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沈永奇 《医学综述》2011,17(13):1954-1957
K-ras基因在结直肠癌(CRC)发生、发展中均有重要作用,K-ras野生型的CRC患者对西妥昔单抗(C225)敏感,而突变型者不敏感。目前K-ras状态已确定为是否对CRC患者使用C225的标准。CRC的K-ras突变主要发生在第一外显子的12、13位点,原发灶是最常用的检测标本,转移灶及晚期患者的血浆检测也有一定意义。K-ras突变的检测方法很多,目前测序法仍是金标准。  相似文献   

2.
目的 K-ras基因在结直肠癌发生、发展中均有重要作用。K-ras野生型的患者对西妥昔单抗(Cetuximab,C225)敏感,而突变型者不敏感。文中探讨结直肠癌中K-ras基因突变情况及其临床病理学意义。方法从结直肠癌石蜡标本中提取基因组DNA,采用焦磷酸测序(pyrosequencing)法检测67例结直肠癌中K-ras基因的突变情况。结果 K-ras基因突变率为38.8%(26/67),发现6种突变类型,即第12密码子(GGT→GAT、GGT→GTT、GGT→TGT、GGT→AGT、GGT→GCT)突变和第13密码子(GGC→GAC)突变。K-ras基因突变57.7%发生在第12密码子的第2位碱基,最多见突变类型为(GGT→GAT)。女性患者K-ras基因突变率(57.7%)高于男性患者(26.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有淋巴结转移组K-ras基因突变率(58.8%)高于无淋巴结转移组(32.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K-ras基因突变与患者年龄、肿瘤位置、浸润深度、组织学类型及Dukes’分期无显著相关性(P>0.05)。结论焦磷酸测序可用于K-ras基因突变的快速检测;K-ras基因突变在女性结直肠癌患者及有淋巴结转移的患者中多见,可望成为判断结直肠癌预后的重要指标。  相似文献   

3.
结直肠癌为化疗低度敏感的肿瘤,晚期结直肠癌单纯化疗有效率较低.2006年12月-2007年12月,我院对2例晚期结直肠癌患者采用西妥昔单抗联合化疗治疗取得明显的近期疗效,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4.
唐焱 《医学综述》2011,17(17):2620-2622
结直肠癌是消化道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其治疗方法主要以手术切除为主,辅助进行化疗和放疗,但是这些治疗方法都不能达到满意的疗效。近年来分子靶向治疗逐渐成为研究热点。有关表皮生长因子受体和血管内皮因子受体等与结直肠癌的发生、发展和转移的关系及其信号传导机制的研究也有了很大进展。因此,分子靶向药物导向治疗有望成为治疗结直肠癌的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5.
廖旺军  徐飞 《循证医学》2022,(5):268-271
<正>1文献来源Raghav K,Ou F-S,Venook AP,et al. Acquiredgenomic alterations on first-line chemotherapy with cetuximab in advanced colorectal cancer:circulatingtumor DNA analysis of the CALGB/SWOG-80405Trial (Alliance)[J]. J Clin Oncol, 2022:JCO2200365. Online ahead of print.2证据水平1b。  相似文献   

6.
黄敏敏 《吉林医学》2011,32(23):4926-4927
目的:探讨晚期结直肠癌应用西妥昔单抗联合化疗的护理。方法:对22例接受西妥昔单抗治疗患者进行有针对性的心理疏导和健康教育,采取预防措施。结果:20例患者没有不良反应病例发生,严重皮疹1例,严重皮疹和严重口腔溃疡1例。结论:掌握西妥昔单抗的临床应用和不良反应处理方法,细心的照料能预防和减轻西妥昔单抗不良反应,提高治疗效果,改善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西妥昔单抗联合不同化疗一线治疗K-Ras野生型转移性结直肠癌(m CRC)的效果及安全性。方法:选取58例K-Ras野生型m CRC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29例。对照组采用单纯化疗治疗,观察组采用西妥昔单抗联合化疗治疗,两组均完成8周期治疗。比较两组客观缓解率(ORR)、疾病控制率(DCR),观察两组中位无进展生存期(PFS)、中位总生存期(OS),比较两组皮疹发生率。结果:两组ORR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DCR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中位PFS和中位OS显著长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皮疹发生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西妥昔单抗联合化疗一线治疗K-Ras野生型m CRC较单纯化疗方案能够显著提高近期疗效,延长患者中位PFS和OS,不良反应以皮疹为主。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西妥昔单抗联合FOLFIR方案对比单用FOLFIRI方案治疗晚期结直肠癌的近期疗效及毒副反应。方法:28例经病理组织学确诊的晚期结直肠癌患者,随机分为两组,12例给予西妥昔单抗联合FOLFIRI方案治疗,西妥昔单抗首次给予负荷剂量400 mg/m^2,每周给予维持剂量为250 mg/m^2。FOLFIRI方案(CPT-11 180 mg/m^2第1 d;CF200 mg/m^2第1 d、第2 d;5-FU400 mg/m^2静推,第1 d、第2d;5-FU600 mg/m^2持续静滴22 h,第1 d、第2 d,每2周重复),16例单用FOILFIRI方案。结果:西妥昔单抗联合FOLFIRI方案全组12例患者中,完全缓解(CR)2例,部分缓解(PR)3例,稳定(SD)3例,进展(PD)4例,有效率为41.6%,疾病控制率为66.6%,中位肿瘤进展时间为(TTP)6.5个月;16例单用FOLFIRI方案,有效率为31.2%,疾病控制率为50%。西妥昔单抗联合FOLFIRI方案主要毒副反应为皮疹,腹泻和粒细胞减少。结论:西妥昔单抗联合FOLFIRI方案治疗晚期结直肠癌疗效较好,毒副反应可耐受。  相似文献   

9.
刘建化  杨冬阳  黎莹  江韦韦  马冬 《广东医学》2012,(21):3324-3326
目的探讨西妥昔单抗联合FOLFIRI一线治疗转移性结直肠癌的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回顾性分析72例经组织病理学证实的转移性结直肠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观察组34例,联合应用FOLFIRI化疗方案(伊立替康180 mg/m2,持续静脉滴注30~90 min,d1;随后亚叶酸钙200 mg/m2,静脉滴注120 min,d1;氟尿嘧啶400 mg/m2,静脉滴注,d1;氟尿嘧啶2 400 mg/m2,持续静脉泵入46 h;每2周重复,化疗不超过12周期)和西妥昔单抗(500 mg/m2静脉滴注120 min,每2周重复,使用6~12次);对照组38例,只采用FOLFIRI化疗(具体方案同观察组)。结果观察组和对照组的疾病控制率分别为91.2%和68.4%(P>0.05),临床有效率分别为67.6%和28.9%(P<0.05)。观察组27例(79.4%)患者出现痤疮样皮疹,而对照组无皮疹发生;此外包括恶心呕吐、肝损害、神经毒性、骨髓抑制、脱发等不良反应两组的发生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西妥昔单抗联合FOLFIRI化疗一线治疗转移性结直肠癌疗效明显,可提高肿瘤对放化疗敏感性,不良反应可以耐受。  相似文献   

10.
白春梅  黄凌 《循证医学》2009,9(3):144-146
1 文献来源 Karapetis CS, Khambata-Ford S, Jonker DJ, et al. K-ras mutations and benefit from Cetuximab in advanced colorectal cancer [J]. N Engl J Med, 2008, 359(17): 1757-1765.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结直肠癌(CRC)中K-ras基因突变和多药耐药相关蛋白的表达及两者的关系。方法:利用免疫组织化学、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检测K-ras基因及多药耐药相关蛋白在CRC中的表达。结果:结直肠癌中Pgp、Topo-Ⅱ、CerbB-2、GST-π和Ki-67的阳性率分别为15.8%,84.21%,26.13%,71.42%,32.67%。 Pgp、Topo-Ⅱ的表达和K-ras突变率与肿瘤发病的性别、类型、分化程度、浸润深度及有无淋巴结转移无关(P>0.05),CerbB-2、GST-π的阳性率与肿瘤淋巴结转移相关(P<0.05),Ki-67的阳性率与肿瘤浸润深度和淋巴结转移相关(P<0.05)。 K-ras基因突变率为28.94%,与CerbB-2的表达呈正相关(P<0.05)。结论:联合检测多药耐药相关蛋白及K-ras突变有助于临床判定CRC对化疗药物的敏感性、制定个性化化疗方案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K-ras基因突变型晚期大肠癌患者一线化疗及联合靶向治疗方案的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8年1月-2013年12月本院收治的经病理确诊的55例K-ras基因突变型晚期大肠癌患者的临床及病理特征,并行疗效观察及生存分析.结果 随访至2013年12月31日,55例中45例(81.8%)死亡,中位总生存期为14.4个月,中位无进展生存期为5.7个月,1年生存率为66%.在客观缓解率方面,奥沙利铂组客观缓解率(objective response rate,ORR)(32%)较伊立替康组ORR(23.1%)高,伊立替康+BEV组ORR(37.5%)较伊立替康组ORR(23.1%)高,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在疾病控制率方面,伊立替康+BEV组治疗疾病控制率(disease control rate,DCR)(100%)较伊立替康组DCR(84.6%)高,但亦无统计学差异.结论 K-ras突变型患者使用以奥沙利铂为主的化疗方案更有利于客观缓解率的提高;化疗联合贝伐珠单抗对于K-ras突变型患者生存期的延长显示出一定作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结直肠癌组织中促血管生成素-2(Ang-2)及酪氨酸激酶受体-2(Tie-2)mRNA的表达及K-ras基因突变的意义。方法: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法分析40例结直肠癌组织和10例正常结肠黏膜组织中Ang-2及Tie-2的表达,应用PCR-SSCP方法检测40例结直肠癌组织中K-ras基因突变情况。结果:结直肠癌组织中Ang-2和Tie-2 mRNA的表达量高于正常组织(t=39.960、9.490,P<0.05)。K-ras基因突变率达42.5%(17/40),其中12密码子突变11例(64.7%),13密码子突变6例(35.3%)。浸润达肌层、有淋巴结转移和低未分化癌组织Ang-2mRNA高表达率较高(χ2=6.593、10.165、5.974,P均<0.05),Dukes分期C和D期、浸润达肌层、有淋巴结转移和低未分化癌组织Tie-2 mRNA高表达率也较高(χ2=4.365、8.864、8.087和9.086,P<0.05)。K-ras基因突变率在淋巴结转移的结直肠癌组织中高于无转移者(χ2=6.320,P<0.05),Dukes分期C、D期癌组织高于A、B期(χ2=13.961,P<0.05)。存在K-ras基因突变的癌组织中Ang-2和Tie-2 mRNA表达水平高于无突变者(t=4.056,7.518,P<0.05)。结论:Ang-2、Tie-2的表达与结直肠癌的血管生成以及早期转移有关。K-ras基因突变可作为评估结直肠癌转移和预后的分子生物学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大肠癌K-ras基因突变状况与VEGF-c,Ang-2在大肠癌中的表达及相关性。方法:采用基因测序法,S-P免疫组化法对80例大肠癌组织及15例正常组织进行K-ras基因测序及免疫组化染色。结果:大肠癌组织中K-ras基因突变发生率为27.5%,VEGF-c,Ang-2,表达率分别为48.75%和35.00%。统计学显示K-ras基因突变与VEGF-c表达呈正相关(r=0.624,P<0.05),与Ang-2表达无相关性。结论:肿瘤新生血管的形成是一种多因素多途径的相互协同过程,对K-ras基因突变患者寻找新的靶点以便控制肿瘤微血管形成,切断肿瘤转移途径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5.
运用非同位素PCR-SSCP分析检测结肠腺瘤与腺癌中K-ras基因的改变,探讨该基因改变与结肠腺瘤不典型增生、结肠腺癌分期及分化程度之间的关系。结果显示,与自身正常及癌旁粘膜比较,24例结肠腺场中,5例出现单链带的泳动变位,阳性率为21%;18例腺瘤中检出2例有单链带泳动变位,均为伴局部场变的腺瘤组织,提示当腺瘤发生ras基因改变时,其恶性倾向增大。但结肠癌的分期及分化程度与PCR-SSCP分析阳性率无明显相关性。增生性及幼年性息肉均未检出有改变。该法简便快速,不用同位素,可适用于临床标本检测。  相似文献   

16.
目的:测定大肠癌患者外周血血浆游离DNA中含表皮生长因子和卵泡抑素结构域的跨膜蛋白(TPEF)基因启动子区异常甲基化率及K-ras基因12密码子突变率,评估联合检测此二个分子标记非损伤性筛选和诊断大肠癌的可行性.方法:提取大肠癌患者外周血血浆DNA,采用突变富集PCR-RFLP法检测K-ras基因突变,甲基化特异性PCR法检测TPEF基因甲基化异常.结果:42例大肠癌患者血浆标本中,27例检测到TPEF甲基化异常,16例检测到K-ras基因12密码子突变,联合二个分子标记,大肠癌患者诊断符合率为76.2%.结论:联合检测K-ras、TPEF基因异常将可能是一种非损伤性筛选和诊断大肠癌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EGFR及K-ras蛋白在大肠息肉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免疫组化法检测大肠息肉及大肠癌组织EGFR和K-ras的蛋白表达。总结大肠息肉组中EGFR和K-ras蛋白表达与临床参数的关系,并分析两种蛋白表达的相关性。结果大肠腺瘤性息肉及大肠癌组的EGFR蛋白阳性表达率分别为64.29%与62.61%,均高于大肠非腺瘤性息肉组的32.00%(P<0.05);大肠腺瘤性息肉组的K-ras蛋白阳性表达率为78.57%,高于大肠非腺瘤性息肉及大肠癌组的36.00%及46.09%(P<0.05)。两种蛋白表达在组织学分型方面比较有差异(P<0.05),而在性别、年龄、息肉数量及部位方面比较无差异。在大肠息肉中EGFR与K-ras蛋白表达呈显著正相关(r=0.444,P<0.005)。结论 EGFR及K-ras蛋白在大肠腺瘤性息肉中有一定表达;二者的表达升高可能与大肠腺瘤性息肉的发生与恶性转化有一定关系;二者在大肠息肉的发生发展中有协同作用。  相似文献   

18.
《中国现代医生》2018,56(30):6-9
目的研究结直肠癌MICA基因的表达与p53、K-ras基因突变之间的联系。方法选取我院从2015年8月~2017年8月132例结直肠癌患者为此次研究对象行回顾性分析,应用半定量PCR-SSCP技术,进行mRNA水平的检测,对结直肠癌组织MICA基因表达量与p53、K-ras进行检测,并分析结直肠癌MICA基因表达与p53、K-ras基因突变之间的相互关联。结果在K-ras基因突变组中的MICA平均表达量显著高于K-ras基因未突变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p53基因突变组中的MICA平均表达量显著高于p53基因未突变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高表达的MICA基因的发生可能与p53、K-ras基因突变关系密切,MICA基因的表达情况是目前检测结直肠癌的关键,应引起人们的广泛关注。  相似文献   

19.
大肠癌患者粪便K-ras基因突变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粪便中K_ras基因突变的检测用于大肠癌诊断及筛查的可行性。方法:应用基因扩增_单链构象多态性分析_银染法检测癌组织及粪便中K_ras基因突变。结果:31例大肠癌患者粪便K_ras基因扩增率为70%,癌组织中检测到K_ras突变9例,在相对应患者粪便中检测到突变7例,敏感性77%(7/9),特异性100%。粪便中K_ras基因突变与肿瘤分化程度、Dukes分期、肿瘤部位、粪便隐血试验(Fecal ollult bloodtest FOBT)及癌胚抗原(carcinoembryonic antigen,CEA)无关。结论:粪便中突变基因检测有望成为一种新的大肠癌无创性筛检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