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脑卒中后抑郁与社会支持及应对方式的关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探讨脑卒中后抑郁与社会支持及应对方式的关系.方法 采用病例对照研究,以社会支持评定量表(SSRS)和医学应对问卷(MCMQ)对89例脑卒中后抑郁患者(抑郁组)和77例不伴有抑郁的脑卒中患者(非抑郁组)进行测评.结果 抑郁组社会支持总分、主观支持、支持利用度因子分均显著低于非抑郁组(P<0.01);抑郁组面对因子分显著低于非抑郁组(P<0.05),而屈服因子分显著高于非抑郁组(P<0.01).结论 社会支持不足和采取消极的应对方式可能是脑卒中后抑郁发生的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2.
脑卒中后抑郁相关因素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首次发生脑卒中急性期合并的卒中后抑郁与血清中5-羟色胺(5-HT)浓度和多种相关因素的关系。方法:采用病例一对照研究方案。结果:脑卒中后抑郁患者血清中5-HT浓度较非脑卒中后抑郁低,且与抑郁程度成正相关。左侧病灶发病率高于右侧病灶。结论:卒中后抑郁是脑卒中常见的并发症,以轻、中度抑郁为主,且相关因素较多。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脑卒中后抑郁(PSD)的相关因素。方法:采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对患者的抑郁程度进行评分,采用改良的爱丁堡斯堪的那维亚神经功能缺损评分表(SSS)对患者的神经功能进行评分,头颅CT或头颅MRI(1.5T)进行病灶定位,日常生活能力量表判定日常生活能力。结果:脑卒中后抑郁的发生率较高,约36.7%,与患者的性别、文化程度、病灶部位、神经功能缺损的程度及日常生活能力相关。结论:卒中后抑郁发生率高,需早期干预治疗。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酒精依赖的影响因素。方法 采用生活事件量表、社会支持量表及饮酒问卷对138名酒精依赖患者进行测评,并对结果进行相关、回归及路径分析。结果 相关分析显示:患者年龄、日饮酒量、饮酒年限、生活事件与酒精依赖呈正相关(r=0.255~0.658,P<0.01);社会支持与酒精依赖呈负相关(r=-0.567,P<0.01)。多因素分析显示:生活事件、饮酒年限及社会支持为酒精依赖的影响因素。影响患者酒依赖症状的有两条路径:生活事件→酒精依赖;生活事件→社会支持→酒精依赖。结论 生活事件、饮酒年限和社会支持是酒精依赖的影响因素,社会支持是生活事件与酒精依赖的中介变量。  相似文献   

5.
护理专业女生抑郁及其相关因素探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探讨护校女生抑郁与生活事件、应对方式、人格特征间的相互关系及其对抑郁的预测性 ,为改善其心理素质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Zung’s抑郁自评量表 (SDS) ,青少年生活事件量表 ,应对方式问卷及修订的艾森克个性问卷 (EPQ) ,对广州市某护校 16~ 2 0岁 42 2名女生进行测查。结果 抑郁检出率 2 3 .46% ,一、三年级女生SDS分及抑郁检出率显著高于二年级 (P <0 .0 5 ) ;消极应对分、生活事件应激值、N量表分均与SDS显著正相关 (r =0 .3 69,0 .3 78,0 .40 7,P <0 .0 1) ,积极应对分、E量表分与SDS显著负相关 (r =-0 .3 2 4,-0 .3 3 7,P <0 .0 5 ) ;各因子间也存在一些显著性相关 ;多元回归分析提示 :N量表分 ,生活事件及消极应对分对抑郁发生有显著预测作用。结论 一、三年级女生是抑郁发生的高危人群 ;生活事件、应对方式人格特征对护校女生抑郁的发生既有直接的影响 ,又存在交互作用。  相似文献   

6.
脑卒中后抑郁相关因素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脑卒中后抑郁(PSD)是脑血管病常见的并发症.国外文献报道,脑卒中患者PSD的发生率40%~50%左右[1].为探讨脑卒中后抑郁发生情况,我们对脑卒中患者50例的抑郁情况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7.
脑卒中后抑郁的相关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脑卒中后抑郁(PSD)的发生率及相关因素。方法对356例初发急性脑卒中患者的抑郁程度、神经功能缺损程度及日常生活能力(ADL)进行评定,对性别、病灶部位及性质、文化程度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等因素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脑卒中后抑郁(PSD)发生率为36.2%,绝大多数为轻度和中度抑郁;抑郁的发生与额颞叶和基底节区病灶、文化程度、家庭经济状况、神经功能缺损程度及日常生活能力(ADL)等因素呈显著性相关。结论 PSD是脑卒中患者的常见并发症,并与多种因素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卒中抑郁(PSD)的发病率和相关因素,为卒中后抑郁的干预提供依据。方法:采用临床流行病学调查方法对308例脑卒中患者进行卒中后抑郁及其相关因素的现状调查,并相关因素进行分析。结果:卒中后PSD的发生率为19.80%,卒中后抑郁发生的相关因素有初发复发、经济收入、知识水平。结论:卒中后抑郁发生率较高,它的发生可能是社会心理学因素和神经生物学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脑卒中后抑郁(post—stroke depression,PSD)的发生率及相关因素。方法对248例脑卒中住院患者采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美国国会卫生研究院神经功能缺损评分(NIHSS),统计分析抑郁发生和性别及其他因素的相关性。结果脑卒中后抑郁的发生率为37.9%,抑郁的发生与神经功能缺损程度、病灶部位有关,与患者性别无关。结论PSD是脑卒中的常见并发症,发生率较高,而且受多种因素影响。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分析影响脑卒中后抑郁患者抑郁程度的相关因素。方法 2011年1~10月期间于神经内科门诊收集急性脑卒中后并发抑郁患者100例。通过量表搜集患者的一般资料包括患者的年龄、性别等,以及相关临床资料如卒中类型、卒中次数、合并症及名称等。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上述相关因素对卒中后抑郁的程度是否存在影响并计算影响的OR值。结果脑卒中后抑郁患者中轻度抑郁所占百分比为57.1%,中度所占百分比为34.3%,重度抑郁百分比为8.6%。经Logistic回归分析,年龄、家庭关系、卒中次数、合并症种数对抑郁严重程度的影响有统计学意义,家庭关系影响程度最大。结论加重卒中后抑郁程度的相关因素有年龄轻、家庭关系差、卒中次数多、合并症种数多,其中家庭关系的影响程度最大。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住院脑卒中患者主要照顾者心理状态及其与应对方式和社会支持的相关性。方法:采用便利取样选取住院脑卒中患者主要照顾者160名,利用一般资料问卷,激惹、抑郁和焦虑自评量表(IDA)、医学应对方式问卷(MCMQ)、社会支持评定量表(SSRS)调查其心理状态、应对方式和社会支持的情况。结果:住院脑卒中患者主要照顾者心理状态得分从高到低依次为焦虑、抑郁、外向型激怒和内向型激怒;应对方式中选择积极应对的面对、回避,消极应对的屈服,得分分别为(10.32±2.76)、(18.39±3.24)和(15.08± 2.96)分;社会支持得分从高到低依次为主观支持、客观支持和支持利用度;相关分析显示,住院脑卒中患者主要照顾者心理状态各维度得分与积极的应对方式即面对和回避得分呈显著负相关,而与消极的应对方式屈服得分呈显著正相关(均P<0.05);住院脑卒中患者主要照顾者心理状态各维度得分与社会支持各维度得分呈显著负相关(均P<0.05)。结论:住院脑卒中患者主要照顾者焦虑、抑郁等心理状态较明显,消极的应对方式可能加重其心理问题,而积极的应对方式和更好的社会支持有利于改善不良心理状态,临床可以采取针对性的干预措施。  相似文献   

12.
目的 系统分析舍曲林治疗卒中后抑郁(PSD)的疗效.方法 检索Cochrane Library、Medline、Embase、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查找以舍曲林治疗PSD的随机对照试验(RCT),对纳入的RCT进行质量评价,采用Rev Man 5.1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 共纳入9项RCT,包括791例PSD患者.Meta分析结果显示,治疗4周、8周及12周后,试验组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分下降程度明显高于对照组(MD=-3.04、-6.64、-6.27,95%CI:-3.78~-2.30、-7.67~-5.61、-11.08~-1.46);治疗4周、8周后美国国立卫生院神经功能缺损评分(NIHSS)改善程度明显高于对照组(MD=-2.07、-2.38,95%CI:-2.62~-1.53、-3.38~-1.38);治疗4周、8周及12周后BI指数升高程度高于对照组(MD=6.18、12.92、12.76,95%CI:2.72~9.65、8.00~17.84、4.54~20.97).结论 舍曲林可明显改善PSD患者的抑郁症状,并且有益于改善其日常生活能力,促进患者神经功能的恢复.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青少年品行障碍患者与生活事件、社会支持及应对方式的关系.方法:采用青少年生活事件量表(Adolescent self-rating life events checklist,ASLEC)、领悟社会支持量表(Perceived social support scale,PSSS)和特质应对方式问卷(Trait coping style questionnaire,TCSQ)对86名青少年品行障碍和118名职高学生进行对照研究.结果:与对照组相比,品行障碍组在人际关系、学习压力、受惩罚、健康适应、其他及总生活事件得分均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在家庭支持、朋友支持及总社会支持得分均较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品行障碍组较多采用消极的应对方式,较少采用积极应对方式,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1).品行障碍青少年生活事件与积极应对方式呈负相关(P<0.05),与消极应对方式呈显著正相关(P<0.01);社会支持与积极应对呈正相关(P<0.01),与消极应对呈显著负相关(P<0.01).回归分析显示家庭支持为青少年品行障碍的保护因素;而学习压力为青少年品行障碍的危险因素.结论:青少年品行障碍与应激生活事件、不良应对方式和社会支持缺乏有关.帮助青少年减轻应激生活事件和提供良好的社会支持,使其获得积极应对的能力,便于减少不良行为的发生.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卒中后抑郁(PSD)及脑卒中患者血脂水平的差异,为其临床诊治寻找更多的实验室依据。方法对50例PSD及50例脑卒中非抑郁患者分别进行血脂检测,并将结果与对照组进行比较。结果PSD患者血清总胆固醇(TC)水平高于对照组和脑卒中组,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1),而血清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HDL-C)、低密度脂蛋白(LDL-C)与脑卒中组和对照组比较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05);脑卒中组与对照组各指标比较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05);相关分析显示PSD组患者的TC与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得分及自评抑郁量表(SDS)得分呈显著正相关(r=0.34和0.37,P<0.01),其余血脂指标浓度与量表测定得分无相关性(P>0.05)。结论TC水平测定可作为PSD患者的诊断和治疗指标应用于临床。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五羟色胺转运体基因启动子区域(5-HTTLPR)基因多态性与脑卒中后抑郁(PSD)的关系。方法:通过Review Manager 5.2软件对筛选出的6项国内外有关5-HTTLPR基因多态性与PSD关系的文献进行综合评价,分别从基因型和等位基因两个方面进行分析,并进行异质性检验、合并效应量分析。结果:各研究间基因型及等位基因的检验结果均无异质性(I2=0%,P>0.05)。合并效应量:L/L基因型OR(95%CI)=0.53(0.37~0.76),综合检验Z=3.47,P<0.001;S/S基因型OR(95%CI)=2.19(1.66~2.89),综合检验Z=5.54,P<0.001;S/L基因型OR(95%CI)=0.67(0.51~0.88),综合检验Z=2.84,P=0.005;L等位基因OR(95%CI)=0.55(0.45~0.67),综合检验Z=5.83,P<0.001;S等位基因OR(95%CI)=1.81(1.48~2.21),综合检验Z=5.83, P<0.001。结论:5-HTTLPR 基因多态性中S/S基因型及S等位基因可能是患PSD的危险因素,L/L、S/L和L等位基因可能是保护性因素。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新兵心理症状的影响因素及生活事件对心理症状的作用模式. 方法: 采用陆军义务兵生活事件问卷、 症状自评量表(SCL-90)、简易应付方式问卷(SCSQ)、成人艾森克个性问卷(EPQ)和社会支持问卷对1114名陆军新兵在集训结束时进行评定,统计分析采用逐步回归分析、交互作用分析和通路分析. 结果: 神经质个性、生活事件、阴性应付方式、客观社会支持对心理症状的影响有显著性,β绝对值为0.09~0.48,4个变量可解释心理症状总方差的64.4%;生活事件和神经质的交互作用对心理症状的直接影响有显著性(β=0.155, P<0.01),包括该交互作用在内的5个显著自变量可解释总方差的66.4%, R2的改变有显著性(FChange=13.43, P<0.01);生活事件对心理症状间接作用的中介因素有神经质和阴性应付方式,但它不直接通过客观社会支持对心理症状产生影响. 结论: 新兵的神经质个性、生活事件、阴性应付方式、客观社会支持、生活事件与神经质的交互作用对心理症状均有直接影响;生活事件影响心理症状的中介因素有神经质倾向、客观社会支持和阴性应付方式.  相似文献   

17.
目的:了解长沙市开福区产妇产后抑郁的现状,基于结构方程模型探索产后抑郁的影响因素、相关关系 及作用路径。方法:随机选取于2015年内在长沙市开福区分娩且符合纳入标准的产妇作为研究对象,建立前瞻性出 生队列。应用自制的产妇一般情况调查表收集产妇及家庭的相关信息,应用爱丁堡产后抑郁量表(EPDS)评估产妇产 后1个月的抑郁情绪。采用结构方程模型探讨产后抑郁的影响因素及相关关系。结果:共调查961例产妇,82例(8.2%) EPDS总分≥9。由结构方程路径分析图可知影响因素对产后抑郁的作用路径、大小及相关关系;具体影响因素为母 亲的年龄、文化水平、家庭人均收入、有无准备怀孕、妊娠并发症及合并症、受孕方式、分娩方式、喂养方式、婴 儿出生体重、婴儿性别及患病就医。结论:长沙市开福区产妇产后抑郁的发生率较低,结构方程模型可以应用于探 讨产后抑郁的影响因素及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18.
脑卒中患者生命质量及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对长沙市1994年部分城区自然人群中278例患者进行了脑卒中的回顾性调查。结果显示:患者病后生命质量迅速下降;半年内开始回升,以后趋于稳定,仍明显低于病前。多元线性回归模型表明,影响慢性脑卒中患者生命质量的主要因素为:脑卒中类型,年龄,家庭护理误工数,丧失劳动力天数。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脑卒中后抑郁(PSD)与应对方式及社会支持的关系,为心理干预提供依据,以促进患者的全面康复。方法采用抑郁自评量表(SDS)、多伦多述情障碍量表(TAS-20)、社会支持量表(SSRS)和医学应对方式问卷(MCMQ)对31例PSD患者和36例脑卒中非抑郁患者进行测评。结果 PSD组社会支持总分、主观支持及支持利用度均明显低于非抑郁组(P<0.01或P<0.05);PSD组面对分较非抑郁组明显降低,屈服分明显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PSD组F1因子分高于非抑郁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缺乏社会支持、采取消极应对方式及述情障碍可能与PSD的发生有关,加强心理干预、增加社会支持、矫正应对方式及识别情绪能力可以促进患者的康复,提高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20.
目的对照比较奥卡西平与卡马西平治疗脑卒中后继发性癫痫(PSE)的临床疗效。方法 104例PSE患者随机分为奥卡西平组与卡马西平组,每组52例。2组患者均给予常规治疗,在此基础上分别给予奥卡西平和卡马西平治疗,疗程3个月。比较2组患者临床疗效、脑电图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奥卡西平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88.5%)显著高于卡马西平组(61.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患者脑电图有痫放电与累及导联数均较治疗前显著减少,奥卡西平组改善更为显著,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奥卡西平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7.7%)显著低于卡马西平组(13.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奥卡西平治疗脑卒中后继发性癫痫疗效满意,且用药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