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用所建立的沙眼衣原体质粒引物聚合酶链反应技术(PCR)检测116例泌尿生殖道沙眼衣原体,并与直接免疫荧光法(DIFA)进行比较。结果PCR阳性38例,DIFA阳性的32例中有31例PCR阳性。PCR敏感性为96.9%,特异性为91.7%。PCR阳性者于治疗结束1~2周后复诊21例,其中4例PCR仍然阳性。结果显示,PCR可快速、敏感、特异地检测泌尿生殖道沙眼衣原体DNA,然而对治疗后短期内复诊患者,似乎不宜仅以PCR阳性结果作为重复治疗的依据。  相似文献   

2.
PCR与DIFA检测沙眼衣原体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用所建立的沙眼衣原体质粒引物聚合酶链反应技术检测116例泌尿生殖道沙眼衣原体,并与直接免疫荧光法进行比较。结果PCR阳性38例,DIFA阳性的32例中有31例PCR阳性。CPR敏感性为96.9%,特异性为9.17%。PCR阳性者于治疗结束1-2财后复诊21例,其中4例PCR仍然阳性。  相似文献   

3.
为了解不同引物对PCR检测泌尿生殖道沙眼衣原体(CT)感染的影响,作者以直接免疫荧光法(DIFA)为标准,选用引物不同的市售PCR试剂盒检测了209例泌尿生殖道可疑CT感染标本。结果引物1RCR阳性29例,引物2PCR阳性28例;在DIFA阳性25例中,引物1PCR阳性24例,引物2PCR阳性23例;引物1PCR敏感性为96.0%,特异性为97.8%;引物2PCR敏感性为92.0%,特异性为98.4%。与DIFA比较,两者在统计学上无显著差异(P>0.05),提示不同引物对PCR检测CT感染无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4.
幽门螺杆菌感染对胃上皮细胞增殖和凋亡的影响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目的为了探讨幽门螺杆菌感染对胃粘膜上皮细胞动力学的影响。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和切口末端标记法(TUNEL),检测了16例正常胃粘膜者和31例幽门螺杆菌(Hp)相关慢性胃炎患者治疗前后胃粘膜上皮细胞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标记指数(LI%)、细胞凋亡指数(AI)和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的表达。结果Hp阳性患者的PCNALI%为13.94±1.64,正常对照组为6.71±0.92,差异有非常显著性(P<0.01);EGF-R表达与PCNALI%呈正相关(r=0.4487,P<0.01):Hp阳性患者组的AI为7.1±1.6,正常对照组为1.3±0.6,差异有非常显著性(P<0.01);抗Hp治疗后,21例Hp根除者的PCNALI%和细胞AI分别降至8.21±1.32和1.2±0.6,与治疗前相比差异有非常显著性(P<0.01),而10例Hp持续阳性者则无明显降低(P>0.05):PCNALI%、EGF-R表达及细胞AI与胃粘膜炎症程度无显著相关(P>0.05)。结论上述结果提示,Hp感H能引起胃粘膜上皮细胞过度增殖和凋亡。这为Hp感染胃癌发病中的作用机制提供了一些线索。  相似文献   

5.
斑点金免疫渗滤试验快速检测抗Hp细胞毒素相关蛋白A抗体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建立快速检测抗幽门螺杆菌(Hp)细胞毒素相关蛋白A(CagA)的斑点金免疫渗滤试验(DIGFA).方法将CagA抗原点于硝酸纤维素膜上,然后依次加入患者血清及用抗人IgG抗体标记的胶体金颗粒,如血清中存在抗CagA的IgG,在膜上便出现一个红色斑点.结果DIGFA仅需几分种便可完成.当用DIGFA及EIA对108份血清进行检测时,两种方法之特异性及敏感性相当.当以聚合酶链反应(PCR)检测胃粘膜组织中HpCagA的结果作为参照时,DIGFA的特异性及敏感性分别为98%(57/58)和94%(45/48).结论DIGFA特异性强,敏感度高,操作快速且简便,在CagA阳性Hp感染的检测方面有广泛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6.
免疫—PCR新技术在原发性肝癌血清学诊断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建立免疫-聚合酶链反应(免疫-PCR)技术,提高肝癌肝病相关抗原的检测敏感性。方法 29例原发性肝癌(1组)34例肝硬化(II组),12例慢性活动性肝炎(Ⅲ组)患者血清中的肝癌相关抗原PCR产物以2%琼脂凝胶电泳,溴化乙锭染色体观察记录,同时测定患者血清中的甲胎蛋白(AFP)含量,结果 利用免疫-PCR技术I组中有23例呈阳性反应(79.3%)而Ⅱ,Ⅲ组阳性分别为为3例和1例,I组AFP升高  相似文献   

7.
应用PCR检测64例胸水中结核菌基因组DNA,并与BA-ELISA检测胸水中抗PPD抗体及细菌学检查相比较。结果:三种方法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56.0%、100%;64.0%、86.7%、11.0%和100%。若以PCR、BA-ELISA任一阳性作为判断标准则敏感性明显提高至89.0%。认为,PCR与BA-ELISA诊断结核性胸膜炎具有较高的敏感性,但前者更具早期和特异性并对疾病的疗效和预后有判断意义。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慢性重型肝炎(CSH)病人外用血单个核细胞(PBMC)内干扰素-γ(IFN-γ)及白细胞介素-4(IL-4)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常规分离PBMC,在PMA、Ionomycin、Monensin的刺激下,采用流式细胞术(FACS),对17例CSH患者及19例正常健康者CD4+T细胞内IFN-γ和IL-4的表达进行分析,并应用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检测HBV DNA含量。结果 CD4+Th1、 Th2细胞在CSH组分别为7.2%—26.3%(平均15%)和0、l%—10.9%(平均2.0%),正常对照组则分别为2.2%—11.9%(平均5.9%)和0.4%—3.9%(平均2.2%);CD4+Th1细胞百分数两组间差异有显著意义(P<0.01)。荧光定量PCR结果表明CSH组中13例HBV DNA阳性,其HBV DNA的含量与IFN-γ表达细胞百分数呈负相关。结论 Th1细胞与肝脏的炎症活动明显相关,IFN-γ的表达对HBV复制可能具有一定的影响。  相似文献   

9.
人类白细胞抗原与风湿热和风湿性心瓣膜病易感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探讨人类白细胞抗原(HLA)-DQA1基因与风湿热(RF)和风湿性心脏病(RHD)患者发病中宿主的遗传关联,选择无亲缘关系的广东籍汉族健康人106例和54例RF/RHD患者,应用聚合酶链反应-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PCR-PAGE)法,结合高灵敏的银染色作HLA-DQA1等位基因分型。发现本方法检测的6种DQA1等位基因中,RF/RHD组DQA1*0101(31.48%,相对危险率RR=2.89,P<0.005,病因系数EF=0.206)明显增高,而DQA1*0102(1.85%,RR=0.106,P<0.005,预防分数PF=0.134)显著下降;DQA1的两种基因型(*0101/0301和*0101/0401)在病人组显著增高,而DQA1的*0102/0301基因型比健康人组明显下降(P<0.005)。上述结果显示:HLA-DQA1*0101对RF/RHD有遗传易感作用,而DQA1*0102有遗传抵抗作用;DQA1基因型检测可能为预测RF/RHD易感者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0.
应用PCR,BA—ELISA早期诊断结核性胸膜炎的临床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应用PCR检测64例胸水中结核菌基因组DNA,并与BA-ELISA检测胸水中抗PPD抗体及细菌学检查相比较。结果:三种方法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56.0%,100%;64.0%,86.7%,11.0%和100%。若以PCR,BA-ELISA任一阳性作为判断标准则敏感明显提高至89.0%。认为,PCR与BA-ELISA诊断结核性胸膜炎具有较高的敏感性,但前者更具早期和特异性并对疾病的疗效和预后有判断  相似文献   

11.
目的建立免疫-聚合酶链反应(免疫-PCR)技术,提高肝癌肝病相关抗原的检测敏感性。方法29例原发性肝癌(Ⅰ组),34例肝硬化(Ⅱ组),12例慢性活动性肝炎(Ⅲ组)患者血清中的肝瘤相关抗原,PCR产物以2%琼脂糖凝胶电泳,溴化乙锭染色观察记录。同时测定患者血清中的甲胎蛋白(AFP)含量。结果利用免疫-PCR技术Ⅰ组中有23例呈阳性反应(79.3%),而Ⅱ、Ⅲ组阳性分别为3例和1例;Ⅰ组AFP升高者14例(48.3%),而Ⅱ、Ⅲ组则分别为6例和2例;结论该技术可用于检测血清中肝癌相关抗原,具有高特异性、高敏感性,而且检测率明显高于AFP测定。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Alzheimer病(AD)脑诱发电位变异及临床应用价值。方法记录39例AD患者和40例健康老年人的脑干听觉反应(ABR)、听觉诱发电位(AEP)、视觉诱发电位(F-VEP)以及事件相关电位P300。结果与健康对照组相比,AD组的脑诱发电位变异为:(1)波幅下降(ABR-Ⅴ,AEP-P2,F-VEP-P2,靶P300-P2、P3,非靶P300-P2);(2)潜伏期延长(ABR-Ⅲ,AEP-P1、N1、P2);(3)部分潜伏期提前(靶和非靶P300-N1)。相关分析提示:除靶P300-N1潜伏期外,以上指标均与AD的认知功能评定(CASI分)有显著线性相关,部分指标同时又与被试者的教育年限显著相关。K-Means聚类分析表明:与CASI和教育年限皆相关的脑诱发电位指标(BEPs)区分两类被试者的特异性高(100.0%)而敏感性低(51.7%);仅与CASI评分相关的BEPs指标则敏感性高(93.6%)而特异性低(55.6%)。结论AD患者的脑诱发电位指标变异程度基本上与其认知功能受损程度相平行;根据不同临床应用目的可选择相应的BEPs指标  相似文献   

13.
原发性肝癌患者外周血中甲胎蛋白mRNA的意义   总被引:7,自引:6,他引:1  
目的由于PCR技术的应用,血循环中癌细胞的检测近有很大进展.本文用RTPCR检测肝癌(HCC)和其他慢性肝病患者外周血中AFPmRNA,藉以反映HCC细胞的存在,并与其他血清标记物比较.方法HCC患者22例,肝硬变和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各10例,健康成人受试者(对照)5例.取患者和对照的外周血,分离单核细胞,提取总RNA并作电泳鉴定,用合成的两对引物进行巢式RTPCR扩增AFPmRNA,同时分析血清AFP和乙肝标记物.结果AFPmRNA在13例HCC(591%),2例肝硬变(200%)患者外周血中测到,其余标本均为阴性.AFPmRNA阳性的13例患者肿瘤均大于5cm,为晚期患者.在该13例患者中仅有6例(461%)在血清中测到AFP,但有12例(923%)HBsAg,抗HBe,抗HBc全阳性,而AFPmRNA阴性的5例该3标记物全阴性.结论RTPCR扩增AFPmRNA是检测HCC和肝硬变患者循环肝癌细胞的敏感方法.患者外周血中的AFPmRNA有可能作为肿瘤转移和复发的标记对HCC诊断、随访观察和疗效评定有较大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4.
HLA—DR抗原β链的共同表位与类风湿关节炎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人类白细胞抗原(HLA)-DR基因编码的共同表位(SE)与武汉籍汉族类风湿关节炎(RA)的相关性。方法 采用聚合酶链反应-序列特异性引物技术(PCR-SSP),对武汉籍汉族人群78例RA患者和126例健康者的HLA-DRB1*01、*04基因型进行检测。结果 RA患者中具有编码QKRAA或QRRAA的共同表位阳性率为43.6%,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15.1%,p〈0.01);SE阳怀的R  相似文献   

15.
借助聚合酶链反应(PCR)/序列特异性引物(SSP)技术对42例扩张型心肌病(DCM)患者和168例正常对照者进行人类白细胞抗原(HLA)-DRB1基因型分析。结果发现DCM组HLA-DRB1*11基因频率与对照组比较明显增高(26.19%对13.1%,P<0.05),其RR=2.36。其他等位基因频率在DCM组与对照组间差异无显著性。提示HLA-DRB1*11基因可能与DCM有关联。  相似文献   

16.
HLA—DR基因与我国北方汉族肺结核的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目的 探讨我国北方汉族HLA-DR基因多态性与肺结核(PTB)的遗传关联性及其与临床表现的关系。方法 本研究采用联合酶链反应-序列特异性引物(PCR-SSP)方法,对74例PTB患者及90例正常人的HLA-DR等位基因进行分型。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PTB患者组的DRB1*15等位基因频率显著增高(34.3%比17.0%,Pc〈0.05,RR=2.91),HLA-DRB1*12基因频率增高(15.4  相似文献   

17.
为探讨提高胃癌患者胃液中肿瘤相关抗原的检出率及早期胃癌检测的敏感性,应用以胃癌单克隆抗体的特异性和聚合酶链反应(PCR)的高度敏感性相结合建立的免疫-PCR检测胃液中肿瘤相关抗原MG7Ag。结果胃癌37例、慢性萎缩性胃炎8例、慢性浅表性胃炎4例及消化性溃疡8例,胃液中MG7Ag阳性分别为30例、2例、0例及1例,胃癌患者胃液中MG7Ag的阳性检出率为81.1%。结果提示该方法对诊断胃癌有较大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8.
为探讨提高胃癌患者胃液中肿瘤相关抗原的检出率及早期胃癌检测的敏感性,应用以胃癌单克隆抗体的特异性和聚合酶链反应(PCR)的高度敏感性相结合建立的免疫-PCR检测胃液中肿瘤相关抗原MG7Ag。结果胃癌37例、慢性萎缩性胃炎8例、慢性浅表性胃炎4例及消化性溃疡8例,胃液中MG7Ag阳性分别为30例、2例、0例及1例,胃癌患者胃液中MG7Ag的阳性检出率为81.1%。结果提示该方法对诊断胃癌有较大的应用  相似文献   

19.
结核分支杆菌DNA的单管巢式聚合酶链反应检测   总被引:8,自引:1,他引:8  
目的探讨单管巢式聚合酶链反应(SNPCR)检测石蜡包埋组织结核分支杆菌DNA的特异性和敏感性。方法应用普通PCR(GPCR)、双管巢式PCR(DNPCR)和SNPCR对结核分支杆菌BCG和30例结核性淋巴结炎石蜡包埋组织进行结核分支杆菌复合群IS6110特异插入序列片段DNA检测。结果DNPCR和SNPCR检测BCGDNA均于15fg以上呈现阳性结果,其敏感性明显优于GPCR(480fg)。GPCR、DNPCR和SNPCR检测30例结核性淋巴结炎阳性率分别为43%、100%和100%,抗酸染色阳性率(10%)与3种PCR法相比差异有非常显著意义(均P<0.01)。GPCR阳性率与DNPCR和SNPCR相比差异亦具非常显著意义(均P<0.01)。SNPCR阳性率与DNPCR相同。结论巢式PCR检测淋巴结石蜡包埋组织结核分支杆菌的敏感性显著高于GPCR,其中SNPCR具有与DNPCR相同的特异性和敏感性,并具有更大的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20.
巢式PCR检测猴免疫缺陷病毒基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位于SIV的gag保守基因区内的特异巢式PCR引物用于体外扩增SIV病毒基因,其检出敏感性达到0.1fg水平,较常规PCR敏感性高100倍。巢式PCR检测粗提SIVmac感染猴后期或经过药物治疗后的猴外周血淋巴细胞DNA,证明96.5%(28/29)的猴体内仍有SIV病毒感染存在。巢式PCR是一种敏感性极高,特异性强,操作简便易行的SIV基因检测技术,它对确证SIV病毒感染和正确评价药物和疫苗在猴艾滋病模型中的体内治疗效果提供了良好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