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盘婧婧 《中外医疗》2012,(20):72-72
目的探讨并比较血管超声引导下施行PICC置管和盲插置管两种方法的临床疗效。方法将该院收治的26例实施PICC置管治疗的老年病人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各13例,对照组给予传统盲插置管,治疗组在血管超声引导下采用改良赛丁格穿刺技术实施PICC置管。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病人在机械性静脉炎发生率、一次穿刺成功率以及穿刺出血量方面相比,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血管超声引导下实施PICC置管手术能够明显减少机械性静脉炎的发生率、提高一次性穿刺的成功率、降低穿刺出血量,使老年病人的舒适度以及满意度得到明显提升。  相似文献   

2.
霍晓菁 《吉林医学》2013,34(10):1914-1916
<正>经外周穿刺的中心静脉导管(PICC)技术,在肿瘤化疗、刺激性药物输注、静脉营养治疗、长期静脉输液等治疗过程中发挥着巨大的作用,为患者和护理人员带来了很大的便利。传统PICC置管法置管部位选择在肘窝处或肘窝下2 cm,通过可视或可触摸的方法对预穿血管进行判断穿刺。但近年来大量的临床证据表明解剖标志引导的穿刺会导致严重的并发症,这些并发症的发生频率与穿刺点的选择、操作者的经验和患  相似文献   

3.
目的比较超声引导与传统盲穿法行外周静脉穿刺中心静脉置管术(PICC)的并发症发生率,探讨超声引导下行PICC置管的优势.方法对300例拟实施PICC的患者,根据肘部血管条件分为对照组136例(传统盲穿法)和超声组164例(高频超声实时引导下穿刺),分析比较两组的穿刺成功率、置管成功率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超声组一次穿刺成功率及一次置管成功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1).超声组出现并发症24例,对照组57例(P<0.01),两组局部血肿、局部感染、静脉炎及血栓形成发生率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超声引导下PICC置管相对于传统盲穿法简便、安全、成功率高,并发症少,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相似文献   

4.
《中国医学创新》2016,(21):85-87
目的:分析研究超声引导下改良塞丁格穿刺技术行PICC置管术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3年12月-2015年12月在本院住院的80例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对照组患者采取传统PICC盲穿术,观察组患者在超声引导下行改良塞丁格穿刺PICC置管术,对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观察组患者的置管成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导管异位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置管第2天穿刺点渗血和疼痛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采取超声引导下改良塞丁格技术穿刺PICC置管术,能明显提高一次性置管成功率,减少相关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5.
目的比较超声引导下经下肢置入PICC导管和股静脉置管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2月至2019年2月北京市石景山医院收治的恶性肿瘤晚期卧床患者54例,按照随机数表法分为两组,各27例。对照组接受超声引导下经股静脉置管,观察组接受超声引导下经下肢置入PICC导管,比较两种方法的一次性置管成功率、置管穿刺时长、置管相关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一次性置管成功率较对照组高,置管相关并发症较对照组少,穿刺时长较对照组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在严格把握适应证基础上,相比股静脉置管,超声引导下经下肢PICC置管更占一定优势,即并发症少、成功率高等,是一种可行的静脉通路方式选择。  相似文献   

6.
毛美芬 《吉林医学》2013,(36):7785-7785
目的:分析并探讨超声引导下PICC置管在乳腺癌术后化疗患者当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106例需要进行PICC置管的乳腺癌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53例,观察组采用在超声引导下置管的方式,对照组采用在盲穿引导下置管的方式,然后再比较两组患者的置管成功率和局部组织损伤的发生率。结果:观察组的置管成功率要明显高于对照组,而其局部组织损伤的发生率也要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盲穿置管的局限性,超声技术可以做到有效地克制,而且,超声技术可以将穿刺置管的成功率大大提升,降低了患者局部组织损伤发生的概率,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7.
欧小梅 《基层医学论坛》2013,(13):1720-1722
目的观察超声引导下改良塞丁格穿刺术在经外周穿刺中心静脉置管(PICC)置管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70例需行PICC的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5例,对照组采用传统方法行PICC置管;观察组采用超声引导下运用改良塞丁格技术行PICC置管。分析2组患者一次性穿刺、置管成功率及相关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一次性穿刺、置管成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置管时间短,机械性静脉炎、局部感染等相关并发症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未发生静脉血栓。结论采用超声引导下改良塞丁格技术行PICC置管,能提高一次性穿刺、置管成功率,缩短置管时间,减轻患者置管时疼痛,降低PICC并发症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在传统PICC置管中应用超声诊断仪进行血管定位穿刺的效果。方法将2016年1月—5月行PICC置管的患者172例作为对照组,2016年6月—11月行PICC置管的患者220例作为干预组。对照组采用传统盲穿肘下置管的方法,干预组在传统粗针穿刺的基础上应用超声定位进行肘上置管。结果干预组PICC置管一次穿刺成功率高于对照组(P<0.05),机械性静脉炎、PICC置管相关性血栓、穿刺部位皮下血肿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舒适度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应用超声定位进行传统PICC置管,可以提高置管成功率,减少置管后相关并发症的发生,减轻患者痛苦,值得在基层医院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9.
《中国现代医生》2020,58(27):166-169
目的 探讨隧道式PICC置管方法与传统PICC置管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19年10月~2020年3月我中心收治的76例PICC静脉置管患者为研究对象,使用随机数字表法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8例。观察组采用超声引导下隧道式PICC静脉置管方法,对照组采用常规超声引导下塞丁格PICC静脉置管方法,研究结局包括并发症发生率、一次置管成功率。结果 观察组患者渗血程度与量管后机械性静脉炎发生情况优于对照组,一次置管成功率和导管脱出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相比于常规超声引导下塞丁格PICC技术,隧道式PICC置管术可有效降低置管后渗血、机械性静脉炎及导管脱出的发生率,延长导管留置时间,有更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0.
王佳 《中外健康文摘》2013,(12):125-126
目的探讨PICC 导管置入长度的最佳体外测量方法.方法将80例拟行PICC置管术的患者随机分为A、B两组,各组40例.两组患者取平卧位,手臂外展90度.A组采用从穿刺点至右胸锁关节再加5cm的体外测量法, B组采用从穿刺点至胸骨上窝加3cm体外测量法,置管成功后,予胸部X线摄片定位.比较两组PICC导管置入上腔静脉的置管长度末端定位.结果 B组PICC导管置入上腔静脉的安全率显著高于A组, A、B两组测得置管长度与实际置管长度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均P>0.05).结论B组采用的体外测量法测量准确,可提高PICC导管置入上腔静脉的准确率.  相似文献   

11.
<正>肿瘤患者因长期输入化疗药物需要建立合适的静脉通路,但有1.5%的患者因各种原因无法使用上肢建立静脉通路,导致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困难。虽然应用颈内静脉置入PICC导管可解决这一难题,但颈部活动度大、易出汗,不仅易发生导管脱出及感染,且存在固定平台影响患者活动及美观的局限性。本研究采用隧道技术经颈内静脉置入PICC,并固定于锁骨下2-5 cm的胸前体表,可很好地解决上述问题。  相似文献   

12.
13.
目的:总结颈内静脉穿刺置管的经验,探讨超声引导下颈内静脉穿刺置管在血液透析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彩超引导下和盲穿的颈内静脉透析导管置管共1925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使用传统盲穿598例,超声引导1327例,比较两种方法行颈内静脉穿刺置管术的成功率、穿刺时间和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传统盲穿598例中,一次成功537例(89.8%),总穿刺时间(62±18)s,总成功率94.5%(565例),发生局部血肿34例(5.7%),误穿颈动脉19例(3.18%),严重血肿1例(0.02%)窒息进入ICU治疗7 d后死亡。超声引导1327例,一次成功1264例(95.3%),穿刺时间(30±5)s,总成功率100.0%,误伤颈动脉3例(0.02%),26例B超发现右颈内血管狭窄不宜穿刺,发现血管内血栓5例,为避免在此部位穿刺造成静脉血栓脱落引起肺栓塞,采用经超声引导下另行左颈内静脉或股静脉穿刺置管术,操作成功。除3例发生局部皮下小血肿外,未发生其他严重并发症。结论彩超引导定位下行颈内静脉留置透析导管与传统盲穿比较,穿刺时间短、并发症少,更为安全,值得临床推广,医护人员在使用导管的过程中需积极预防和正确处理各种并发症。  相似文献   

14.
贺大菊  伍海燕  王蔓莉 《当代医学》2011,17(34):108-109
目的 探讨彩超引导下对低出生体重儿置入PICC导管的成功体会.方法 选择对新生儿科2例超低出生体重儿采用彩超置入PICC治疗.结果 2例接受PICC新生儿中,均穿刺成功,且无并发症.留置管时间平均19d.结论 超声检查操作简便安全、显像实时直观、无创伤、可重复,对于外周静脉细、血管条件差的危重患儿的PICC置管具有指导性作用,使置管更为安全,提高了穿刺成功率.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和探讨超声引导下改良塞丁格技术与传统 PICC 置管术穿刺及置管成功率、并发症发生率的差异。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8月~2014年11月收治的8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 A 组(40例,超声引导下改良塞丁格技术),B 组(40例,传统 PICC 置管术),对比两组患者的应用效果。结果:A 组患者术中穿刺、置管一次成功率显著高于 B 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 组患者术后并发症总发生率显著低于 B 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超声引导下改良塞丁格技术与传统 PICC 置管术相比,传统 PICC 置管术术中穿刺、置管一次成功率较低,并发症总发生率较高;而超声引导下改良塞丁格技术,可以提高穿刺、置管一次成功率,降低并发症总发生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在彩色超声仪器引导下行PICC置入术的体会。方法利用彩色超声仪器引导下,定位穿刺血管,更换穿刺针,行PICC置入术。结果B超引导下行PICC穿刺20余例,均取得成功,减少并发症与相关文献相符合。结论彩色超声仪器引导下行PICC置人术,不但为医院节约设备开支,创造经济收益,更为患者带来福音,减少痛苦和经济损失,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解决血管条件差者置入PICC的方法。方法:为11例无法直接置入PICC的患者,在超声引导下运用微插管鞘技术置入PICC。结果:11例患者均成功置入PICC,无并发症发生,成功率为100%。结论:超声引导运用微插管鞘技术解决了血管条件差者置入PICC的难题,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8.
目的 评价老年病人经外周静脉穿刺中心静脉置管术(PICC)的方法和超声引导应用价值。 方法 回顾分析PICC置管术137例,其中73例为传统穿刺置管,64例为超声引导穿刺,对这两种方法进行对比研究,统计两种方法的一次成功率、并发症发生率及期前拔管率。 结果 传统组和超声组的一次成功率分别为71.2%和95.3%,存在显著差异(p<0.05);传统组和超声组的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19.2%和3.1%,存在显著差异(p<0.05);传统组和超声组的期前拔管率分别为24.7%和10.9%,存在显著差异(p<0.05);并根据术前超声检查测量目标血管的内径进行ROC曲线分析,传统组和超声组的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821和0.973,存在显著差异(p<0.05)。 结论 超声实时引导PICC置管有传统穿刺法无可比拟的优越性,特别是在老年病人中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9.
通过对15例无导针器超声引导下改良塞丁格PICC置管的术前准备、血管选择、操作步骤进行描述和总结,为临床置管护士在B超引导下行改良塞丁格PICC置管操作前和操作中的技术改进,如何提高穿刺成功率以及降低患者费用提供参考和依据。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精细化管理在超声引导下观察PICC置管维护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9年1—12月间收治的采用超声引导下行PICC置管患者330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中165例精细化管理模式下穿刺的患者设为观察组,采用传统管理模式的165例患者设为对照组。观察两组患者置管成功率、并发症发生的情况及护理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穿刺成功率为93.33%,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4.2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深静脉血栓、导管堵塞、导管意外脱落、置管部位及相关血流感染的发生率分别为1.21%、3.64%、3.64%、0.61%,显著低于对照组的5.45%、10.91%、9.09%、4.8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护理满意度为97.58%,显著高于对照组的92.1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超声引导下PICC置管中应用精细化管理可有效减少脱落、出现、感染等并发症的发生并提高患者的满意度。既保证PICC置管后续治疗的实施,又提高护理人员的工作质量,达到和谐医患的目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