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6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目的:探讨运用三维对比增强MR血管造影技术(3D-CE-MRA)的MRV在脑静脉血栓(CVT)的各种影像学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回顾22例经MRI、MRV及DSA检查CVT的病例,重点观察分析各种影像学表现。结果:MRI(SE序列)检查共显示脑实质继发改变10例;显示上矢状窦、横窦及直窦血栓共13例;MRV检查显示上矢状窦血栓6例;下矢状窦血栓1例;上矢状窦合并直窦2例;上矢状窦合并横窦、乙状窦3例;横窦合并乙状窦血栓3例;海绵窦血栓1例;大脑大静脉及大脑内静脉血栓1例;大脑上静脉及吻合静脉血栓1例。全部病例均经DSA检查证实。结论:MRI与3D-CE-MRA成像技术的MRV相结合可以全面、准确地显示CVT,为CVT检出的最佳方法。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脑静脉及上矢状窦血栓形成(CVT)的临床表现、影像学特征以及诊断治疗方法。方法:对近3年来我院收治的12例上矢状窦血栓形成病例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患者临床表现多样,无特异性,初诊误诊率75%。MRI联合MRV检查有助于SSST的确诊。经早期诊断、及时治疗,患者痊愈6例,好转5例,死亡1例。结论:中青年患者表现为头痛、呕吐、伴或不伴局灶性神经功能缺损,腰椎穿刺检查提示颅内压升高时应高度警惕CVT可能。围产期女性为高危人群。早期诊断、早期治疗可明显改善SSST患者的预后。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脑静脉窦血栓形成(CVST)的CT与MRI表现特点。方法:回顾分析35例CVST患者的头颅CT、MRI及MRV表现。结果:15例血栓位于上矢状窦,8例位于下矢状窦和直窦,7例累及横窦-乙状窦,5例为多窦受累,7例患者伴有皮质引流静脉及脑深部大静脉受累;10例急性病例,CT见直接和/或间接征象;MRI示32例典型病例表现为脑静脉窦内正常流空效应消失,代之以异常等信号或高信号影,MRV示受累静脉窦全程或节段性闭塞。结论:对急性CVST,头颅CT是一种简单、有效的诊断方法;而对于亚急性和慢性者,常规MRI及MRV的表现具有特征性,其是诊断CVST可靠的手段。  相似文献   

4.
目的 评价MRI及磁共振静脉血管成像(MRV)对脑静脉窦血栓形成的诊断价值。 方法 回顾性分析11例经临床确诊脑静脉窦血栓形成患者的MRI表现。对所有病例均行MR平扫,其中5例行增强扫描,6例行MRV检查,2例行DSA检查。 结果 4例上矢状窦及横窦同时受累,1例上矢状窦、横窦及乙状窦同时受累,4例单纯乙状窦受累,2例单纯横窦受累。MR平扫1例表现为T1WI等信号、T2WI低信号,8例表现为T1WI、T2WI高信号,2例表现为T1WI不均匀低信号、T2WI高信号;增强扫描5例表现为脑静脉异常强化,静脉窦壁表现为环形、三角形或平行状强化,而静脉窦内血栓无强化呈不规则充盈缺损或空三角征。MRV表现为受累静脉窦显影不规则、狭窄或不显影、侧支血管形成、邻近深部脑静脉扩张。 结论 MRI结合MRV是诊断脑静脉窦血栓形成的无创、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永存镰状窦的MRI表现。方法:回顾性分析10例永存镰状窦患者的MRI表现,所有的患者均行MRI检查,其中6例患者行磁共振血管成像(MRV)检查,2例患者行增强扫描。结果:MRI示上矢状窦与大脑静脉池间条状高信号影。增强扫描示上矢状窦与大脑静脉池间强化的血管影,MRV显示大脑大静脉经开放的镰状窦向上引流入上矢状窦。结论:MRI结合MRV能清晰的显示永存镰状窦的病变血管走形、形态等,必要时可行增强MRV,并可作为一种非侵袭性的检查方法。  相似文献   

6.
脑静脉窦血栓形成的MRI诊断   总被引:13,自引:1,他引:13  
目的:探讨MRI对脑静脉窦血栓形成的诊断价值。方法:6例脑静脉窦血栓形成患者,男4例,女2例,年龄20~54岁。全部行MR检查,其中4例行增强扫描,3例行磁共振静脉血管造影(MRV)检查。并与DSA结果进行对照。结果:5例血栓位于上矢状窦,1例位于下矢状窦和直窦。脑肿胀6例,脑梗塞2例。增强扫描4例出现脑静脉异常强化。MRI典型表现为脑静脉窦内正常流空效应消失,代之以异常等信号或高信号影。MRV表现为受累静脉窦呈不规则血流信号或血流信号完全消失。DSA示病变部位和范围MR所见基本一致。结论:MRI及MRV是诊断脑静脉窦血栓形成的首选检查方法。  相似文献   

7.
硬脑膜静脉窦血栓的影像学诊断对比研究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目的:探讨磁共振各序列及CT在诊断脑硬膜静脉窦血栓中的价值。方法:20例经MRI及MRV(其中15例曾行CT检查)诊断为脑静脉窦血栓的病人,着重观察静脉窦内异常信号、脑肿胀、脑实质内异常信号及有无乳突炎等。结果:15例行CT扫描病人中,7例可见脑内异常密度影,1例可见上矢状窦增宽,有高密度影充填,MRV显示上矢状窦血栓11例,上矢状窦合并横窦、直窦或乙状窦血栓7例,左横窦及乙状窦血栓1例,右侧乙状窦血栓1例。SE序列显示脑实质内异常信号8例。显示上矢状窦、横窦、乙状窦高信号影14例。结论:硬膜窦内高信号影可提示本病,而MRV与原始图像结合在诊断静脉窦血栓及随访观察中有极大的价值,T1WI在显示脑肿胀、出血等方面优于T2WI,但T2WI对于乳突炎的显示又明显优于其他序列。磁共振检查的优越性是CT及血管造影所不及的。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永存镰状窦的MRI、MSCT表现,以提高对永存镰状窦的认识和诊断。方法:收集2005年1月—2014年7月17例临床及影像学确诊为永存镰状窦患者的临床及影像学资料,结合文献进行回顾性分析,研究永存镰状窦的MRI、MSCT表现。结果:17例永存镰状窦患者中,9例行常规MRI检查,T2WI矢状位均显示大脑大静脉池后部条状流空血管影自大脑大静脉向上引流至上矢状窦中、后三分之一处;2例行磁共振静脉成像(MRV),显示大脑大静脉经开放的镰状窦向上引流入上矢状窦;1例行MRI增强扫描,示上矢状窦与大脑大静脉池间强化血管影相连通。5例行CTA扫描,静脉期可见大脑大静脉或直窦前部与上矢状窦后三分之一处相连的条带状强化血管样结构。结论:永存镰状窦MRI、MSCT表现具有特征性,常规MRI、MRV、MRI增强与CTA均可准确反映永存镰状窦的形态、位置及其与周围结构的关系,有助于对永存镰状窦全面综合 评价。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脑静脉窦血栓形成的MRI表现和成像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2003年12月~2005年1月经临床确诊的13例脑静脉窦血栓形成患者的MRI表现,所有患者均行超导MRI检查,多平面图像采集,磁共振静脉造影(MRV)采用2D-TOF技术。结果:MRI特征性表现为平扫脑静脉窦内正常的流空信号消失,代之以异常的等信号或高信号。病变最常累及上矢状窦和横窦。MRV表现为受累的静脉窦的闭塞呈充盈缺损或再通后的模糊影,病变部位和范围与MRI相对应?熏 侧枝血管形成,深部静脉明显扩张或其他引流静脉显现。结论:MRI和MRV能准确诊断脑静脉窦血栓形成,而且可以用于病例的随诊观察。  相似文献   

10.
目的结合临床资料分析脑静脉窦血栓形成(CVST)的临床特点及磁共振成像(MRI)与多层螺旋CT的影像学特征,以提高其早期诊断率。方法回顾性分析经临床确诊的13例CVST患者的临床特点和影像学特征。结果 13例CVST患者中,病变位于横窦3例,上矢状窦2例,乙状窦1例,直窦2例,同时累及横窦及乙状窦4例,同时累及横窦及矢状窦1例;急性期发病者7例,亚急性期4例,慢性期2例,CT平扫显示静脉窦密度增高或条状低密度影,MRI平扫显示静脉窦内信号异常,CT与MRI增强扫描可见受累静脉窦空三角征或充盈缺损;MRV可直接显示受累静脉窦变细、不连续、充盈缺损或不显示以及侧支循环形成。11例CVST患者发生继发性脑损害,包括脑肿胀、出血及梗死等。结论对于以头痛为首发症状并有颅内压增高表现的患者,无论伴或不伴神经系统症状,都应警惕CVST,同时结合CT和MRI检查有助于其早期诊断。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脑静脉窦血栓形成(CVT)的临床特征及影像学特点,以寻求早期识别的征象及影像策略。方法:对62例经MR或/和DSA确诊为CVT的患者临床资料及影像学特点进行回顾性分析,并予抗凝治疗。结果:62例患者中有60例有非特异性头痛,其中56例行MRI+MRV检查确诊为CVT的有54例,32例经DSA检查均确诊为DVT。结论:CVT的临床表现缺乏特异性,MRI+MRV检查是诊断DVT的首选方法,DSA是诊断CVT的"金标准"。  相似文献   

12.
MRI和MRV在脑静脉窦血栓形成中的诊断价值探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探讨磁共振成像(MRI)和磁共振静脉成像(MRV)对脑静脉窦血栓形成的诊断价值。方法:对20例脑静脉窦血栓形成患者,其中急性期(<1周)脑静脉窦血栓形成3例,亚急性期(1~2周)13例,慢性期(>2周)4例,作MRISE序列平扫,10例有TOF法MRV,3例有MRIGd-DTPA增强,13例有平扫CT对照。结果:20例脑静脉窦血栓形成中,MRISE序列扫描确诊19例,1例急性期早期MRI平扫漏诊,后经MRV确定。13例CT平扫均未能确定脑静脉窦血栓的诊断。急性期脑静脉窦血栓MRI信号复杂,T1WI呈低、中等或稍高信号,T2WI呈明显低信号。亚急性期呈短T1和长T2信号表现典型;慢性期由高信号到低信号,最后血栓吸收,静脉窦再通。MRV表现为静脉窦闭塞或静脉窦内充盈缺损。结论:MRI和MRV是诊断和随访静脉窦血栓形成的有效手段,对脑静脉窦血栓的诊断优于CT,可替代创伤性的DSA检查。  相似文献   

13.
脑静脉窦血栓形成的CT、MRI诊断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CT、MRI及MRV对脑静脉窦血栓形成(CVST)的诊断价值。材料与方法:回顾性分析15例脑静脉窦血栓形成的头颅CT、MRI及MRV表现。结果:所有患者均行头颅CT和MRI平扫,其中5例行CT增强扫描,3例行MRI增强扫描,11例行MRV检查。CT平扫显示静脉窦密度增高,急性7例(7/9),亚急性3例(3/6);MRI平扫显示13例静脉窦内有异常信号,CT及MRI增强扫描均见"空三角征"或"充盈缺损征",11例MRV均表现为受累静脉窦不显影或充盈缺损。结论:头颅CT是诊断急性CVST的重要方法;MRI对亚急性CVST具有更高敏感度与特异性;MRV可快速、无创地评价CVST。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脑静脉窦血栓(CVST)形成的电子计算机断层扫描(CT)及磁共振成像(MRI)表现特征。 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11月至2018年3月,江苏省丰县人民医院神经内科收治的14例CVST患者的临床及影像学资料。所有患者均行CT及MRI平扫,3例行MRI增强扫描,5例行磁共振静脉血管成像(MRV),2例行磁共振动脉血管成像(MRA)。观察CVST累及区域范围及周围情况、平扫密度或信号特征及颅内伴发病变等。 结果全部患者均累及2个以上静脉窦,7例患者CT平扫见受累静脉窦明显高密度,MR平扫10例患者可见受累静脉窦T1WI明显高信号或混杂信号,T2WI及FLAIR均可见受累静脉窦高信号。3例行MRI增强扫描患者中,受累及静脉窦呈完全强化2例,部分性强化1例。CT及MRI提示左颞叶出血性梗死1例,矢状窦旁占位2例,丘脑出血性梗死1例,皮层蛛网膜下腔出血2例。MRV均可见受累静脉窦显影不规则、狭窄或完全不显影及侧支代偿血管形成。 结论MRI平扫可显示CVST的特征,CT平扫部分患者显示CVST的特征,CT及MRI平扫均可显示CVST的颅内伴发病变。识别CVST的静脉窦CT及MRI平扫特征及可能的颅内继发病变影像学表现,并结合MRV检查有助于准确诊断。  相似文献   

15.
穆巍  周红 《浙江临床医学》2010,12(3):239-240
目的探讨经头颅MRI及磁共振静脉血管成像(MRV)用于检测脑静脉窦血栓(cVT)的应用价值。方法35例CVT患者均行MRI标准自旋回波T1WI、T2wI和VEN/3D/PCA。结果VEN/3D/PCA比标准sE序列T1WI和T2WI多检测出CVT12处,与脑血管造影的结果完全相符。结论头颅MRI和MRV是诊断CVT的主要依据。能够避免误诊和漏诊。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磁共振静脉血管成像(MRV)在脑静脉窦血栓诊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12例脑静脉窦血栓患者诊疗前后的临床症状、MRI、MRV图像,并对照分析。结果 12例中共形成24个血栓,上矢状窦血栓10个,横窦血栓7个;8例为多发静脉窦血栓形成;治疗前12例MRV均显示受累静脉窦闭塞、充盈缺损,内科溶栓治疗后MRV显示闭塞静脉窦显影;治疗前有5例MRI显示脑实质继发改变,治疗后复查脑内病灶均消失、好转;12例患者临床症状均好转。结论磁共振静脉血管成像(MRV)检查是早期诊断、疗效观察及随访脑静脉窦血栓形成的有效检查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