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胎儿远程监护系统的临床应用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对胎儿远程监护系统进行临床应用评价。方法:应用新研制成的胎儿远程监护系统对晚期妊娠妇女进行监护,并与美国HP公司的1351型胎儿监护仪比较。结果:与美国HP公司的1351型胎监护仪相比较,胎儿远程监护系统瞬时胎心率检测符合率为96%,两种仪器的无应激试验(NST)结果相一致。结论:胎儿远程监护系统临床性能稳定,网络传输及电话网远程传输数据可靠,该仪器为高危妊娠的监测提供了一个新的手段。  相似文献   

2.
刘清 《健康大视野》2005,13(8):27-29
目的 探讨电话远程胎儿监护网络在围产医学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对960例孕妇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试验组(460例)和对照组(500例)。试验组孕妇(普通孕妇32w,高危孕妇28w)租子机回家以远程胎心监护系统结合胎动计数进行家庭自我监护,每日定时听取胎心率,自觉胎动异常时行NST检查,并与胎监室接通,对照组(普通孕妇32W,高危孕妇28W)以胎动计数和常规门诊NST检查作为监护方式。结果 试验组行NST检查的频率高于对照组。试验组NST异常俭出率(27.1%)较对照组(18.4%)显著升高(P〈0.05)。试验组中高危孕妇与非高危孕妇异常NST检出率分别为28.2%和25.9%,差异无显著性(P〉0.05%)。试验组新生儿窒息发生率(2.7%)明显低于对照组(5.3%),P〈0.05%。试验组孕妇顺产率,剖宫产率和阴道助产率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 远程胎儿监护系统是家庭自我监护的新方法,它可降低新生儿窒息率,提高围产期质量。  相似文献   

3.
胎儿心电图与胎心监护及胎儿脐血流监护临床价值比较盛献祥,尹建梅江苏省南通市妇产科医院226006用胎儿心电图(FECG)、胎心监护(NST)和脐血流监护仪对围产期胎儿的检测,能反映胎心的瞬间变化,对判断胎儿情况和决定处理方案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我院自...  相似文献   

4.
振动刺激试验在评价胎儿宫内状态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无负荷试验(NST)是产前监测胎儿宫内状态的一个重要手段,已被广泛应用于临床。但是,当胎儿处于睡眠状态或母亲服用某些镇静药物时,会出现假阴性使NST的监测时间延长,检查次数增加。近年来,一些国内外学者利用声音刺激或振动声音刺激来改变胎儿的睡眠-觉醒周期,引起胎儿心率改变,以便减少NST的假阴性率。但是,这种胎心率的改变是纯声音还是振动或声音和振动共同作用引起的,目前尚有争论。我们于1995年采用日本トイツ株式会社生产的胎儿振动刺激装置TR-30及测试技术,在预试验120余例的基础上对我院住院孕妇45例进行了NST/CST与振动刺激试验(VirbrostimulationtestVST)的对比试验。结果表明,宫内状态良好的胎儿刺激后1min内均出现胎心率加速、基线上升、变异增加等反应。5min后大部分恢复到刺激前基线水平。对NST/CST(激惹试验)阳性组和阴性组分别行VST,结果表明,联合使用时NST/CST阴性组的假阴性率降低69.6%,并且可以明显缩短监护时间。说明单纯的振动刺激可以鉴别胎儿处于生理睡眠状态的NST假阴性和缺氧状态下的NST阴性,提高产前胎儿监护的质量。  相似文献   

5.
李丽珍 《职业与健康》2000,16(12):140-141
目的:通过产前对胎心率进行监测,及时了解台儿宫内情况。方法:对356例产前孕妇进行胎心无刺激试验(NST),乳头刺激--宫缩负荷试验(NS-CST)的结果进行分析,结果:NST反应型的发生率在羊水清亮组高于羊水污染组,(X^2=64.9,P〈0.01),不同的CST减速在羊水污染程度上差别(H=26.68,P〈0.01),新生儿Apgar氏评分〈7分者羊水污染严重(H=13.04,P〈0.01),同时还发现胎心率图型中出现“锯齿--W型”,胎儿脐带缠绕者居多(X^2=9.51,P〈0.01)。提示:胎心率监护是诊断胎儿窘迫的有效方法,并且为正确选择分免方式提供可靠依据,对降低剖宫产率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6.
应用胎儿监护联合脐血流测定早期诊断胎儿窘迫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周小燕 《现代医院》2006,6(5):41-42
目的探讨联合应用胎儿电子监护与脐血流检测在预测围产儿结局的临床价值。方法妊娠晚期孕妇入院时常规行胎儿监护及脐血流检测,记录胎监评分及脐血流S/D比值(收缩期末最大的血流速度/舒张期末最大的血流速度),分Ⅰ、Ⅱ、Ⅲ、Ⅳ组,Ⅰ组为胎心监护与脐血流均正常;Ⅱ组为胎心监护正常,脐血流检测异常;Ⅲ组为胎心监护异常,脐血流正常;Ⅳ组为胎心监护与脐血流均异常。分娩后记新生儿Ap-gar评分及羊水污染情况。结果Ⅰ组围产儿结局良好,胎儿窘迫发生率最低;Ⅳ组围产儿结局最差,胎儿窘迫发生率最高。结论产前联合应用胎儿电子监护与脐血流检测,有助于及早发现胎儿宫内缺氧及预测围产儿预后。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第二产程胎心监护与新生儿窒息的关系。方法分析我院2004年9月~2006年9月新生儿窒息情况,2005年9月我院开始对进入第二产程的孕妇进行连续胎心电子监控,通过监护结果及早发现胎儿窘迫并及时处理。结果观察组1464人中胎儿窘迫148例,占10.11%,新生儿轻度窒息27例,占胎儿窘迫数的18.24%,新生儿重度窒息3例,占胎儿窘迫数的2.03%,因胎儿窘迫剖宫产59例,占39.86%。对照组1290人中胎儿窘迫92例,占7.13%,新生儿轻度窒息35例,占胎儿窘迫的38.04%,重度窒息9例,占胎儿窘迫的9.73%,因胎儿窘迫剖宫产53例,占57.61%。两组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结论胎心电子监护在第二产程中的连续监测很有必要,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8.
胎儿电子监护(electronic fetal monitoring,EFM)是目前广泛运用于产科临床的监护手段,能够连续观察并记录胎心率(fetal heart rate,FHR)的动态变化,也可以了解胎心率与胎动或者宫缩之间的关系,从而评判胎儿宫内状况。EFM由于其操作简便、无创、结果实时,目前广泛运用于临床,但其仍存在假阳性率高,增加临床不必要干预,导致阴道助产及剖宫产率增加,EFM结果的判定存在人工判读的个体间及个体内误差等诸多弊病。本文旨在介绍各国有关EFM的指南,以期指导临床医师对胎监结果的判读及处理。  相似文献   

9.
远程胎儿监护82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远程胎儿监护是近年发展迅速的一种新型的围产期胎儿监护技术,其优越之处在于能使高危孕妇在院外得到良好的实时胎儿监护.方法取2001年8月~2003年8月在产科进行远程胎儿监护的具有高危因素的孕妇82例作为观察组.随机抽取同期孕周、年龄、胎位等情况可比,未进行远程监护的高危妊娠孕妇101例为对照组,评价远程监护在高危妊娠监测中的临床意义.结果远程监护组NST异常检出率为56.8%,对照组为33.6%(P<0.05);实验组新生儿窒息率为4.9%,对照组为13.9%(P<0.01).结论研究表明,远程监护既便于孕妇在家中得到高质监护,又便于产科医务人员及时发现异常,可显著提高宫内诊断水平,降低新生儿患病率,是一项值得推广的技术.  相似文献   

10.
胎儿窘迫715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88年4月~1989年12月在我院住院分娩的3071例婴儿中,共发生胎儿宫内窘迫715例,发生率为23.28%。其中发生于临产前93例,占13%,临产后622例,占87%。本文采取的监护手段有胎心监护,羊水性状,胎动,B型超声,E/C值测定等。监测结果为胎心异常224例,羊水污染254例,E/C值低31例,羊水少10例,胎动少10例,羊水污染+胎心异常134例,E/C低+羊水污染22例,E/C低+羊水污染+胎心异常12例。本组胎儿窘迫的原因有:脐带因素(24.2%),产时因素(26%),高危因素(27%),胎儿因素(9.37%),胎盘因素(7.97%),原因不明(5.45%)。单项监护与新生儿Apars评分阳性符合率  相似文献   

11.
李芳  麦炜碧  韩田骏 《中国妇幼保健》2005,20(15):1894-1895
目的探讨氧化亚氮吸入分娩镇痛对产程中胎心率的影响.方法随机选择2003年8月~2004年6月分娩的足月、单胎、头位、无阴道分娩禁忌症且宫口扩张≥3 cm的一对一专责助产士陪伴分娩的初产妇876例,以自愿接受氧化亚氮吸入分娩镇痛的438例作为研究组,未采用任何药物进行分娩镇痛的438例作为对照组,镇痛前、后监护胎心率直至胎儿娩出.结果尽管两组间胎儿窘迫及新生儿窒息率无显著性差异,但研究组在产程活跃期胎心率加速减少,基线细变异减少,出现频发早期减速以及迟发减速者多于对照组.结论使用氧化亚氮吸入分娩镇痛有必要密切监护胎心率的变化以及早发现胎儿缺氧,及时处理,避免胎儿窘迫和新生儿窒息.>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氧化亚氮吸入分娩镇痛对产程中胎心率的影响。方法:随机选择2003年8月~2004年6月分娩的足月、单胎、头位、无阴道分娩禁忌症且宫口扩张≥3cm的一对一专责助产士陪伴分娩的初产妇876例,以自愿接受氧化亚氮吸入分娩镇痛的438例作为研究组,未采用任何药物进行分娩镇痛的438例作为对照组,镇痛前、后监护胎心率直至胎儿娩出。结果:尽管两组间胎儿窘迫及新生儿窒息率无显著性差异,但研究组在产程活跃期胎心率加速减少,基线细变异减少,出现频发早期减速以及迟发减速者多于对照组。结论:使用氧化亚氮吸入分娩镇痛有必要密切监护胎心率的变化以及早发现胎儿缺氧,及时处理,避免胎儿窘迫和新生儿窒息。  相似文献   

13.
远程胎儿监护82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远程胎儿监护是近年发展迅速的一种新型的围产期胎儿监护技术 ,其优越之处在于能使高危孕妇在院外得到良好的实时胎儿监护。方法 :取 2 0 0 1年 8月~ 2 0 0 3年 8月在产科进行远程胎儿监护的具有高危因素的孕妇 82例作为观察组。随机抽取同期孕周、年龄、胎位等情况可比 ,未进行远程监护的高危妊娠孕妇 10 1例为对照组 ,评价远程监护在高危妊娠监测中的临床意义。结果 :远程监护组 NST异常检出率为 56.8% ,对照组为 3 3 .6% (P<0 .0 5) ;实验组新生儿窒息率为 4.9% ,对照组为 13 .9% (P<0 .0 1)。结论 :研究表明 ,远程监护既便于孕妇在家中得到高质监护 ,又便于产科医务人员及时发现异常 ,可显著提高宫内诊断水平 ,降低新生儿患病率 ,是一项值得推广的技术  相似文献   

14.
脐带异常是引起胎儿窘迫、死胎、新生儿窒息、新生儿死亡等的常见原因。因此产前识别脐带异常,对减少围产儿发病率与死亡率有重要意义。为了进一步了解胎心率(FHR)监护对脐带异常的诊断价值,对268例脐带异常孕妇之FHR监护结果报告如下。 资料与方法 1.临床资料  相似文献   

15.
胎心率基线变异减少或消失的临床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胎心率基线变异减少或消失的临床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入室实验中基线变异减少或消失的胎心监护资料,139份作为观察组。选择同期基线变异正常的监护资料120例作为对照组。结果:观察组合并有NST无反应型或CST/OCT阳性者明显高于对照组(P〈00.01)。观察组有妊娠合并症和发生新生儿不良结局者也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基线细变异减少或消失是胎儿宫内窘迫的表现之一。  相似文献   

16.
李峰  韩文玲  姚细保 《中国妇幼保健》2007,22(32):4635-4636
目的:探讨联合应用SP1(妊娠特异性β1糖蛋白)测定与胎心监护在诊断胎儿宫内窘迫中的临床应用及意义。方法:对195例住院分娩的单胎孕妇于产前、产时进行SP1测定与胎心监护,并分成A、B、C、D四组。A组为SP1测定与胎心监护均正常,B组为SP1正常、胎心监护异常,C组为SP1异常、胎心监护正常,D组为SP1与胎心监护均异常,并于产后追踪分析。结果:A组胎儿宫内窘迫发生率最低,D组胎儿宫内窘迫发生率最高。结论:联合应用SP1测定与胎心监护可弥补单纯SP1测定或胎心监护诊断胎儿宫内窘迫的准确率,提高预测胎儿宫内安危及胎儿预后的可靠性。SP1、胎心监护均正常,提示胎儿宫内情况良好,SP1、胎心监护均异常提示胎儿情况危急,需引起足够重视,采取积极措施。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胎儿脐血流及胎心监护在脐带绕颈分娩方式选择上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156例入院时未临产的单胎头位妊娠的孕妇,先行胎儿脐血流检查,对其中140例提示脐带绕颈的孕妇于临产前(或)临产后分别行胎心监护。结果脐带绕颈产妇进入活跃期后,S/D值〈3组,其胎心率图形正常、ED和轻中度YD组较胎心率图形重度YD和LD组的自然分娩、剖官产、胎儿窘迫的剖官产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S/D≥3.0组,两组胎心率图形的自然分娩、剖官产、胎儿窘迫的剖官产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特别是S/D≥3组,胎心率图形为重度VD、LD、PD组新生儿窒息,阴道分娩率和剖官产率与S/D〈3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脐带绕颈对围产儿存在严重危害,应用脐血流预测脐带绕颈有一定的临床价值,同时应用胎儿监护仪对脐带绕颈者作产时监护可预测胎儿预后,对脐带绕颈分娩方式的选择有很大帮助。  相似文献   

18.
院前急救移动监护终端中远程无线数据传输的实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院前急救移动监护终端中无线数据传输的技术实现.以提高院前急救的效果,保证院前急救中监护数据传输的可靠性与及时性。方法:设计了院前急救移动监护终端的硬件与软件,根据终端远程监护数据传输的特点以及数据带宽的要求.分析了远程数据传输的无线网络选择以及终端数据传输层协议的选择。确定了一种适合本系统需要的解决方案。结果:应用测试表明,这种方案能够满足本系统的需求,能够保证院前急救过程中患者的生命体征参数准确、实时地传输到医院监护设备上。结论:该方案为远程院内指导、患者入院所需资源规划以及病情研究分析创造了条件.方案具有可行性。  相似文献   

19.
徐海燕 《工企医刊》2003,16(1):11-12
目的:探讨硫酸镁治疗妊高征对胎心的影响及处理措施。方法:将126例妊高征孕妇按治疗方法不同分为两组。硫酸镁组予25%硫酸镁20ml+25%GS20ml中静推后,25%硫酸镁30ml~40ml+10%GS500ml中静滴;对照组予常规口服卡托普利、心痛定等药物。两组分别进行胎儿心电图监测(FECG)及胎儿电子监护,并跟踪记录新生几分娩情况进行临床分析。结果:硫酸镁组胎监异常及FECG异常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0.01);硫酸镁组新生儿窒息及羊水Ⅲ°污染情况与对照组比较无明显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有效剂量硫酸镁治疗妊高征可引起胎儿轻度心动过缓及轻度心脏传导阻滞,但并不增加新生儿窒息率。  相似文献   

20.
刘清 《健康大视野》2005,13(1):27-29
目的探讨电话远程胎儿监护网络在围产医学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960例孕妇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试验组(460例)和对照组(500例).试验组孕妇(普通孕妇32w,高危孕妇28w)租子机回家以远程胎心监护系统结合胎动计数进行家庭自我监护,每日定时听取胎心率,自觉胎动异常时行NST检查,并与胎监室接通,对照组(普通孕妇32W,高危孕妇28W)以胎动计数和常规门诊NST检查作为监护方式.结果试验组行NST检查的频率高于对照组.试验组NST异常检出率(27.1%)较对照组(18.4%)显著升高(P<0.05).试验组中高危孕妇与非高危孕妇异常NST检出率分别为28.2%和25.9%,差异无显著性(P>0.05%).试验组新生儿窒息发生率(2.7%)明显低于对照组(5.3%),P<0.05%.试验组孕妇顺产率,剖宫产率和阴道助产率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远程胎儿监护系统是家庭自我监护的新方法,它可降低新生儿窒息率,提高围产期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