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CT对急性颅内出血非常敏感,还能鉴别类似卒中的其他脑疾病.已成为缺血性卒中首选的检查方法。大型临床实验已经证实,在缺血性卒中发病后3~6h内溶栓治疗能改善患者的预后,CT早期缺血性改变可作为溶栓疗法排除标准。因此,熟悉和掌握缺血性卒中的CT早期征象,开发应用新的CT技术,对缺血性卒中患者的早期诊断、及时治疗和判断预后有着重要的临床意义。现将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CT早期诊断的研究进展综述如下。[第一段]  相似文献   

2.
缺血性脑卒中后抑郁是缺血性脑卒中疾病发生后最常见的精神系统疾病之一,严重影响患者预后,延长住院时长、妨碍回归社会及家庭、降低生活质量,还可增加脑血管疾病再发的风险。缺血性脑卒中后抑郁发病原因复杂多样,目前发病机制不明确,诊断不及时,治疗效果不明显。为早期诊断、有效治疗、改善患者预后,需更详细研究缺血性脑卒中后抑郁发病机制,寻找新生物学指标。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究毛南族青年缺血性脑卒中脑血管造影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近年来收治的39例毛南族青年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资料,对患者主动脉弓、颈总动脉、颈内动脉及椎动脉进行常规的造影检查。结果本组39例患者中,未达到定义病变血管的3例(7.7%),发现动脉瘤2例(5.1%),动脉夹层2例(5.1%),脑异常血管网1例(2.6%),血管狭窄或闭塞31例(79.5%)。结论青年缺血性卒中病因复杂,DSA能够对整个脑动脉网络中的每处动脉病变包括无症状的动脉病变都能有准确地了解,是青年缺血性卒中病因诊断的重要手段,为临床诊断和治疗提供了有力依据。  相似文献   

4.
目的 观察急性轻型缺血性卒中患者重组人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rt-PA)静脉溶栓治疗的预后,并探讨影响其预后的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接受rt-PA静脉溶栓治疗的76例急性轻型缺血性卒中患者的临床资料、病因分型及影像学资料,按治疗后第90天改良Rankin量表评分分为预后良好组(0~1分)及预后不良组(2~6分),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影响其溶栓预后的因素。结果 治疗后预后良好组50例(65.79%),预后不良患者26例(34.21%),基线《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OR=1.84,95%CI 1.12~3.01,P<0.05)、《Essen卒中风险评分量表(ESRS)》评分(OR=1.98,95%CI 1.10~3.54,P<0.05)、内囊区新发梗死(OR=5.69,95%CI 1.06~30.57,P<0.05)与急性轻型缺血性卒中静脉溶栓治疗后3个月功能良好预后独立相关。结论 基线NIHSS评分、ESRS评分、大动脉病变、内囊区梗死是影响急性轻型缺血性卒中rt-PA静脉溶栓预后的独立因素。  相似文献   

5.
目的 分析缺血性卒中患者全脑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的临床资料,为临床诊疗提供依据.方法 随机选取缺血性卒中患者68例,根据病因分为脑梗死组(55例)和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组(13例),行全脑血管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检查,分析受累血管数目及血管狭窄部位.结果 有血管病变患者64例,正常4例.其中脑梗死组有血管病变52例,检出病变血管92支,单条血管受累24例,多支血管受累28例;TIA组有血管病变12例,检出病变血管20支,单支血管受累4例,多支血管受累8例.结论 缺血性卒中患者大多数存在多条血管不同程度的病变,DSA对于缺血性卒中的病因诊断、确定治疗方案及判断预后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6.
摘要:目的 探讨血浆D-二聚体水平与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溶栓预后结局之间的关系。方法 选取2020年9月—2022年9月在我院接受静脉溶栓治疗的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150例为研究对象,根据发病90d后的改良Rankin量表(mRS)评分将患者分为预后良好组(mRS 0~2分)和预后不良组(mRS 3~6分)。比较患者的基线资料及血浆D-二聚体水平等实验室检查指标,并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血浆D-二聚体水平与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溶栓预后结局之间的关系。结果96例患者被归为预后良好组,54例患者被归为预后不良组,两组患者合并糖尿病比例、心房颤动比例、入院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脑卒中量表(NIHSS)评分、血浆同型半胱氨酸(Hcy)水平有统计学差异(P<0.05),预后不良组血浆D-二聚体水平明显高于预后良好组(P<0.001),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高水平血浆D-二聚体是急性缺血性卒中溶栓后预后不良的独立危险因素(OR=1.968,95%CI 1.277-3.281, P<0.001)。结论 血浆D-二聚体水平可以作为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溶栓预后结局的重要参考指标,检测血浆D-二聚体水平有利于临床筛查预后不良患者。  相似文献   

7.
吴祥雄  刘开祥 《华夏医学》2021,34(2):195-198
急性缺血性卒中的致死、致残率较高,尤其是急性大血管闭塞缺血性卒中更凶险.机械取栓术是目前治疗急性缺血性卒中的主要手段,可有效再通急性缺血性卒中的血管,减少致残、致死率.尽管闭塞的血管再通成功,但仍有部分患者预后不佳.笔者就影响急性缺血性卒中取栓治疗的预后影响因素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8.
心源性栓塞性卒中(CES),简称心源性卒中,是指来自心脏和主动脉弓的栓子通过循环导致脑动脉栓塞引起相应脑功能障碍的临床综合征。与其他病因所致的缺血性卒中相比,心源性卒中的病因更复杂、病情程度相对更重、预后更差。本共识主要依据其病因与发病机制制订治疗方案,在急性期应密切观察患者心功能和血压的变化,治疗时间窗内推荐静脉溶栓...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脑内静脉窦血栓形成(CVST)的病因、临床表现、治疗方法和预后。方法对2007年诊断为CVST的3例患者的病因、临床表现、辅助检查、治疗方法和预后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3例CVST患者症状主要表现为头痛、肢体无力、抽搐。1例为孕妇,予抗凝和抗血小板治疗,2例患者合并脑出血,仅给予抗血小板和对症治疗。3例患者均恢复良好,生活自理。结论对临床急性起病的颅高压征,伴或不伴局灶性神经功能缺损的患者,应注意CVST,及时行头颅MRI和MRV或DSA检查,明确诊断,尽早治疗。即使合并脑出血,应坚持长期抗凝治疗。  相似文献   

10.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易并发深静脉血栓形成(DVT) ,并以下肢为多见。下肢DVT可增加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病死率和致残率 ,且易误诊、漏诊 ,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可为下肢DVT的诊断提供依据。积极抗凝及活血化瘀治疗是治疗下肢DVT安全、简便的方法。现将我院近年低分子肝素加红花注射液治疗 36例急性缺血性脑卒中后下肢DVT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1 1 一般资料本组 36例为 1998年 1月~ 2 0 0 1年 12月住院病人 ,男 2 1例 ,女 15例 ;发病年龄 38~ 81岁 ,平均5 8 3岁。均经头颅CT或MRI证实为缺血性脑卒中 ,下肢DVT在缺血性脑卒中后 1周内发…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究超敏肌钙蛋白I (hs-TnI)对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预后的影响及预测价值。 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8年1—3月在诸暨市人民医院神经内科就诊的100例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临床资料,依据患者在90 d随访时Rankin量表(mRS)评分将其分为预后良好组(mRS 0~2分)和预后不良组(mRS 3~6分)。比较所有患者的临床资料和治疗前实验室检查指标,分析hs-TnI水平与90 d预后的关系。采用受试者工作曲线(ROC)分析hs-TnI对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预后的预测价值。 结果 预后不良组患者年龄、女性比例、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曾患有卒中比例、收缩压、住院时间明显高于预后良好组(均P<0.05);预后不良组病史及吸烟史比例、舒张压、心率与预后良好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预后不良组空腹血糖、低密度脂蛋白、血肌酐水平与预后良好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预后不良组白细胞计数水平、hs-TnI水平明显高于预后良好组(均P<0.05),血红蛋白、血细胞比容水平明显低于预后良好组(均P<0.05);女性、年龄、既往卒中病史、入院时NIHSS评分、hs-TnI为预后不良的独立危险因素,血红蛋白为预后良好的保护性因素(均P<0.05);hs-TnI的AUC值为0.818。 结论 hs-TnI升高是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2.
报告58例原发性脑室内出血,结合文献对其发生率、病因、病理解剖及发病机制、临床特点、诊断、治疗和预后进行了讨论。该病脑定位征不明显,认识功能障碍为其常见表现,预后主要取决于有无急性梗阻性脑积水或是否及时解除。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有机磷农药中毒并呼吸衰竭的病因诊断与治疗。方法 对20例并发呼吸衰竭患者的病因进行分析,比较不同病因与治疗选择和预后的关系。结果 急性胆碱能危象期急性肺水肿9例,反跳致肺水肿3例,呼吸道阻塞5例,中间综合征3例;在解毒治疗的同时积极采用纤支镜协助诊断与治疗及呼吸机治疗,20例全部治愈。结论 急性胆碱能危象期急性肺水肿、反跳、呼吸道阻塞及中间综合征为主要病因种类,纤支镜是诊断及治疗的有效方法,而呼吸机治疗是抢救生命的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14.
目的分析研究急性缺血性脑卒中后命名性失语患者的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急性缺血性脑卒中后命名性失语1例资料,总结治疗方法。结果通过治疗患者病情逐渐好转,表现为识字能力有所恢复。结论失语症作为一种获得性语言障碍,临床治疗期间一定要谨慎。  相似文献   

15.
目的了解急性脑卒中患者应激性血糖升高的程度及预后关系。方法对160例急性脑卒中患者进行血糖的检测,并按年龄分为非老年组19例(其中缺血性卒中11例,出血性卒中8例),老年组141例(其中缺血性卒中59例,出血性卒中82例)。结果老年出血性卒中组空腹血糖明显高于非老年组(P〈0.01),从病情程度比较:老年出血性卒中组病情重,死亡率高(P〈0.01)。结论脑卒中后应激性血糖越高,预后越差。因此,笔者认为,对急性脑卒中患者及时检测血糖,有利于病情的诊治及预后的判断。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妊娠期急性胰腺炎的病因、发病机制、诊断、综合治疗、预防及预后。方法 对该院1994年4月-2004年4月收治的12例妊娠期急性胰腺炎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12例妊娠期急性胰腺炎非手术治疗10例,手术治疗1例,内镜十二指肠乳头括约肌切开(EST) 鼻胆管引流治疗1例。治愈11例(91.7%),死亡1例(8.3%)。终止妊娠2例。12例患者,胎儿全部存活。结论 胆道疾病与高脂血症是妊娠期急性胰腺炎的主要病因。妊娠期急性胰腺炎临床症状不典型,对母婴威胁极大。及时、准确的诊断与治疗是此病预后的的关键,妊娠期急性胰腺炎主要采取非手术疗法。终止妊娠时机及方法应遵循个体化治疗原则。  相似文献   

17.
目的:总结急性缺血性结肠炎临床表现、诊断、治疗及病因。方法:对本院收治的41例急性缺血性结肠炎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结果:41例患者均有便血,均行结肠镜检查确诊,病变大部分位于左半结肠,结肠镜下表现为肠黏膜色暗红、充血、水肿、糜烂。治疗效果较好。结论:临床对急性缺血性结肠炎应提高认识,及早行结肠镜检查,使患者得到及时有效的诊断、治疗。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急性脑梗死出血性转化的病因、临床特点、影像学表现、治疗及预后。方法:回顾分析自2008年9月~2011年2月收治的急性脑梗死患者共656例,其中有出血性转化的共32例(男18例,女14例),从病因、临床特点、MR和CT影像学征象及综合性治疗等进行回顾性总结。结果:32例出血性转化患者中大面积脑梗死占多数,尤其是房颤引起的脑栓塞。经调整治疗,多数预后良好,只有脑实质内血肿面积较大患者预后较差。结论:大面积脑梗死及脑栓塞患者易继发出血性转化,对可疑患者应常规复查头颅CT/MRI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急性心包炎的临床诊断与治疗措施,总结临床经验以提高自身诊治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2月~2012年11月我科收入的63例急性心包炎的临床诊断和治疗资料。结果:经过及时诊断与正确治疗,63例患者临床症状不同程度减轻,均无生命危险。结论:急性心包炎经过及时诊断与积极治疗,常预后良好;治疗时尤其要重视病因治疗。  相似文献   

20.
马弋 《当代医学》2014,(25):52-53
目的 探讨急性脑血管疾病患者出现意识障碍的临床诊断与治疗疗效。方法 临床资料为2010年6月~2012年6月在河南省邓州市人民医院诊治的80例急性脑血管意识障碍患者,其中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32例,其余为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采用回顾性分析的方法对其临床诊断及治疗效果进行分析。结果 32例急性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意识障碍治疗有效率为68.75%,48例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意识障碍治疗有效率为77.08%。结论 对于急性脑血管疾病出现意识障碍的患者,及时采取有效的治疗方案是降低死亡率的关键,对脑功能的恢复有着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