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摘要]目的分析卵巢子宫内膜样癌及其合并子宫内膜异位症的临床和病理特征以及预后。方法将120例卵巢子宫内膜样癌患者依病理特征分为2组,其中55例患者为子宫内膜异位症恶变组,65例患者为原发卵巢子宫内膜样癌组,并另选同期原发卵巢浆液性囊腺癌70例为对照组。对3组患者的临床特征、病理特点以及预后进行比较分析。结果子宫内膜异位症恶变患者在临床上主要表现为盆腔包块及下腹胀痛,并且盆腔包块多持续半年以上:而原发卵巢子宫内膜样癌患者临床表现为阴道不规则流血及下腹胀痛。与其他两组相比,子宫内膜异位症恶变患者年龄较轻,5a存活率高。结论子宫内膜异位症恶变患者发病年龄较轻,在临床上要针对其发病特点,提高早期的诊断率。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究子宫内膜上皮内瘤变临床病理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46例子宫内膜上皮内瘤变患者的临床资料,均行免疫组化研究及光镜观察(视野直径在1mm以上),并对部分病例进行随访,观察子宫内膜上皮内瘤变临床病理特征及免疫表型,详细分析其诊断与鉴别诊断结果。结果:46例诊刮子宫内膜组织标本经镜检提示子宫内膜腺体异常增生拥挤,呈不规则状,间质分布区域小于增生腺体分布区域,腺上皮细胞呈非典型性,核及核浆比大,伴有核仁,核染色质粗颗粒状分布具有不均性。46例均行PTEN、ER、p53、PR免疫组化标记检测,其中p53(+)占8.69%,ER(+)与PR(+)占43.47%。10例随访病例中发现4例伴有子宫内膜样腺癌。结论:结合子宫内膜癌前病变诊断标准,重视子宫内膜组织结构异常改变,可提高诊断可重复性,并趋于组织病理诊断标准,临床上应引起足够重视。  相似文献   

3.
32例子宫内膜癌病理形态的特点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总结分析子宫内膜癌患者的一般临床状况及病理形态的特点。方法对32例子宫内膜癌患者的年龄、病理形态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患者年龄31~72岁,年龄为51~59岁占57.4(54例),≤40岁占14.9%(14例)。临床表现以绝经后阴道流血最多,绝经前月经紊乱其次,再次为阴道排液增多,分别占分别占59.375%、21.875%、12.5%。病理类型以子宫内膜样腺癌为主(内膜样型癌21例,腺鳞癌7例,腺棘癌4例)。结论子宫内膜癌高发年龄为51~59岁,年轻患者发病率呈上升趋势,阴道异常流血特别是绝经后流血是子宫内膜癌的主要症状。子宫内膜癌以高分化子宫内膜样腺癌为主,故早期诊治预后较好。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子宫内膜上皮内瘤变(EIN)的临床病理特征、免疫表型、诊断与鉴别诊断。方法:对23例子宫内膜上皮内瘤变进行光镜观察(视野直径>1 mm)、免疫组化研究及部分病例随访。结果:23例诊刮子宫内膜组织标本,镜下观子宫内膜腺体增生拥挤且不规则,增生腺体分布区域大于间质分布区域(局灶性或弥漫性分布)。腺上皮细胞多具有非典型性,表现为核大、核浆比大,核变圆、有明显的核仁,核染色质粗颗粒状分布不均。23例均做抑癌基因(PTEN),肿瘤抑制基因(p53),雌激素受体(ER),孕激素受体(PR)检测,60.9%(14/23)PTEN(-),8.7%(2/23)p53(+),43.5%(10/23)ER,PR(+)。5例随访病例中2例发现存在子宫内膜样腺癌。结论:在子宫内膜癌前病变诊断标准上强调子宫内膜组织结构的异常改变,在诊断中可重复性较好,更易于组织病理诊断标准趋向一致。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子宫内膜癌患者的B超声像图特征并对其诊断的意义进行分析。方法:采用B超对100例阴道不规则出血患者进行回顾性研究,分析良性病变和恶性病变的超声图像特征、子宫内膜厚度及血流阻力指数,并通过病理检查判断超声检查的准确性。结果:子宫内膜癌的内膜厚度明显厚于良性病变的内膜厚度,子宫内膜癌的血流阻力指数明显低于良性病变,两项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超声判断子宫内膜癌肌层浸润深度与病理比较结果显示,B超用于诊断子宫内膜癌患者有较高的准确性。结论:B超检查对于诊断子宫内膜癌病变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6.
孙文野 《新中医》1992,24(12):40-40,36
子宫内膜增殖症为临床妇科常见疾病之一,也是功能性子宫出血的主要原因。子宫内膜腺瘤样增生是子宫内膜增殖症危害最严重的一种类型,极大可能是腺癌发生的先驱疾病,患者多为绝经期或超逾绝经期的高年妇女,临床表现为阴道不规则出血。在反复刮宫后复发或黄体酮药物治疗无效时,现代医学多施行子宫切除术,中医学对该病的认识和治疗尚未见详细报道。天津中医学院张吉金副教授在已故  相似文献   

7.
目的:目的探讨子宫内膜息肉的病因、临床特征及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1月~2011年1月我院住院的子宫切除术后诊断子宫内膜息肉32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收集其全部病理标本进行分析.结果:本组患者的年龄平均为45.2岁(30~70岁),其临床表现主要为阴道出血,包括不规则阴道出血或经量增多、经期延长以及绝经后阴道出血等.结论:子宫内膜息肉的发生与雌激素局部作用有关,对不同类型的息肉可采取药物或手术的不同方式进行治疗.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子宫内膜病变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2012年7月至2014年7月本院收治的50例子宫内膜病变患者为研究对象,临床均给予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超声检查后行诊刮病理活检对比分析超声检查结果和手术病理结果。结果: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子宫内膜病变,诊断准确45例,误诊5例,诊断符合率为90%,其中,内膜过度增生诊断符合率为92.3%;内膜息肉诊断符合率为81.8%;黏膜下肌瘤诊断符合率为100.0%;子宫内膜癌诊断符合率为80.0%;正常分泌期内膜诊断符合率为85.7%,子宫萎缩性内膜诊断符合率为100.0%。结论: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子宫内膜病变简单、有效,是值得临床推广应用的诊断方法。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在诊断子宫内膜息肉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28例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发现子宫内膜息肉的病例进行分析。结果:本组28例病例中,23例术后病理证实符合子宫内膜息肉(82.2%),误诊5例(17.8%)。结论: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分辨率高,对子宫内膜结构显示清晰,可作为诊断子宫内膜息肉的首选方法。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利用克隆号HAb18G检测CD147在子宫内膜样腺癌、非典型增生及正常子宫内膜中的表达情况。方法:分析于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三医院收集的从2007-2012年利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的30例正常子宫内膜(17例增殖期,13例分泌期),30例子宫内膜非典型增生和70例子宫内膜样腺癌中CD147的表达情况,并探讨子宫内膜样腺癌CD147表达情况与临床病理参数之间关系。结果:70例子宫内膜样腺癌中44例表达CD147(62.8%),CD147表达与临床分期和淋巴结转移相关,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与病理分级无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正常子宫内膜中,基底层腺体呈阳性表达,功能层呈阴性表达;与正常子宫内膜功能层相比,子宫内膜非典型增生和子宫内膜样腺癌CD147表达显著高于正常子宫内膜。结论:CD147在子宫内膜样腺癌和非典型增生中高表达,并且与肿瘤临床分期和淋巴结转移相关,在子宫内膜功能层低或不表达,具有鉴别诊断意义;CD147在正常子宫内膜基底层腺体中表达,提示这些腺体可能具有干细胞功能。  相似文献   

11.
1 一般资料本组均为已婚患者 ,不孕症 4例 ;习惯性流产 5例 ;经产妇 4 9例 ,平均 3.2 6孕次 ,产 1.56次 ,年龄2 3~ 53岁 ,平均 38.6岁。表现闭经 5例 ,阴道不规则流血 53例 ,病程半个月~ 4年 ,半年以内 32例 ,1年以内 14例 ,1年~ 2年 6例 ,2年~ 3年 4例 ,3年以上 2例。凡妇科门诊诊断为崩漏 (阴道不规则出血或闭经患者 )经彩超检查子宫内膜大于 1cm ,除外占位性病变 ,子宫内膜诊刮病理回报确诊为子宫内膜增殖症 ,并能够坚持服中药诊疗者为观察对象。2 诊断方法月经量多或淋漓不断 ,行经期延长或闭经。诊刮病理报告 :子宫内膜增殖。…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经阴道超声在子宫内膜息肉诊断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82例经阴道超声检查拟诊为子宫内膜息肉并进行宫腔镜手术者结合病理结果作回顾性分析。结果:82例术前超声诊断为子宫内膜息肉者,经宫腔镜和病理证实符合者为51例,占62.2%;误诊31例,误诊率38.8%,误诊病例包括内膜增生、官腔粘连和粘膜下肌瘤。结论:经阴道超声在子宫内膜的诊断中具有较高的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13.
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对子宫内膜息肉的诊断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对子宫内膜息肉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07年6月—2009年6月在我科行经阴道彩色超声检查,病史提示子宫内膜息肉的病例83例,所有病例均经病理证实。结果:83例研究对象中,71例(85.5%)被正确诊断为子宫内膜息肉,10例误诊或漏诊(8.3%),2例其它病变(2.4%)误诊为子宫内膜息肉。结论: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对子宫内膜息肉有较高的诊断价值,是理想的筛查手段。  相似文献   

14.
目的评价分段诊刮诊断子宫内膜腺癌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分析1994年1月—2008年5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复兴医院收治的110例子宫内膜腺癌患者资料,比较患者术前的分段诊刮病理与术后全子宫切除病理,评价肿瘤诊断符合率及肿瘤分级符合率,判断分段诊刮病理结果与手术病理分期的关系。结果以手术切除子宫病理为标准,所有患者均为内膜腺癌。分段诊刮与术后子宫病理内膜腺癌总符合率为76.1%,肿瘤分级符合率为57.3%,术后肿瘤级别上升率为41.8%;术前诊刮为子宫内膜复杂性增生或伴不典型增生者,术后G1内膜癌占90.3%,未侵及深肌层占87.1%;分段诊刮为G3术后病理分期分别与G1、G2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均<0.05)。结论分段诊刮为G3内膜癌与术后子宫切除病理比较,肿瘤级别符合率高,且肿瘤分期级别较高;与分段诊刮病理比较,子宫内膜腺癌术后子宫切除病理肿瘤细胞级别较高,临床上应重视分段诊刮内膜癌及内膜不典型增生的病理。  相似文献   

15.
经阴道超声诊断子宫内膜息肉18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总结经阴道超声检查子宫内膜息肉的诊断经验。方法:对子宫内膜息肉患者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经阴道进行检查的18例门诊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8例经阴道超声检查术前诊断为子宫内膜息肉的病例,官腔镜术中证实存在宫腔赘生物,术后病理证实符合子宫内膜息肉15例,诊断符合率83.3%,黏膜下肌瘤3例。结论:阴道超声分辨率高,对子宫内膜结构显示清晰,对子宫内膜息肉的诊断准确可靠。  相似文献   

16.
谭可 《中医药导报》2008,14(2):68-68,82
目的:探讨评价阴道超声子宫造影(SIS)对子宫内膜病变的诊断价值。方法:经阴道超声对58例疑为宫腔内病变患者行阴道超声子宫造影检查。结果:58例患者,其中内膜息肉18例,黏膜下肌瘤22例,内膜增生过长12例,内膜癌3例,正常3例,以宫腔镜和病理结果作对照。结论:与常规的经腹超声和单纯阴超声相比,经阴道超声子宫造影对子宫腔内病变的诊断准确性高,是一种简便易行,无疼痛,无合并症的诊断方法。  相似文献   

17.
〔摘 要〕 目的:探讨原发于子宫角的子宫内膜癌的诊断要点,降低误诊率。方法:回顾性分析联勤保障部队第 909 医 院收治的 1 例原发于子宫角的子宫内膜癌的临床资料。结果:本例患者因绝经 2 年、左下腹痛半年就诊,彩色多普勒超声 提示宫腔内异常回声、考虑子宫内膜病变(恶性肿瘤可能性大),左侧子宫角囊实性占位(肌瘤变性?),病理显示宫腔 刮出物符合子宫内膜样腺癌,入院后完善相关检查,初步诊断为子宫内膜癌、子宫肌瘤,行全子宫+双附件+盆腔前哨淋 巴结+阑尾+大网膜切除术。术后病理报告示左侧子宫角子宫内膜样腺癌,Ⅲ级伴部分梭形细胞分化,肿瘤浸润子宫壁浆膜, 累及左侧输卵管(壁内段)。结论:原发于子宫角的子宫内膜癌临床症状及影像学表现不典型,对于绝经期子宫角占位的 患者应考虑到多种疾病的可能,结合患者病史(包括现病史、既往史)和实验室、影像学及病理检查有助于降低误诊率。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经阴道超声对子宫内膜息肉的诊断价值及图像特征。方法:经阴道超声诊断为子宫内膜息肉48例超声图像与宫腔镜及病理学对照。结果:经阴道超声诊断子宫内膜息肉的符合率为95.8%(46/48)。结论:子宫内膜息肉超声图像具有一定的特征性,经阴道超声诊断子宫内膜息肉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二维图像呈颗粒状或滴水状高回声团块,小息肉(<5 mm)内部多无血流信号,较大息肉内部可显示点状、粗大条状甚至具有分支的血流信号。  相似文献   

19.
目的:总结子宫腺疾病和子宫肌瘤的经阴道超声图像特点,探讨经阴道超声对两者的鉴别及诊断价值。方法:对来我院就诊的100例子宫占位性病变患者进行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分析其二维及彩色多普勒血流特征,将检查结果于手术后病理结果进行对比。结果:病理提示弥漫性子宫内膜异位症36例,子宫肌瘤52例子宫腺肌瘤6例,子宫腺肌瘤并子宫多发肌瘤2例,子宫肌瘤恶变4例。结论: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可清晰观察子宫腺肌症及子宫肌瘤的声像图特点为临床诊断及治疗提供重要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20.
〔摘 要〕 目的:探究针对子宫内膜病变临床中采用阴道超声检查进行初步诊断的价值。方法:选取东莞市寮步医院 2018 年 4 月至 2020 年 4 月收治的 80 例子宫内膜病变的患者,对所有患者均采用阴道超声检查,以诊刮子宫内膜组织病理 检查结果为金标准,观察其诊断结果的准确率。结果:80 例子宫内膜病变的患者中,阴道超声检查的结果显示共有 78 例 子宫内膜病变患者,诊断准确率 97.50 %,其中子宫内膜增生患者 19 例,诊断准确率为 95.00 %;子宫内膜息肉患者 35 例, 诊断准确率为 100.00 %;子宫黏膜下肌瘤患者 24 例,诊断准确率为 96.00 %;与病理检查结果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 0.05)。结论:阴道超声检查可以有效对子宫内膜病变患者进行临床初步诊断,同时也可以对患者的疾病类型进行确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