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4 毫秒
1.
鼻息肉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和转化生长因子β1的表达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中华耳鼻咽喉科杂志》2001,36(2):83-86,T001
  相似文献   

2.
汪建  熊敏 《耳鼻咽喉》2002,9(6):362-364
目的:检测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及其受体在鼻息肉中的表达。方法:将正常鼻粘膜和鼻息肉用10%福尔马林固定,石蜡包埋,切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及其受体在正常鼻粘膜和鼻息肉中的表达。结果: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及其受体在正常鼻粘膜呈弱阳性,在鼻息肉呈强阳性表达。结论: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在鼻息肉的形成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3.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和微血管密度在鼻息肉形成中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的蛋白表达,微血管密度(MVD)与鼻息肉的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50例鼻息肉组织中和10例下鼻甲组织中VEGF的蛋白表达情况,并用图像分析仪测定其平均灰度值,对两者之间的关系及和MVD之间的关系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①VEGF在鼻息肉组织中的表达量明显高于下鼻甲组织(P<0.05).②鼻息肉组织中MVD与下鼻甲组织中MVD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③鼻息肉组织中VEGF在血管中的平均灰度值均与MVD负相关(r=-0.664,P<0.05).结论:在鼻息肉组织中,VEGF蛋白表达增多, MVD增加提示:VEGF在鼻息肉的发生发展中起了关键性作用.联合检测VEGF蛋白表达情况及MVD对鼻息肉的治疗、预防复发及制定有效合理的治疗方案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血管通透性因子 (vascularendothelialgrowthfactor vasularpermeabilityfactor,VEGF VPF)和转化生长因子β1 (transforminggrowthfactor β1 ,TGF β1 )在鼻息肉组织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  34例鼻息肉标本及 30例中鼻甲粘膜标本行VEGF VPF及TGF β1 的免疫组化染色 ,光镜观察。结果 ①VEGF VPF在鼻息肉组织的血管内皮细胞和腺体细胞的表达明显高于中鼻甲组织 (P <0 .0 1和P <0 .0 5 ) ;②TGF β1 在鼻息肉组织的细胞外基质和固有层浸润细胞的表达明显高于中鼻甲组织 (P <0 .0 0 5 ) ;③鼻息肉组织中TGF β1 阳性细胞的形态及分布相似于嗜酸粒细胞 ;④VEGF VPF与TGF β1 阳性表达与鼻息肉的临床分型无关 (P >0 .0 5 )。结论 ①VEGF VPF对鼻息肉发生过程中组织极度水肿的产生可能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②TGF β1 可能直接参与鼻息肉的病理变化 ,导致上皮基底膜增厚和基质纤维化 ;③嗜酸粒细胞可能为鼻息肉中TGF β1 的主要来源。  相似文献   

5.
目的 通过研究鼻息肉组织中白细胞介素17(interleukin 17,IL-17)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的表达水平,探讨鼻息肉 的发生、发展。方法 收集在鼻内镜下慢性鼻-鼻窦炎伴鼻息肉手术患者鼻息肉组织30例,慢性鼻-鼻窦炎不伴鼻息肉手术患者筛窦黏膜组织30例,因鼻中隔偏曲行下鼻甲部分切除术患者下鼻甲黏膜组织10例。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IL-17、VEGF的表达情况并对两者表达水平相关性进行分析。结果 IL-17、VEGF在鼻息肉组织中的表达明显高于其他两组,两两比较组间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IL-17与VEGF在鼻息肉组织中的表达呈正相关性。结论 IL-17和VEGF均在鼻息肉组织中的表达增高,对鼻息肉的发生、发展起重要作用;鼻息肉组织中IL-17与VEGF的表达呈正相关,提示两者共同参与鼻息肉的发生与发展。  相似文献   

6.
鼻息肉及鼻息肉病可能是两种不同的疾病,且其发病机理迄今仍不清楚。为此,2002年4-10月,对在我院行鼻内镜手术的71例患者的标本,采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白细胞介素-8(interleukin-8,IL-8)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在其中的表达。  相似文献   

7.
多发鼻息肉的治疗和预后与其生长部位和形态特点有密切关系,其中大部分为起源部位不连续的多个单发息肉,一般有蒂或广基,好发部位为窦口鼻道复合体、额隐窝.但有一小部分多发鼻息肉为双侧鼻腔、鼻窦黏膜广泛炎症反应和息肉样变性,息肉、息肉样变黏膜与正常黏膜无明显分界线,鼻腔、鼻窦黏膜弥漫性水肿样增生,无蒂,无好发部位可寻,中鼻甲甚至鼻中隔也发生同样病变,复发率相当高.本实验以这两组不同类型多发鼻息肉为研究对象,就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及其受体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2(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receptor2,VEGFR2)在其中的表达情况进行研究和分析.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血管内皮生长因子/血管通透性因子( 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asular permeability factor,VEGF/VPF)和转化生长因子β1(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β1 ,TGF-β1)在鼻息肉组织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 34例鼻息肉标本及30例中鼻甲粘膜标本行VEGF/VPF及TGF-β1的免疫组化染色,光镜观察。结果①VEGF/VPF在鼻息肉组织的血管内皮细胞和腺体细胞的表达明显高于中鼻甲组织(P<0.01和P<0.05);②TGF-β1在鼻息肉组织的细胞外基质和固有层浸润细胞的表达明显高于中鼻甲组织(P<0.005);③鼻息肉组织中TGF-β1阳性细胞的形态及分布相似于嗜酸粒细胞;④VEGF/VPF与TGF-β1阳性表达与鼻息肉的临床分型无关(P>0.05)。结论①VEGF/VPF对鼻息肉发生过程中组织极度水肿的产生可能有非常重要的作用;②TGF-β1可能直接参与鼻息肉的病理变化,导致上皮基底膜增厚和基质纤维化;③嗜酸粒细胞可能为鼻息肉中TGF-β1的主要来源。  相似文献   

9.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及其受体在鼻息肉中的表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检测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及其受体在鼻息肉中的表达。方法 :将正常鼻粘膜和鼻息肉用 10 %福尔马林固定 ,石蜡包埋 ,切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及其受体在正常鼻粘膜和鼻息肉中的表达。结果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及其受体在正常鼻粘膜呈弱阳性 ,在鼻息肉呈强阳性表达。结论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在鼻息肉的形成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通过观察慢性鼻-鼻窦炎伴有鼻息肉(CRSw NP)患者鼻息肉组织中白细胞介素 25(interleukin 25,IL 25)、白细胞介素 13(interleukin 13,IL 13)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的表达及分布,来探讨其在鼻息肉发病中的作用及三者的相关性。方法选取30例在鼻内镜下行手术治疗的慢性鼻-鼻窦炎伴有鼻息肉患者鼻息肉组织作为实验组,同期选取30例因鼻中隔偏曲而行下鼻甲部分切除患者的下鼻甲黏膜组织作为对照组。应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来检测两组鼻黏膜组织中IL 25、IL 13及VEGF的表达情况,并采用直线相关分析和χ2检验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免疫组化结果显示,IL 25、IL 13及VEGF在鼻息肉组织中的阳性细胞计数分别为(21.0±12.08、23.94±18.23、19.13±9.85),均高于对照组(4.19±2.54、7.67±2.02、3.44±1.52),两两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3个因子在鼻息肉组织中的表达两两均呈正相关性(P<0.01)。结论IL 25、IL 13及VEGF在鼻息肉组织中的表达均升高,在鼻息肉的发病中可能起重要作用;鼻息肉组织中IL 25、IL 13及VEGF的表达两两均呈正相关,提示细胞因子之间的相互作用对鼻息肉发生起促进作用;以细胞因子及其受体为靶点,可能对开拓治疗鼻息肉的新方法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1.
BACKGROUND: The aim of this study is to explore the expression of 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 within nasal polyps, and the implication of such expression as regards the development of nasal polyps amongst children. MATERIAL AND METHODS: Sixty children suffering from chronic rhinosinusitis were enrolled in this study. Amongst them, 30 patients featured rhinosinusitis with associated nasal polyps. A biopsy specimen was taken from the stalk or the base of the nasal polyp for nasal-polyp sufferers, and the ethmoid sinus for study participants who featured no nasal polyps. The primary lesions biopsied were immunohistochemically stained with a specific endothelial-cell marker and also stained for the presence of 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 The specific level of 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 and the mean number of blood vessels present in a visual microscopic (biopsied-specimen) field were calculated under light microscopy (x400). RESULTS: The number of 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expressing cells for the nasal-polyp group and for the sinusitis group was, respectively, 20.8+/-4.0 and 11.5+/-3.4 per visual field. Correspondingly, the mean intra-polyp blood-vessel density for the nasal-polyp group and that for the control group was, respectively, 10.5+/-2.6 and 5.0+/-1.9 per visual field. The mean intra-polyp blood-vessel density and the number of 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expressing cells proved to be significantly greater amongst individuals from the nasal-polyp group than was the case for their analogs from the sinusitis group (P<0.01, for both). The presence of 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 was found to be distributed predominantly within the vascular endothelium and the mast cells of polyp tissue. In addition, the level of 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factor expression and the mean blood-vessel count per field correlated significantly for nasal-polyp tissue (P<0.001). Furthermore, the relative size of nasal polyps correlated significantly with the number of (intra-polyp) vascular endothelial-cell growth factor-expressing cells and the mean blood-vessel density (P<0.05, for both). CONCLUSION: The level of expression of vascular endothelial-cell growth factor (VEGF) and the mean blood-vessel density were shown to be significantly greater within nasal polyps than within corresponding sinusitis mucosa. Clinically, the expression of both of these parameters correlated well with the relative size of nasal polyps. 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 participates in the formation of nasal polyps amongst children suffering from chronic rhinosinusitis (CRS).  相似文献   

12.
目的明确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onocyte chemotactic protein 1,MCP-1)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在鼻息肉组织中的表达及其相关性,初步探讨MCP-1与鼻息肉发生的关系。方法取40例鼻息肉组织和25例下鼻甲组织,应用原位杂交和免疫组织化学等方法检测MCP-1和VEGF mRNA及蛋白质的表达。结果鼻息肉组织中MCP-1和VEGF mRNA及蛋白质的表达均高于对照组下鼻甲组织(P值均〈0.01);鼻息肉组织中MCP-1和VEGF蛋白质的表达呈正相关(r=0.871,P〈0.05)。结论鼻息肉组织中MCP-1和VEGF表达增加,二者协同作用可能是鼻息肉形成的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13.
黏附分子及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在鼻息肉中的表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细胞间黏附分子-1(ICAM-1)、血管细胞黏附分子-1(VCAM-1)以及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在鼻息肉中的表达与意义。方法25例鼻息肉标本和9例下鼻甲黏膜标本,分别行ICAM-1、VCAM-1、VEGF免疫组化染色和HE染色,光镜下观察比较各种分子表达水平。结果 鼻息肉中可见大量嗜酸性粒细胞(EOS)浸润。ICAM-1、VCAM-1和VEGF均可表达于鼻息肉血管内皮、间质及炎症细胞,且在鼻息肉血管内皮、间质及浸润炎症细胞中的表达趋势呈现正相关关系。结论 ICAM-1、VCAM-1可能与EOS等炎症细胞附壁浸润活化过程关系密切,VEGF可能启动并加强这一病理变化。它们的协同作用可能参与了鼻息肉的病理过程。  相似文献   

14.
鼻息肉组织炎性细胞中血管通透性因子的表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鼻息肉组织里程酸性粒细胞,巨噬细胞和浆细胞中血管通透性因子(VPF)的表达及意义。方法:12例鼻息肉标本行VPF的免疫组化染色,双重免疫酶染色以及免疫组化和MGG(may-grunwald giemsa)双重染色,光镜观察。结果:VPF在鼻息肉组织嗜酸性粒细胞,巨噬细胞及浆细胞中均有表达。结论:VPF可能是嗜酸性粒细胞,巨噬细胞及浆细胞发挥促息肉形成作用的途径之一。  相似文献   

15.
目的 研究水通道蛋白 2 (waterchannelprotein ;aquaporin 2 ,AQP 2 )在鼻息肉组织中的表达 ,探讨其与鼻息肉形成的关系。方法 取鼻中隔偏曲矫正术患者下鼻甲组织 11例和鼻息肉组织46例 ,鼻息肉组中Ⅱ型 1期 10例 ,2期 12例 ,3期 10例 ;Ⅲ型 14例。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技术检测AQP 2在不同型期鼻息肉和下鼻甲黏膜组织中的表达。结果 ①在鼻息肉上皮层AQP 2阳性细胞数显著高于下鼻甲黏膜 (P <0 0 1) ;上皮层AQP 2表达的面密度值也显著高于下鼻甲组 (P <0 0 5) ,不同型期鼻息肉上皮层AQP 2的面密度值又有差异 ,Ⅱ型 2、3期和Ⅲ型鼻息肉显著高于Ⅱ型 1期鼻息肉 (P <0 0 5) ;②Ⅱ型 2、3期和Ⅲ型鼻息肉上皮下组织AQP 2阳性细胞数和面密度值均显著低于Ⅱ型 1期鼻息肉和下鼻甲黏膜上皮下组织 (P <0 0 5) ,而后两者间AQP 2阳性细胞数和面密度值均无显著性差异 (P >0 0 5)。结论 AQP 2在鼻息肉组织中的高表达可能与鼻息肉的发生和发展关系密切 ,具体机制有待进一步明确  相似文献   

16.
鼻息肉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mRNA的检测与意义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 :检测鼻息肉组织和鼾症下鼻甲粘膜组织中的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VEGF) m RN A水平的表达 ,了解其在慢性炎症过程中的作用。方法 :取 6例行下鼻甲切除术的下鼻甲粘膜和 7例鼻息肉切除术的鼻息肉标本 ,用半定量的反转录 -聚合酶链反应 (RT- PCR)方法检测 VEGF的 m RNA表达。结果 :RT- PCR结果显示在鼻息肉组织中 V EGF的表达较鼾症患者下鼻甲粘膜组织明显升高。结论 :鼻息肉组织中 VEGF的表达显著升高 ,推测 VEGF在鼻息肉的形成、生长及复发过程中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 :了解鼻息肉 (NP)中一氧化氮合酶 (NOS)的分布特点和活性及其在NP发病中的作用。方法 :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 30例NP(NP组 )及 2 0例正常鼻黏膜 (正常鼻黏膜组 )中NOS的表达 ,并用分光光度计法检测其活性。结果 :NP组NOS活性为 (4.0 79± 0 .6 5 5 )U/mg蛋白 ,正常鼻黏膜组为 (1.5 2 6± 0 .310 )U/mg蛋白 ,二者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 .0 1) ;NP组iNOS有大量细胞表达 ,分布在黏膜上皮、腺体和血管内皮细胞以及炎症细胞中 ,与正常鼻黏膜组比较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 .0 1) ;而eNOS也有表达 ,但与正常鼻黏膜组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NP组i NOS表达明显高于eNOS表达 ,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 .0 1)。结论 :NP主要表达iNOS ,分布在黏膜上皮、腺体和血管内皮细胞以及炎症细胞中 ,其产生的大量一氧化氮在NP的发病过程中可能起着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8.
血管通透性因子在鼻息肉中的表达及意义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讨血管通透性因子(vascularpermeabilityfactor,VPF)在鼻息肉组织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将9例鼻息肉标本及8例下鼻甲粘膜标本行VPF及其受体flk1的免疫组化染色,光镜观查。结果VPF在鼻息肉组织的血管内皮细胞和腺体细胞的表达明显高于下鼻甲组织(P<0.01,P<0.05),flk1在血管内皮细胞的表达明显高于下鼻甲组织(P<0.01)。结论VPF对鼻息肉发生过程中组织极度水肿的产生可能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神经生长因子(nerve growth factor,NGF)及其受体在鼻息肉组织中的表达。方法 采用免疫组化ABC法,检测20例鼻息肉组织(鼻息肉组)及6例正常下鼻甲黏膜(对照组)中NGF及其受体的表达。结果 对照组:正常下鼻甲黏膜中NGF及其受体的表达呈阴性;鼻息肉组:其黏膜上皮层和黏膜下层中NGF染色阳性率分别是90%(18/20)和95%(19/20);在鼻息肉组织同样位置发现了NGF的高亲和性受体TrKA(Tyrosine kinase A)高表达,在纤毛上皮细胞和腺上皮细胞中发现了NGF的低亲和性受体P75高表达。结论 NGF在鼻息肉组织中具有高表达特征,表明NGF在鼻息肉发生发展机制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检测催乳素 (prolactin ,PRL)在鼻息肉和正常鼻黏膜中的表达 ,以探讨PRL在鼻息肉发病过程中可能的作用机制和意义。方法 鼻息肉组织标本来自 2 5例行鼻息肉切除的患者 ,12例行鼾症手术切除的正常下鼻甲组织作为正常鼻黏膜对照。HE染色用于常规组织病理学检查 ,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用于观察PRL的表达部位 ,双重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用于观察表达PRL的细胞。结果 ①与 12份正常下鼻甲组织相比 ,2 5份鼻息肉组织中PRL阳性细胞数 (2 0 5± 0 88)较下鼻甲(0 96± 0 5 0 )中明显增多 ,两者比较差异有显著性 (t =4 0 0 4 ,P <0 0 1)。巨噬细胞 (CD6 8)在鼻息肉组织 (1 85± 0 83)中的表达较下鼻甲组织 (0 93± 0 5 2 )明显增高 ,差异有显著性 (t =3 5 19,P <0 0 1)。②双重免疫组化染色证明PRL表达于巨噬细胞上。结论 PRL通过影响巨噬细胞功能及相关细胞因子的作用 ,间接调整鼻息肉的形成过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