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目的:通过对浙贝母花期地上部分核苷类、氨基酸类及无机元素类化学成分的分析评价,为其资源化利用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UHPLC-MS/MS方法分别分析了浙贝母花期生长阶段的茎、花器不同部位中核苷类、氨基酸类化学组成及其含量;采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法(ICP-AES)法及分光光度法分析了样品中的无机元素组成及其含量。结果:浙贝母花(除去花药)、花药、茎中总核苷类成分含量分别为4.58、1.91、6.50 mg·g~(-1);总氨基酸类成分含量分别为69.77、68.79、103.98 mg·g~(-1);总无机元素类成分含量分别为1 295.27、1 306.76、772.74μg·g~(-1)。结论:浙贝母花期地上部分含有较为丰富的核苷类、氨基酸类、无机元素类等资源性化学成分,具有潜在的药用和营养保健价值。  相似文献   

2.
目的:对蓼科植物虎杖Polygonum cuspidatum Sieb.et Zucc不同组织器官(叶、茎、枝、根茎和根)中二苯乙烯类和蒽醌类资源性化学成分进行分析评价,为其资源综合利用提供数据支撑。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对虎杖不同组织器官中的二苯乙烯类(虎杖苷、白藜芦醇)及游离型蒽醌类(大黄素、大黄素甲醚)和结合型蒽醌类成分的含量进行测定。结果:虎杖植物中二苯乙烯类及蒽醌类资源性物质主要分布于地下根及根茎,并整体呈现出根、根茎、茎、枝、叶渐次减少的分布规律。两类成分在地下部位尤以根皮部位分布丰富,其二苯乙烯类成分虎杖苷、白藜芦醇含量分别达50.06、5.17 mg·g~(-1),游离大黄素和大黄素甲醚含量分别达5.75、0.38 mg·g~(-1),结合型大黄素和大黄素甲醚含量分别达5.26、0.43 mg·g~(-1)。结论:虎杖植物中二苯乙烯类和蒽醌类资源性化学成分分布部位具有一定的局限性,研究结果为虎杖植物资源的综合利用提供了数据支撑。  相似文献   

3.
黄蜀葵花化学成分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杨熟英  李振麟  赵艳敏  左其艳  吕旭辉  王新婕  钱士辉 《中草药》2017,48(14):2827-2831,2842
目的研究黄蜀葵Abelmoschus manihot花的化学成分。方法采用色谱方法分离纯化,并经过波谱方法和理化性质鉴定化合物结构。结果从黄蜀葵花的90%甲醇提取物中分离得到17个化合物,鉴定出黄酮及黄酮苷类化合物11个:槲皮素(1)、金丝桃苷(2)、杨梅素-3′-O-β-D-葡萄糖苷(3)、槲皮素-3′-葡萄糖苷(4)、8-(2″-pyrrolidinone-5-yl)-quercetin(5)、杨梅素(6)、floramanoside F(7)、isomyricitrin(8)、dihydromyricetin(9)、芦丁(10)、3-O-kaempferol-3-O-acetyl-6-O-(p-coumaroyl)-α-D-glucopyranoside(11);核苷类化合物4个:腺嘌呤核苷(12)、5′-deoxy-5′-methylsulphinyl adenosine(13)、尿嘧啶(14)、烟酰胺(15);及有机酸类2个(E)-9-octadecenoic acid(16)、没食子酸(17)。结论化合物5、9、11~14为首次从锦葵科植物中分离得到,化合物15、16首次从黄蜀葵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4.
黄蜀葵和秋葵不同部位黄酮类成分含量测定方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建立高效液相色谱法同时测定黄蜀葵(花、种子)、秋葵(花、种子、果实)中金丝桃苷、杨梅素、槲皮素的含量。方法:黄蜀葵花采用Inertsil?…ODS-3(4.6mm×250mm,5μm),流动相乙腈-0.4%磷酸溶液(28∶72),检测波长360nm,流速1mL/min,柱温30℃,进样量4μL;黄蜀葵种子、秋葵采用Inertsil?…ODS-3…(4.6mm×250mm,5μm),流动相乙腈-0.4%磷酸溶液,梯度洗脱(0~30…min…23∶77;30~35…min…27∶73),检测波长360nm,流速1mL/min,柱温30℃,进样量10μL。结果:黄蜀葵花中含有金丝桃苷1.27%、杨梅素0.041%、槲皮素0.019…7%;秋葵花中含有金丝桃苷0.131%、槲皮素0.001…5%。黄蜀葵种子含有金丝桃苷0.000…52%、槲皮素0.000…72%,秋葵种子含有金丝桃苷0.000…25%、槲皮素0.000…51%。而秋葵果实含有金丝桃苷为0.000…41%。结论:该方法结果准确,灵敏度高,重现性好,优化了《中国药典》中黄蜀葵花的含量测定方法,能够对黄蜀葵和秋葵不同部位中金丝桃苷、杨梅素、槲皮素的含量进行检测分析。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不同生长期酸枣叶中多类型资源性化学成分的动态变化规律,为酸枣叶适宜采收期的确定及资源高效利用提供依据。方法:采用UPLC-TQ/MS法和HPLC法分别建立酸枣叶中19种核苷类和23种氨基酸类,以及黄酮类成分芦丁、金丝桃苷、异槲皮苷的分析方法,并比较不同生长期酸枣叶中上述组分的组成及含量变化趋势。结果:不同生长期酸枣叶中多类型资源性化学成分含量差异较大。其中,核苷类化学成分随生长期变化总体含量表现为先升高后降低,再升高后再降低的双峰变化趋势;氨基酸类化学成分总量总体表现为先升高后降低的变化趋势;黄酮类化学成分总体表现为含量由高渐低的变化趋势。3类化学成分均以6月28日所采集样品含量相对较高。结论:综合分析,酸枣叶以制茶为主要利用目的其适宜采收期应为6月下旬。本研究结果为酸枣叶适宜采收期的确定提供了科学依据,也为酸枣叶资源的有效利用提供了数据支撑。  相似文献   

6.
目的明晰黄芪花中资源性化学成分组成,探讨其资源潜在利用价值。方法采用分光光度法对黄芪花中总多糖、水溶性蛋白进行分析评价;采用HPLC-PDA/ELSD法对黄芪花中单糖寡糖组成及含量进行分析;采用GC-MS法对黄芪花中挥发性成分及脂肪酸类成分和含量进行分析;采用UPLC-TQ-MS法对黄芪花中核苷类及氨基酸类组成及含量进行分析。结果黄芪花中含有多糖类(47.02 mg/g)、水溶性蛋白质(470.66 mg/g)、果糖(45.46 mg/g)、葡萄糖(8.71 mg/g)、蔗糖(1.05 mg/g)营养物质;检测出黄芪花中32种挥发性成分,其中以含氧衍生物为其主要组成成分;6种核苷类和15种游离氨基酸类资源性化学成分,总量分别达2.77和6.52 mg/g。在黄芪花中还检出8种脂肪酸类成分,其中肉豆蔻酸、棕榈酸和油酸为其主要组成成分。结论阐明了黄芪花中各类型营养成分的组成及含量,为黄芪花的系统利用与精细化开发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7.
黄蜀葵花为锦葵科秋葵属植物黄蜀葵Abelmoschus manihot( L.) Medic.的干燥花 ,其主要成分为金丝桃苷等黄酮类成分 [1]。黄蜀葵花具有消炎止痛作用 ,黄酮为其有效成分。安徽医科大学附属医院口腔科、五官科等科室利用黄蜀葵花提取物制成的制剂进行局部消炎止痛 ,取得很好的效果。我们用柱层析法制得黄蜀葵花总黄酮 ,收率约为 3% ,并用分光光度法测定了其中黄酮类成分的含量。1 仪器与试剂UV- 2 4 0型分光光度计 (日本岛津 ) ;黄蜀葵花总黄酮 (自制 ) ,芦丁对照品购自中国药品生物制品检定所 ,金丝桃苷对照品由本组自制 ,经四谱鉴定 ,HP…  相似文献   

8.
目的 通过代谢组学分析黄蜀葵叶、茎、根、花中主要化学成分及其相对含量,为提高黄蜀葵的药用和经济价值提供科学基础。方法 使用超高效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法对黄蜀葵各部位代谢物进行定性分析,通过全局非靶向代谢组学方法分析比较黄蜀葵不同部位主要代谢物的相对含量。结果 黄蜀葵主要功效成分黄酮类物质在叶、茎、根中也有大量分布,其中标志性化合物金丝桃苷在黄蜀葵叶中的相对含量最高。其他类活性成分,如生物碱、香豆素、萜类、氨基酸等在黄蜀葵叶中的相对含量也较高。结论 除了黄蜀葵花,其他部位如叶、茎、根中也含有较多的活性成分,在提取利用其中的活性成分时可以考虑全株提取或有针对性地部位提取,以提高黄蜀葵的药用及经济价值,减少资源浪费。  相似文献   

9.
目的:通过对双边栝楼果实各部位(皮、瓤、种子)中核苷类、氨基酸类化学成分的分析评价,为其资源化利用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UPLC-MS/MS方法分析安徽产双边栝楼果皮、果瓤和种子中的氨基酸类、核苷类化学组成及含量。结果:从双边栝楼果实各部位中检测到氨基酸19种,所测得氨基酸类成分含量为栝楼果皮(3.23%)栝楼瓤(2.22%)栝楼子(0.591%),果瓤中精氨酸、瓜氨酸、丝氨酸、脯氨酸约占所测得氨基酸总量的62%,果皮中瓜氨酸、精氨酸、赖氨酸、谷氨酰胺约占所测得氨基酸总量的81%;种子中除精氨酸含量较高外,其他氨基酸含量均低于0.1%。各部位中胸苷和胞苷总量为栝楼果皮(116.9μg·g~(-1))栝楼瓤(38.09μg·g~(-1))栝楼子(23.38μg·g~(-1))。结论:双边栝楼果实各部位均含有较为丰富的游离氨基酸和核苷类化学成分,具有潜在的药用和营养保健价值;尤其是作为产地初加工废弃物的果瓤,值得深入开发利用。  相似文献   

10.
比色法测定黄蜀葵花中黄酮类化合物的含量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黄蜀葵花为锦葵科秋葵属植物黄蜀葵Abelmoschus manihot(L.)Medic.的干燥花,具有消炎镇痛作用.黄蜀葵花主要含黄酮类化合物,目前尚未有含量测定方法的报道.本文采用比色法测定了黄蜀葵花中黄酮类化合物的含量,结果较满意,方法简便可靠. 一、仪器与试药仪器721型分光光度计(上海分析仪器厂),UV-3000型紫外分光光度计(日本岛津)  相似文献   

11.
接骨木3个品种药材成分含量比较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测定接骨木(耐盐碱品种、天然红1号品种、青州15号品种)根皮、茎、叶、果实的活性成分含量,并对其化学成分的量进行化学模式识别。方法: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UV)测定多糖、黄酮、酚酸、三萜含量;采用p H示差法测定花青素含量;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测定熊果酸、齐墩果酸、没食子酸、芦丁、槲皮素、原儿茶酸、莫诺苷含量。并采用化学模式识别的方法对3个品种接骨木的根皮、茎、叶、果实中的含量进行分析。结果:通过主成分分析中的F_3,F_6综合评分,进一步评价不同样品质量,结果发现,根皮和叶在综合排名中较靠前,其结果与其定量测定结果基本吻合。天然红1号品种根皮多糖和莫诺苷质量分数最高,分别为161. 09,8. 33 mg·g~(-1);黄酮、芦丁、槲皮素在天然红1号品种叶中质量分数最高,分别为71. 93,4. 09,3. 57 mg·g~(-1);三萜在天然红1号品种果实中质量分数最高,为47. 84 mg·g~(-1);酚酸和花青素在耐盐碱品种果实中质量分数最高,分别为11. 25,94. 32 mg·g~(-1);耐盐碱品种茎中齐墩果酸质量分数最高,为1. 41 mg·g~(-1);耐盐碱品种叶中熊果酸、没食子酸质量分数最高,分别为2. 12,0. 34 mg·g~(-1);青州15号品种根皮中原儿茶酸质量分数最高,为0. 12 mg·g~(-1)。结论:天然红1号品种含量较其他两个品种高,质量好。  相似文献   

12.
目的:考察新疆树莓、黑果悬钩子和天山茶藨不同萃取部位的抗氧化活性及其对蛋白酪氨酸磷酸酶1B(PTP1B)的抑制作用,筛选具有抗氧化及降血糖活性的有效部位。方法:采用甲醇提取、分步萃取的方法分别制备了不同的极性部位。测定了3种植物不同部位的总黄酮含量,果实提取物经AB-8型大孔树脂纯化后制备了果实花青素部位;利用2,2'-联氮-二(3-乙基-苯并噻唑-6-磺酸)二铵盐法,1,1-二苯基-2-三硝基苯肼法及PTP1B抑制活性实验比较了不同部位的相关活性,并分析了黄酮含量和活性的相关性。结果:经AB-8型大孔树脂纯化后,树莓果实花青素含量由(12.72±0.14) mg·g-1提高到(238.13±1.18) mg·g-1,天山茶藨果实的花青素含量由(35.36±0.45) mg·g-1提高到(548.05±1.11) mg·g-1,随着花青素含量的升高,其抗氧化活性和PTP1B抑制活性也显著升高。黑果悬钩子茎乙酸乙酯部位总黄酮含量最高,为(658.65±11.43) mg·g-1;黑果悬钩子茎水部位抗氧化活性最高,ABTS和DPPH自由基清除能力分别为(4.53±0.07),(2.82±0.09) mmol Trolox·g-1当量;黑果悬钩子茎水部位对PTP1B的抑制率最高,半数抑制浓度为(0.08±0.01) mg·L-1结论:这3种植物不同萃取部位均具有良好的抗氧化活性和PTP1B抑制作用,黑果悬钩子茎水部位为主要的抗氧化活性和PTP1B抑制活性的有效部位,树莓和天山茶藨果实中花青素是主要的活性成分,天山茶藨茎叶中黄酮是主要的抗氧化活性成分。  相似文献   

13.
对不同栽培类型药用菊花叶片主要活性成分进行分析,为进一步中药新资源开发利用提供依据.该研究以UV-VIS测定不同栽培类型药用菊花叶片总黄酮(TF)含量,HPLC测定木犀草苷(GA),槲皮苷(QU),绿原酸(CA),3,5-O-二咖啡酰奎宁酸(CQ)的含量.结果显示安徽歙县晚贡菊TF量最高为7.13%;安徽亳州大亳菊GA量最高为33.45 mg·g-1;江苏射阳红心菊QU量最高为29.25 mg·g-1;江苏射阳长瓣菊CA量最高为13.14 mg·g-1;浙江桐乡大洋菊CQ质量分数最高为7.35 mg·g-1.不同产地不同栽培类型药用菊花叶片中主要活性成分含量差异显著,且不同产地相同栽培类型之间差异亦显著,结果表明药用菊花叶片可以作为中药新资源开发的新来源.  相似文献   

14.
目的: 研究不同生育期山东产黄芩各部位活性成分含量的变化。方法: 采用HPLC测定山东莱芜和平阴两地2年生黄芩不同生育期地上和地下部分活性成分的含量。结果: 两地黄芩地上部位的野黄芩苷含量最高,分别为15.46,11.83 mg·g-1。地下部分,莱芜黄芩所含黄芩苷和汉黄芩苷在整个生育期呈下降趋势,最高含量在展叶期,分别为173.60,34.31 mg·g-1,平阴黄芩所含黄芩苷和汉黄芩苷则出现2个最高含量,分别为176.40,212.94 mg·g-1和28.93,34.21 mg·g-1。两地黄芩的黄芩素和汉黄芩素含量分别有2个高峰期,莱芜黄芩所含黄芩素在始花期和采收期达到高峰,分别为8.05,9.49 mg·g-1;汉黄芩素含量分别在始花期和采收期达到高峰,分别为1.94,3.75 mg·g-1。平阴黄芩所含黄芩素和汉黄芩素在展叶期和成熟期达到高峰,分别是12.80,8.27 mg·g-1和2.70,1.48 mg·g-1结论: 野黄芩苷以地上部位较高,而黄芩苷则以地下部位为高;地下部的黄芩苷和汉黄芩苷含量(从展叶期到采收期)基本呈"M"型变化趋势,黄芩素和汉黄芩素基本呈倒"N"型变化趋势。  相似文献   

15.
应用HPLC和紫外分光光度计测定了26份不同产地的枳椇子Hovenia acerba中二氢杨梅素和总黄酮的含量,并进一步探讨了枳椇子品质指标二氢杨梅素和总黄酮与产地、外观性状的相关性。结果表明,不同来源的枳椇子品质差异较大,二氢杨梅素质量分数为0.41~9.81 mg·g~(-1);总黄酮质量分数为5.52~21.98 mg·g~(-1)。聚类分析表明,枳椇子品质与局部产区来源有相关性,鄂北皖南的江汉平原地区枳椇子质量相对稳定,区域内枳椇子样品质量较优。相关性分析表明,千粒重和红黑籽粒的比例与二氢杨梅素的含量极显著正相关;而总黄酮含量与千粒重以及红黑籽粒比例无相关关系,千粒重和红黑籽粒的比例可做为初步判定枳椇子品质优劣的指标。另外,二氢杨梅素含量与总黄酮含量无相关关系,考察枳椇子品质时应兼顾两者。  相似文献   

16.
目的: 分析粗毛淫羊藿植物在不同生境中光合色素和次生代谢物质的含量差异,探讨生境对药用植物生长与代谢的影响程度。 方法: 依据光照度与草本重要值将分布区划分为4种生境,设置样方采样。采用UV,HPLC检测各生境下植株叶中的叶绿素(a, b)、类胡萝卜素与总黄酮、淫羊藿苷的含量,运用SPSS 17.0软件比较分析。 结果: 在林缘旷地生境中植株叶绿素a(1.90 mg·g-1)、叶绿素b(0.66 mg·g-1)和类胡萝卜素(0.43 mg·g-1)的含量最低,淫羊藿苷(0.36%)、总黄酮(9.13%)含量最高,相关性分析显示这2类物质呈显著负相关(P<0.01)。而灌木林、杂草丛、河谷沟渠生境中植株的光合色素、次生代谢物含量差异不显著。 结论: 在林缘旷地强光胁迫生境中,粗毛淫羊藿植物叶中总叶绿素和类胡萝卜素合成下降,植物生长不良,但次生代谢物质积累增加,表明该植物有明显的逆境效应。  相似文献   

17.
目的:综合比较并评价不同产地半枝莲的质量。方法:采用RP-HPLC法,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不同产地半枝莲中野黄芩苷、大波斯菊苷、总黄酮和多糖的含量;并以这4个成分为指标,运用主成分分析和聚类分析对13个产地的半枝莲进行综合质量评价。结果:不同产地半枝莲中野黄芩苷、大波斯菊苷、总黄酮和多糖含量有明显差异,其中总黄酮和多糖含量丰富,分别在18.56~74.67,19.67~47.3 mg·g-1,所有样品均达到药用要求。主成分分析发现,选择2个因子(F1,F2)即可对半枝莲药材进行综合评价,其综合评价函数为F=0.581 28F1+0.278 82F2,其综合评价得分在-0.66~1.68。以贵州锦屏、云南、贵州镇远半枝莲药材样品的质量综合评价较好。结论:不同产地及生长环境对半枝莲质量有影响,该研究可为半枝莲质量评价及种质资源筛选提供一定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8.
目的:测定几种不同来源的维吾尔药材高孜万中总黄酮含量,为高孜万药材的筛选及推广提供技术支撑。方法:以芦丁为对照品,采用亚硝酸钠-硝酸铝-氢氧化钠显色法,在510 nm处利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意大利牛舌草、琉璃苣、糙草、倒提壶等4种不同来源的高孜万药材中总黄酮的含量。结果:意大利牛舌草、琉璃苣、倒提壶、糙草等4种不同来源的高孜万中总黄酮的含量分别为意大利牛舌草3.85 mg.g-1、琉璃苣3.72 mg.g-1、倒提壶2.35 mg.g-1、糙草(和田)3.14 mg.g-1、糙草(策勒)4.73 mg.g-1、糙草(于田)3.76 mg.g-1。其中策勒产糙草中总黄酮含量最高,倒提壶含量最低。结论:该方法准确、可靠、重复性好,可以用作高孜万中总黄酮含量的测定。糙草、琉璃苣和意大利牛舌草中总黄酮的含量没有太大的差别。  相似文献   

19.
目的:研究不同激素配比对远志根、茎、叶愈伤组织诱导的影响,并对远志根、茎、叶愈伤组织中的黄酮量进行测定分析。方法:以MS为基本培养基,分别以远志无菌苗的根、茎、叶为外植体,应用正交试验法确定2,4-二氯苯氧乙酸(2,4-D),萘乙酸(NAA),6-苄氨基嘌呤(6-BA)这3种激素对远志根、茎、叶不同部位愈伤组织诱导及其黄酮积累量的影响。结果:2,4-D,NAA,6-BA对远志根、茎、叶愈伤诱导率均有显著影响。叶的最佳愈伤诱导组合为MS+3. 0 mg·L~(-1)2,4-D+1. 0 mg·L~(-1)NAA+1. 5 mg·L~(-1)6-BA;茎的最佳愈伤诱导组合为MS+1. 0 mg·L~(-1)2,4-D+3. 0 mg·L~(-1)NAA+1. 5 mg·L~(-1)6-BA;根的最佳愈伤诱导组合为MS+1. 0 mg·L~(-1)2,4-D+1. 0 mg·L~(-1)NAA+1. 0 mg·L~(-1)6-BA。2,4-D,NAA,6-BA对远志茎愈伤组织中黄酮积累均影响显著,以MS+3. 0 mg·L~(-1)2,4-D+1. 0 mg·L~(-1)NAA+0. 5 mg·L~(-1)6-BA为最佳黄酮积累组合; NAA,6-BA对远志叶愈伤组织中黄酮积累影响均显著,而2,4-D则无明显影响,以MS+3. 0 mg·L~(-1)2,4-D+2. 0 mg·L~(-1)NAA+1. 0 mg·L~(-1)6-BA为最佳黄酮积累组合; 3种激素分别对远志根愈伤组织中黄酮积累无明显影响,以MS+2. 0 mg·L~(-1)2,4-D+1. 0 mg·L~(-1)NAA+1. 5 mg·L~(-1)6-BA为最佳黄酮积累组合。结论:在该条件下远志根、茎、叶愈伤组织诱导率均达100%,其中尤以远志叶愈伤组织长势最好,其次分别是远志茎和远志根。在该条件下远志根、茎、叶愈伤组织中黄酮量分别达到21. 31,24. 56,23. 61 mg·g-1。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