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探讨益母草胶囊联合缩宫素预防剖宫产产后出血的临床疗效及护理干预要点.方法 选取2012年12月~2015年7月在我院行剖宫产的88例产 妇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对照组采用缩宫素治疗,治疗组采用益母草胶囊联合缩宫素,2组均采用综合护理干预,观察2组患者的 产后大出血,比较产后30min、2h和24h的出血量、子宫收缩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治疗组产后大出血发生率4.555%显著低于对照组的22.73%,差异有统 计学意义(x2=6.175,P =0.013);治疗组产后30min、2h和24h的出血量显著低于对照组30min、2h和24h的出血量,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组的子 宫收缩良好率93.18%显著大于对照组70.4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5.906,P =0.015);治疗组的总有效率为93.18%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2.73%,差异有统计学 意义(x2=6.509,P =0.011);不良反应为轻微恶心和腹部不适,且2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0.339,P =0.559).结论 益母草胶囊联合缩宫 素预防剖宫产产后出血临床疗效显著,可减少出血量,促进子宫恢复,且安全性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 研究不同的氧浓度应用于剖宫产术对于母婴脂质过氧化反应的影响及变化.方法 收集我院60例从2014年7月至2015年8月确诊为急性胎儿窘迫 的剖宫产的产妇,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60例急性胎儿窘迫且无蛛网膜下腔麻醉禁忌症的剖宫产产妇分为A组(20例)、B组(20例)和C组(20例);分别给予不同的氧浓 度,A组(FiO2=40%),B组(FiO2=60%),C组(FiO2=100%).观察对比产妇在吸氧前、胎儿娩出时抽取产妇的动脉血,新生儿发出第一声哭泣时抽取脐静脉和脐动脉 血中血浆8-异前列腺素F2α的测定以及NBNA评分.结果 在胎儿娩出时C组的动脉血气中的PO2明显高于A、B组,B组明显高于A组,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C组在胎儿发出第一声哭声脐动脉与脐静脉的血浆8-异前列腺素F2α明显高于A、B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与A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在出生后5天B组的NBNA评分明显高于C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A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急性胎儿窘迫的产妇 长时间吸入60%氧气不仅提高动脉血PO2,不产生大量的8-异前列腺素F2α,且不对新生儿神经系统造成影响.因此值得在临床上进一步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子宫内膜异位症盆腔粘连程度与疼痛症状的关系。方法分析320例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盆腔粘连程度及痛经、慢性盆腔痛、性交痛和排便痛的发生情况,评价子宫内膜异位症的盆腔粘连程度与疼痛之间的相关性。结果(1)320例患者中78.4%(251/320)存在不同程度的盆腔粘连,其中Ⅰ期50.8%(61/120),Ⅱ期91.7%(55/60),Ⅲ期95.0%(95/100),Ⅳ期100.0%(40/40),盆腔粘连程度与异位病灶临床分期呈正相关关系(P<0.01)。(2)子宫内膜异位症的盆腔粘连程度与痛经、慢性盆腔痛呈正相关关系(P<0.01)。(3)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卵巢粘连与痛经、慢性盆腔痛、性交痛和排便痛有关;子宫底后壁粘连与慢性盆腔痛和性交痛有关;输卵管粘连与慢性盆腔痛和性交痛有关;直肠粘连与慢性盆腔痛、排便痛有关;骶韧带粘连与痛经、慢性盆腔痛和性交痛有关(P均<0.05)。结论子宫内膜异位症盆腔粘连程度与临床期别密切相关,盆腔粘连部位与疼痛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4.
目的 研究臼杯尺寸对全髋关节置换术后持续性疼痛的影响,为临床治疗奠定基础.方法 通过对我院2010年1月~2014年12月行人工全髋关节置换 术并具有完整资料的200例患者进行随访,统计其出现术后疼痛(POP)的情况,并比较了有POP与无POP患者原有股骨头与臼杯直径之间的差值(ΔS).结果 截至末次随访时,189例(196髋)获得随访,随访率94.5%(189/200).POP组中重度疼痛的人数(24.1%,33/137)明显多于非POP组(7.7%,4/52),(Χ2=6.435,P <0.05);POP组患者ΔS及ΔS≥6mm 比例明显大于非POP组(t=4.336,Χ2=11.149,P均<0.05),以上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且ΔS≥6mm 时,出现POP比 值为82.8%(82/99),发生AIPI的比值为80.8%(80/99).结论 THA 中使用不合适的臼杯尺寸(臼杯过大)易导致POP,尤其是AIPI的发生.  相似文献   

5.
目的 评价丁苯肽注射液序贯丁苯肽胶囊治疗颅内动脉狭窄导致的急性脑梗死的临床效果.方法 共83名急性脑梗死患者,均经MRA/CTA 证实存在 颅内动脉狭窄,且狭窄率?50%,为本次卒中的责任血管.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接受标准内科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用每次25mg,每日两次,连续7d静脉输注 的丁苯肽,然后接续每次200mg,每日两次的口服丁苯肽胶囊.比较两组治疗3个月时的卒中复发率和神经功能结局.结果 治疗后3个月治疗组卒中复发率(7. 1%vs12.2%,P =0.037)和mRS≤2的比例(54.8%vs43.9%,P =0.048)较对照组有统计学差异,NIHSS≤4的比例(47.6%vs39.0%,p=0.091)两组间无统计学差 异.结论 在颅内动脉狭窄性脑梗死患者中,丁苯肽序贯治疗对于降低短期卒中复发率和改善功能结局有效  相似文献   

6.
目的 分析胸腰椎结核患者采用前路病灶清除植骨内固定术治疗的并发症及其围术期护理对康复的促进作用.方法 随机选取2012年8月至2015年8月 我院收治的96例胸腰椎结核患者,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分这些患者为两组,即研究组(n=48)和对照组(n=48).对对照组患者进行常规护理,对研究组患者进行全面的围 术期护理.结果 研究组患者护理的总有效率93.8%(45/48)显著高于对照组72.9%(35/48)(P<0.05),并发症发生率12.5%(6/48)显著低于对照组22.9%(11/48)(P <0.05),自理功能、社会功能、心理功能、健康认识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胸腰椎结核患者采用前路病灶清除植骨内固定术治疗后围术期护理能够 有效降低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促进患者早日康复.  相似文献   

7.
孕产期及产褥期妇女的生理心理状况分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了解孕产妇的生理心理状况并提出进一步保健措施。方法随机选取住院分娩的初孕妇291人,以询问的方式调查孕产妇在妊娠期、分娩期及产褥期的心理生理情况,并比较阴道分娩组和剖宫产组的情况。结果(1)妊娠期50.17%的妇女有排尿异常,产褥期6.52%的妇女有排尿异常,13.06%的妇女出现大便异常,产后半年内有性感觉异常者占26.80%,且阴道分娩组的发生率(38.46%)高于剖宫产组(1.33%,P<0.05)。(2)妊娠期间有6.53%的妇女担心孩子畸型,分娩期62.89%的妇女出现焦虑、不安等心态,其中阴道分娩组的发生率(78.80%)高于剖宫产组(44.44%,P<0.05)。产褥期出现烦躁、郁闷、爱哭泣者占25.77%。(3)分娩方式与产后性感觉异常有一定的相关性(r=0.623,P<0.05)。结论孕产妇妊娠期、分娩期及产褥期的保健工作十分重要,应重视她们身心两个方面的问题,并予以疏导。  相似文献   

8.
妊娠肝内胆汁瘀积症对母儿的危害分析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为探讨妊娠肝内胆汁瘀积症(ICP)对母儿的影响。对1989~1996年在我院住院分娩的471例ICP患者的症状,肝功及妊娠结局进行了回顾性分析,结果,搔痒出现孕周平均32.4±4.7周*(12-40周)早产率16.6%(78例),围产儿死亡率12.7‰(6例);羊水Ⅱ°~Ⅲ°114例(24.2%)分娩方式(自然产=1,阴道助产=2,剖宫产=3)与新生儿Apgar评分呈正相关(r=0.1188,P〉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瑞芬太尼单肺通气在毁损肺患者电视胸腔镜手术麻醉中的效果与安全性.方法 将进行手术的96例毁损肺患者随机分为A、B、C3组,每组 32例.A 组患者接受4μg/L瑞芬太尼麻醉,B组患者接受6μg/L瑞芬太尼麻醉,C组接受8μg/L瑞芬太尼麻醉.比较3组患者术中应激反应发生情况及综合指 标.结果 3组患者麻醉深度指标(BIS指数)比较,P >0.05;3组患者意识消失时间比较(A、Bt=0.823,B、Ct=0.7562,A、Ct=0.8372均P >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A、B2组患者停药后恢复自主呼吸时间比较(A、Bt=1.1272,P >0.05),无统计学意义,而C组患者停药后恢复自主呼吸时间明显长于A、B2组(A、Ct=0.10752,B、Ct =0.09793,P <0.05),差异统计学意义.结论 6μg/L瑞芬太尼应用于毁损肺患者电视胸腔镜手术中安全性高、能有效降低患者术中应急反应.  相似文献   

10.
其他     
,91010盆腔痛血综合征及盆腔疼痛/黄宗诚…//实用妇产科杂志一1998,14(6)一288一29() 盆腔痕血综合征(又称盆腔寮血症)是由于慢性盆腔静脉密血所引起的一种独特疾病,是妇科慢性盆腔疼痛的重要原因之一。临床表现:多见于生育年龄妇女,有两次或两次以上的生产、流产史。常表现为:下腹疼痛;低位腰痛;极度疲劳感;性交痛;癖血性痛经;白带过多;月经改变,乳房胀痛,外阴阴道肿胀、坠痛,阴道壁可呈紫蓝色,阴唇肿胀以及静脉充盈;尿频、尿痛症状;肛门坠痛;植物神经功能紊乱症状。随着病程延长,病情加重,多数患者可出现上述症状(常涉及多个系统),且有周…  相似文献   

11.
子宫内膜异位症(内异症,EM)是生育年龄妇女的常见病,近年来发病率明显上升,而盆腔疼痛是EM常见的病症.盆腔疼痛包括痛经、性交痛、排便坠痛.现将EM治疗近况归纳如下.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ICU危急重症患者采用早期预警评分护理模式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2014年12月至2015年12月收治的ICU 危急重症患者60例,按照 不同护理方法分为两个组别,其中对照组(常规护理)、试验组(早期预警评分护理)各30例.观察预后效果,比较并发症和护理满意程度.结果 试验组治愈率(76.7%) 高于对照组(50.0%),死亡率(0)低于对照组(13.3%);患者护理满意29例(96.7%),高于对照组的23例(76.7%);并发症发生2例(6.7%),低于对照组的8例(26.7%). 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ICU护理工作中,采用早期预警评分系统具有积极意义,能够改善患者预后,减少并发症情况,获得满意的护理效果,值得临床 推广.  相似文献   

13.
目的 观察比较不同浓度盐酸右美托咪定复合地佐辛与布托啡诺复合地佐辛用于妇科术后静脉自控镇痛(PCIA)的效果和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方法 选择 择期行妇科腔镜手术的ASAⅠ或Ⅱ级患者120例,随机数字法分三组:地佐辛0.6mg/kg+盐酸右美托咪定0.06μg??kg-1??h-1组(A组,n=40)、地佐辛0.6mg/kg+盐酸 右美托咪定0.1μg??kg-1??h-1组(B组,n=40)、布托啡诺150μg??kg-1+地佐辛0.6mg/kg组(C组,n=40).PCIA均用生理盐水配成100ml,背景输注2ml/h,单次给药 剂量0.5ml.分别记录三组术毕(T1)及术后6h(T2)、12h(T3)、24h(T4)与48h(T5)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及各时段自控镇痛按压次数,记录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A组和C组各时点VAS 评分组间组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且评分均小于4分(P>0.05);A组和C组VAS 评分明显高于B组(P<0.05);0~6h、6~12h、12~24h时B 组自控按压次数明显低于A和C组(P<0.05);C组恶心呕吐发生率高于A和B组(P<0.05).结论 盐酸右美托咪定复合地佐辛用于妇科腔镜手术术后能够达到镇 痛完善、镇静适度,且副反应小,是一种安全可行的镇痛方法.  相似文献   

14.
合理应用剖宫产是衡量产科质量的标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近年来剖宫产率上升的原因,以及剖宫产术对母体健康的影响,讨论合理应用剖宫产的措施。方法:对1992年至2004年,我院产科住院产妇的足月分娩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抽查2000年进行剖宫产的妇女,了解其产后切口痛、慢性盆腔痛、胎盘粘连、前置胎盘、胎盘早剥、痛经等并发症,与同期阴道分娩的妇女进行比较。结果:剖宫产占难产分娩的比例逐年增高,同期产钳助产占难产分娩的比例逐年下降。2003年以前居于前4位的剖宫产手术指征是:相对头盆不称、胎儿窘迫、臀位、胎膜早破。2002年起珍贵儿指征已出现,2003年2004年已跃居第2位;剖宫产组切口痛、慢性盆腔痛、贫血、子宫活动受限发生率明显高于阴道分娩组。结论:合理使用剖宫产术是衡量产科质量的标志之一,为母体的健康,应明确剖宫产指征,合理应用,减少不必要的剖宫产,提高产科的质量。  相似文献   

15.
俎德学  夏利花 《浙江医学》2003,25(4):239-240
慢性盆腔痛 (CPP)是一组以不明原因的下腹疼痛为主诉的妇科疾病 ,长期来困扰着一些患病妇女 ,甚至严重影响生活质量。以往常缺乏有效的诊治方法。腹腔镜的应用为慢性盆腔痛的诊治起到了重大的作用。我院自2001年1月以来 ,对12例慢性盆腔痛患者进行腹腔镜诊治术 ,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现报道如下。1.1一般资料12例患者年龄28~44岁 ,平均37.75岁。病程6个月~3年。患者均自觉下腹疼痛 ,腰骶痛 ;疼痛性质不一 ,为隐痛、钝痛、胀痛、坠痛。伴有精神症状1例 ,有剖宫产史2例 ,有绝育史2例。体检 :附件区增厚感3例 ,…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过渡期护理模式在老年患者良性病变舌部手术术后护理中的应用.方法 2010年9月至2013年12月舌部良性病变手术治疗的60岁以上患 者109例,分为传统护理组60例和过渡期护理组49例.对术区疼痛、伤口愈合、痊愈时间和伴随基础疾病控制等术后问题进行分析研究.结果 运用过渡期护理 模式,患者切口一期愈合率显著高于传统护理组(x2=5.14,P =0.032),痊愈时间明显少于传统护理组(t=11.74,P =0.000),对于基础疾病高血压的控制也明显优 于传统护理组(x2=4.77,P =0.039).结论 对舌部术后老年患者实施从医院延伸到家庭的过渡期护理,有利于保证老年舌部手术的良好预后.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初产妇产程中心理护理的临床应用方法及效果.方法 以回顾性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8月到2015年8月间的120例初产妇,随机将其分为两 组,每组6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进行产程中心护理,并对分娩结果进行分析与评估.结果 观察组在自然分娩、剖宫产方面优于对照 组,两组比较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在产程平均用时方面,观察组总产程为(496.3±130.3)min,对照组为(654.6±173.4)min,两组数据比较差异显著,具 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进行产程中心护理的初产妇在临床分娩方式上优于常规护理.  相似文献   

18.
为探讨妊娠肝内胆汁瘀积症(ICP)对母儿的影响,对1989~1996年在我院住院分娩的471例ICP患者的症状、肝功及妊娠结局进行了回顾性分析。结果:搔痒出现孕周平均32.4±4.7周(12~40周);早产率16.6%(78例);围产儿死亡率12.7‰(6例);羊水Ⅱ°~Ⅲ°114例(24.2%);分娩方式(自然产=1,阴道助产=2,剖宫产=3)与新生儿Apgar评分呈正相关(r=0.1188,P<0.05);30~33+6周组羊水性状明显比37周组差(0.89±1.11比0.55±0.96,P<0.05);血总胆红素>34μmol/L组羊水性状明显比17.1~34μmol/L组差(0.96±1.11比0.65±1.04,P<0.05);血总胆汁酸>40μmol/L组羊水性状比正常组(≤20μmol/L)差(0.89±1.1比0.33±0.88,P<0.05)。由此提示:搔痒出现孕周的提前(30~36+6周)、血总胆红素及总胆汁酸的增加可作为ICP程度划分的指标,适时的剖宫产可以提高新生儿Apgar评分。  相似文献   

19.
选择142例慢性盆腔痛妇女为研究对象,评价腹腔镜检查对慢性盆腔痛病因诊断的价值2。结果:临床检查发现本组中120例由5种妇科病因引起民(84.51%),6例精神因素(4.23%),16例病因不明(11.28%)。腹腔镜发现有130例由8种妇科病因引起(91.55%),5例外科因素(4.23%)2例精神因素(1.4%),5例病因不明(4.23%),盆腔痛最常见的病因为慢怀盆腔炎症(40.14%)和盆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心力衰竭患者应用小剂量阿司匹林联合氯吡格雷对心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取我院2013年6月~2015年5月收治的120例心力衰竭患者作 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成两组,每组60例.对照组给予小剂量阿司匹林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联合使用氯吡格雷,比较两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心功能指标变 化情况以及治疗过程中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1.67%,与对照组的75.00%相比有明显上升(P <0.05);观察组治疗后LVEF、CO、SV 分别为(78.12±6.74)%、(4.92±1.14)L/min、(60.12±2.97)ml/次,均明显高于治疗前(P <0.01),对照组心功能指标也有明显改善,但改善幅度不及观察组(P <0. 01);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 >0.05).结论 心力衰竭患者应用小剂量阿司匹林联合氯吡格雷治疗疗效显著,可有效改善患者的心功能,值得临 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