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矿山救援人员职业应激与高血压的关系,为促进应急救援人员身心健康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选取某救护大队和6个中队全体救护队员330人为研究对象,另选某市长途客运站汽车修理工92人为对照组,进行一般情况、职业应激和高血压及其影响因素调查。结果矿山应急救援人员的舒张压和血压异常率比对照组高;对救援组进行分层分析发现,收缩压在是否参加模拟训练、救灾和轮班方面,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控制了混杂因素之后,轮班、工作危险和工作满意感可能为高血压的影响因素。结论矿山应急救援人员的血压异常率高于对照组。工作危险和工作满意感为矿山应急救援人员血压水平的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2.
目的了解高校教师的工作特征和工作满意感,比较不同院系间、不同年龄、不同性别高校教师职业紧张影响因素工作特征和工作满意感差异,为提出缓解教师紧张的新对策提供依据。方法选择职业紧张因素量表和工作满意感量表,根据职业紧张因素量表13个项目和工作满意感量表3个项目的得分,进行高校教师职业紧张的比较与评价。结果不同院系教师之间在技术变化、自主性、与人打交道、友谊机会以及速度控制项目上存在差异(P<0.05);不同性别教师之间工作特征和工作满意感得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不同年龄教师之间在工作满意感项目上,<35岁和≥35岁教师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性别对教师工作特征和工作满意感上没有影响;体育系和交通学院工作满意感低于机械系;不同年龄教师在满意感上有差异。 更多还原  相似文献   

3.
某油田工人工作满意感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调查某油田工人工作满意感的状况及其影响因素.方法 采用职业紧张测量工具对某油田作业工人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30岁组油田工人的工作满意感、工作组织满意感、工作本身满意感评分(分别为45.69±10.98、22.63±6.16、23.07±5.39)低于≥30岁组(分别为49.34±10.12、24.60±5.40、24.74±5.3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不同工龄组间工作满意感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工龄为5~10年的工人工作满意感得分最低,分别与工龄<5年和>10年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油田工人的性别、受教育程度及婚姻状况对工作满意感无明显影响.工作满意感与心理卫生、工作心理控制源、应对策略、情绪平衡、社会支持的相关有统计学意义(P<0.01).以工作满意感为应变量,以个体统计学特征资料、职业应激因素、个性特征和应付策略变量为自变量进行逐步回归分析.结果 显示,工作心理控制源、情绪平衡、社会支持、心理卫生、应对策略5个变量进入了回归方程.结论 油田工人的工作满意感水平受年龄、工龄、社会支持等多种因素影响.  相似文献   

4.
张艳  张欣 《职业与健康》2024,(6):772-776
目的 调查四川省三级医院儿科护士体面劳动感、职业使命感及工作沉浸现况,探讨三者间的关系。方法 2022年7—8月,便利抽取四川省6所三级医院321名儿科护士为调查对象,采用一般资料调查问卷、体面劳动感量表、职业使命感量表及工作沉浸量表进行调查,采用AMOS 23.0进行中介效益分析。结果 四川省三级医院儿科护士体面劳动感总分为(54.26±12.98)分,职业使命感总分为(34.17±7.05)分,工作沉浸总分为(101.93±13.91)分。不同年龄、职称、个人月收入及编制的儿科护士体面劳动感得分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不同年龄、个人月收入、文化程度及职称的儿科护士职业使命感得分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不同年龄、职称、文化程度及编制的儿科护士工作沉浸得分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职业使命感及体面劳动感与工作沉浸三者间得分均呈正相关(均P<0.05);职业使命感对体面劳动感和工作沉浸有部分中介作用,中介效应占总效应的15.0%。结论 四川省儿科护士工作沉浸得分处于中等水平,职业使命感在体面劳动感与职业使命...  相似文献   

5.
张秀玲  张莉  郭彤  黄芸  蒋向玲 《职业与健康》2022,(16):2217-2221
目的 了解广东省住院总护士工作家庭冲突状况,并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 采用整群抽样法,2021年3月选取广东省3所三级甲等医院的369名住院总护士作为调查对象,采用一般情况调查问卷、工作家庭冲突量表和组织支持感量表进行横断面调查,并对数据进行分析。结果 广东省369名住院总护士工作家庭冲突总分为(50.39±14.50)分,工作-家庭冲突分量表得分为(27.12±7.46)分,家庭-工作冲突分量表得分为(23.27±7.54)分;不同科室与健康自评的住院总护士的工作-家庭冲突分量表得分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不同的月收入与健康自评的住院总护士的家庭-工作冲突分量表得分及工作家庭冲突总分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组织支持感与工作家庭双向冲突得分及工作家庭冲突总分均呈负相关(均P<0.01)。控制住院总护士的月收入和健康自评变量后,组织支持感可单独解释住院总护士工作家庭冲突总变异的9.6%。结论 广东省住院总护士工作家庭冲突处于中等偏高水平,并受科室、月收入、健康自评以及组织支持感等因素的影响。护理管理者可制定合理有效的干预计划,以改善...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助产士的工作压力源、疲溃感、心理健康状况水平及其关系,为改善助产士的身心健康提供依据。方法随机抽取60例助产士和60例产科护士,进行工作压力源、工作疲溃感、应对方式及SCL-90等量表调查,比较2组护士的工作压力源、疲溃感、积极应对、消极应对及心理健康状况得分。结果助产士的总压力源得分(2.66±0.70)高于产科护士(1.99±0.57,P<0.05);助产士的情绪疲溃感(28.28±8.60)、工作冷漠感(12.39±5.04)、工作无成就感(35.74±9.81)、消极应对方式(34.72±4.96)均高于产科护士(23.47±7.35、8.56±3.18、28.62±7.45、30.86±4.50,P<0.05),而助产士的积极应对得分(29.57±3.36)则低于产科护士(33.44±4.71,P<0.05);助产士的心理健康状况总分(1.74±0.61)高于产科护士(1.46±0.50,P<0.05);助产士的工作压力源总分、工作疲溃感总分均与心理健康状况呈正相关性(r=0.687、0.549,P<0.01)。结论助产士与产科护士相比,具有较高的工作压力、工作疲溃感、应对方式差及心理健康等问题,应采取针对性措施来改善助产士的身心健康问题。  相似文献   

7.
刘显群 《职业与健康》2023,(21):2934-2938+2943
目的 调查南充市三级甲等医院急诊科医务人员工作场所心理暴力、组织承诺与离职意愿现状,分析组织承诺在其工作场所心理暴力与离职意愿中的中介作用。方法 采用方便抽样法,于2022年4—5月采用一般资料调查表、工作场所心理暴力量表、组织承诺量表与离职意愿量表对南充市6所三级综合医院336名急诊科医务人员进行调查。采用AMOS24.0进行结构方程验证。结果 南充市三级甲等医院急诊科医务人员工作场所心理暴力得分为(27.23±7.58)分,组织承诺得分为(81.71±12.47)分,离职意愿得分为(10.73±3.82)分。单因素分析显示,不同性别、婚姻状况、教育背景、职业类别、合同类型、急诊科工龄及健康状况的急诊科医务人员工作场所心理暴力、组织承诺和离职意愿得分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相关分析显示,工作场所心理暴力总分及各维度得分与离职意愿总分及各维度得分均呈正相关(均P<0.05),与组织承诺总分及各维度得分均呈负相关(均P<0.05),组织承诺总分及各维度得分与离职意愿总分及各维度得分均呈负相关(均P<0.05)。中介效应分析显示,组织承诺在工作场...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个性特征、缓解因素对化工工人应激反应的影响.方法 采用职业应激量表(OSI),对某市石油化工企业532名职工(化工组345名,后勤组187名)进行个性特征、缓解因素和应激反应的调查.结果 化工组忍耐性、自尊感、组织忠诚度的得分均低于对照组,工作心理控制源、焦虑特质得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工作心理控制源、A型行为、组织忠诚度是影响化工工人工作满意感的重要个性特征因素,影响化工工人心理健康的主要因素是焦虑特质.结论 化工工人的部分个性特征和缓解因素对工作满意感等应激反应存在着不同程度的影响.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灾区大学生领悟社会支持与心理控制源和抑郁、焦虑的关系,为维护和促进大学生心理健康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用抑郁自评量表(SDS)、焦虑自评量表(SAS)、领悟社会支持量表(PSSS)、心理控制源量表(I-E),对灾区高校整群抽取的274名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在抑郁、焦虑得分上,不同年级、不同性别灾区大学生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就领悟社会支持而言,家庭支持、朋友支持、其他支持和社会支持总分,性别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朋友支持、社会支持总分,年级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抑郁、焦虑与心理控制源均呈正相关,与领悟社会支持总分及各因子均呈负相关(P值均0.05)。领悟社会支持在心理控制源对焦虑与抑郁的影响中起部分中介作用,中介效应分别占总效应的38.96%和41.18%。结论对灾区大学生心理控制源和领悟社会支持进行干预是减少和预防大学生抑郁、焦虑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海洛因依赖者心理控制源与自我价值感的关系。方法运用青少年自我价值感量表和内-外心理控制源量表对282名海洛因依赖者的自我价值感和心理控制源水平进行团体测试,对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海洛因依赖者的心理控制源得分与个人取向一般自我价值感和特殊自我价值感的相关系数(r)分别为-0.222和-0.234(P<0.05),其多元逐步回归分析,只有个人取向特殊自我价值感进入了回归方程(β=-0.234,P=0.023)。结论海洛因依赖者的心理控制源得分与个人取向的一般自我价值感和特殊自我价值感呈负相关关系;个人取向特殊自我价值感对心理控制源具有消极预测作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评价柔性管理模式对老年科护士自我概念、职业幸福感和工作满意度的干预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1月—2019年1月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老年医学综合科400名护士为研究对象,随机纳入对照组和干预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管理,干预组采用柔性管理,比较管理前后两组护士自我概念、职业幸福感和工作满意度。结果 400名老年科护士均为女性,平均年龄(28.63±3.70)岁,工作时间平均(8.35±4.02)年。干预6个月后,干预组与对照组护士自我概念量表除道德自我、家庭自我外,自我认知、自我满意、自我行动、生理自我、心理自我和社会自我得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除道德自我外,其他7个维度得分均较管理前有所提升(P0.05),且干预组提升幅度均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护士职业幸福感量表工作价值、福利待遇、发展前景、工作环境、人际关系、自我接受和自主性7个维度得分及总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7个维度得分及总分均较管理前提升(P0.05);除工作环境和自主性维度得分外,干预组提升幅度均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护士工作满意度量表自主性、组织决策、收入、职业地位、工作条件和互动合作6个维度得分及总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6个维度得分及总分均较管理前提升(P0.05);干预组提升幅度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柔性管理能够改善老年科护士的自我认知水平,提升职业幸福感和满意度。  相似文献   

12.
目的 调查分析医护人员工作投入和职业倦怠的现况及差异,为医院管理者制定有效措施,提高工作投入,控制职业倦怠,改善医院管理,稳定医护队伍提供政策依据.方法 采用工作投入量表和职业倦怠量表,对新疆兵团各级医疗机构1 643名医护人员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医生工作投入得分(3.56±1.16)与护士工作投入得分(3.24±1.13)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医生职业倦怠得分(3.13±0.81)与护士职业倦怠得分(3.15±0.80)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医护人员情绪耗竭得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消极工作和职业效能感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工作投入、活力、奉献与职业倦怠、情绪耗竭、消极工作负相关,而专注与职业效能感正相关;医护工作投入与职业倦怠各维度相关系数(r)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医护人员工作投入和职业倦怠处于中等水平,医生工作投入高于护士,医护人员工作投入和职业倦怠部分负相关,其r差异有所不同.  相似文献   

13.
目的 了解医学生工作场所暴力应对资源的现状及影响因素,为制定相应的干预方案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于2022年1—2月,运用问卷调查法,以一般资料调查表、工作场所暴力应对资源量表及中文版10条目心理韧性量表对广东省某高校221名医学生进行横断面调查,并对数据进行分析。结果 医学生工作场所暴力应对资源量表、心理韧性量表总分分别为(79.52±15.74)和(25.23±6.18)分;不同性别、父亲学历的医学生工作场所暴力应对资源得分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不同性别、年级的医学生心理韧性得分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医学生心理韧性水平与工作场所暴力应对资源呈正相关(r=0.651,P<0.01)。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性别、父亲学历、心理韧性对工作场所暴力应对资源有预测作用(调整R2=0.458,F=62.92,P<0.05)。结论 广东省医学生工作场所暴力应对资源处于中上水平,医学教育工作者可通过提高医学生心理韧性以增强医学生的工作场所暴力应对资源。  相似文献   

14.
目的:了解应急医学救援队员的人格特征、心理复原力、知觉压力状况,探讨心理复原力在人格特征对知觉压力影响中的中介效应,为提高应急医学救援队员心理素质提供参考。方法:采用成人心理复原力量表、知觉压力量表和大五人格量表对天津市应急医学救援队伍中359名医护人员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应急医学救援队员的知觉压力总分为(35.15±7.40)分,得分高于全国常模,具有统计学意义(t=28.111,P<0.05)。不同性别队员在外向性、开放性、情绪稳定性维度存在差异。外向性、宜人性、开放性、情绪稳定性、尽责性部分通过心理复原力影响应急医学救援队员的知觉压力,中介效应占总效应之比分别为63.90%、56.76%、52.08%、38.44%和66.79%。结论:应急医学救援队员普遍知觉压力较大,高复原力的应急医学救援队员察觉到较少的压力,应急医学救援队员的人格特征对知觉压力的影响是通过心理复原力的中介作用实现的。建议通过人格测评以及开展心理复原力训练等方式,提高应急医学救援队伍人力资源管理水平。  相似文献   

15.
杨瑞  李建民  王宇龙  李红梅  薛承景 《职业与健康》2023,(9):1182-1186+1191
目的 了解临床一线护士心理弹性、心理健康和职业倦怠现状,分析心理弹性在心理健康和职业倦怠间的中介作用。方法 2020年4—7月通过方便抽样法,使用自行设计的问卷、心理弹性问卷、心理健康问卷和职业倦怠量表对华北理工大学附属医院358名临床护士进行问卷调查,并对数据进行分析。结果 护士心理弹性得分为(62.16±15.52)分,心理健康得分为(14.55±3.60)分,职业倦怠总分为(50.32±10.89)分;不同婚育状况、护理执业态度的临床护士职业倦怠得分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不同学历、对护理工作的态度、月收入的护士心理健康得分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不同性别、工龄、月收入、职称的护士心理弹性得分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护士心理健康总分与职业倦怠总分呈负相关(r=-0.530,P<0.05);心理弹性总分与职业倦怠总分呈负相关(r=-0.556,P<0.05);心理弹性、心理健康及护士婚姻状况和对护理工作的态度可解释职业倦怠变异的45.3%。结论 华北理工大学附属医院358名临床护士心理弹性水平...  相似文献   

16.
目的 了解临床护士心理一致感、情绪劳动与工作倦怠之间的关系。方法 采用方便抽样法,于2022年3—4月在山东省济南市某三级甲等医院抽取234名一线临床工作护士作为调查对象,采用一般情况调查表、心理一致感量表、情绪劳动量表和工作倦怠量表对其进行调查,并对数据进行分析。结果 临床护士心理一致感、情绪劳动和工作倦怠得分分别为(57.50±11.10)(51.79±8.42)和(63.10±16.75)分;不同年龄、工作年限、职称、每月夜班次数、工作强度感受及工作满意度的护士心理一致感得分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不同聘用形式、每周加班次数、工作满意度的护士情绪劳动得分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不同婚育状况、工作年限、每周加班次数、工作满意度的护士工作倦怠得分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临床护士心理一致感与情绪劳动和工作倦怠均呈负相关(r=-0.215、-0.428,均P<0.01),情绪劳动与工作倦怠呈正相关(r=0.255,P<0.01);临床护士心理一致感在情绪劳动与工作倦怠间起部分中介效应,中介效应为0....  相似文献   

17.
目的调查北京市ICU护士心理资本、应对方式与工作压力的现状,分析心理资本、应对方式与工作压力之间的相关性,以及心理资本、应对方式对工作压力的影响。方法采用一般资料调查表、中国护士压力源量表(CNSS)、心理资本问卷(PCQ-R)、简易应对方式量表(SCSQ),对北京市9所三甲医院288名ICU护士进行调查。结果 ICU护士面临较大的工作压力,其中工作量及时间分配方面问题的得分为(2.73±0.86)分,护理专业和工作方面问题的得分为(2.43±0.76)分。应对方式中积极应对得分[(2.04±0.66)分],高于消极应对得分[(1.38±0.73)分]。心理资本各维度得分和总分均高于既往研究。工作压力与心理资本呈负相关性(r=-0.250,P<0.01),与消极应对呈正相关性(r=0.266,P<0.01)。心理资本对工作压力产生负向影响(β=-0.295,P<0.01),消极应对对工作压力产生正向影响(β=0.363,P<0.01)。结论提升护士心理资本,改善应对方式有助于提高护士调节工作压力能力,降低工作压力,提高心理健康水平。  相似文献   

18.
目的调查北京市ICU护士心理资本、应对方式与工作压力的现状,分析心理资本、应对方式与工作压力之间的相关性,以及心理资本、应对方式对工作压力的影响。方法采用一般资料调查表、中国护士压力源量表(CNSS)、心理资本问卷(PCQ-R)、简易应对方式量表(SCSQ),对北京市9所三甲医院288名ICU护士进行调查。结果 ICU护士面临较大的工作压力,其中工作量及时间分配方面问题的得分为(2.73±0.86)分,护理专业和工作方面问题的得分为(2.43±0.76)分。应对方式中积极应对得分[(2.04±0.66)分],高于消极应对得分[(1.38±0.73)分]。心理资本各维度得分和总分均高于既往研究。工作压力与心理资本呈负相关性(r=-0.250,P<0.01),与消极应对呈正相关性(r=0.266,P<0.01)。心理资本对工作压力产生负向影响(β=-0.295,P<0.01),消极应对对工作压力产生正向影响(β=0.363,P<0.01)。结论提升护士心理资本,改善应对方式有助于提高护士调节工作压力能力,降低工作压力,提高心理健康水平。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院前急救医护人员遭受工作场所暴力后的心理压力状况。方法应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对3所综合医院204名院前急救医护人员进行问卷调查,比较观察遭受过工作场所暴力组与未遭受暴力组的基本资料及SCL-90心理健康量表指标,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遭受工作场所暴力者126名(61.8%),遭受工作场所暴力组在年龄(χ2=11.687,P<0.05)、随车(χ2=8.453,P<0.05)、职称(χ2=8.843,P<0.05)、上夜班(χ2=27.245,P<0.05)均小于未遭受工作场所暴力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遭受工作场所暴力组的医护人员产生躯体化(t=4.08,P<0.05)、强迫(t=3.52,P<0.05)、人际敏感(t=3.26,P<0.05)、焦虑(t=3.83,P<0.05)、敌对(t=3.15,P<0.05)、恐怖(t=3.62,P<0.05)、精神病性症状程度(t=3.62,P<0.05)、阳性项目数(t=3.46,P<0.05)及总分(t=3.87,P<0.05)均比未遭受工作场所暴力组高,二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而在抑郁、偏执项目得分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遭受工作场所暴力后院前急救医护人员最常见心理症状以焦虑、抑郁、强迫症状、人际关系敏感和躯体化较突出。结论院前急救医护人员遭受工作场所暴力现象严重,建议规范院前急救流程,给予受暴者人文关怀,采取措施预防和干预工作场所暴力。  相似文献   

20.
张黎  焦薇  孙雪  王素琴  张静 《职业与健康》2023,(7):885-889+894
目的 了解无锡市三级甲等医院临床护士工作-家庭溢出压力、心理资本和职业紧张状况,并探讨工作-家庭溢出压力和心理资本对职业紧张的影响。方法 2021年10—12月,采用方便抽样法抽取无锡市3家三级甲等医院临床护士186名作为调查对象,采用工作-家庭溢出压力量表、心理资本量表和职业紧张量表进行调查,并对数据进行分析。结果 三级甲等医院临床护士工作-家庭溢出压力得分为(13.24±2.16)分,心理资本得分为(82.84±16.62)分,职业紧张得分为(332.42±64.28)分。不同科室、年龄、工龄、学历、职称、婚姻状况、月收入、每月夜班频次的三级甲等医院临床护士工作-家庭溢出压力得分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不同年龄、工龄、职称、月收入的三级甲等医院临床护士心理资本得分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不同科室、年龄、工龄、职称、婚姻状况、月收入、每月夜班频次的三级甲等医院临床护士职业紧张得分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三级甲等医院临床护士工作-家庭溢出压力与职业紧张呈正相关(r=0.685,P<0.01),心理资本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