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中医体质学说是指导中医临床诊断、辨证和治疗的重要理论之一,亦是中医理论以人为本,因人制宜的核心体现。体质辨识即以人的体质为认知对象,从体质状态及不同体质分类的特性,把握其健康与疾病的整体要素与个体差异,制定防治原则,选择相应的治疗、预防、养生方法,从而进行"因人制宜"的干预。体质辨识适应个体化医学发展的需要。近年来,体质辨  相似文献   

2.
体质,是指在人体生命过程中,在先天禀赋和后天获得的基础上所形成的形态结构、稳定的固有特质[1]。体质辨识即以人的体质为认知对象,从体质状态及不同体质分类的特性,把握其健康与疾病的整体要素与个体差异,制定防治原则,选择相应的治疗、预防、养生方法,从而进行"因人制宜"的干预措施[2]。根据2009年4月中华医学会的《中医体质分类判断标准》,常见的中  相似文献   

3.
正中医体质辨识作为"治未病"的关键项目~([1]),是以中医基础理论为指导,以人的体质作为认知对象,从体质状态及不同体质分类的特征,把握健康与疾病的整体要素,从而制定防治原则,选择相应的治疗、预防、养生保健方法,是因人制宜、辨体施膳的前提。中医体质辨识通过中医四诊,从较长时间的生活状态作为问诊基础,弥补了现代医学背景  相似文献   

4.
正中医体质学认为,体质与疾病具有相关性,许多相关疾病发生的"共同土壤"在于其体质基础,体质状态决定发病与否以及发病的倾向性~[1-2]。体质学说创始人王琦教授认为,辨体论治即以人的体质为认知对象,从体质状态及不同体质分类的特性,把握其健康与疾病的整体要素与个体差异,制定防治原则,选择相应的治疗、预防、养生方法,从而进行"因人制宜"的干预措施~[3]。体质在治疗学上的意义,突出体现在"治病求本"的治疗原则上~[4]。辨体论治是  相似文献   

5.
中医体质学说是指导中医临床诊断、辨证和治疗的重要理论之一,亦是中医理论以人为本,因人制宜的核心体现。文章从四诊、辨证诊断、临床治疗、养生保健等方面阐述了体质学说的影响和应用,认为体质的辨识、体质的调节在中医临床诊疗中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值得推广和应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中医体质干预对社区老年慢性支气管炎患者急性发作的影响,总结其临床意义。[方法]将48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24例,两组患者均给予相同的慢性支气管炎常规治疗,观察组患者在给予常规治疗的基础上,运用中医体质辨识方法,实施中医体质干预1年,观察两组干预前后急性发作的次数。[结果]观察组1年内急性发作次数明显降低,干预前后比较及与对照组相比较,优于对照组。[结论]运用中医体质辨识的方法,对社区老年慢性支气管炎患者实施中医干预,患者急性发作次数明显减少。  相似文献   

7.
目的:规范围绝经期综合征疾病前驱期的体质分型,形成《"围绝经期综合征"中医健康状态辨识体系专家共识》。方法:通过中医文献数据检索,并结合专家意见问卷调查、专家论证,提出"围绝经期综合征"体质分型,形成健康状态辨识分类量表。结果:由形成的健康状态辨识分类量表可知,"围绝经期综合征"体质分型主要为肾虚、肝郁、脾虚。结论:《"围绝经期综合征"中医健康状态辨识体系专家共识》的形成可为后期中医药预防保健及干预治疗做准备,可为中医临床诊疗及中医治未病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中医学因人制宜的思想,落实到养生就是"因体施保"、"因人施养"。因此养生与预防也应根据不同的体质状态,实施个性化保健。《黄帝内经》中蕴含了大量的中医体质内容,文章从体质养生的依据、目的、核心理论等几个方面挖掘了《黄帝内经》中因人制宜养生思想的内涵,为体质养生和实践奠定了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9.
体质辨识是以人的体质为认知对象,从体质状态及不同体质类型的特性出发,把握人体健康与疾病的整体要素和个体差异,制定防治原则,选择相应的治疗、养生、预防、康复等方法,以达到防治疾病的目的,是中医学重要的学术理论之一。然就目前关于中医体质辨识的研究现状来看,关于中医体质辨识研究仍较为局限,临床指导意义有限,体质分类仍然不够全面,缺乏客观性;现就中医体质辨识的研究历程、现代研究技术的应用及存在的问题进行归纳总结,为今后更好地开展中医体质辨识起到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0.
正体质是指以先天禀赋和后天获得为基础,在个人的生命过程中逐渐形成的,综合的、相对稳定的,包括了形态结构、生理功能和心理状态方面在内的固有特质。体质辨识是指以人的体质为出发点,从体质状态及体质分类的不同特性,针对性的把握其健康与疾病的整体要素与个体差异,"因人制宜"地制定防治原则,选择相应的治疗、预防、养生方法。本文从壮医基本理论体系入手,因人、因地制宜,重视人的先天因素以及在不同环境的  相似文献   

11.
三因制宜是中医治疗学的重要原则,是中医学整体观念和辨证论治精神在治疗学中的具体体现.<内经>体质理论表明:因人制宜,重在辨识体质的个体特征;因时制宜,意在把握体质的动态变化;因地制宜,强调重视体质的地域差异.因此,三因制宜的实质在于随体质制宜.  相似文献   

12.
中医体质辨识是使用中医学基础理论,研究不同个体的不同体质状态,以及不同体质的健康和疾病倾向。不同疾病、不同地区、不同人群的中医体质的分布均不相同。中医体质辨识为疾病的个体化预防、治疗提供了一个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13.
<正>失眠是指经常无法获得正常睡眠的一种睡眠紊乱现象,严重时更会影响人体健康。有研究发现失眠主要证型中阴虚火旺型占有近1/3比例[1]。中医体质学是"辨体一辨证一辨病"最重要的理论基础[2],是治病求本的关键。本研究基于中医体质辨识采用耳穴贴压治疗阴虚火旺型失眠患者,取得了一定疗效,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4.
目的:对肥胖人群进行中医体质分型。方法:运用标准化的9种中医体质量表调查结合中医四诊仪对200例肥胖人群进行中医体质辨证。结果:肥胖人群概括起来为本虚标实之证;本虚以气虚、阳虚为主,病变脏腑涉及脾、肾,标实以湿、痰、瘀为主。结论:本研究为今后更进一步研究其他相关疾病病前状态的中医体质类型的分布、健康状态的评估提供了思路和可借鉴的依据,更好地发挥中医"因人制宜""治未病"的优势,为人群的"治未病"提供了方法与途径。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中医体质辨识和中医健康管理联合"三位一体"高血压社区防治管理效果。[方法]使用多中心平行对照方法,将213例门诊患者按干预方法分为两组,"三位一体"高血压社区防治管理模式:以社区医院为基地,专业防治机构为指导、三级医院为后盾,专家、社区责任医生、公卫人员及患者共同参与的疾病管理团队,筛查发现社区高血压患者,建立健康档案,根据血压、危险因素、靶器官损害及并存相关疾病等因素评估,划分为低危、中危、高危和很高危,分别采取一级、二级、三级管理。对照组104例指导调整降压药物和开展普通健康宣教。干预组109例中医体质辨识和中医健康管理,包括心理调摄、饮食调养、起居调摄、运动保健。连续干预52周为1疗程。观测临床症状、治疗率、控制率、BMI指数、中医体质、不良反应。干预1个疗程,判定疗效。[结果]体质变化两组未有明显改善(P0.05)。治疗率和控制率两组均有改善(P0.05),干预组改善优于对照组(P0.05)。BMI指数变化两组均有改善(P0.05),两组间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中医体质辨识和中医健康管理联合"三位一体"高血压社区防治管理,效果满意,无严重不良反应,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6.
中医体质辨识是中医体质医学的基础,人体的健康状态和体质状态密切相关,体质决定疾病的产生、发展和转归。只有将体质学说有效应用于临床,体质学说才能发挥应有的指导作用,最大限度的起到防病治病的目的。因此体质辨识技术术必须与临床工作密切结合,贯穿治疗疾病的全程,才可以体现医学应用价值。在体质辨识临床应用过程中,我们发现很多问题,使得这一技术不能结合临床,有效发挥临床指导作用,阻碍了技术的推广。问题:1如何理解掌握体质辨识技术?2临床如何运用体质辨识结果进行诊疗活动?3体质辨识结论可以指导我们开展哪些工作?4体质辨识可以确定的干预方法有哪些?面对上述问题,我们的对策是什么?  相似文献   

17.
论体质辨识在健康管理中的应用及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马晓峰  王琦 《中华中医药学刊》2007,25(11):2265-2267
健康是一个综合性的、多维的并且不断发展深化的概念,受到多方面因素的影响。近年来,健康管理作为医疗卫生保健领域中一个新的概念,已经引入我国并越来越引起各方面的关注。中医认为,疾病的发生和发展与身体不同的体质特征有一定的关系。以北京中医药大学王琦教授为组长的国家973计划项目"基于因人制宜思想的中医体质理论基础研究"课题组编制了《中医9种基本体质分类量表》,并制定了《中医体质分类判定标准》,此标准现已被中华中医药学会认定为学会标准,并在全国范围内推广使用。现就如何将中医体质辨识融入健康管理之中及其现实意义予以简要探讨。  相似文献   

18.
[本刊讯]为更好地发挥中医"治未病"的优势,重庆市江津区中医院健康管理中心把中医体质辨识和"治未病"引入普通人群的常规健康体检工作中,强化了中医在健康管理中的特色作用,受到被体检者好评。具体做法有:  相似文献   

19.
<正>体质是由先天遗传和后天获得所形成的在形态结构、生理功能和心理状态方面固有的、相对稳定的个体特性[1]。从差异性方面研究个体及不同群体的体质类型及分类方法、体质特点及形成,体质与疾病的发生发展规律及其诊断和治疗,以及体质与预防、养生等关系,对现代临床工作者正确辨识体质、进行个性化治疗具有科学的指导作用。1《内经》中的体质分类方法《内经》中的体质分类方法是建立在对人体的形态结  相似文献   

20.
“辨质元”模型的理论基础与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辨质元"模型是通过体质辨识因子组成的有机辨识单元进行体质类型识别的模型,体质辨识因子之间通过"质素"有机联系起来。文章依据体质形成过程和中医基础理论阐述"辨质元"模型的理论依据及合理性,尝试将体质与证在"辨"的意义上统一,同时讨论了"辨质元"的内涵与外延,展望其在中医体质辨识和指导养生的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