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X线数字断层融合技术显示颞骨茎突的方法及应用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于晓娟 《吉林医学》2011,(34):7308-7309
目的:探讨X线数字断层融合技术显示颞骨茎突的方法及在茎突过长综合征诊断中的价值。方法:收集茎突过长综合征患者15例,所有病例均做X线数字断层融合检查,其中有7例做了三维CT重建检查。结果:有11例患者茎突过长超过2.5 cm,有4例患者茎突长度在正常范围。结论:X线数字断层融合技术能直观显示颞骨茎突,较平片具有明显的优势,方法易掌握,较CT费用低廉,在诊断茎突过长综合征中具有较大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2.
贾绪银  周轲 《安徽医学》2012,33(10):1363-1364
目的探讨X线数字断层融合(DTS)技术显示颞骨茎突的方法,以及该技术在诊断茎突过长综合征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011年5月至2012年4月治疗的30例茎突综合征患者,分别用两种方法进行检测,一是用数字X线机进行断层摄影和多层螺旋CT进行扫描检查。同一个茎突的正侧位长度和角度分别在两种检查方法下进行观察。结果在茎突正位长度,内倾角以及侧位前倾角,两种方法检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侧位断层图像,两种方法检测,X线机检测的茎突长度明显小于CT的测量值,两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内倾角的差异同样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X线数字断层融合技术对颞骨茎突进行测量,操作方法简单易行,基本上可达到CT检测的标准,辐射小、费用低,在对茎突过长综合征的诊断中,拥有很大的使用价值,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3.
马连骏  杨宏彬  朱文玲  张军 《四川医学》2012,33(8):1469-1470
目的通过比较X线数字融合断层技术与普通DR摄影检查技术、CT三维重建技术在颞骨茎突测量的准确程度,探讨X线数字断层融合技术在茎突综合征诊断中的价值。方法用数字X线机和多层螺旋CT分别进行普通DR摄片、数字融合断层摄影和CT扫描检查24例茎突综合征患者。在各自的后处理工作站上重建调整检查图像,测量三种检查方法下同一个体茎突正侧位长度和角度。结果数据显示,数字X线断层与CT三维重建在茎突正位上测得的长度、内倾角和侧位上测得的前倾角,两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1),侧位断层图像上测量茎突的长度明显小于CT的测量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而普通DR摄影检查茎突所得各个数值与CT三维重建所测量数值差异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用X线数字断层融合技术测量茎突基本上可达到CT测量的标准而且该技术操作简单,辐射量小,相对经济,应成为茎突综合征患者的首选影像学检查方法,X数字断层技术测量茎突长度应以正位为准。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口腔全景曲面断层摄影与传统X线摄影优缺点,以期提高口腔摄影的影像质量。方法:登士柏普通牙片机进行口腔内摄影72例,利用ORTHOPHOS3C口腔曲面全景体层摄影机进行口腔曲面全景体层摄影72例,分析对比影像质量。结果:口腔内摄影显示牙齿数目少,并且被检者不易配合摄影;口腔曲面全景体层摄影,影像质量高,被检者体位舒适,易配合完成摄影。结论:口腔摄影以采用口腔曲面全景体层摄影为宜。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 X 射线数字断层融合技术在茎突综合征检查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014年6月至2014年10月在我院就诊的30例疑似茎突综合征的患者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接受 X 射线数字断层融合扫描,评价 X 射线数字断层融合技术对于茎突综合征诊断状况。结果:重建图像均能清晰显示茎突的解剖结构,确诊骨折茎突过长23例,其中8例走形不连续。结论:X 线断层融合技术对茎突综合征诊断具有重要的意义,是X 线平片及 CT 检查的重要延伸和补充。  相似文献   

6.
曲面断层摄影(Pantomography)是依据口腔颌面部对称性、颌骨牙弓呈弓形的解剖特点而设计的三轴固定连续旋转的弧形断层摄影,一次曝光即可显示颌骨、上颌窦、颞颌关节、茎突等部位[1、2],因其具有摆位迅速、准确、简便易操作的特点而广泛应用于临床。但因个体差异、投照因素以及曲面断层摄影自身存在的缺陷,都影响疾病的诊断。现结合我科10余年来所摄片中150张片子,将影响图像质量的几种因素及排除方法作如下总结,以期提高图像质量。1 图像质量缺陷1)颈椎影响上下前牙区域影像55例(36.7%),颈椎在…  相似文献   

7.
数字化曲面断层摄影在口腔种植牙领域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数字化曲面断层摄影在口腔种植牙领域的应用优势.方法 对497例种植牙患者使用数字化曲面断层摄影和普通X线摄影2种方法对种植牙进行影像对比,显示种植体支抗的种植情况.结果 数字化曲面断层摄影的辐射剂量明显低于普通X线摄影(P<0.05),数字化曲面断层摄影显示清楚的细微结构较普通X线片明显增多(P<0.05).结论 数字化曲面断层摄影较普通X线摄影对种植牙显示更为清楚,对提高诊断率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X射线数字断层融合技术在茎突综合征检查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014年6月至2014年10月在我院就诊的30例疑似茎突综合征的患者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接受X射线数字断层融合扫描,评价X射线数字断层融合技术对于茎突综合征诊断状况。结果:重建图像均能清晰显示茎突的解剖结构,确诊骨折茎突过长23例,其中8例走形不连续。结论:X线断层融合技术对茎突综合征诊断具有重要的意义,是X线平片及CT检查的重要延伸和补充。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应用牙片机采用经咽侧位法显示颞骨茎突影像的方法.方法 取 10 例成年人头颅骨标本统计乙状切迹中点与对侧茎突鞘部连线水平向枕侧侧斜的角度,根据髁状突经咽侧投照方法并结合此角度对20例茎突综合征患者进行摄片.结果 所有摄片均能清晰显示颞骨茎突影像.结论 牙片机茎突经咽侧位投照法摄影成功率高、影像清晰、放大率小、操作简单、快捷.  相似文献   

10.
正常茎突平均长度约2.5厘米,起干颞骨下面茎乳孔的前方。颞骨茎突过长报告者甚少,我院发现2例,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1.
郭志良  刘斌 《中外医疗》2015,(5):170-172
目的:了解隐蔽骨折诊断中数字化断层融合技术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该院2012年3月—2014年9月收治的136例经平片检查呈阴性、无法排除隐蔽骨折或经X线证实为疑似骨折的患者的临床资料,均接受数字化断层融合图像及数字数字X线摄影检查,探究数字化断层融合技术对隐蔽骨折的诊断意义。结果(1)图像良好率比较:136例患者中数字化断层融合图像良好94例,一般40例,差2例,良好率达69.12%;数字X线摄影图像良好67例,一般50例,差19例,良好率达49.26%;(2)检查及随访结果比较:62例接受数字X线摄影均呈阴性,数字化断层融合图像提示4例寰枢椎骨折,3例半脱位;10例腕部、手足骨折;21例四肢关节骨折;8例腰椎、胸椎、颈椎骨折;5例鼻骨骨折;7例骶尾骨骨折;4例胸骨、眼眶、肋骨、下颌骨骨折;数字X线摄影提示53例可疑骨折,数字化断层融合图像确诊35例骨折,18例排除骨折;数字化断层融合与数字X线摄影均确诊24例正常。随访发现,数字化断层融合诊断吻合临床诊断结果,确诊96例骨折。结论数字化断层融合技术在隐蔽骨折诊断工作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应用价值,临床上应引起足够重视。  相似文献   

12.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 ,人们对牙科病、牙齿矫形等越来越重视 ,口腔曲面断层摄影在临床诊疗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如何提高照片质量 ,满足临床需求 ,为临床提供更精确的诊断信息 ,是值得研究的一项课题。笔者应用意大利产GENDEX ORTHO RALIX92 0 0牙科机行口腔曲面断层摄影 ,取得了一些经验 ,现介绍如下。1 定位方法口腔曲面断层摄影过程中球管要做曲面旋转运动 ,这就要求对拍摄部位的定位十分精确 ,否则就会产生严重伪影或造成影像失真 ,影响诊断与治疗。一般牙科机都有定位装置 ,即定位灯 ,牙齿咬合器 ,嘴唇支架等。摆位时 ,让病人呈…  相似文献   

13.
刘在冰 《中国民康医学》2008,20(12):1386-1387
目的:探讨高分辨CT(HRCT)在颞骨骨折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颞骨骨折30例,均行横断面薄层(2mm)HRCT扫描作为基础扫描,部分病人同时行冠状扫描。结果:30例(共31耳)中27例均显示颞骨骨折线的存在,纵行骨折19例,横行骨折6例,混合型骨折2例,另3例仅见乳突蜂房积液。听骨链损伤8例,其中,锤砧节脱位5例,砧骨长突骨折2例,砧骨短脚短粗1例。面神经管损伤9例。结论:HRCT是诊断颞骨骨折及并发症的有效方法,对疑有颞骨骨折的病例HRCT应作为常规检查手段。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数字化全景曲面断层摄影在口腔颌面疾病诊断与治疗中的临床应用。方法对300例经Cranex D数字全景系统检查的口腔颌面疾病患者的成像方法与曝光条件进行总结分析。结果对口腔全景曲面摄影胶片进行评级,其中优片255例,优片率为85%;良片43例,良片率为14.3%;合格片2例,合格片率为0.7%,无差片(没有废片),一次曝光成功率达100%。结论数字化全景曲面断层摄影一次曝光即可全景显像,不仅成像速度快、所含影像范围广,且优片率高,曝光剂量低,具有高对比度、高分辨率以及低辐射特征,符合现代数字化诊疗趋向微创低辐射的检查特点,应用前景广阔。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64排螺旋CT三维容积重建VR和多平面重建MPR(包括曲面重建CPR)在诊断茎突综合征中的临床价值。方法:收集我院临床拟诊为茎突综合征并行64排螺旋CT扫描的18例患者,分别行三维容积重建VR和多平面重建MPR(包括曲面重建CPR)等图像后处理,测量其双侧茎突的长度和内倾斜角度。结果:18例患者(36侧)均通过64排螺旋CT薄层扫描及VR和MPR(包括CPR)重建,36侧茎突中35侧显示清晰,其中1例左侧茎突缺如。茎突长度〉301mm者23侧(63.9%),内倾斜角〉25度者32侧(88.9%)。双侧茎突长度均〈30mm,同时双侧内倾斜角均〈25度者仅有1例。结论:茎突过长结合角度异常是诊断茎突综合征的重要依据。64排螺旋CTMPR和VR重建能清楚、直观地显示茎突在三维空间的全貌,准确地测量其长度、角度以及反应其与周围组织结构的关系,是诊断茎突综合征的一种较准确、且理想的检查方法。  相似文献   

16.
茎突综合征亦称茎突过长综合征、Eagle综合征 ,是由于茎突过长、扭曲、折断或茎突方位、形态异常等原因 ,抵触邻近的血管、神经所引起的一系列临床症候群。现将茎突的发生、解剖、茎突综合症临床诊断、影像尤其是螺旋 CT三维成像诊断综述如下。1 茎突的发生与解剖  正常茎突为颞骨的一部分、系由胚胎期第二鳃弓 Reibert软骨上部发育而来。在胚胎时期 ,第二鳃弓背端的一部分与颞骨接合形成茎突 ,腹端部分骨化成为舌骨小角 ,中部变成茎突舌骨韧带。  茎突左右各一 ,根部起自颞骨鼓部后外 ,外耳道底部内侧 ,乳突根部前内侧 ,向前下方呈…  相似文献   

17.
陈晓波 《河北医学》2009,15(9):1133-1134
目的:口腔曲面断层X线机是口腔科专用X线机,用于口腔病变的X线检查。通过对PANEX-E口腔曲面断层X线机的部件从新设计制作,扩大了X线机的检查范围,由单纯的口腔科专用扩大到五官疾病的X线检查,解决了眼眶、额窦、前组筛窦、上颌窦、鼻腔等X线检查的曲面断层影像问题,使病灶影像清晰,提高了诊断的准确率。方法:制作PANEX-E口腔曲面断层X线机的头颅固定装置部件,使颏托能前后上下移动,左右旋转角度,改变了原来只能前后移动的功能,增加了检查部位。结果:通过对口腔曲面断层X线机部件的从新设计,增加了X线机的检查范围。结论:口腔曲面断层X线机改进检查方法使头颅五官的X线检查更方便,各组织部位层次较平片清楚,比CT检查经济实用,病灶影像清晰,提高了诊断的准确率。实现了一片多位检查的目的,填补了五官曲面断层X线检查的空白。  相似文献   

18.
颞骨茎突起于鼓部后外侧、外耳道底内侧、颈静脉孔前外侧,呈喙突状伸向前、内下方,左右各一,双侧发育不对称,有的则终身发育不全。茎突引起的疾病的主要症状为咽部不适或吞咽异物感,其主要原因为茎突过长。因茎突位置特殊。重叠较多,投照显示有一定困难,操作要求高,成功率低,有时不得不放弃检查治疗。笔者采用口腔全景机摄影,取得了较好的效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9.
茎突X线摄影方法的改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茎突X线摄影方法的改进Theimprovementofradiographyforprocessusstyloideus席道友(第三军医大学新桥医院放射科)630037颞骨茎突位于茎乳孔前方,自上而下向内前延伸,呈针状,根部略粗,远端逐渐变细,两侧常...  相似文献   

20.
曲面断层片、头影测量片数字化摄影技术在临床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研究曲面断层片、头影测量片数字化X线摄影技术及其临床应用。方法 :采用DonoptixTM 数字化摄影设备系统 ,对 4 7例患者的 78张曲面断层片、头影测量片进行拍摄。结果 :与曲面断层片和头影测量片的传统摄影技术比较 ,利用DonoptixTM 数字化X线摄影设备系统 ,它不仅大大缩短了病人的候诊时间 ,减少了X线的辐射量 ,而且免去暗室操作 ,计算机的存储功能有效的保证了临床上口腔疾病资料收集的完整性 ,为及时准确进行图像分析、处理提供了可靠保障。结论 :曲面断层片、头影测量片数字化X线摄影技术具有传统曲面断层片、头影测量片摄影技术所不具备的优越性 ,因而为口腔临床及科研提供了一种新的检查手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