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侍茹 《家庭用药》2010,(4):14-15
2010年1月11日,由苏定冯教授主持的“血压波动性与高血压器官损伤”研究,荣获2009年度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我们走近这位海内外知名的学者,请他一一解读这项科研成果,以及为百姓健康带来的建设性意见。  相似文献   

2.
血压调控机制与抗高血压药物靶标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高血压是最常见的慢性病 ,其病因复杂 ,并发症多。抗高血压药物通过影响血压调节系统中一个或多个环节而发挥降低血压、减轻或逆转心血管重构的作用。该文从血压的调节机制出发 ,综述了以肾素 -血管紧张素系统、肾上腺素能系统、缓激肽 -前列腺素系统、血管内皮松弛因子收缩因子系统、离子通道为作用位点的抗高血压药物靶标以及抗高血压基因治疗靶标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3.
血压波动性在高血压药物治疗中的意义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苏定冯 《世界临床药物》2005,26(10):586-588,591
高血压对人类的危害主要来自于它的各种并发症,而靶器官损伤是并发症的必经之路.因此,高血压的治疗旨在减轻或逆转靶器官损伤.人们对血压水平的高低与靶器官损伤的关系比较了解,而对血压波动性(BPV)的重要性知之不多.根据笔者及同事近年来的研究工作,本文系统地阐述了BPV在靶器官损伤中的重要性及其在高血压药物治疗中的意义.  相似文献   

4.
很多文献讨论到正常运动降低原发性高血压的影响。由于许多研究结果都不相同,因此本文对一组原发性高血压病人进行不同活动的长期效果加以观察。对十三名病人中进行了研究。研究开始前病人应至少三个月未接受药物治疗高血压,他们全都习惯于坐着,从未参加剧烈运动至少有一年。选入研究的标准是血压在20/12kpa以上。最初开始在运动程序开始之前对病人进行了六周的监测,在此期间定期对病人调节血压。研究包括三个阶段,每阶段为四周。在第一阶段中,病人坐着;第二阶段病人完成最大工作量的60~70%的脚踏车运动45分钟,每周三次;第三阶段以同样强度,每周脚踏七次。  相似文献   

5.
<正>对高血压患者24h动态血压进行监测,如今在临床上应用颇为广泛,尤其是对于血压变异性的监测,对于患者的治疗有极大的帮助[1]。2010年1月至2012年1月,经过伦理委员会审查批准并经受试者知情同意,我科将收治的原发性高血压患者80例,根据服用药物的不同,将所有患者分成4组,每组20例,每天分别1次服用美托洛尔(每天200mg)[2]、比索洛尔(每天5 mg)、贝那普利(每天10  相似文献   

6.
本文报道88例老年人高血压病药物治疗前后动态血压(ABPM)变化并探讨其临床意义。1 资料来源本文选择1995年1月至1998年12月我院住院及门诊患者。男女之比为4.6∶1;年龄60~89岁。高血压病人采用1979年郑州会议修订的我国高血压标准筛选。88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用药前后测定,服用波依定10mg,每日一次,持续二周再次测定,前后两组ABPM观察分析。2 方法仪器采用无锡中健公司生产的袖带振荡法动态血压记录仪。日间设定每20分钟、夜间每40分钟自动测定1次,白天6∶00~22∶00,夜晚22∶00~6∶00。日间正常收缩压标准<18kPa,舒张压<13.3kPa;夜…  相似文献   

7.
<正>临床研究显示,血压具有昼夜节律的特点,即机体在昼夜期间有着不同程度的血压值~([1])。清晨高血压是根据患者早上6:00~10:00的血压测量值所诊断~([2])。本研究比较2种降压药物服用后的血压控制达标率、血压变异性,评估2种药物的临床疗效,以期为临床治疗清晨高血压用药提供依据。现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择本院2018年10月至2019年1月诊断为清晨高血压患者84例。纳入标准:①符合2018版  相似文献   

8.
探讨营养治疗对原发性1级高血压患者血压的影响。方法:选择在体检中发现无重大疾病的原发性1级高血压患者,根据自愿原则分成3组,药物组给降压药治疗,营养组给予营养治疗,对照组不作任何处理。1年后再进行体检,对照两次检查结果进行分析。结果:营养治疗组的患者血压、体重有明显的降低,药物组患者血压也有明显的降低,但体重无明显降低,对照组患者血压、体重有小幅增加。结论:营养治疗能明显降低原发性1级患者的血压,对有超重和肥胖的患者还能有效降低体重,应当在社区中大力推广。  相似文献   

9.
三氯醛糖或戊巴比妥钠麻醉狗,应用肾脏对肌酐及对氨基马尿酸的清除率测定其肾小球滤过率及肾血流量。对照组(10只狗)2小时内的肾脏血流动力学各项数值均无显著变化。给药组(10只狗)静脉注射蘿芙木硷0.25毫克/公斤后血压急速下降,尿量减少,肾小球滤过率及肾血流量均显著减低,但肾小球滤过部分则不变。肾血管阻力增大。以上变化于2小时后随血压之回升而恢复,降压较缓较弱者则变化不显著,因此这些现象也可能是血压骤降所继发的一种暂时性抑制。  相似文献   

10.
高血压的药物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潮海 《医药导报》1995,14(1):24-26
介绍利尿药、抗交感药、血管长药等降压药物疗效概况。  相似文献   

11.
高血压病是严重危害劳动人民健康的多发病和常见病。我国发病率约为3.4-7.3%,40岁以后发流率明显增加。由于抗菌药物和医疗预防工作的发展,感染性疾患和传染病受到较好地控制,高血压病遂上升为影响人民生命健康的主要疾病之一。积极地开展高血压病的防治研究工作,对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具有很大意义。近年来抗高血压药物有了一定的发展,中草药降压研究也显露了很好的苗头,使高血压的治疗及预后逐渐有所改善。高血压病如经适当处理,常可使血压控制至理想水平,减少心肾的并发病,延长患者寿限,争得更多为人民服务的机会。本文仅就国内外有关高血压药物治疗的文献综述概括如下,供广大医务人员参考。  相似文献   

12.
高血压的药物治疗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高血压是指体循环动脉压增高,可使收缩压或舒张压高于正常或两者均高。其本身可引起一系列症状,并降低患者生活、工作质量,重者甚至可威胁生命,长期高血压可影响重要脏器尤其是心、脑、肾的功能,最终导致脏器功能衰竭。高血压是世界上流行最广,危害最重而隐藏最深的一种疾病,不同地区、不同民族和年龄,高血压发病率不同,工业化国家较发展中国家高,  相似文献   

13.
宋文宣  丁华民 《青岛医药卫生》2006,38(2):159-160,129
高血压的病因不明者,称为原发性高血压(essential hypertension),占绝大多数;血压升高是某些疾病的一种表现者,称为继发性高血压(seeondary hypertension),约占高血压病的5%。  相似文献   

14.
据美国研究者报道,Wyeth-Ayerst公司的他索沙坦(tasosartan)可使原发性高血压病人的血压降低,且耐受性很好。研究者认为本品作为一种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措抗剂,可替代ACE抑制剂使血管紧张素D的产生减少。/在一项双盲剂量滴定研究中,原发性高血压病人随机口服本品50mg(132例)或安慰剂(130例),一日1次,用药10周。如果病人的平均谷值舒张压>12.0kPa,那么在3和6周时可将本品的日剂量分别增加到IOO和200mg10周治疗结束时,与安慰剂组相比,本品组病人的坐位血压有显著降低,(分别为一1.63/-1.25对十0.05/-0.27kPa)。此…  相似文献   

15.
目的指导高血压治疗的临床用药。方法对临床常用的6类高血压药物的作用机制、临床应用及不良反应进行系统阐述,指导医务人员在临床工作中对高血压患者进行针对性给药。结果应根据患者的不同情况选用6类高血压药物,提倡个体化给药,联合用药。结论按此方案给药,可提高疗效,降低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16.
抗高血压药物对血压波动性的影响龚侃,朱铨英,苏定冯(上海第二军医大学基础部药理学教研室上海200433)血压不是恒定的,而是在一定范围内波动的。自60年代以来,随着血压监测仪器的发展,出现了血压波动性(Bloodpressurevariability...  相似文献   

17.
在高血压的临床药物治疗中,抑制肾素一血管紧张素系统(日AS)的血,管紧张素转化酶(ACE)抑制剂和血管紧张素受体阻断剂(A日B)是否能提供比钙拮抗剂更大的临床转归获益,一直是一个存在广泛争议的论题,一般认为,脑卒中事件与血压关系最为密切,而心脏事件的发生除了血压水平外,还与其它因素尤其是日AS过度激活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8.
老年高血压患者药物治疗加健康教育控制血压效果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药物治疗加健康教育在提高老年高血压患者血压控制率的临床效果。方法将80例老年高血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给予单纯药物治疗,实验组给予药物治疗加健康教育,观察并统计血压控制的有效率的差异。结果两组患者都取得了良好的血压控制效果,给予健康教育的实验组,血压控制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健康教育可以有效的提高患者高血压控制率,使患者消除不良情绪,增强患者战胜疾病的信心,是提高血压控制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9.
老年高血压患者药物治疗加健康教育控制血压效果分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张力 《河北医药》2008,30(7):992-993
心理社会因素不仅是老年高血压发生、发展的重要因素,而且还影响着老年高血压的转归、预后及治疗效果[1].原发性高血压的这种病因复杂的特点也导致了治疗的困难.统计表明,单一药物对高血压的控制达标率较低[2].因此,针对生活方式、心理因素的健康教育就成为必不可少的辅助手段.本研究选取2005年5月至2007年5月在我院就诊并接受随访的老年高血压患者80例,分组分别给予药物治疗和药物治疗加健康教育指导,取得了良好的疗效,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超早期血压控制对降低高血压脑出血患者再出血风险的效果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超早期血压控制的50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观察组),未给予超早期血压控制的50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对照组),发病后6h或24h复查头颅CT有无再出血及出血量,随访3个月,使用欧洲卒中量表评估患者预后情况。结果 CT显示超早期血压控制后观察组再出血11例,再出血率22%,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平均血肿体积为(17.90±5.90),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再出血组患者ESS评分为75.24±9.21分,明显高于非再出血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超早期血压控制可以降低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再出血的风险,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