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血管切除重建治疗癌性上腔静脉综合征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探讨和总结采用血管切除重建治疗癌性上腔静脉综合征的临床经验,并评价其疗效.方法2002年1月至2005年1月,手术治疗癌性上腔静脉综合征16例,其中局部晚期肺癌6例、晚期肺癌1例、侵袭性胸腺瘤4例、精原细胞瘤3例、非霍奇金淋巴瘤2例.术中行原发肿瘤和受累上腔静脉全部或部分切除并重建上腔静脉,其中采用人工血管置换14例,人工血管旁路2例.结果全组无手术死亡及术后早期死亡.平均随访23.57个月,无阻塞症状复发,患者1、2、3年生存率分别为84.6%(11/13)、66.7%(6/9)、40.0%(2/5).结论上腔静脉切除重建能安全有效地解除梗阻症状,显著地提高和延长患者的生存质量及生存时间,但必须严格把握其手术适应证.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上腔静脉综合征(SVCS)的手术方法,总结外科诊治经验。方法手术治疗13例上腔静脉综合征患者,其中肺癌6例,恶性纵隔肿瘤6例,SVCS狭窄1例。11例采用人工血管置换上腔静脉或补片扩大;2例采用人工血管转流。结果全组患者无手术死亡,术后上腔静脉梗阻症状均明显改善。1例术后人造血管血栓形成,经溶栓治疗后痊愈。全组患者术后存活时间为6~30个月。结论上腔静脉综合征采用原发病灶切除加人造血管置换手术治疗能够在短期内显著缓解临床症状,提高生存质量,效果确切。  相似文献   

3.
目的总结15例胸腔肿瘤合并上腔静脉综合征患者手术治疗时使用人工血管转流的处理经验,分析上腔静脉及其分支人工血管转流手术的技术方法及临床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15例胸腔肿瘤合并上腔静脉综合征患者的手术经验、受侵血管包括上腔静脉和(或)左右颈内静脉。结果 15例患者接受了不同类型的人工血管转流手术,包括右颈内静脉与右心房人工血管转流8例、左颈内静脉与右心房人工血管转流4例、左及右颈内静脉与右心房人工血管转流3例,人工血管转流均应用Gore-Tex人工血管,共应用人工血管18支,直径8~12mm,所有手术均成功进行,无手术死亡,无严重并发症、术后生存时间最长者达3年。结论人工血管转流上腔静脉及其分支手术,是胸腔肿瘤合并上腔静脉综合征手术治疗中重要方法,正确及时地应用可以提高根治性切除率,消除上腔静脉综合征,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及生存率。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纵隔大B细胞淋巴瘤的临床表现、诊断治疗方法以及手术治疗的作用。方法回顾分析北京协和医院1998年至2008年间19例资料完整的纵隔大B细胞淋巴瘤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手术与否,分为手术组(10例)和非手术组(9例),使用Kaplan-Meier法生存分析,评估患者的生存期、生存率。结果19例患者的总体平均生存期为44个月,3年生存率为54%;手术组与非手术组的平均生存期分别为44和42个月,3年生存率分别为55%和54%,两者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手术组中5例术前有上腔静脉综合征,术后症状均得到缓解。非手术组9例患者中,3例有上腔静脉综合征,在1~3个周期化学治疗后逐渐缓解。结论纵隔大B细胞淋巴瘤的手术切除率低,手术对生存期没有显著影响,但是可以在短期内缓解上腔静脉综合征症状,并且能够提供明确的病理诊断。  相似文献   

5.
恶性胸腺瘤合并上腔静脉综合征的外科治疗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4例恶性胸腺瘤合并上腔静脉综合征病人施行胸腺瘤切除、上腔静脉部分切除、静脉腔内瘤栓清除及采用不同的成形手术方式恢复上腔静脉回流。术中上腔静脉阻断20~47min,术后上腔静脉阻塞征症状完全消失,无并发症发生,术后经放疗、化疗等综合治疗。2例病人3年后死亡;2例术后尚存活,生存期分别为27、17个月。该手术扩大了纵隔肿瘤侵犯上腔静脉的切除率,同时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及生存率。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小肠肿瘤的手术治疗方法和经验.方法:将在我院接受诊治的35例小肠肿瘤患者的资料进行临床分析,总结手术治疗体会.结果:本组12例良性肿瘤术后均成功随访6个月~3年,未见复发且无死亡病例;23例恶性肿瘤术后失访1例,其余均随访1~5年,平均存活时间(30.45±2.56)个月;术后1年生存率为86.36%(19/22),术后2年生存率为68.18%(15/24),术后3年生存率为27.27%(6/22).结论:小肠肿瘤应根据其临床特征早期诊断、合理选择手术方式治疗.  相似文献   

7.
胸腺瘤侵及上腔静脉和(或)无名静脉的外科治疗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目的 探讨胸腺瘤侵及上腔静脉和(或)无名静脉行肿瘤根治合并血管成形或置换的技术、方法、适应证及预后。方法 本组40例,行胸腺瘤根治术合并上腔静脉或无名静脉部分切除血管成形术30例,上腔静脉和(或)无名静脉切除人工血管置换术10例。术后随访24—72个月。结果 全组无围手术期死亡。上腔静脉系统血管成形患者1年生存率为100%,3年生存率为89%,5年生存率为79%,上腔静脉系统人工血管置换患者1年生存率为100%,3年生存率为88%。结论 胸腺瘤侵及上腔静脉和(或)无名静脉以往常被认为是手术相对禁忌证,应用血管成形或人工血管置换技术,可使患者获得根治切除,扩大了手术适应证、提高了手术的切除率和患者的远期生存。  相似文献   

8.
上腔静脉综合征的外科治疗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Han ZJ  Ren H  Ge F  Li SQ  Zhang ZY 《中华医学杂志》2008,88(20):1415-1417
目的 总结上腔静脉综合征(SVCS)的外科治疗经验.方法 回顾性分析手术治疗的26例SVCS患者(男19例,女7例,年龄19~63岁)的临床资料,包括临床表现、术前检查、手术方法、术后病理诊断和生存时间.病例纳入标准为影像学检查提示纵隔占位以及上腔静脉和(或)无名静脉部分或完全梗阻,无其他部位肿瘤,纵隔病变经组织病理学检查无明确淋巴瘤的证据.结果 常见临床表现为颜面及颈部发绀、水肿,颈部及胸壁静脉曲张,头晕,头痛,咳嗽,呼吸困难.术前CT引导下穿刺活检,6例明确诊断胸腺恶性肿瘤,20例无法明确诊断.行原发病灶切除和上腔静脉人工血管置换术,20例患者获得根治性完全切除,6例因病变侵犯广泛行肿物大部分切除.术后中位生存期完全切除者为30个月,不完全切除者为11个月(P=0.0036);全组病例1年生存率为69.2%,5年生存率为7.6%.结论 手术切除方式是影响SVCS患者预后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联合脏器切除术加围手术三联序贯疗法综合治疗Ⅲb、Ⅳ期胃癌的可行性。方法 对1989年2月~1998年8月间手术治疗的34例Ⅲb、Ⅳ期胃癌的临床资料及随访结果进行分析,其中联合脏器切除术加STTS治疗22例,单纯联合脏器切除治疗12例。结果 综合治疗 和单纯手术组的术后一、三、五年生存率分别为27.3%、45.6%、36.4%和75.0%、25.0%、0,两组三、五年生存率的差别具有显著性  相似文献   

10.
胸腔内肿瘤直接侵犯上腔静脉和(或)无名静脉表明原发肿瘤已属晚期,出现上腔静脉综合征者自然生存仅3个月左右,应用介入支架等姑息治疗无长期生存的报道,采取手术切除病灶及受累的上腔静脉并人造血管置换或成形,可使患者生活质量及生存率明显改善[1,2].我院自2005年10月至2007年 10月在非体外循环下行了3例腔静脉置换术,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患者术后恢复良好,未出现并发症,出院后定期随访,生活质量较术前有明显提高.现将术中护理配合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和总结上腔静脉置换治疗晚期胸腔恶性肿瘤的临床经验,并评价其疗效.方法 2002年1月至2009年10月手术治疗癌性上腔静脉综合征42例,其中局部晚期肺癌18例、侵袭性胸腺瘤12例、精原细胞瘤6例、非霍奇金淋巴瘤4例,胸腺瘤2例.术中行原发肿瘤和受累上腔静脉全部或部分切除并重建上腔静脉,其中采用人工血管置换40例,人工血管旁路2例.结果 全组无手术死亡及术后早期死亡.平均随访24个月,无阻塞症状复发,患者1、2、3年生存率分别为85.7%、66.7%、42.8%.结论 上腔静脉切除重建能安全有效地解除梗阻症状,明显提高和延长患者的生活质量及生存时间,但必须严格把握其手术适应证.  相似文献   

12.
报道了经肝动脉及门静脉双插管灌注化疗治疗不能切除的原发性肝癌22例,治疗后肿瘤缩小率为85%~13.3%,平均缩小率为39.5%。6月生存率为95.5%,1年81.8%,2年36.4%。  相似文献   

13.
报道了经肝动脉及门静脉双插管灌注化疗治疗不能切除的原发性肿癌22例,治疗后肿瘤缩小率为85% ̄13.3%,平均缩小率为39.5%,6月生存率为95.5%,1年81.8%,2年36.4%。  相似文献   

14.
报道了97例头颈部鳞癌治疗的结果。采用术前诱导化疗加手术切除。化疗DOP方案,药物有效率81.4%;术后患者3年,5年生存率分别为71.8%、62.6%。认为术前诱导化疗对头部鳞癌的生存率或改善患者生存质量有较好的作用。  相似文献   

15.
回顾分析36 例晚期肺癌患者进行外照射加腔内治疗的效果。治疗后3 个月总有效率77 .8 % ,3 年和5 年生存率分别为38 .89 % 和22 .22 % ,表明对晚期肺癌患者进行外照射加腔内治疗能提高近期疗效和生存率。  相似文献   

16.
对17例急性白血病患者在完全缓解期,采用低分子天然肿瘤抑制物体外培养净化后进行了自体骨髓移植,其中急性髓细胞白血病14例,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3例,预处理以环磷酰胺和全身照射为主。移植后未接受抗白血病治疗,随访观察15至45个月,11例无病生存15个月以上,8例24个月以上,5例30个月以上,最长1例为43个月。5例在6~22个月复发,1例在6个月猝死。统计3.5年无病生存率为62.7%±15.0%  相似文献   

17.
1986年1月到1996年1月10年间对21例Ⅰ,Ⅱ期肺癌病例行肺限局性切除术,术后随访,3年生存率为66.6%,5年生存率为57.1%.术后病理检查证明21例病例断端切除得均干净,并证实切除范围至少距肿瘤组织边缘1~1.5cm以上.术后随访见无手术切除部位肿瘤复发.  相似文献   

18.
骨肉瘤保留肢体治疗术后生存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骨肉瘤保肢治疗中肿瘤大小,临床分期,手术方式,术前,术后化疗以及肿瘤多药耐药基因表达产物P糖蛋白对术后生存时间的影响。方法:统计分析和7年47例骨肉瘤保肢术患者的病理,临床资料及生存时间,并用链菌素0-生物素标记法免疫组织化学法回顾 检测肿瘤标本中P-170糖蛋白。结果:临床分期为ⅡB期患者1-5年生存率分别是97.4%,76.0%,46.3%,38.9%和34.0%,ⅡA期患者相应的生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十二指肠第三、四段肿瘤的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11例经手术证实为十二指肠第三、四段肿瘤的临床资料。结果:行节段性十二指肠切除7例,术后生存超过5年3例,超过2年2例,术后15个月肿瘤复发死亡1例,术后18个月死于其它疾病1例;胰十二指肠切除加周围淋巴结廓清术1例,术后生存超过30个月;旁路转流手术加术后放疗、化疗3例,分别于3~11个月内死亡,平均生存时间6.3个月。结论:节段性十二指肠切除术是治疗十二指肠第三、四段肿瘤的首选方法。  相似文献   

20.
摘 要: 【目的】 比较骨肉瘤术后假体周围感染的不同手术方法的效果, 研究假体周围感染对骨肉瘤患者预后的影响, 探讨骨肉瘤保肢术后假体周围感染治疗方法的选择。【方法】回顾分析2003-2008年在我院就诊的骨肉瘤患者,记录患者个人和病情的各种信息,并随访患者,建立临床资料数据库。提取骨肉瘤保肢患者术后假体周围感染患者资料,比较清创灌洗、一期翻修、二期翻修和截肢等手术方法控制感染的效果。利用Kaplan-Meier生存分析感染对骨肉瘤整体预后的影响。【结果】 2003-2008年共183例Ennecking ⅡB期骨肉瘤患者在我院接受治疗,其中术后假体周围感染患者为17人(9.28%), 其中股骨远端7例,胫骨近端5例,肱骨近端2 例, 骨盆 3 例。感染发生时间中位时间为术后 8.9月(2.3-31.5月),细菌培养阳性率为70.6%,多数为葡萄球菌 。共经历 25次手术,14例感染得到控制,感染控制率为82.4%;3例患者截肢,保肢成功率为82.4%。不同手术方法感染控制率:清创灌洗术感染控制率为33.3%(3/9),一期翻修手术感染控制率为 50%(1/2);最终采取二期翻修患者感染控制率为100%(7/7)。最终采取截肢患者感染控制率为100%(3/3);通过Kaplan-Meier生存分析感染和无感染患者的两年生存率分别为94%和85%,五年生存率分别为79% 和55% (P = 0.04)。【结论】 从感染控制角度,二期翻修是治疗骨肉瘤术后假体感染有效方法;预后方面,术后感染患者的要好于术后无感染患者。骨肉瘤保肢术后假体周围感染的手术治疗方法和时机的选择需要考虑到感染对预后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