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目的 分析刘完素治疗中风病方剂计量学指标特色,为当今中风病临床治疗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选取刘完素及唐代、清代医家治疗中风病方药作为研究对象,运用传统文献学与方剂计量学研究相结合的方法进行一系列方剂计量指标的对比分析,从中显示其治疗中风病方剂计量学特色.结果 刘完素与唐代医家治疗中风的方剂在药性、药味、归经方面有较强相关性(P<00.01).治疗中风病5种功效药物f_(yi)值比较,刘完素清热药的使用高于唐代医家(P<0.05),疏散外风药使用与唐代无差异.结论 刘完素"降心火,益肾水"理论指导了清代医家的医疗实践,但其方药运用滞后于治法理论创新,"疏散外风"为主治疗中风病的方剂应进行更加深入的研究.  相似文献   

2.
中成药临床价值是中药产业发展的核心方向。“精准化”的临床定位决定了从哪个角度证明药物的价值,是凸显临床价值的关键环节。该文以中成药“芪蛭通络胶囊”临床定位研究为例,展示“方剂靶点谱效比较-方剂核心价值发现-临床定位试验确证”的中成药临床精准定位关键技术框架。该技术框架靶向临床精准定位需要解决的系列问题,在临床试验开展前,基于方剂多组分、多靶点及临床适应证多表型数据的多组学网络分析技术,发现中药品种的核心价值,预测其可能的临床优势,继而再针对其预测的临床优势选择合理的疗效指标,结合动态灵活的创新性临床试验判断及验证其临床疗效,提高临床定位的成功率。该研究模式将“组学技术”与“循证”相结合,定位“精准循证”的理念,旨在为建立具有中医药特色的中成药上市后精准用药与定位提供一种新的策略与方法,也为中医学走向精准医学提供更多技术层面的思考。  相似文献   

3.
证候和方剂是中医学的2个关键科学问题,直接关系到中医疾病的诊断和临床治疗的有效性。方剂是中医临床用药的主要形式和手段,其配伍的科学性和临床的有效性是中医药科学价值的具体体现。然而,中医证候的模糊性及方剂的复杂性极大地限制了方剂的效应评价及中药药效物质基础的确认。如何解决证候的诊断标准,以及相关的方剂药效物质基础的确认是国际关注的热点问题,迫切需要建立符合其自身特点的研究方法和技术体系。中医方证代谢组学(chinmedomics)是将中药血清药物化学和代谢组学有机结合,在解决证候生物标记物的基础上,建立方剂药效生物评价体系,进而发现与临床疗效直接相关的药效物质基础,阐明作用机制的方法学体系。中医方证代谢组学将"中医证候生物标记物-方剂体内直接作用物质-药效生物标记物"研究有机结合,建立血清中外源性中药成分与内源性标记物群2组变量相关(plotting of correlation between marker metabolites and serum constituents,PCMS)分析方法,评价方剂整体效应及方证相应关系,揭示方剂的药效物质基础及其配伍规律的应用研究策略;该策略的实施将促进方剂向化学成分明确化、作用机制清晰化的方向发展,为方剂关键科学问题研究带来方法学创新,有助推动中医方-证相关研究,揭示生命本质并为人类健康做出有益贡献。  相似文献   

4.
中药药效物质基础应是与中药临床疗效直接相关的化学成分,是通过具体的临床有效方剂表达的治疗效应,而评价方剂的疗效是研究基于方剂的中药药效物质基础的前提.本文探讨了基于临床有效性的中药药效物质基础生物分析体系建立的思路及方法,阐释了中医方证代谢组学理论及研究策略,即利用代谢组学技术阐明作为方剂治疗对象-证(/病)的代谢轮廓及代谢标记物,建立相关动物模型,评价方剂的整体效应及分析方剂的体内直接作用物质,并将代谢轮廓及生物标记物的变化与方剂中体内成分的动态变化相关联,阐明方剂及组成中药的药效物质基础.  相似文献   

5.
目的:分析中风病痰瘀阻络证治疗中实施化痰通络汤方案的临床价值。方法:从2015年1-5月间因患上中风病痰瘀阻络证而入住我院神经内科的患者中抽选60例进行分析,随机分组。基础组30例选择西医治疗,治疗组30例则在接受西医治疗的同时联合实施化痰通络汤方案,对两组疗效、NIHSS分数等进行比较。结果:基础组有效率为66.67%(20/30),治疗组是93.33%(28/30)(P<0.05);基础组NIHSS分数为(12.00±8.55)分,治疗组为(7.00±5.10)分(P<0.05)。结论:对于中风病痰瘀阻络证患者,在予以西医治疗的基础上,通过实施化痰通络汤方案可提升疗效,同时还可以改善其NIHSS分数,值得应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从醒神通督立法,以艾条温针灸为主治疗中风病吞咽障碍,并与普通针刺治疗该病相比较,以观察两组之间的疗效差异。方法:将60例中风病吞咽障碍患者随机分为艾条温针灸组(观察组)和普通针刺组(对照组)各30例,治疗15日为1疗程,连续观察2个疗程。结果:疗程结束后,观察组标准吞咽功能评定量表(SSA)评分、进食评估问卷调查(EAT-10)评分及中风病疗效评定均较对照组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以艾条温针灸为主治疗中风病吞咽障碍,其立法切中病机,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为针灸治疗该病的临床实践提供了新思路。  相似文献   

7.
在东学与西学融通共进,实体本体论与关系本体论有机结合的多组学时代,进一步阐释以象为素、以素为候、以候为证、据证言病、病证结合、方证相应的具有中医意象思维特征的诊疗系统,具有重要理论意义和现实价值。本文以中风病痰热腑实证为例探索中医证候理论的内实外虚、多维时空、动态演变、整体关联、方证相应的五维属性,同时引入表型组和二维基因组的研究方法,分析了中风病痰热腑实证临床表型组学的研究思路。研究发现,只有在意象诊疗模式下才能表达与分析证候的多维属性;而赋予了现代科学内涵的中医药辨证论治体系必将在未来的临床表型组学和个体化医学的研究中发挥独特的引领作用。  相似文献   

8.
用世界卫生组织生存质量量表评价中风患者的生存质量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对中风病患者生理状态、心理状态、社会关系领域和环境诸领域的生存质量进行评价。方法采用世界卫生组织编制的生存质量量表(WHOQOL-BREF)对随机入组的134例病程在3个月以内的中风病患者进行评估,并与80例正常人进行比较。结果中风病患者的心理状态、生理状况以及对自身健康状况总的主观感觉比正常人差(P<0.05)。结论WHOQOL-BREF能反映中风病患者的生存质量,为中风病的中医药干预疗效评价的生存质量评价尺度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分析自拟消炎方剂辅助针灸疗法对湿热血瘀型慢性盆腔炎的临床效果。方法:收集150例临床病例,随机分成两组,治疗组50例,对照A组50例,对照B组50例,治疗组给予自拟消炎方剂加针灸疗法,对照A组单用针灸疗法,对照B组单用自拟消炎方剂,治疗8周,从临床表现、实验室指标、远期复发情况评估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后,3组总有效率、临床症状改善情况、实验室指标等与治疗前比较均有统计差异(P0.05),组间比较,治疗组的疗效优势更加明显(P0.05),且治疗后半年及1年复发率,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自拟消炎方剂辅助针灸疗法治疗湿热血瘀型慢性盆腔炎疗效确切,值得临床进一步研究推广。  相似文献   

10.
本文通过对四物汤、三拗汤等代表性类方较为系统的研究实践和学习体会,探索性地提出方剂功效物质组学的研究策略与方法学体系。方剂功效物质组学是研究功效物质组的组成及其相互关系以及与生物系统相互作用的方法学体系。作为新的概念和研究方法的探讨,作者提出了结构性的功效表征-效应信息群-功效物质组-作用机制的研究策略与相应方法技术体系。基于整体观和辨证论治原则有效关联中医临床功效、生物效应及效应物质的关系,从而建立了功效物质组及功效物质组学的方法学体系,为符合中医临床特点的方剂复杂效应物质基础研究提供了研究思路和方法技术支撑,有助于从功效物质层面深化认识经典方剂及其衍化类方的配伍关系与衍化规律的共性和差异,对中医临床应用具有指导意义,为方剂创新药物的发现提供引导。  相似文献   

11.
内源性神经干细胞是再生医学重要的治疗靶细胞,以促进干细胞生长和形成新生神经元,用于重建脑卒中及神经退行性疾病的神经功能和修复脑组织。在成年脑组织, 内源性神经干细胞具有潜在的生长能 力,缺血缺氧可以诱导神经干细胞或前体细胞增殖和分化,但是这种自发的脑修复机制并不能够有效重建功能 性神经元,其原因是多方面的,既有新生神经干细胞生存能力的问题, 又有微环境多种有害因子影响其生长及 生存能力。因此,单靶点治疗策略在促进神经再生和脑修复方面收效甚微。中医药以其多成分和多靶点的治 疗策略显示了极大的优势,历代医籍及当代临床为中医药治疗脑卒中及促进神经修复提供了大量研究素材。 具有促进干细胞生长的中药单体、提取物及复方中药制剂多有补肾填精、活血化淤及化痰醒神之功效,与中医 理论不谋而合。补阳还五汤是中医药治疗中风的代表方剂,本文以经典复方补阳还五汤为例,讨论中医药活性 复方的药理学模式,根据补阳还五汤促进神经再生功能及其有效成分研究的最新进展,讨论补阳还五汤促进神 经再生功能的作用机制。研究表明:补阳还五汤能调节神经再生过程中的多种信号通路和分子靶点,其作用机 制是通过网络调节而达到促进脑修复和神经功能的作用,其复杂的活性成分与效应靶点相互关系值得深入 探究。  相似文献   

12.
中药复方在临床中广泛应用,循证医学对中药复方研究提出新的挑战。开展中药复方的研究和开发,提供充足的疗效证据,以促进中医药现代化。本文提出中药复方循证生物系统研究策略(Chinese herbal compound formula evidencebased biosystem research strategy,CHCF-EB-BRS),从中医古医籍、系统评价、质量控制、临床辩证治疗疗效评价、物质基础及其作用机制等多层次对中药复方进行研究,从古医籍、系统评价和临床研究多层面验证中药复方的临床疗效,采用质量控制良好的复方进行实验室及临床研究,揭示复方的疗效物质基础及其作用机制,为解决目前中药复方研究面临的瓶颈提供参考。本策略各个研究层次已经在基础及临床研究中广泛实施,但仍缺乏某个中药复方系统性研究的案例,CHCF-EB-BRS思路的提出有助于系统深入研究中药复方,进一步促进中医药的发展。  相似文献   

13.
作者基于中医临床文献数据,从临床治疗心绞痛血瘀证的方剂出发,使用复杂网络算法构建了中药网络,计算了中药的点中心度(degree)、中间中心度(betweenness centrality)和接近中心度(closeness centrality),以及使用凝聚子图CONCOR迭代相关收敛法分析了中药的聚类情况。结果发现丹参、川芎、黄芪、红花、赤芍的点中心度、中间中心度和接近中心度都较高,为治疗心绞痛血瘀证的核心药物。聚类结果显示,中药可聚类为27个子群,其中4个子群(中药组合)在中药新药处方筛选上有一定的应用价值。为了分析处方内部中药可能的配伍关系,作者对子群进行了二级凝聚子群分析,进一步计算了二级子群的密度,并结合中医理论给出了解释。结论:复杂网络算法可以有效辅助治疗心绞痛血瘀证中药组方的研究。  相似文献   

14.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TCM), a crucial component of the current medical system, has been extensively used in clinical practice due to its valuable therapeutic efficacy, and its potentials as an important source of new pharmacophores. TCM is characterized by holistic theory, which emphasizes maintaining the balance of the patient’s whole body using herbal formulae (fangji in Chinese) composed of mixtures of herbs with multiple bioactive ingredients. Because of the complex nature of these formulae, it is necessary to develop systematic methods to identify their bioactive ingredients and to clarify their mechanisms of action. With the rapid progress in bioinformatics, systems biology, and polypharmacology, “network pharmacology”, which shifts the “one target, one drug” paradigm to the “network target, multi-component” strategy, has attracted the attention because it can not only reveal the underlying complex interactions between a herbal formula and cellular proteins but detect the influence of their interactions on the function and behavior of the system. Growing evidence shows that the network pharmacology strategy can be a powerful approach to modern research on TCM. The present paper focuses on the basis of network pharmacology and the recent progress in its methodology, illustrates its utility in screening bioactive ingredients and elucidating the mechanisms of action of TCM herbal formulae, analyzes its limitations and problems, and discusses its development direction and application prospects.  相似文献   

15.
经典名方复方制剂研发策略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尽管国家颁布了100首经典名方目录,但是从经典名方开发成复方制剂依然面临着很多困惑和抉择。本文从成药性评价、工业化考量和临床定位三个角度阐述了经典名方复方制剂的研制策略。成药性评价主要考虑药学和临床前安全性两部分内容,应着重把握物质基准、用药剂量、"有毒"药味、临床使用等因素影响。工业化考量需重点关注如何采用现代工业化方法,制备出与物质基准等质的现代制剂。采用提取物投料也许是解决饮片利用率不高、工业化优势不能充分发挥等问题的有效方法。临床定位应明确主效应,兼顾次效应,重视负效应,考虑临床价值的高低。文中提出的研究思路和若干策略,旨在为企业及研究者挑选适宜品种进行研发布局提供参考,以期抛砖引玉,更好的推进经典名方复方制剂开发。  相似文献   

16.
中药复方研发既有中医理论指导,又有长期临床应用经验为依据,显示出独特的价值。同时,中药复方中与临床疗效相关的物质基础复杂多样、作用环节繁多等是中药的特点。现代中药新药发现需要基于中医理论和临床特色,注重整体作用特点和现代生物医学技术密切结合。中药新药研发和评价的关键问题是,用符合中医药临床特点的实验方法学体系来揭示方剂功能主治和证的现代科学内涵。在研发过程中,从立项依据到药效毒理研究均应考虑中药的特点。而且,药效研究应注意加强证候特点的体现,其中证候模型和病症结合模型的研究和应用、方证相应的研究方法、与中药功效相对应地生物学指标的确认等均至关重要。我们要抓住中医药振兴发展的历史机遇,加快中药优势领域药物研发,以大力促进中医药现代化创新进程。  相似文献   

17.
目的:通过中医综合治疗方案对中风病患者的治疗执行率探讨临床治疗方案的依从性评价研究。方法:采集2012年3月至2014年12月多中心脑梗死患者264例入组当天、4 d、7 d、10 d、14 d、21 d、28 d,7个访视时点的临床信息(包括年龄、性别、治疗措施等)。根据课题组研制的"中医综合治疗方案实施过程评价表",从口服中药颗粒剂、中药注射液、针灸治疗、推拿治疗、康复治疗6个方面评价中风病中医综合治疗方案的依从性。结果:本研究发现中药配方颗粒、中药注射液的执行情况较好,分别占80.32%、63.74%;针灸治疗、推拿治疗、康复治疗的执行情况较差,分别为51.58%、45.95%、30.74%。中风病患者随着时间推移口服中药颗粒剂、中药注射液、针灸治疗、推拿治疗、康复治疗执行情况逐渐下降。在中风病急性期患者治疗期间针灸治疗、康复和推拿治疗随着访视时点逐渐升高后下降。结论:中医综合方案中依从性好的治疗措施易于患者接受,具有较高地临床可推广性、可操作性。本研究发现口服中药配方颗粒、中药注射液的依从性较好。  相似文献   

18.
姜淼  吕爱平 《中国中药杂志》2014,39(11):2149-2152
中药药性理论作为中药理论体系的基础与核心,其科学基础的发现是中药现代化发展的先决条件。寒热药性作为中药性能的核心要素,是目前药性研究的主要切入点,建立科学可靠的药物寒热属性分类方法是药性理论发展的需求,更可为厘清药性混淆品种的寒热属性提供有效方法。该文基于作者项目组开展的药物寒热属性研究工作,阐述了从药物生物学效应角度构建寒热药性分类模型的研究策略与框架,表明基于系统生物学、网络药理学、模式识别技术等的多学科交叉合作研究,可望成为构建中药寒热属性生物效应表征体系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9.
岳鹏飞  吴彬  郑琴  胡鹏翼  杨明 《中草药》2010,41(9):1413-1417
中药缓控释制剂的体外释放行为评价一直是制约中药缓控释制剂发展的难点问题与热点问题,为从整体角度对中药复方缓控释制剂的体外释放行为进行评价,在回顾分析现有评价模式利弊的基础上,借鉴多元校正灰色分析计量原理,前瞻性地提出了基于"物质粗糙集"的中药复方缓控释制剂随方同步/异步释放行为评价模式,以合理评价制剂释放过程复方化学物质总量的动态变化特征,建立符合中药复方复杂特点的缓控释制剂释放行为评价模式。  相似文献   

20.
?Neural stem/progenitor cells (NSCs) could be attractive therapeutic targets for promoting adult neurogenesis, brain plasticity, and repair in stroke and neurodegenerative diseases, raising great potentials for regeneration therapy. In adult ischemic brains, NSCs have limited capacities of growth, differentiation, and generating new neurons for repairing the damaged central nervous system. However, the spontaneous brain repair seems to be insufficient to recover neurological deficits in most stroke cases. To overcome those problems, pharmacological manipulations targeting on endogenous NSCs or transplanted stem cells could be a promoting strategy for regeneration therapy. Chinese herbal medicine has great potentials for developing novel therapeutic strategies for adult neurogenesis and brain repair in poststroke treatment. Chinese herbal medicine has a long history for poststroke treatment. Recent studies create great opportunity for drug discovery for promoting neurogenesis and improving the recovery of neurological functions in poststroke treatment. Many active compounds or extracts from medicinal herbs have shown promising effects on regulating proliferation, self-renewal and differentiation of NSCs, and promoting neural network formation as well as neurological functional recovery with in vitro and in vivo experimental evidence. Therefore, targeting neural stem/progenitor cells can be an important opportunity for the studies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in regeneration medicine. Due to the complex interactions of herbal ingredients in network regulation, huge challenge remains to be resolved for further study.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