为重,营分证只有在邪热内陷心包时,才是热入心包。但由于心主血属营,故热入心包一证,可以归属营分阶段。上述的说法,是因为营分证与热入心包的病机、证状、治疗都各不相同。营分证是在温热病邪内传入营分时出现的,它的病机是热入营分,灼伤营阴,心神被扰,血分受累。故临床表现为身热夜甚,心烦不寐,时有谵语,口干而不甚思饮,或见斑疹隐隐,舌绛脉细数,治以清营泄热,滋养营阴,方用清营汤为  相似文献   

16.
四、热入营分证治热邪深入营分所发生的病理变化,总的来讲是以营热炽盛,营阴受损,心神被扰为其特点。本篇的营分证重点论述的是;气营两燔以及痰热阻闭心包的证治。 (一)气营两燔 [原文)风温证,身大热,口大渴, 目赤唇肿,气粗烦躁,舌绛,齿板,痰咳,甚至神昏谵语,下利黄水者,风温热毒,深入阳明营分, 最为危候,用犀角、连翘、葛根,玄参、赤芍.丹皮、麦冬、紫草、川贝、人中黄解毒提斑, 间有生者。  相似文献   

17.
议温病透热转气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博  牛阳 《江西中医药》2010,41(1):11-12
作为温病辨证依据的卫、气、营、血四个概念来源于《黄帝内经》,叶天士引伸其义,用以阐明温病过程中的病理变化,说明温病的受邪部位和传变规律。叶天士"入营犹可透热转气"之论及吴鞠通在清营汤、清宫汤中对辛凉质轻、透热转气之品如银花、连翘、竹叶的具体运用,对后世启发很大。温病热入营分,除运用清营养阴为主治疗外,尚须加入透热之品,以求病邪转出气分,即所谓"入营犹可透热转气"。营热炽盛、阴液亏耗是营分证的主要病变机制,证见身热夜甚,口干但不甚渴饮,心烦不寐,时有谵语,斑疹隐隐,舌质红,脉细数。对于营分证治疗,在清营养阴药中根据具体情况,适当加入开达、宣透或通下之品,使邪有出路,有助于邪热透达。因不同病机变化所导致的兼证,注重配合相关治法治疗。透热转气虽为外感病在营分阶段的基本治疗大法,某些内伤杂病若出现与营分证相似的病机变化,也可使用此法或相近治法,而不必拘泥外感内伤之别。  相似文献   

18.
透营转气法在皮肤科的应用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牧 《吉林中医药》2009,29(8):702-703
多种皮肤科常见病临床表现为热伤营阴、热伤血络证,透营转气法在皮肤科中运用可取得良好疗效。“入营犹可透热转气”,是指治疗营分证可以使用宣散透邪之品,使营分热邪透出气分外解。清营汤是该治法的代表方,方中诸药相配,共奏清营透热、养阴生津之效。  相似文献   

19.
本文从临床资料证实了身热夜甚、心烦不寐、舌红绛是温病营分证的辨证要点。首次提出年老、阴虚体质、宿疾和热盛阴伤是温邪传营的重要因素;温病营分证实质与血液牯度增高、内毒素血症及免疫功能失调有关。并从临床、实验结果论证了黄氏凉营透热法是温病营分证的有效疗法,具有清热、养阴、活血、解毒等综合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20.
14.如何理解叶香岩所说的“在卫汗之可也,到气才可清气,入营犹可透热转气……入血就恐耗血动血,直须凉血散血。”并举例加以说明。答:这是叶氏根据温病发病过程中“卫气营血”证候的不同病理机转而确定的治法。换句话说,温病“卫、气、营、血”证候的治疗方法,原则上,卫分证,治宜辛凉解表,以透邪外出。因卫分证,病位浅,病情轻,属表证之故也;气分证,治宜清气泄热。因气分证为邪已入里,病势较重,里热蒸腾也;营分证,治应清营透热,以使邪热透出气分而解。因营分证,为邪已深入,病势更重,热灼营阴,心神被扰;血分证,治疗方法则须凉血散血。因血分证是较营分证更深一层,病势最为严重,此时热盛动血耗血也,故须凉血散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