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目的了解威海口岸出入境人员中HIV、梅毒感染情况,为有效开展HIV、梅毒防控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2008-2012年威海口岸出入境人员HIV、梅毒监测资料进行分析。结果五年中共监测出入境人员57343人次,检出HIV感染者6例,梅毒感染者42例。HIV感染者检出率为0.01%,其中5例为输入性病例。梅毒检出率为0.07%,其中劳务人员检出病例数最多为26例,占61.90%,旅游探亲人员检出率最高为0.18%。各不同职业人群间HIV、梅毒的检出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57357.28,P<0.05)结论加强重点人群的HIV、梅毒监测体检,并加大对出入境人员的健康教育力度,提高其自我防护意识,制定积极有效的措施,有效控制性传播疾病对出入境人员的危害。  相似文献   

2.
〔目的〕掌握大连口岸出入境人员中梅毒感染情况,以便有针对性的开展防治工作。〔方法〕对2000年度18313名经大连口岸出入境的人员进行了梅毒感染监测。采用快速血浆反应索试验(RPR)进行初筛;采用梅毒螺旋体明胶颗粒凝集试验(TPPA)进行确证。〔结果〕在18313名出入境人员中检出梅毒感染者28例,总检出率为0.15%。其中男性检出率为0.11%;女性检出率为0.23%,2者进行比较,差异有显著性(x~2=4.05,P<0.05)。从感染者的年龄上看,20~30岁年龄组感染率最高,为0.38%。〔结论〕出入境人员中的梅毒感染者大多为隐性感染者,是造成梅毒传播的主要传染源,应加强对口岸出入境人群梅毒感染情况的监测。  相似文献   

3.
目的分析贵州省口岸性传播疾病(以下称性病)流行特点,为制定预防和控制性病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2001-2002年贵州出入境检验检疫系统对各类出入境人员进行性病检测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2001年检测人数1721人次,检出梅毒2例,检出率0.12%.2002检测人数1491人次,检出梅毒11例,检出率0.74%.以上均为隐性感染者.结论梅毒感染人数有增加的趋势,应加强对口岸出入境人群梅毒的检测.  相似文献   

4.
目的通过对丽水口岸出入境人员连续开展艾滋病、梅毒血清学监测,掌握艾滋病、梅毒的流行状况和特征;调查丽水口岸出入境人员对艾滋病、梅毒的高危行为及相关知识的了解程度,以及随时间的变化趋势,为艾滋病性病流行提供早期预警,为制定艾滋病、梅毒预防的干预对策和干预效果评价提供依据。方法对2005—2012年丽水口岸出入境人员的艾滋病、梅毒感染情况进行监测,对出入境人员艾滋病、梅毒感染与年龄、性别、婚姻状况、文化程度、职业以及出入境人群等因素进行相关性分析;通过问卷调查,使用统一设计的问卷对2011—2012年的监测对象随机进行一对一的面对面调查,定期收集目标人群的危险行为、知识、态度等信息,以及血清学和行为特征监测数据,运用卡方检验等进行统计描述与分析。结果从46 833名监测对象中,共检出梅毒感染者315例,检出率为0.673%,其中男性检出率为0.688%。女性检出率为0.652%,各年龄组中以60岁年龄组检出率最高,为3.997%;共检出艾滋病病毒感染者13例,检出率为0.028%,其中男性检出率为0.050%。女性检出率为0.009%,各年龄组中以50~岁年龄组检出率最高,为0.118%,均以性传播为主要传播途径。问卷调查了3 433人次,应答率为100%,艾滋病总知晓率78.765%。结论要加强对丽水口岸出入境人员的行为干预,特别是加强性病防护知识的宣传教育,降低这一人群的艾滋病、梅毒感染率。  相似文献   

5.
目的分析绥芬河口岸出入境人员梅毒感染情况,探讨导致梅毒发病增加的因素。方法对绥芬河国际旅行卫生保健中心2004-2008年65047名出入境人员梅毒血清学检测资料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检出梅毒感染者共176人次,年平均检出率0.27%,男性检出率为0.28%,女性检出率为0.26%;梅毒感染者中以31-40岁年龄组所占比例最高,为42.05%;梅毒患者中已婚者占大多数,占93.61%;职业构成以商务务人员为主,占84.09%。结论2004-2008年出入境人员梅毒检出率呈现出逐年上升趋势,应加强性健康教育,做好梅毒监测及防治工作。  相似文献   

6.
目的了解顺德口岸出入境人员中乙型肝炎、丙型肝炎、梅毒、艾滋病的感染情况,为口岸传染病监测和防控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2012年4月-2017年4月共五年间顺德口岸出入境人员传染病监测结果进行整理分析。结果共对8388名出入境人员进行了监测,检出传染病及相关指标异常496例,总检出率5.91%。其中HBs Ag阳性者415例,检出率4.95%;丙型肝炎44例,检出率0.52%;梅毒35例,检出率0.42%;HIV抗体阳性2例,检出率0.02%。结论 HBs Ag阳性是影响顺德口岸出入境人员身体健康的主要因素,应加强对出入境重点人群的传染病监测工作。  相似文献   

7.
目的 了解日照口岸出入境人员梅毒检出率情况及分布特点,为口岸制定梅毒监控措施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收集2010-2015年进行传染病监测体检的出入境人员基本信息及实验室梅毒检测情况后进行分类整理与统计学处理.结果 2010-2015年日照口岸65 432名出入境人员中梅毒总检出率为0.26%,梅毒检出率年份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入境人员高于出境人员(P<0.05);女性高于男性(P<0.05);>50岁年龄段高于其他年龄段(P<0.05);商务/公务人员高于其他职业人群(P<0.05).结论 日照口岸梅毒检出率与入出境人群、性别、年龄和职业等均有关系,统计分析显示入境商务/公务人员、女性青壮年和男性高年龄段外出劳务人员是主要梅毒感染人群,应在口岸一线加大对上述人员的防病宣传力度.  相似文献   

8.
目的通过对汕尾口岸出入境人员传染病监测结果的分析,进一步了解汕尾口岸出入境人员中爱滋病、乙型肝炎、丙型肝炎及梅毒的感染情况,为有效地开展传染病监测和预防控制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汕尾口岸的2157名出入境人员进行传染病监测并对结果进行分析。结果 2157名出入境人员中共检出4种传染病153例,检出率为7.09%,其中检出HbsAg阳性者140例,检出率为6.49%;检出HIV抗体阳性者4例,检出率为0.19%;检出抗-HCV阳性者1例,检出率为0.05%;检出梅毒阳性者8例,检出率为0.37%。结论 HbsAg阳性是汕尾口岸出入境人员中流行的主要传染病。加强出入境人员的传染病监测,加大卫生知识宣传咨询力度,提高出入境人员的自我防范意识,制定有效的防治措施,将有力于防止传染病在国际间的传播。  相似文献   

9.
目的 了解重庆口岸出入境人员梅毒感染情况及流行特征,为预防梅毒跨境传播提供参考。方法 对重庆口岸2020年1月—2022年12月22 819名出入境人员采用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法(CLIA)进行梅毒螺旋体抗体初筛,采用梅毒螺旋体明胶颗粒凝集试验(TPPA)进行确认。结果22 819名出入境人员中,检出梅毒感染者共179例,检出率0.78%,其中男性感染者159例,女性感染者20例;40~49岁和50~59岁年龄段为高发年龄,检出率分别为1.85%和1.90%;劳务人员检出率最高,为1.32%。结论 应加强对性传播疾病的健康宣教,提高公众对梅毒的认知,普及防治知识,提高公民的防范意识和卫生水平,加强对高危人群的梅毒筛查。  相似文献   

10.
成都口岸出入境人群梅毒感染情况分析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目的]进一步调查了解成都口岸出入境人群中梅毒的感染情况。[方法]对2004—2005年成都口岸出、入境人员进行血清学检测,首先使用梅毒螺旋体明胶颗粒凝集试验(TPPA)进行确认;然后进一步采用甲苯胺红不加热血清试验(TRUST)对被检者血清进行梅毒检测,对感染者进行流行病学调查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检测成都口岸出入境人员31780人次,查出梅毒感染者235人,检出率为0.74‰。其中男性检出率为0.85‰;女性检出率为0.18‰,二者间检出率进行比较差异有显著性。在各年龄组中,以60岁年龄组检出率最高为4.24%。[结论]在检测过程中TRUST和TPPA 2种检测方法同时使用,能够提高梅毒的检出率,避免漏诊,提示梅毒血清试验方法的选择和应用是及早、准确诊断潜伏梅毒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11.
目的了解某综合医院住院患者梅毒血清学检测结果,为进一步开展梅毒防治工作提供新思路。方法对2012年1月—2013年12月某综合医院梅毒血清学检测结果异常的住院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2012年1月—2013年12月该院住院患者共164 442例,进行梅毒血清学筛查112 576例,梅毒血清学检测结果异常2 048例。梅毒血清学检测结果异常者以31~、41~岁年龄段为主(39.06%),其次是51~、61~岁年龄段(34.42%)和≥71岁年龄段(15.63%);职业分布主要以无业/待业人员(34.08%)、农民(23.05%)、退休人员(19.19%)为主。全院36个临床科室均有梅毒血清学异常的住院患者,其中主要检出科室为呼吸内科(9.86%)、妇科(7.13%)、心内科(6.88%)等。传播途径以非婚性接触为主(56.79%);梅毒血清学检测结果以梅毒螺旋体明胶凝结试验(TPPA)和快速血浆反应素环状卡片试验(RPR)均阳性(46.14%)、TPPA阳性和RPR阴性(43.31%)为主。隐性梅毒者860例,占41.99%。结论梅毒血清学检测结果异常患者现状不容乐观,主要集中在31~50岁年龄组,应加强梅毒防治知识的宣传与教育,落实梅毒防治管理政策,加大梅毒的筛查力度,防止梅毒流行与传播。  相似文献   

12.
岳秋梅 《职业与健康》2014,(14):1938-1940
目的了解承德市食品与公共场所从业人员梅毒的感染状况及与传播有关的高危因素,评估采取相关干预措施后的效果,为进一步开展该人群的健康教育和行为干预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免疫学方法对2010年1月—2012年12月在承德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体检科检查的从业人员进行梅毒检测,并对收集的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2010—2012年共检查从业人员37 631例,检测出梅毒阳性者101例,检出率为0.268%;其中显性梅毒27例,隐性梅毒74例;梅毒阳性率呈逐年下降趋势,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055,P〉0.05);隐性梅毒检出率呈逐年上升趋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787,P〈0.05);性别分布中男45人,女56人,性别间感染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006 04,P〉0.05)。在梅毒感染阳性人员中,男性的隐性梅毒多于女性,其3年构成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177,P〈0.05);梅毒阳性患者主要分布在18~40岁性活跃年龄段及低学历人群,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0.269;χ2=6.328;P〈0.05)。结论承德市从业人员梅毒感染率呈下降趋势,说明加强公共场所人员综合干预对梅毒的控制至关重要。隐性梅毒在梅毒分类中占有较大比例,且逐年上升,今后工作重点注意自知患有梅毒者的漏检和隐性梅毒的筛查,且选用敏感性高和特异性强的试剂。  相似文献   

13.
目的了解温州口岸出入境人员中梅毒的发生情况及其在该人群中的分布情况。方法对 2000.11-2004.10从温州口岸出入境的89 103名人员用甲苯胺红不加热血清试验(TRUST)进行初筛,阳性者血清采用梅毒螺旋体被动明胶凝集试验(TPPA)进行确认。结果从89103名出入境人员中检出梅毒感染者132名,感染率为0.148%。结论加强对出入境人员进行梅毒检测具有重要意义,强化对该人群的卫生宣传教育是预防性传播疾病(STD)的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14.
刘玉清 《职业与健康》2007,23(16):1430-1431
目的了解北京市怀柔区特殊人群梅毒感染情况,为制定预防控制策略和措施提供依据。方法设立性病就诊者、娱乐场所性服务小姐(暗娼)、看守所羁押暗娼和嫖客3个特殊人群监测哨点,主动开展对特殊人群梅毒监测工作。结果2005年,监测的哨点特殊人群共512人,血清学检测结果显示:梅毒确诊试验,抗体阳性检出64例,检出率12.5%;快速血浆反应素(RPR)试验阳性检出37例,梅毒现正感染检出率7.2%。结论上述特殊人群是一组性活跃人群,是梅毒感染的高发人群,提示有关部门今后应加强此类人群梅毒的监测和预防控制工作。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索贵港市大龄女性性工作者(OFSWs)梅毒感染情况及其影响因素,为该人群梅毒防控制定切实有效的措施和策略提供科学的理论依据。方法 2010-2016年按照《全国艾滋病哨点监测实施方案》的要求,在贵港市各女性性工作者(FSWs)哨点抽取调查对象,经过培训的调查人员使用《国家艾滋病哨点监测FSW调查问卷》对调查对象进行面对面匿名咨询调查,同时采血检测其梅毒等感染情况。结果 共调查贵港市2 851名OFSWs,以在婚/同居、外省户籍、汉族、小学文化程度以及低档场所来源为主,中位年龄41(四分位间距:38~45)岁。2 851名OFSWs中,梅毒、HIV和HCV抗体阳性率分别为17.33%、2.84%和1.89%;有5.02%在最近一年诊断过性病,88.46%在最近一次商业性性行为时使用了安全套,57.42%在最近一个月的商业性性行为中每次都使用安全套。接受过安全套宣传和发放/艾滋病咨询与检测和同伴教育干预服务的OFSWs分别为87.93%和34.86%。多因素分析发现,低档场所、壮族、文盲、年龄≥ 35岁、未接受过安全套宣传和发放/艾滋病咨询与检测干预服务、HIV和HCV抗体检测阳性为OFSWs感染梅毒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贵港市OFSWs梅毒感染情况严峻,低档场所、壮族、文盲、年龄≥ 35岁、未接受过安全套宣传和发放/艾滋病咨询与检测干预服务、HIV和HCV抗体检测阳性的OFSWs感染梅毒的风险较高。应加强该人群安全套宣传和发放等干预服务,提高该人群安全套的使用率,对梅毒、HIV和HCV等性传播疾病采取综合防控措施。  相似文献   

16.
目的了解包头市两类人群中HIV、HCV及梅毒的感染情况。方法采用标准的HIV、HCV及梅毒抗体血清学检测方法,对2010年1~2011年12月间1 220例眼科手术病人(普通人群)和1 982例男性同性恋、暗娼及戒毒所戒毒者(高危人群)进行了抗-HIV、抗-HCV及梅毒抗体的检测。结果普通人群中,抗-HIV抗体、抗HCV抗体、梅毒抗体检出率分别为0、0.33%和0.66%;高危人群中,三者的检出率分别为1.21%、2.12%和13.42%。结论在普通人群中未检出HIV抗体阳性者,HCV抗体和梅毒抗体的阳性检出率较高危人群低,说明三种疾病在特殊人群中的感染率高于一般人群。因此,必须采取有效措施,做好我市高危人群中性病、艾滋病的干预工作,防范这类疾病从高危人群向普通人群的扩散。  相似文献   

17.
[目的]了解戒毒人员HIV、HCV、梅毒、HBV感染状况,为更有针对性地开展干预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2008年10月至2009年10月到盐都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美沙酮维持治疗门诊接受美沙酮维持治疗的戒毒人员HIV抗体、抗-HCV、梅毒抗体、HBsAg检测资料进行分析。[结果]检测226人,HBsAg阳性率为10.18%;抗一HCV阳性率为56.64%;梅毒抗体阳性率为19.47%,HIV抗体均为阴性。226人中,HBsAg和抗-HCV均阳性的占6.19%,抗-HCV和梅毒抗体均阳性的占14.60%,HBsAg和梅毒抗体均阳性的占0.44%,单纯HBsAg阳性的占3.54%。单纯抗-HCV阳性的占37.17%,单纯梅毒抗体阳性的占4.42%,4项指标均阴性的占33.63%。[结论]接受美沙酮维持治疗的戒毒人群HBV、HCV、梅毒感染率和重叠感染率均较高。  相似文献   

18.
目的评估上海口岸出入境旅行者中性传播疾病的流行趋势及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04—2011年上海口岸国际旅行者中性传播疾病(艾滋病和梅毒)监测结果,对感染者进行流行病学调查,分析人群特征及危险因素。结果共调查国际旅行者523 731人次,检出性传播疾病感染者613例。艾滋病病毒(HIV)感染平均检出率为27.30/10万,大部分为境外输入性病例。梅毒平均检出率为93.94/10万,超过半数为本地出境人员。检出率呈上升趋势。感染者中以男性20至49岁性活跃人群为主,≤19岁女性和≥50岁男性所占比例近年有所增加,平均年龄有增高趋势。性接触尤其是与商业性工作者及男性同性接触仍是主要传播途径。共发现22例HIV/梅毒双重感染病例。结论上海口岸出入境国际旅行者中性传播疾病感染率有所上升,在旅行医学工作中应该重视采取提倡安全性行为,筛查高危人群及宣传教育等干预措施。  相似文献   

19.
目的:了解宜昌市孕产妇艾滋病知识知晓水平以及艾滋病病毒(HIV)、丙型肝炎病毒(HCV)利梅毒的感染状况,为阻断艾滋病母婴传播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宜昌市400名孕产妇进行问卷调查,采集血样进行HIV、HCV和梅毒的血清学检测。结果:400名调查对象的艾滋病知识总知晓率为92.75%,高危行为少,HCV和梅毒感染率各为0.50%,未发现HIV抗体阳性。结论:HIV、HCV和梅毒在宜昌市孕产妇人群呈低流行状态,今后应继续加强艾滋病知识的宣传教育,开展产前常规HIV和梅毒检测,阻断艾滋病母婴传播途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