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剖宫产术中母体吸入不同浓度氧对母婴脂质过氧化反应的影响,并进一步探讨对新生儿近期神经行为(NBNA)的影响。方法选择有急性胎儿窘迫且无蛛网膜下隙麻醉禁忌证的剖宫产患者60例,随机分入吸氧组(A组)(FiO2=40%),吸氧组(B组)(FiO2=60%),高氧组(H组)(FiO2=100%),吸氧前、胎儿娩出时分别抽取产妇动脉血,以及新生儿发出第一声哭泣前的脐静脉和脐动脉血测定血气和血浆8-异前列腺素F2α,同时进行新生儿NBNA评分。结果 H组患者胎儿娩出时母体动脉血PO2和脐动静脉血PO2显著升高于A组和B组(P<0.05);脂质过氧化物8-异前列腺素F2α显著高于A组和B组(P<0.01);A组新生儿和B组新生儿NBNA评分无显著差别,但A组和B组新生儿第5d NBNA评分显著高于H组(P<0.05)。结论有急性呼吸窘迫剖宫产产妇短时间纯氧吸入使剖宫产母婴脂质过氧化产物8-异前列腺素F2α浓度显著增加,且对新生儿近期的神经行为即脑损伤产生影响;吸入60%浓度的氧在改善新生儿氧合的同时也避免了过强的脂质过氧化物反应,从而降低对新生儿脑损伤的影响。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瑞芬太尼单肺通气在毁损肺患者电视胸腔镜手术麻醉中的效果与安全性.方法 将进行手术的96例毁损肺患者随机分为A、B、C3组,每组 32例.A 组患者接受4μg/L瑞芬太尼麻醉,B组患者接受6μg/L瑞芬太尼麻醉,C组接受8μg/L瑞芬太尼麻醉.比较3组患者术中应激反应发生情况及综合指 标.结果 3组患者麻醉深度指标(BIS指数)比较,P >0.05;3组患者意识消失时间比较(A、Bt=0.823,B、Ct=0.7562,A、Ct=0.8372均P >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A、B2组患者停药后恢复自主呼吸时间比较(A、Bt=1.1272,P >0.05),无统计学意义,而C组患者停药后恢复自主呼吸时间明显长于A、B2组(A、Ct=0.10752,B、Ct =0.09793,P <0.05),差异统计学意义.结论 6μg/L瑞芬太尼应用于毁损肺患者电视胸腔镜手术中安全性高、能有效降低患者术中应急反应.  相似文献   

3.
目的 观察比较不同浓度盐酸右美托咪定复合地佐辛与布托啡诺复合地佐辛用于妇科术后静脉自控镇痛(PCIA)的效果和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方法 选择 择期行妇科腔镜手术的ASAⅠ或Ⅱ级患者120例,随机数字法分三组:地佐辛0.6mg/kg+盐酸右美托咪定0.06μg??kg-1??h-1组(A组,n=40)、地佐辛0.6mg/kg+盐酸 右美托咪定0.1μg??kg-1??h-1组(B组,n=40)、布托啡诺150μg??kg-1+地佐辛0.6mg/kg组(C组,n=40).PCIA均用生理盐水配成100ml,背景输注2ml/h,单次给药 剂量0.5ml.分别记录三组术毕(T1)及术后6h(T2)、12h(T3)、24h(T4)与48h(T5)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及各时段自控镇痛按压次数,记录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A组和C组各时点VAS 评分组间组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且评分均小于4分(P>0.05);A组和C组VAS 评分明显高于B组(P<0.05);0~6h、6~12h、12~24h时B 组自控按压次数明显低于A和C组(P<0.05);C组恶心呕吐发生率高于A和B组(P<0.05).结论 盐酸右美托咪定复合地佐辛用于妇科腔镜手术术后能够达到镇 痛完善、镇静适度,且副反应小,是一种安全可行的镇痛方法.  相似文献   

4.
对57例因头盆不称而行剖宫产的产妇进行前瞻性研究,以探讨头盆不称发生的相关因素,结果表明:1.剖宫产产妇与经阴道产产妇在身高、孕期体重增加、胎儿体重方面差异有显著性,(P<0.05或P<0.01)。2.孕妇身高小于160cm者剖宫产率明显升高(X2=6.1191,P<0.05)。3.每日站立工作时间小于4h头盆不称发生率明显增高(X2=20.7480,P<0.05)。作者认为对身高低于160cm的产妇在试产过程中要警惕头盆不称的存在,认真鉴别,适当增加每日站立工作时间可能对促进胎儿入盆有利。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益母草胶囊联合缩宫素预防剖宫产产后出血的临床疗效及护理干预要点.方法 选取2012年12月~2015年7月在我院行剖宫产的88例产 妇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对照组采用缩宫素治疗,治疗组采用益母草胶囊联合缩宫素,2组均采用综合护理干预,观察2组患者的 产后大出血,比较产后30min、2h和24h的出血量、子宫收缩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治疗组产后大出血发生率4.555%显著低于对照组的22.73%,差异有统 计学意义(x2=6.175,P =0.013);治疗组产后30min、2h和24h的出血量显著低于对照组30min、2h和24h的出血量,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组的子 宫收缩良好率93.18%显著大于对照组70.4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5.906,P =0.015);治疗组的总有效率为93.18%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2.73%,差异有统计学 意义(x2=6.509,P =0.011);不良反应为轻微恶心和腹部不适,且2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0.339,P =0.559).结论 益母草胶囊联合缩宫 素预防剖宫产产后出血临床疗效显著,可减少出血量,促进子宫恢复,且安全性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 研究对比胸腺肽辅助微量元素与转移因子治疗反复呼吸道感染的临床效果及静脉血免疫球蛋白改善情况,为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的治疗提供参考 依据.方法 选取2013年01月~2015年01月期间我院儿科门诊的所接诊的反复呼吸道感染患儿120例,将所有参与研究的患儿分为A 组、B组、C组,每组患儿 各40例.三组患儿在治疗前后均应采集其静脉血以测定免疫球蛋白的含量,A 组患儿静脉滴注胸腺肽,B、C组患儿则在A 组治疗基础上分别加用微量元素、转移 因子.比较三组患儿的临床治疗效果及静脉血中免疫球蛋白改善情况.结果 经临床用药治疗,B、C组患儿的治疗总有效率分别达到了82.5%、95.00%,明显的 有效于A 组患儿的67.5%,B、C组患儿间的治疗效果与A 组相比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C组的治疗效果高于B组,两组间的差异有着统计学意义(P <0. 05).经治疗三组患儿的静脉血免疫球蛋白与治疗前相比均得到了改善,其间的差异有着统计方面的意义(P <0.05);C组患儿的静脉血免疫球蛋白改善程度优于B 组的改善程度,两组患儿的改善差异有着统计学意义(P <0.01).结论 胸腺肽联合转移因子治疗反复呼吸道感染具有良好的临床治疗效果,且两药合用起到了增 强患儿免疫力的双重功效,在治疗的过程中未见临床不良反应的发生,值得在儿科临床中推广及应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新bobath疗法对于脑瘫患儿独坐能力的影响.方法 纳入我院2013年2月至2015年3月60例脑瘫患儿,随机分为bobath组和常规组各30 例,常规组给予常规康复治疗,bobath组给予bobath疗法.对比两组患儿临床治疗效果和治疗前后粗大运动功能总分(GMFM 评分)及其中独坐能力评分(B区评 分).结果 bobath组患儿临床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两组患儿治疗前B区评分和GMFM 评分无显著差异(P >0.05).在治疗 后两组患儿B区评分和GMFM 评分均优于治疗前,但bobath组患儿改善幅度明显优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 bobath疗法对于脑瘫患儿独 坐能力的影响确切,可有效提升其粗大运动功能,改善患儿独坐能力,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初产妇产程中心理护理的临床应用方法及效果.方法 以回顾性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8月到2015年8月间的120例初产妇,随机将其分为两 组,每组6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进行产程中心护理,并对分娩结果进行分析与评估.结果 观察组在自然分娩、剖宫产方面优于对照 组,两组比较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在产程平均用时方面,观察组总产程为(496.3±130.3)min,对照组为(654.6±173.4)min,两组数据比较差异显著,具 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进行产程中心护理的初产妇在临床分娩方式上优于常规护理.  相似文献   

9.
目的 对比经乳晕切口治疗乳腺良性疾病中麦默通微创旋切系统与传统手术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2013年2月~2015年2月收治的乳腺良性肿 块患者106例作为观察对象,按照抽签法随机分为观察组(n=53)和对照组(n=53),观察组患者采用麦默通微创旋切系统法来进行手术,对照组患者则采用传统手 术来进行治疗.观察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情况、并发症发生情况以及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等的情况.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2.5%,明 显高于对照组的69.8%,组间差异对比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X2=8.8744;P <0.05);观察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13.2%明显低于对照组的35.8%,组间差异明显, 具有统计学意义(X2=7.3385;P <0.05);观察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等情况均明显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 论 采用麦默通微创旋切系统法经乳晕切口来治疗乳腺良性疾病具有较好的临床效果,能够显著提高患者的治疗有效率,并且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患者的术中、术 后康复情况也较好,整体的治疗效果非常可观,具有较高的临床意义,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0.
目的 选用硫酸镁对妊娠期高血压孕妇进行治疗,以缓解其缺血缺氧状态,改善产妇的结局及新生儿预后,降低了围产期母儿不良后果的发生率,为母儿安全 提供了依据.方法 选取2013年01月~2014年12月期间我院孕周为32-35周的妊娠期高血压孕产妇200例,将以上孕产妇按随机分组的方式分为对照组和观察 组,每组100例孕产妇.对照组患者给以酚妥拉明、盐酸拉贝洛尔以治疗,观察组患者的给以酚妥拉明、盐酸拉贝洛尔联合硫酸镁进行治疗.两组患者均应治疗10d,在 治疗结束后对比两组新生儿脐静脉血血气指标,即pHCO2分压,同时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血压改善情况、孕产妇的分娩方式及母婴结局.结果 对照组中新生儿的 PCO2值高于观察组,呈酸性改变;而HCO3-、BE、HCT则低于观察组,差异有着统计学意义(P<0.05).经治疗两组孕产妇的血压均明显降低,而观察组的孕产妇血压 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两组孕产妇间的血压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剖宫产率及早产率显著的低于对照组,而其顺产率则高于对照组,经比较其间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中孕产妇的产后并发症发生率及新生儿并发症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发生率,经比较其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 酚妥拉明、拉贝洛尔治疗的基础上联用硫酸镁,有着稳定的治疗效果,不仅可改善胎儿的缺血缺氧状态,还可将产妇血压降至接近正常范围,且显著的改善了母婴的结 局,值得在临床上应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检测胃癌组织中间隙蛋白43(Connexin43,Cx43)和Smad1及Smad2的mRNA,探讨三者的表达及相关性.方法 对60例胃癌组织和30例正常 胃组织(距肿瘤10cm 以上认为是正常组织)采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对Cx43mRNA、Smad1mRNA 与Smad2mRNA 进行检测并分析三者的相关性. 结果 正常胃组织Cx43mRNA 和Smad1mRNA(0.81±0.03和0.89±0.04)高于胃癌组织(0.52±0.07和0.43±0.06)的表达,P <0.05;正常胃组织中Smad2mRG NA(0.37±0.03)低于胃癌组织(0.75±0.06)的表达,P <0.05;高中分化胃癌Cx43mRNA 和Smad1mRNA(0.65±0.04和0.55±0.03)高于低分化胃癌(0.43±0.06 和0.34±0.05)的表达,(P <0.05);高中分化胃癌Smad2mRNA(0.63±0.04)低于低分化胃癌(0.84±0.06)的表达,(P <0.05);胃癌中无淋巴结转移Cx43mRNA 和 Smad1mRNA 的表达(0.74±0.03和0.56±0.03)高于有淋巴结转移(0.39±0.07和0.36±0.05),(P <0.05);胃癌中无淋巴结转移Smad2mRNA 的表达(0.53±0. 04),低于有淋巴结转移(0.88±0.05),P <0.05;胃癌中Cx43mRNA 和Smad1mRNA 在TNMⅠ-Ⅱ期的表达(0.63±0.05和0.57±0.02)高于TNMⅢ-Ⅳ(0.47± 0.06和0.36±0.06),P <0.05;Smad2mRNATNMⅠ-Ⅱ期的表达(0.60±0.04)低于TNMⅢ-Ⅳ(0.82±0.05),P <0.05,上述指标与年龄、性别无统计学意义(P > 0.05).胃癌组织中Cx43mRNA 与Smad2mRNA 呈负相关性r=-0.53,P =0.0031;Smad1mRNA 与Smad2mRNA 呈负相关性,r=-0.49,P =0.0063;Cx43 mRNA与Smad1mRNA 呈正相关性,r=0.45,P =0.0084.结论 Cx43mRNA 与Smad1mRNA 在胃癌组织中低表达而Smad2mRNA 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上 调,它们三者可能在胃癌的发生发展中起到协同作用,可能通过协同作用参与了胃癌的进展及转移.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全身麻醉对剖宫产新生儿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2008年4月-2011年5月收治的足月单胎妊娠行择期剖宫产的产妇100例.随机分为硬膜外麻醉组(A组),全身麻醉组(B组),二组各50例.二组产妇均在胎儿娩出时抽取脐动、静脉血,进行血气分析.分别记录二组胎儿娩出时间、手术时间、1、5min Apgar评分,并比较二组各指标.结果 全麻组和硬膜外组新生儿1min Apgar评分分别为(9.60±1.22)、(9.10±0.92)分,5min Apgar评分为(10.20±0.90)、(9.00±0.30)分,二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二组新生儿手术开始→胎儿娩出时间、切开子宫→胎儿娩出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5);二组新生儿Apgar评分、NBNA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二种麻醉方式均可安全用于剖宫产,但应注意根据产妇的手术前即时状况选择麻醉方式.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责任制助产护理对初产妇分娩方式及产程进展的影响作用.方法 选取2013年4月-2015年2月我院妇产科接诊收治的150例初产妇,随 机分成两组,每组75例,对照组行常规护理,观察组行责任制助产护理,对比两组产妇分娩方式及产程进展情况.结果 观察组产妇顺产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剖宫 产率明显低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存在统计学差异(P <0.05);观察组产妇第一产程时间及总产程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存在统计学差异(P <0.05).结论 责任制助产护理有助于提高初产妇顺产率,促进产程进展,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4.
母血、脐血和羊水中儿茶酚胺水平的测定及其临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技术测定了孕产妇血浆、胎儿血浆和羊水儿茶酚胺(CA)。结果表明:妊娠期母血CA中肾上腺素(E)和多巴胺(DA)与非孕妇女相比差异无显著意义(P>0.05),而去甲肾上腺素(NE)较非孕妇女明显降低(P<0.05);阴道分娩产妇CA明显高于非孕和妊娠晚期妇女(p<0.01)。正常足月胎儿脐动脉血NE、E及DA分别较脐静脉血的NE、E及DA增高3.3、4.7和2.1倍。剖宫产儿脐动脉血NE、E明显低于正常分娩儿,DA差异无显著意义。胎儿窘迫时脐动脉血浆CA较正常分娩儿明显增加,以NE、E最明显。羊水中CA伴随妊娠的进展而增加,胎儿窘迫时明显增加,超过正常范围上限者新生儿窒息发生率为60%。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三种不同麻醉方法对胎儿宫内窘迫剖立产新生儿的Apgar评分、SPO2和脐血血气的影响.方法:选择30例足月妊娠、单胎、胎儿宫内窘迫,拟行剖它产的产妇.随机分三组(备10例).A组连续硬膜外麻醉;B组用氯胺酮麻醉,C组局部逐层浸润麻醉.结果:B组1min、5min的新生儿Apgar评分显著低于A、C组(P<0.05,<0.01).新生儿5min的SpO2低于A、C组(P<0.05).B组脐动脉血SaO2和静脉血PH值、BE值低于A、C组(P<0.05).A、C两组间结果相似.结论:胎儿立内窘迫剖宫产时,不宜使用氯胺酮麻醉,应首选硬膜外麻醉.  相似文献   

16.
目的 对比超声引导下宫腔填塞与子宫压迫式缝合对产后出血的治疗效果.方法 将80例产后出血患者分为两组,A组37例用超声引导下宫腔填塞,B组 43例实施子宫压迫式缝合术,比较两组临床疗效、住院期间治疗情况、产后子宫恢复情况.结果 A组术后2h出血量、恶露维持时间、第1次月经恢复时间及产后月经 周期与B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止血时间短于B组,术中出血量及术后24h出血量少于B组,产后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B组,两组差异有统计学 意义(P<0.05).结论 产后出血患者用超声引导下宫腔填塞及子宫压迫式缝合均可有效止血,术后子宫恢复情况良好,不会对产妇的生育能力造成影响,但超声引导 下宫腔填塞在缩短止血时间、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减少出血量等方面效果优于子宫压迫式缝合止血.  相似文献   

17.
目的 研究Foley尿管低位小水囊、米索前列醇、缩宫素三种方法用于孕晚期引产促宫颈成熟的有效性、孕妇依从性、不良反应、分娩结局以及对胎儿及新生 儿的影响.方法 选取我院2015年1月至2015年12月住院的有引产指征的孕晚期孕妇共150例,随机分为3组,水囊组50例,米索前列醇组50例,缩宫素组50 例,观察比较三组促宫颈成熟的有效性,不良反应,孕妇依从性,分娩结局,对胎儿及新生儿的影响.结果 水囊组与米索前列醇组促宫颈成熟有效性无统计学差异 (P >0.05),两组均明显高于缩宫素组(P <0.05);米索前列醇组孕妇依从性最高,与水囊组无明显差异(P >0.05),均明显高于缩宫素组(P <0.05);水囊组和米索前 列醇组用药至临产时间均明显短于缩宫素组(P <0.05);米索前列醇组总产程明显短于其他两组(P <0.05);水囊组阴道分娩率最高,与米索前列醇组无明显差异 (P >0.05),均高于缩宫素组(P <0.05),缩宫素组剖宫产率最高,明显高于其他两组(P <0.05).;水囊组置入水囊时少量阴道出血发生率较高,米索前列醇组宫缩过 频发生率高,缩宫素组胎膜早破发生率高;对胎儿及新生儿的影响三组无差异(P >0.05).结论 Foley尿管低位小水囊、小剂量米索前列醇促宫颈成熟效果均显 著,安全、经济、有效,孕妇依从性高,缩短用药至临产时间,缩短总产程,提高阴道分娩率,降低剖宫产率,适合基层医院推广.  相似文献   

18.
李彩霞 《中原医刊》2011,(22):63-64
目的探讨磷酸肌酸钠对胎儿窘迫新生儿Apgar评分、血气分析的影响。方法选择2009年1月至2010年3月在焦作市妇幼保健院诊断为急性胎儿窘迫需剖宫产孕妇60例,随机分为实验组(A组)和对照组(B组),每组30例。选择同期因社会因素要求剖宫产孕妇30例作为对照组(C组)。A组于术前静脉滴注磷酸肌酸钠1.0g;B组、C组术前静脉滴注生理盐水250ml。三组孕妇均采用硬腰联合麻醉,比较新生儿出生后Apgar评分、脐静脉血气分析的变化。结果①三组孕妇新生儿出生后1rainApgar评分A组与B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与C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新生儿出生后5、10rainApgar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②三组新生儿脐静脉血pH值、二氧化碳分压(PCO2)、氧分压(PO2)无统计学意义(P〉O.05)。⑧脐静脉血HC03-A组与B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BE值A组与B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E值、HCO[A组与c组差异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急性胎儿窘迫剖宫产术前静脉滴注磷酸肌酸钠有利于母体能量代谢和利用,能提高新生儿Apgar评分,改善胎儿酸中毒,维持新生儿内环境的稳定。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血脂水平与糖化血红蛋白水平的关联性.方法选取2型糖尿病患者60例,根据糖化血红蛋白(HbA1c)测定值:HbA1c在6. 1%~7.0%者30例分为对照组,HbA1c≥7.0%者30例为观察组,观察两组患者空腹血糖(FPG)及血脂(TC、TG、LDL-C、HDL-C)的变化,然后采用Spearman相关性分 析各组与血糖、血脂的相关性.结果两组患者在TG、HDL-C方面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在FPG、TC、LDL-C方面均高于对照组(P<0.01),有显著统计学 意义.对照组患者HbA1c与FPG、TC、TG、HDL-C、LDL-C均呈正相关关系(P<0.05),观察组患者HbA1c与FPG、TC、TG、HDL-C、LDL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孕妇营养指导在围产期孕妇保健护理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筛选2014年1月至2015年1月于我院进行综合妊娠期检查或妊娠保健工作的孕 产妇86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表法将所有孕妇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43例,其中对照组孕妇围产期接受常规健康教育指导,观察组孕妇在对照组基 础上行综合孕期营养指导,比较两组孕妇妊娠并发症发生情况及母婴健康情况.结果 观察组孕妇围产期妊娠并发症发生率及早产、胎儿窘迫发生率明显低于对 照组,P <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孕妇围产期干预后铁、钙、钾、蛋白质、维生素A 等营养元素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 <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 论 在围产期孕妇保健中施行孕期营养指导可有效改善孕产妇营养水平,降低孕产妇妊娠期合并症、胎儿早产、窘迫等并发症发生率,具有临床应用及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