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09 毫秒
1.
为探讨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联合应用腹腔镜、十二指肠镜、胆道镜的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行腹腔镜胆囊切除(LC)和经内镜十二指肠乳头切开术(EST)或腹腔镜胆总管探查(LCDE)的胆道结石患者78例。其中先行ERcP/EsT,然后行LC35例;先行LC,然后行ERCP/EST25例;同时行LC和LCDE18例。3组患者在年龄、性别组成上无差异。胆总管结石总取出率为92%,3组分别为93%、95%和87%。认为根据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的不同特点,可联合应用多种微创外科技术治疗。  相似文献   

2.
目的总结联合运用腹腔镜、十二指肠镜、胆道镜微创治疗胆囊合并胆道结石的经验.方法从1996年1月至2004年1月,运用三镜联合的手术方式,术前十二指肠镜逆行胆胰管造影检查(ERCP),十二指肠镜oddi括约肌切开(EST)或oddi括约肌气囊扩张(EPBD)胆总管取石,腹腔镜胆囊切除(LC),腹腔镜胆总管探查(LCBDE),术中、术后胆道镜,对86例胆囊结石合并胆管结石的病人进行微创治疗.结果82例手术获得成功,4例中转开腹,无胆道残余结石及严重并发症.术后住院时间明显缩短,操作熟练后手术时间也少于开腹手术.63例随访半年未见并发症.结论三镜联合的手术方式治疗胆囊结石合并胆管结石是切实可行和安全可靠的,其微创优势明显,可取代大部分开腹胆囊切除胆总管探查术.  相似文献   

3.
目的总结联合运用腹腔镜、十二指肠镜、胆道镜微创治疗胆囊合并胆道结石的经验。方法从1996年1月至2004年1月,运用三镜联合的手术方式,术前十二指肠镜逆行胆胰管造影检查(ERCP),十二指肠镜oddi括约肌切开(EST)或oddi括约肌气囊扩张(EPBD)胆总管取石,腹腔镜胆囊切除(LC),腹腔镜胆总管探查(LCBDE),术中、术后胆道镜,对86例胆囊结石合并胆管结石的病人进行微创治疗。结果82例手术获得成功,4例中转开腹,无胆道残余结石及严重并发症。术后住院时间明显缩短,操作熟练后手术时间也少于开腹手术。63例随访半年未见并发症。结论三镜联合的手术方式治疗胆囊结石合并胆管结石是切实可行和安全可靠的,其微创优势明显,可取代大部分开腹胆囊切除胆总管探查术。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腹腔镜、纤维胆道镜、十二指肠镜三镜联合治疗胆道结石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收治的86例胆道结石患者,运用三镜联合的手术方式进行微创治疗.结果 78例患者取石成功,取石成功率90.6%.其中50例行LC+腹腔镜胆总管探查"T"管引流+胆道镜取石术,6例行LC+腹腔镜胆总管探查I期缝合+胆道镜取石术,8例行LC+经胆囊管胆总管探查+胆道镜取石术.18例患者行ERCP+EST+LC,2例患者术后因胆漏再次开腹行"T"管引流,6例术中造影胆总管结石≥1.5 cm无法取出行鼻胆管引流(ENBD)后行开腹手术.76例患者随访约6个月,其中6例患者术后胆总管结石复发,再次行ERCP+EST后治愈.余患者在随访期间,无胆道狭窄及结石残留.结论 三镜联合治疗胆道结石具有安全、有效、微创、并发症少等优点,临床有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腹腔镜、胆道镜、十二指肠镜联合治疗胆总管结石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2年3月~2008年5月应用腹腔镜、胆道镜、十二指肠镜联合治疗胆总管结石的39例临床资料。结果本组39例中,手术均成功,无中转开腹,无严重胆漏等并发症发生。9例先行ERCP+EST取出胆总管结石,再行LC。平均住院时间为10.5天。3例先行ERCP下取石困难只行ENBD引流减压,再行LC+腹腔镜下胆总管切开联合胆道镜取石,T管引流。住院时间14~20天。25例行LC+腹腔镜下胆总管切开,联合胆道镜取石,T管引流。平均住院时间14天。2例腹腔镜下胆总管一期缝合。7天出院。未取尽者3例(6%)。结论根据具体病情,个性化地灵活地运用三镜联合治疗胆总管结石是安全可靠的,且创伤小,恢复较快,缩短平均住院时间。  相似文献   

6.
邹浩  朱红  张小文  王琳  李晓  王琨  王炳煌 《广东医学》2011,32(10):1319-1321
目的 探讨微创方式治疗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的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病例153例的病例资料.结果 行腹腔镜胆囊切除+胆道探查(LC+LCBDE)45例,腹腔镜胆囊切除+经胆囊管胆道探查(LC+LTCBDE)50例,腹腔镜胆囊切除+十二指肠乳头切开取石(LC+ EST)58例,无手术死亡,LC+LT...  相似文献   

7.
《中国现代医生》2017,55(20):43-64
目的分析胆道镜、腹腔镜、十二指肠镜多镜联合治疗肝外胆管结石的经验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9月~2015年9月应用多镜联合治疗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患者212例的临床资料。结果 193例手术获得成功,19例中转开腹手术,其中行内镜下乳头括约肌切开术(EST)联合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术(LC)65例,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术(LC)联合腹腔镜下胆总管探查术(LCBDE)及经内镜逆行性胰胆管造影术(ERCP)/EST 147例(其中经胆囊管探查取石16例,经胆总管探查取石术131例)。无严重并发症发生。随访6~12个月,无结石复发。结论多镜联合治疗肝外胆管结石安全可靠,其创伤小、恢复快,可为肝外胆管结石治疗的首选。  相似文献   

8.
①目的探讨腹腔镜与十二指肠镜联合治疗老年肝外胆管结石患者的临床应用价值。②方法选择罹患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的老年患者56例,其中28例前瞻性地应用十二指肠镜下逆行胰胆管造影(ERCP)及十二指肠乳头切开术(EST)与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联合治疗,另28例作为对照组,行传统胆囊切除术及胆总管切开加T管引流术。比较两组胆总管内径、胆总管结石最大径、胆总管结石数目、手术总时间、术后胃肠道功能恢复时间、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总住院天数、住院总费用。③结果两组患者在胆总管内径、胆总管结石最大径和胆总管结石数目方面无明显差异;ERCP+EST+LC组较传统手术组手术时间明显缩短(P〈0.05),术后胃肠道功能恢复明显加快(P〈0.011),术后并发症明显少(P〈0.01),住院天数明显缩短(P〈0.01),住院费用有明显增加(P〈0.01)。④结论十二指肠镜和腹腔镜联合治疗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具有疗效好、痛苦少、创伤小、恢复快、住院时间短等优点,有利于老年患者耐受手术。  相似文献   

9.
目的比较腹腔镜下胆囊切除胆总管探查术(LC—CBDE)与内镜下oddise括约肌切开(EST)联合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治疗胆囊结石合并细径(0.8~1.2cm)胆总管结石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治疗胆囊结石合并细径胆总管结石58例,采用LC—CBDE术、EST联合LG术对58例患者治疗的临床资料;比较手术时间、手术费用、住院日、并发症发生率。结果两组手术总时间,手术住院日,住院总费用有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结石残留卓,胆瘿发生率无显著差异(P〉0.05),但出血、胰腺炎、肠穿孔等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腹腔镜下胆囊切除胆总管探查术(LC—CBDE)优于内镜下oddise括约肌切开术(EST)联合度腔镜胆囊切除术(LC)治疗胆囊结石合并细径胆总管结石。  相似文献   

10.
三镜联合治疗肝外胆管结石20例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已经成为治疗胆囊结石手术的金标准,对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患者,目前有些医院采用内镜下乳头括约肌切开术(EST)加LC及LC加腹腔镜胆道探查T管引流术治疗.但前者可产生乳头括约肌处出血,急性胰腺炎等并发症发生率相对较高,对乳头括约肌的功能可能有影响;后者病人住院时间相对较长,对病人生活质量有较大影响.2004-2007年采用十二指肠镜、腹腔镜及纤维胆道镜联合治疗胆囊合并胆总管结石20例,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1.
目的研究腹腔镜、胆道镜、十二指肠镜三镜联合对胆道结石进行微创治疗的可行性、安全性及优越性。方法回顾性分析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和经内镜十二指肠乳头造影/切开术(ERCP/EST)或腹腔镜胆总管切开取石术(LCBDE)共178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先行ERCP/EST,然后行LC65例(A组)。先行LC,然后行ERCP/EST35例(B组)。同时行LC和LCBDE78例(C组)。结果175例患者顺利行LC术,2例因结石过大、1例因缩窄乳头炎而改开腹手术。3组胆管结石取出率分别为96.6%,95.2%和97.4%,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05)。结论根据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的不同特点,可多种微创外科技术联合应用治疗。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十二指肠镜+腹腔镜治疗胆囊结石并胆总管结石的疗效和方法。方法对75例胆囊结石并胆总管结石患者行十二指肠镜逆行胰胆管造影(ERCP)+乳头Oddis括约肌切开(EST)取石术+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回顾性分析其治疗效果。结果其中63例患者内镜联合治疗胆囊结石并胆总管结石获得成功,成功率为84%,无严重并发症。7例十二指肠镜下胆总管结石治疗失败,转开腹手术。5例LC失败,行中转开腹胆囊切除术。结论内镜联合治疗胆囊结石并胆总管结石是安全、微创、疗效确切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3.
双镜联合治疗老年结石性胆管炎合并胆囊结石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腹腔镜十二指肠镜联合治疗老年结石性胆管炎合并胆囊结石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择罹患结石性胆管炎合并胆囊结石的老年患者90例,其中47例前瞻性地应用十二指肠镜下逆行胰胆管造影(endoscopic retrograde cholangiopancreatography,ERCP)及十二指肠乳头切开术(endoscopic sphincterotomy,EST)与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aparoscopic cholecystectomy,LC)联合治疗。另43例作为对照组,行传统胆囊切除术及胆总管切开加T管引流术。比较两组胆总管内径、胆总管结石最大径、胆总管结石数目、手术总时间、术后胃肠道功能恢复时间、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总住院天数、住院总费用。结果两组患者在胆总管内径、胆总管结石最大径和胆总管结石数目方面无明显差异;ERCP/EST+LC组较传统手术组手术时间明显缩短(P〈0.05),术后胃肠道功能恢复明显加快(P〈0.01),术后并发症少(P〈0.01),住院总天数明显缩短(P〈0.01),而住院费用有明显增加(P〈0.01)。结论十二指肠镜和腹腔镜联合治疗结石性胆管炎合并胆囊结石具有疗效好、痛苦少、创伤小、恢复快、住院时间短等优点.有利于老年患者耐受手术,值得进一步在临床工作中推广。  相似文献   

14.
阚建光 《吉林医学》2011,(33):7086-7087
目的:探讨腹腔镜联合胆道镜治疗继发性胆总管结石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9例胆囊并继发性胆总管结石联合应用腹腔镜、胆道镜治疗的临床资料。结果:1例因胆管远端结石崁顿中转开腹,8例均顺利完成腹腔镜胆囊切除(LC)、胆道镜胆总管探查术(LCDE),6例行胆道镜网篮取石,2例用胆道镜直接将结石推入十二指肠,胆总管Ⅰ期缝合(LCBDE)8例。结论:腹腔镜联合胆道镜治疗继发性胆总管结石的临床效果创伤小、效果好,且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的微创治疗方法。方法:2002年5月~2007年4月采用十二指肠镜、腹腔镜、胆道镜联合治疗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61例。结果: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术前行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ERCP)及经十二指肠镜乳头括约肌切开式(EST)40例,1例中转开腹,LC术后行ERCP及EST4例,LC术中行腹腔镜胆总管探查取石术(LCBDE)17例。均恢复良好。结论:EST联合LC和LC术中行LCBDE为两种主要治疗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的微创方法,但最好的方法还有待进一步探讨。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应用十二指肠镜联合腹腔镜治疗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方法:64 例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的病人,采用十二指肠镜行十二指肠乳头切开取石(EST) 及腹腔镜胆囊切除(LC).结果:64例中61 例先行EST 后行LC,3 例LC 术后发现胆总管结石行EST,全部治愈,未出现并发症.结论:采用十二指肠镜行十二指肠乳头切开取石(EST) 及腹腔镜胆囊切除治疗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创伤小、恢复快,并发症少,住院时间短,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7.
EST联合LC治疗胆囊并胆总管结石(附73例病例报告)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目的探讨十二指肠镜乳头括约肌切开术(EST)联合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治疗胆囊并胆总管结石的临床疗效。方法38例患者常规行内镜胰胆管逆行造影术(ERCP)发现胆总管结石后,即行EST+网篮取石。根据EST术后并发症治愈的情况再行LC。结果全部病例EST均获成功,结石全部取出,术后出现胰腺炎1例,胆管炎2例,治疗1周痊愈后行LC术。结论EST联合LC治疗胆囊并胆总管结石具有创伤小、效果好、并发症少、恢复快等优点,该微创治疗方法扩大了LC的指征,可在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分析三镜联合在胆囊合并胆总管结石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9年1月—2021年1月于我院就诊的60例胆囊合并胆总管结石患者,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三镜联合组和ERCP/EST+LC组,各30例.三镜联合组接受三镜联合治疗,ERCP/EST+LC组接受ERCP/EST联合LC治疗,观察两组手术指标、术后疼痛程度...  相似文献   

19.
目的总结十二指肠镜联合腹腔镜(两镜)治疗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患者的经验。方法选择2008年11月至2011年10月鄂尔多斯市中心医院收治的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患者25例,均首先行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ERCP)+十二指肠镜乳头括约肌切开(EST),之后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统计两镜联合治疗效果。结果两镜联合取石成功率为96%,随访7~20个月,未见胆总管结石残留和胆管炎发生。结论 ERCP+EST后行LC是治疗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的可靠方法,患者恢复快,避免了胆总管切开及T管引流,临床应用价值高。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腹腔镜与胆道镜或十二指肠镜联合对继发胆总管结石患者的疗效。方法选择我院2006年1月-2012年1月行腹腔镜联合胆道镜手术的继发性胆总管结石患者78例(A组);选择同期行腹腔镜联合十二指肠镜手术的继发性胆总管结石患者79例(B组),对两组的临床疗效进行比较分析。结果两组患者术中出血量、中转开腹、肠功能恢复等项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在术中结石直径、结石数目、住院费用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等项目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在手术时间、T管的留置、术后胆漏、住院时间等方面优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两组各具优缺点,根据自身掌握的微创手术技术的实际情况,严格筛选病例,均能体现微创手术的优势;而腹腔镜与胆道镜技术的熟练掌握和团队的密切配合,以及胆总管一期缝合技术的应用,能使腹腔镜胆囊切除+胆总管切开联合胆道镜探查(LC+LCBDE)微创手术更胜一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