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探讨肝动脉化疗栓塞(TACE)联合射频消融(RFA)治疗原发性肝癌的临床疗效,为其临床治疗提供可参考依据。方法共纳入80例该院诊断为原发性肝癌患者,采用随机数字法平均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给予 TACE联合RFA治疗,对照组患者单独给予TACE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于术后3 d、1周、3周观察患者血清甲胎蛋白(AFP)和癌胚抗原(CEA)水平的变化,随访6个月比较两组患者的生存率及肿瘤变化。结果术前两组血清 AFP、CEA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P>0.05);术后3 d及1周血清AFP、CEA高于术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周明显低于术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周观察组血清 AFP、CEA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肿瘤完全坏死率90.0%明显高于对照组22.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6个月肿瘤复发率(22.5%)明显低于对照组(45.0%),且生存率(92.5%)明显高于对照组(82.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原发性肝癌患者行 TACE联合 RFA治疗,可以明显降低患者血清 AFP、CEA水平,同时增加肿瘤细胞坏死的程度,有效降低患者的复发率,延长其生存时间。  相似文献   

2.
目的:分析介入栓塞和手术切除在肝癌术后复发患者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于2012年11月至2013年11月间在本院接受治疗的肝癌术后复发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接受再次手术切除治疗的观察组患者及介入栓塞治疗的对照组患者,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生存率、白细胞(WBC)及甲胎蛋白(AFP)值及肝纤维化指标的差异。结果:(1)观察组患者接受再次手术治疗后,其术后l、3、5年的生存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P〈0.05);(2)接受治疗前,两组患者的wBC及AFP无明显差异(P〉0.05),接受治疗后,观察组患者WBC明显高于对照组,AFP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3)接受手术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各项肝纤维化指标值均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P〈0.05)。结论:肝癌术后复发患者接受再次手术治疗可以明显提高其生存率,优化WBC及AFP值,降低肝纤维化程度。  相似文献   

3.
目的 对健脾活血中药配合肝癌肝动脉栓塞化疗术(TACE)后生活质量改善情况进行临床观察。方法 将入院后36例中晚期肝癌志者随机分为治疗组(T组)和对照组(TT组),治疗组在TACE前、后均服用健脾活血中药,TACE后随证加减应用,两组在行TACE术后均以西药常规护肝及对症处理。结果治疗组临床症状改善优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治疗前后症状改善有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后治疗组Kamorfsy评分改善与对照组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组治疗后NK细胞、CD3^+细胞比例及CD4^+/CD8^+比值有明显上升(P〈0.05),NK细胞、及CD4^+/CD8^+比值与对照组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健脾活血中药可提高患者TACE术后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Ang II受体拮抗剂Losatan对EH患者的降压效应及血浆RAAS的影响,方法:1-3级高血压病患者65例,给予Losartan 50mg/d治疗8周,分别于治疗前,后测量患者血压,心率,并分别于治疗前,1周,8周时用放射免疫法测定血浆PRA,Ang II,Ald活性。结果:(1)Losartan对1-3级高血压患者SBP,DBP均有下降作用,降压同时心率不增快。(2)Losartan治疗1周时血浆PRA,Ang II显著高于治疗前(P<0.05,或P<0.01),Ald则较治疗前降低(P<0.05),8周时PRA,Ang II轻度升高与治疗前相比差异无显著性(P>0.05),Ald则较1周时有进一步下降,但无显著性(P>0.05),结论:(1)Losartan 50mg/d能有效降低不同程度的SBP,DBP,降压同时心率无反射性增加。(2)长期服用Losartan不会引起血浆PRA,AngII持久异常增高,而Ald还会显著下降。  相似文献   

5.
目的比较槐耳颗粒联合经肝动脉灌注化疗栓塞(TACE)与单纯TACE在晚期肝癌的疗效。方法将50例难以手术切除的晚期肝癌病人随机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每组各25例。研究组患者于TACE术后第二天开始加服槐耳颗粒,1包(20g)/次,3次/日,15盒(1盒2包)为一个疗程,共6个疗程;对照组介入后同期不用任何抗肿瘤药物。比较两组病人的瘤体变化、生存质量、甲胎蛋白水平变化。结果治疗组有效率(PR+CR)为44.0%,对照组有效率(PR+CR)为32.0%。两组患者生存质量对比有显著差异(P〈0.01)。研究组和对照组术前各有20例和19例患者血清AFP值升高。经TACE治疗后,两组相比之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但研究组AFP下降持续的平均时间较对照组长,统计学分析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对于晚期肝癌行TACE治疗后,加用槐耳颗粒能提高患者的近期疗效,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延长晚期肝癌患者行TACE后的AFP水平下降的持续时间。  相似文献   

6.
程依琏  罗谦  万灵  樊映川 《西部医学》2008,20(5):1019-1020
目的观察前房角狭窄患者行白内障超声乳化术后前房角及其眼压的变化。方法对32例36眼前房角狭窄的白内障患者行超声乳化吸除+后房型人工晶体植入术,测量并比较术前及术后前房角的宽度、前房角入口的角度和眼压。结果术前房角:4/4周N,2眼,4/4周N,18眼,4/4周Nw16眼,术后房角:4/4周宽房角(W)20眼,大于1/2周宽房角(W)9眼,窄房角(N1~N1)7眼,与术前相比有统计学差异(P〈0.01)。房角入口:术前入口〈10°者30眼,10°~20。者6眼,术后36眼入口均〉20°,与术前相比有统计学差异(P〈0.01)。眼压:术前平均眼压(18±6.41)mmHg,术后平均眼压(10.0±3.52)mmHg,与术前相比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具有前房角狭窄的白内障患者,行白内障超声乳化吸除术后,可以使关闭的前房角重新开放、变宽,对因房角关闭引起的青光眼有预防和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 比较异丙酚、异丙酚复合阿托品/氯胺酮应用于结肠镜检查的安全性、舒适性及实用性。方法 选择结肠镜患者90例,随机分为A、B、C三组(各30例),A组为异丙酚组,B组为异丙酚复合阿托品组,C组为异丙酚复合氯胺酮组。A组缓慢静注异丙酚(1.0~2mg/kg),B组缓慢静注异丙酚(1.0~2mg/kg)和阿托品(0.5mg)混合液,C组先缓慢静注氯胺酮(0.5~0.8mg/kg),后静注异丙酚(1.0~2mg/kg)。用药至患者无意识,睫毛反射消失后检查开始,后根据手术需要和患者情况追加异丙酚(30~50mg)至手术结束。连续监测并记录麻醉前、手术开始至手术结束时三组患者的SBP、HR、SpO2,术后苏醒时间及异丙酚用量。结果 (1)A组术中心率下降与术前基础值相比差异有非常显著性(P〈0.01);B、C两组心率麻醉前后差异无显著性(P〉0.05)。(2)A、B两组收缩压与术前基础值相比下降明显,差异有非常显著性(P〈0.01);C组收缩压麻醉前后差异无显著性(P〉0.05)。(3)本组异丙酚用量相比,B、C两组明显少于A组(P〈0.01)。(4)三组患者对术中不适均无记性,但C组患者有术后轻微躁动,苏醒延迟。结论 这三组药都能减轻患者痛苦,B、C组能减轻异丙酚的心血管副反应,但氯胺酮不利于患者术后迅速苏醒。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高压氧辅助治疗对变异性心绞痛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对C-反应蛋白的影响。方法变异性心绞痛患者共60例,随机分为HBO辅助治疗组(治疗组)30例和对照组30例。治疗组在常规内科药物治疗基础上给予HBO辅助治疗,压力为0.2MPa,每日1次,每周6次,共治疗4周。比较治疗前后两组疗效和CRP的测定结果。结果(1)治疗组治疗4周后总有效率为97.1%,对照组为85.7%,两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2)治疗组CRP测定与治疗前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CRP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CRP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对照组治疗前后CRP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HBO是治疗变异性心绞痛有效的辅助手段,可显著降低变异性心绞痛患者的CRP含量。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剖腹产后CRP特征改变及早期诊断价值。方法对20例剖腹产术后患者分别手术前、手术后,2d、1、2周以及4周进行CRP分析。结果所有患者术后均出观不同程度的CRP值,与术前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1),感染组与非感染组同期比较没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CRP是早期诊断剖腹产术后患者感染的一种简单,有效和经济的术后常筛选检查指标,且动态监测时间越长,升高越快,诊断价值越大。  相似文献   

10.
甘利欣对慢性乙型肝炎患者AFP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蒋绍香 《华夏医学》2001,14(6):784-785
目的:观察甘利欣对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血清AFP的影响,方法:对慢性乙型肝炎伴AFP异常患者64例,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34例,应用甘利欣治疗;对照组30例,用极化液治疗,疗程均为4周,血清AFP用放射免疫(双抗体)法测定。结果:治疗组治疗后血清AFP水平明显低于治疗前(P<0.01),对照组血清AFP水平下降不明显(P>0.05),两组血清ALT均明显下降(P<0.01),治疗组与对照组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甘利欣不但有明显抗炎,促进肝功能恢复,抗肝纤维化作用,还能使血清AFP明显下降。  相似文献   

11.
单金海 《中原医刊》2011,(19):90-91
目的探讨120激光HPS汽化术治疗重度良性前列腺增生症(BPH)的临床效果。方法对50例东营胜利油田中心医院就诊的中重度BPH患者采用120激光HPS汽化术治疗,同期对50例中重度BPH患者采用传统经尿路前列腺电切术(TURP)治疗,所有患者随访1~2年,行两组治疗效果及并发症的组内或组间比较。结果治疗后,HPS组、TURP组最大尿速率均较治疗前提高(19.9±2.2VS15.0±2.4,P〈0.05),残余尿量均较治疗前减少(104.5±2.2VS96.0±1.4,P〈0.05),上述指标组间差值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HPs组、TURP组I—PSS较治疗前降低(23.1±3.2VS19.6±2.4,P〈0.05),QOL较治疗前降低(4.1±0.5VS3.0±0.4,P〈0.05),上述指标组间差值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HPS组住院时间[(3.4±1.2)d]、插管时间[(13.5±1.3)h]均低于TURP组[(7.3±1.8)d,(40.3±3.4)h],P〈0.05。总并发症发生率HPS组为4%,TURP组为24%,总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120激光HPS汽化术和TURP均是治疗重度前列腺增生症的有效方法,HIPS术改善尿动力学和提高生活质量效果更好,术后患者并发症更少,恢复更快。  相似文献   

12.
维甲酸对肝硬化患者肝癌发生的干预作用初步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全反式维甲酸对肝硬化门脉高压行断流术后患者肝癌发生的干预作用。方法41例肝硬化门脉高压手术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22例,对照组19例。治疗组口服全反式维甲酸20mg/次,2次/日,连续用药四周以上。进行长期随访,定期检测肝功能、血清γ—GT、AFP,及预后情况。结果实验组疗效好于对照组,但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服药4周时治疗组γ-GT、AFP水平低于对照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全反式维甲酸有改善肝硬化患者病情的作用,可能对预防肝硬化患者发生肝癌有一定作用。  相似文献   

13.
郑志勇 《河北医学》2014,(6):912-916
目的:探索导管动脉栓塞化疗(TACE)联合射频消融术(RFA)治疗肝癌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72例肝癌患者随机分成两组,观察组36例行TACE联合射频消融治疗。对照组36例行单纯TACE治疗。观察患者手术前后血常规、肝肾功能变化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观察两组患者术后近期疗效、3年生存率。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治疗前后AFP均明显下降(P〈0.05);观察组患者AFP变化值明显大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近期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主要不良反应为发热、肝功能损伤,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1年、2年、3年生存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TACE联合RFA治疗肝癌,可以提高肿瘤局部控制率,降低病灶复发率,延长患者预后生存期,减少不良反应发生。是一种相对安全、有效的肝癌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4.
目的评估六味能消胶囊治疗便秘型肠易激综合征(IBS)的效果、安全性以及耐受性。方法采用随机、开放、阳性药物对照方法进行研究。将符合罗马Ⅱ标准的100例IBS患者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50例。试验为期4周:1周基线期,2周试验组六味能消(3次/d,2粒欲,餐后服用)或对照组莫沙必利(3次/d,5mg欲,餐前15~30min服用)治疗期及治疗结束1周随访期。对患者全部IBS症状进行总体评估,对患者每个IBS参数的改善程度以及安全性进行评估。结果两组症状总积分治疗后14天与治疗前自身比较差异有高度显著性(P均〈0.01)。治疗期2周和随访期1周,试验组与对照组问症状总积分;试验组及对照组治疗后14天与随访后28天症状总积分自身前后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生活质量评价在日常活动方面两组间差异有显著性(P〈0.05),其他各项指标试验组亦较对照组下降,但差异均无显著性。安全性分析结果示,两组间不良事件、不良反应等指标的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结论六味能消胶囊能有效治疗IBS各症状,效果稳定,并具有良好的安全性和耐受性。  相似文献   

15.
黄金凤  原野 《实用新医学》2007,8(6):495-496
目的 应用声学定量及彩色室壁运动分析技术评价心肌炎患者左室局部及整体功能。方法 40例病毒性心肌炎患者(研究组)治疗前、治疗后1周、2周、4周,应用声学定量(AQ)技术作左室整体功能报告,测定其左室舒张末期容积(EDV)、左室射血分数(EF)、峰值排空率(PER)、峰值快速充盈率(eRVR);应用彩色室壁运动(CK)分析技术测定病灶心肌心内膜位移。配伍同年龄组40例正常人作为对照。结果 研究组治疗前左室EDV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1),而EF、PER、PRFR较对照组降低(P〈0.01),治疗1周、2周后EDV、EF、PER、RFR与治疗前差异显著(P〈0.01),治疗第4周EF及PER与对照组相比无显著性差异(P〉0.05),EDV、PRFR与对照组相比差异仍有显著性(P〈0.01)。炎症心肌心内膜位移幅度于治疗前及治疗后一周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心肌运动幅度(P〈0.01),在第2周后炎症心肌心内膜位移开始恢复与治疗前相比(P〈0.01),第4周仍无完全恢复,与对照组比较差异仍显著(P〈0.01)。结论 声学定量及彩色室壁运动分析技术定量病毒性心肌炎患者左室整体及局部心肌功能变化,左室整体收缩功能随治疗首先恢复。  相似文献   

16.
目的分析全凭静脉麻醉下妇科腹腔镜手术患者保持自主呼吸的可行性和安全性。方法206例患者用芬太尼、氯胺酮和丙泊酚靶控输注并维持麻醉深度为听觉诱发电位(AAI)20~30,气腹压力≤12mmHg,头低位25℃。在全凭静脉麻醉下维持自主呼吸完成手术。记录患者麻醉前(Tn),静脉全麻后AAI降至20以下(T1),气腹后3min(T2),T体位后3min(T3),气腹后30min(T4),术毕后10min(B)时的HR、SBP、DBP、Rf及PETCO2。结果血流动力学的变化,T1、T2及T3的HR与T0相比显著加快(P〈0.05),T4、T5的测得值与佝相比差异无显著性。气腹前后及手术全过程SBP、DBP平稳,与麻醉前差异无显著性(P〉0.05)。Rf及PETCO2的变化,气腹全程至术毕(T2~T5)Rf均加快,与T0相比差异有显著性(P〈0.05),T2、T3及T4的PETCO2与T0相比明显上升(P〈0.05),术毕后10min接近气腹前水平。结论在气腹压力≤12mmHg、CO2流量为3L/min、麻醉深度为AAI20~30时,可以有效维持妇科腹腔镜患者的自主呼吸。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TACE术后应用免疫调节剂胸腺肽α1对患者T淋巴细胞亚群的影响。方法:收集2005年3月至2009年1月收治的36例HCC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将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胸腺肽α1治疗组(17例)和肝癌对照组(19例),另选择同期12例门诊健康体检者作为正常对照组。比较T细胞亚群变化及AFP、ALT、总胆红素、淋巴细胞总数等指标。结果:行TACE治疗后l、7d,肝癌对照组患者体内CD3+T、CD4+T、CD8+T、CD4+/CD8+比值与TACE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胸腺肽α1治疗组在TACE术后应用胸腺肽α1治疗7d后,CD4+T、CD4+/CD8+、淋巴细胞的比值明显增加,与治疗前及肝癌对照组术后7d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TACE术后应用胸腺肽α1可明显提高患者的细胞免疫水平,改善肝功能。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腹腔镜下胆道镜联合等离子碎石术治疗肝内胆管结石的疗效、可行性及应用价值。方法将60例肝内胆管结石患者随机分观察组67=30)和对照组0=30),比较两组术后1d、3d、5d、7d经T管检测引流量,胆总管压力、胆管流量、流量阻力,以及术后6周胆管残余结石率及结石取尽率。结果术后两组T管引流量1~5d逐渐增加,第7天开始减少,观察组患者在术后3d及7d经T管引流的胆汁量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术后1d,两组患者胆管压力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从3d开始至7d,观察组胆管压力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术后1~7d观察组胆管流量明显高于对照组(均P〈0.05)。观察组的患者术后3d、5d、7d胆道流量阻力小于对照组(P〈0.05),尤其在术后3d及7d,两组差异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术后6周观察组胆管残余结石率与对照组相比明显减少。结论腹腔镜下胆道镜联合等离子碎石术是治疗肝内胆管结石的一种微创、安全、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布地奈德混悬液雾化吸人治疗吸人性肺炎的效果。方法选择2012年1月~2013年6月杭州市萧山区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吸人性肺炎患者42例。按治疗方法不同分为治疗组23例及对照组19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氧疗、抗感染、营养支持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布地奈德混悬液雾化吸入。观察两组治疗效果及治疗前及治疗后3d、1周的动脉二氧化碳分压(PaCO2)、动脉氧分压(PaO2)、pH值、空腹血糖变化情况。结果①治疗组总有效共20例,无效或进展者3例,总有效率为86.96%;对照组总有效共15例,无效或进展者4例,总有效率为78.95%。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前PaCO2比较[(7.10±1.64)mmHg比(6.97±1.92)mmHg](1mmHg=0.133kPa),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3d,治疗组PaCO2水平[(5.76±1.06)mmHg]低于对照组[(6.78±1.55)mmHg],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1周,两组PaCO2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③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前PaO2比较[(8.10±1.52)mmHg比(8.21±1.23)mmH鲥,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3d,治疗组PaO2水平[(9.51±1.63)mmHg]高于对照组[(8.32±1.31)mmHg],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1周,两组PaO2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④两组治疗前及治疗后3d、1周pH值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⑤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前空腹血糖值[(5.72±1.02)mmoUL比(5.63±1.34)mmol/L]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3d、1周空腹血糖值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布地奈德混悬液治疗吸人性肺炎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20.
目的 观察异丙酚复合芬太尼仝凭静脉麻醉(TIVA)与异氟醚吸入麻醉(IA)对病人T细胞亚群、自然杀伤细胞(NK细胞)的影响。方法37例ASAⅠ~Ⅱ级患者按麻醉维持方式随机分为TIVA(n=18),与IA组(n=19)。术前、麻醉维持后1h、术后1d、术后1周、术后2周分别检测血清T细胞亚群及NK细胞活性。结果 TIVA组NK细胞活性无明显变化(P〉0.05),IA组NK细胞活性于麻醉后1h短暂降低(P〈0.05),术后恢复正常。TIVA组术后1h及术后1d CD、CD4活性显著升高(P〈0.05),CO4/CD8比值增加(P〈0.01),术后1周恢复正常。IA组在术后1dCD3、CD4及CD5活性元明显变化。IA组CD3、CD4活性及CD3/CD8比值在麻醉后1h及术后7d显著高于TIVA组(P〈0.05或0.01)。结论 异丙酚全凭静脉麻醉对免疫反应有保护作用,优于异氟醚吸入麻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