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心胸外科病人术前抑郁情绪的调查及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手术对病人来说是一种不同程度的心理应激,为探讨术前心理护理对心胸外科病人术前心理状态的影响,以便更有针对性地进行术前教育和做好心理护理,我们对104例心胸外科病人进行了有关调查。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舒适护理在手术室日常工作中优势,使病人在生理、心理上达到最愉快的状态,以使手术病人安全、舒适地接受手术.方法:对100例8-75岁手术病人在围手术期运用舒适护理方式,并评价其效果.结果:100例手术病人均不同程度的生理和心理等方面的改善,术后随访满意度为99.8%.结论:我院手术室护理人员本着以"以病人为中心,以质量为核心"的服务方针,对手术病人在手术期间采取了各种护理措施,使病人舒适,收到了满意的效果.舒适护理是使人的生理、心理上达到最愉快的状态,缩短或降低不愉快程度.手术治疗作为重大的负性生活事件,对机体来说是一个重要的应激源,可引起病人心理反应和生理改变,从而导致心理和躯体的不适.护理人员的职责之一就是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减轻其不适程度.舒适护理顺应了整体护理的发展,完善了整体护理的内涵,为护理学的发展开辟了新的领域.  相似文献   

3.
术后病人疼痛护理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心理因素可导致躯体疾病,疾病对病人的心理状态有明显的影响,尤其对手术病人的摧残更为严重.术前病人的心理状态是;恐惧手术,担心手术失败,担心为恶性病变,希望有经验的老医师诊治;术后病人的心理状态是:担心术后治愈率和经济负担,希望有亲人陪护,医生护士多关心.针对以上这些,临床上我们通过对手术病人实施心理护理,做好术前心理护理及术后心理护理,能减轻术后病人疼痛,收到了良好的效果.它让我们体会到:心理护理--是缓解术后病人疼痛的一项重要治疗手段,能起到药物不能取代的作用效果,且贯穿于整个手术前后的始末.其目的是帮助病人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充分调动自身的积极因素,愉快地  相似文献   

4.
外科以手术治疗为主,无论在术前、术中和术后均可使病人产生强烈的心理反应,处理不当会影响病人的恢复,甚至引起心身障碍.因此,做好外科手术患者的心理护理十分重要.现将我们对100例手术病人的心理护理体会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5.
目的对妇科手术病人的心理状态及相应的护理方法进行分析.方法选取2012年6月至2013年6月于我站进行治疗的304例妇科手术病人.对妇科手术患者的手术中的心理状态进行调查,并且就护理方法进行探讨.结果妇科手术病人在手术过程中由于各种因素存在不同类型的心理情绪,根据具体的心理状态采取对应的护理措施可以缓解病人的紧张.结论妇科手术病人术前术中由于存在生理、心理、社会不同的需求,其对待手术的心理也不一样,护理人员应该关注和满足病人的需求,对其进行个性化的护理,进一步提高护理服务质量.更多还原  相似文献   

6.
本文对120例手术病人的术前心理状况进行调查,目的是通过调查分析,使手术室护士依据患者的不同心理进行有效的心理护理,使其处于接受治疗的最佳心理状态.  相似文献   

7.
孙乃珍 《职业与健康》2001,17(11):190-191
手术治疗,对病人来说,是一种强烈的心理刺激。为了解决围手术期病人的心理需要和心理反应,做好围手术期病人的身心护理,我们自1999年元月~今年3月在泌外、脑外和胸外科选定100例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心理护理组50例,对照组50例,对照组只做一般术前准备及手术后的护理,不做心理护理,借以观察比较心理护理的效果。现将结果报告如下。1 心理护理组1.1 对象 住院手术病人:男32例,女18例,年龄15~75岁,平均年龄45岁,文化程度一般在初中以上。1.2 方法1.2.1 术前护理措施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老年手术病人的心理状态及有效护理方法,进一步提高老年病人护理水平.方法:回顾性总结我院2009年1月至2010年12月护理的78例老年手术病人的临床资料,并加以分析.结果:经过采取有效的临床及心理护理措施,78例老年手术病人获得较好康复效果.结论:良好有效的临床及心理护理对老年手术病人康复大有裨益.  相似文献   

9.
人性化护理在外科手术病人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在外科手术病人中实施人性化护理,以提高病人的满意度。方法采用问卷的方式调查100例外科手术病人的护理需求及心理需求,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实施人性化护理,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对两组病人的满意度进行对比。结果人性化护理可让病人在生理、心理、社会精神上处于满足和舒适的状态,顺利度过手术期,达到最佳康复,提高了病人的满意度。结论护理人员需弘扬以人为本的服务理念,才能为病人提供真正的人性化护理服务。  相似文献   

10.
孙艳霞  康彩华 《工企医刊》1996,9(1):140-141
手术对病人来说,是一种严重的心理刺激,是对病人的防御机制的重大挑战。此时,病人的心理变化十分复杂,如护理不当,将会影响手术效果。注意手术病人的心理状态,搞好心理护理,是护理人员不容忽视的工作。一、手术前病人的心理状态及护理 1、恐惧性心理:绝大多数病人手术前顾虑重重,担心手术疼痛、出血、麻醉意外及术后发生并发症和后遗症,产生恐惧性心理。对此类病人,护士应主动和病人交谈,需以关心的态度,亲切的语言向病人介绍本院的先进设备及技术力量,简单的介绍手术名  相似文献   

11.
目的:总结围手术期病人的心理护理经验,提高手术室护士的心理护理水平,减轻手术病人的焦虑、恐惧程度,积极配合手术治疗疾病。方法:2010年1月~2010年6月,术前、术中、术后通过沟通与病人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对手术病人进行心理护理。结果:根据自行设计的心理护理效果等级表评价心理护理效果,结果满意152例,较满意185例,不满意为19例。结论:手术室护士对手术患者进行程序化的心理护理后能有效的减轻患者紧张、恐惧心理,使患者处于接受手术治疗的最佳状态。手术室护士对患者进行的心理护理是手术患者整体护理的延续。  相似文献   

12.
周长云  韦翠风 《工企医刊》1996,9(3):134-135
近年来,心理护理的重要世人们已经认识,施行。为吏麻醉效果更加理想,手术医生顺利完成手术,准确地了解急诊手术病人进手术室后的心理变化,针对患者复杂心理状态进行有效的心理护理。我们对50例急诊手术病人进行心理测试和心理护理,现将结果分析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3.
<正>手术可以使病人产生不同的心理应激反应,特别是妇科病人,由于生理原因,更易引起强烈的心理应激。因此有关妇科病人心理状况的研究具有一定临床意义。为此,我们对在我院妇科就诊的100例手术  相似文献   

14.
《rrjk》2017,(14)
目的:了解病人术前的心理需求,探讨术前护理干预对局麻手术病人的心理影响。方法:将126例局麻病人随机分成对照组和干预组,每组63例。先通过术前调查了解其心理需求,然后对照组常规手术准备,干预组予以信息疗法、放松疗法等护理干预。结果:干预组病人麻醉前即刻心率、平均动脉压及呼吸明显低于对照组。结论:对局麻病人实施术前护理干预,可以减轻病人的应激反应,有利手术的顺利进行,促进早日康复。  相似文献   

15.
冯伟  李修栋 《中国妇幼保健》2008,23(8):1117-1118
目的:调查输卵管结扎术患者的焦虑抑郁情绪以及心理干预的效果。方法:采用随机分组方法,将研究对象分为干预组100例,采用心理学支持疗法;对照组100例,按常规处理。采取焦虑状态-特质问卷、焦虑自评量表和抑郁自评量表对两组患者于入站时和出站时进行评估,将所得结果进行比较。结果:入站时两组病人均存在明显的焦虑、抑郁、恐惧、失眠、担心术后遗留后遗症、担心手术疼痛等负性情绪,两组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经过心理干预后,干预组的负性情绪明显下降,与对照组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计划生育妇科医护工作者应重视手术患者存在的不良心理状态,积极进行心理干预有助于消除焦虑和抑郁的心理,能有效改善其情绪,有利于手术顺利进行和术后康复。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手术期患者心理健康状态,为做好患者心理疏导提供依据.方法:通过对150例各类手术病人进行观察.结果:所有手术患者负性心理存在普遍性.结论:适当的心理护理,实现了对患者的心理调控及心理支持,对手术康复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并分析手术病人在心理上的特点以及医护人员与其沟通所需的方法和技巧。方法对于2008年1月—2010年6月间在该院就诊的800例手术患者的病例资料进行回顾性的分析。800例患者中,524例为男性患者,276例患者为女性,年龄为7~84岁。以问卷调查的方式对800例患者手术前后的心理特点进行调查和研究,之后通过有针对性的沟通方法对患者的心理状态进行干预。结果于我院进行治疗的800例手术病人在手术前都普遍存在恐惧、紧张、急躁、焦虑、悲观等心理特点,医护人员通过合理有效的沟通方法使所有患者均已稳定的心态过度到手术阶段,且手术中没有出现因不良心理状态而影响手术进程的现象。结论医护人员应该对手术病人的心理特点进行全面的掌握,并且能通过技巧性、科学性的方式与患者进行沟通,消除患者顾虑,从而使患者能够更好地配合治疗。  相似文献   

18.
曹琳 《中国保健营养》2012,(14):2763-2764
目的了解患者在手术期间的心理情况,便于开展针对性的心理干预。方法对进行门诊手术的患者随机抽取100例,以调查问卷的形式了解情况。结果即将进行手术的100例患者术前一般有紧张和焦虑,或者有恐惧心理。结论了解了患者的心理状态之后,在手术前,手术中和手术后进行合理的心理干预和心理护理,保持患者的平稳情绪,有利于手术顺利进行,也利于患者恢复。  相似文献   

19.
维持性血液透析疗法(CHD)是治疗慢性肾功能衰竭、尿毒症的终身替代疗法之一。根据几年来我们对309例血液透析病人进行的调查,分析其心理状态,并针对病人的心理活动采取了有效的心理护理,改变消除病人的不良心理状态。使他们处于接受治疗的最佳心理,促进了疾病好转与康复,达到预期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20.
宁惠敏 《中国保健》2008,16(11):506
目的:通过对心肌梗死病人的心态分析,找出导致不良心理状态的原因并提出护理对策.方法:对我院105例心肌梗死患者采用问卷、和病人以及家属口头谈话、在护理过程中观察等方式进行心理状态调查.结果:病人表现出不同程度的恐惧、焦虑、紧张、悲观抑郁、担心经济问题和工作能力丧、期望护理照顾失等心理状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