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2.
非球部十二指肠溃疡即发生在球部以外的十二指肠溃疡。在日常X线检查中,由于所处解剖位置与组织学上的因素,X线诊断比较困难,易被忽略或误诊。自我院开展十二指肠低张双重造影以来,共发现18例,资料完整,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3.
4.
5.
近年来,日本大肠癌的发病率明显增高,为得到早期诊断,应积极进行X线和内窥镜的配合检查。提高大肠癌的早期诊断,多半靠灌肠X线检查,由于早期癌多为隆起性病变,因而关键在于灌肠X线检查中,如何提高对小隆起病变的检出率。  相似文献   

6.
7.
本文将数年来经上消化道钡餐造影检查确诊为小儿十二指肠球部溃疡的X线表现分析如下。临床资料30例中男17例,女13例。发病年龄:4~6岁5例,7~13岁学龄期儿童25例。病程短者4天,长者5年。30例均有上腹疼痛不适,其中规律性疼痛5例,呕吐3例,吐酸水7例,消瘦、纳差19例,剑下压疼10例,贫血13例。全部病例均采用常规气钡双重造影加点片,一般摄不同体位片2~4张。X线表现:胃粘膜增粗24例,(胃窦部粘膜增粗9例),窦部痉挛12例,张力低1例,少量潴留液1例,十二指肠球部龛影11例,球部变形23…  相似文献   

8.
9.
10.
自纤维内窥镜应用于临床后,胃、十二指肠X线检查日趋减少,目前,对胃、十二指肠X线检查的诊断价值有完全不同的看法,随着新的影象学方法的开展和介入放射学应用的不断增加,在大医院和教学医院则成了补偿上消化道X线作用的新重点。胃、十二指肠X线检查在小医院和临床X线诊断中仍为日常工作的重点。较大医院的放射科,从培训的理由来看,尤其是对外科医师说来常常要求作一些基本的胃、十二指肠X线的诊断,它是不能废除的。从我们对一所拥有1500张病床的综合医院所进行的研究表明,胃、十二指肠X线检查仍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从多年来与外科内窥镜室密切合作以及近十二年来Mann-heim临床医院对上消化道X线检查的统计结果来看,似乎胃、十二指肠X线检查仍有其优点。  相似文献   

11.
十二指肠乳头旁憩室炎的X线诊断及临床意义(附14例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总结十二指肠乳头旁憩室炎的上消化道特点并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14例手术切除且经病理证实的慢性十二指肠乳头旁憩室炎患者。对其上消化道双重对比造影或ERCP表现特点及其临床意义作一分析。结果:(1)十二指肠乳头旁憩室炎的造影表现特点为憩室内侧壁模糊(11例),外侧壁与周围脏器粘连(7例),憩室本身及附近肠管激惹,移位(6例)。(2)12例(85.7%)同时合并胆囊炎、胆结石、胰腺炎。结论:(1)十二指肠乳头旁憩室炎,钡餐造影或ERCP检查可以对此作出明确的诊断。(2)十二指肠乳头旁憩室与胰胆系病变有一定的病因学联系  相似文献   

12.
新生儿十二指肠梗阻59例X线分析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目的 探讨新生儿十二指肠梗阻的X线表现。资料与方法 回顾性分析 5 9例新生儿十二指肠梗阻的临床及X线资料 ,其中肠旋转不良 2 7例 ,十二指肠闭锁 2 2例 ,十二指肠狭窄 5例 ,环状胰腺 1例 ,肠旋转不良合并十二指肠闭锁 4例。结果 平片主要表现为单泡 (2 /5 9)、双泡 (48/5 9)、三泡 (5 /5 9)征 ,4 8例双泡征中 14例Dd/Ds(十二指肠泡直径 /胃泡直径 )≥ 1.0 ,其中完全性梗阻 13例 ,与不全性梗阻 1例有显著差异 (P <0 .0 1)。上消化道钡餐显示梗阻端形态呈圆顶状 32例 ,鸟嘴状 2例 ,束腰状 6例 ,不规则状 19例 ;14例显示空肠位置异常。钡灌肠显示盲肠位置异常 7例 (7/10 )。结论 双泡征是十二指肠梗阻最常见的X线征象 ;Dd/Ds≥ 1.0时 ,提示完全性梗阻 ;梗阻端形态对判断十二指肠梗阻的病因帮助不大  相似文献   

13.
十二指肠腺瘤的影像诊断与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评价CT和低张十二指肠造影(HD)诊断和鉴别诊断十二指肠腺瘤的价值。资料与方法回顾分析6例十二指肠腺瘤的CT和HD表现,对照手术病理所见,对CT、HD在显示病变、定性诊断与鉴别诊断的作用进行评价。结果HD表现为充盈缺损,其中5例边缘光滑,1例边缘欠光滑,3例呈椭圆形与肠道纵轴平行,2例轻度分叶,1例显示蒂部,2例肿瘤可移动,周围黏膜正常,管壁柔软。主要CT征象为腔内肿块,密度均匀,边缘光滑,轻~中度均匀强化。2例壶腹区腺瘤显示胆系轻~中度扩张。结论CT可显示腔内病变及腔外改变。HD观察腔内异常,尤其显示带蒂腺瘤蒂部及位置改变优于CT,且具有诊断特征。二者结合有助于提高诊断正确性。  相似文献   

14.
软骨母细胞瘤的X线诊断和鉴别诊断   总被引:8,自引:2,他引:6  
笔者报告28例经病理证实的软骨母细胞瘤,着重分析X线表现和X线诊断要点。并以9例有囊变的成人股骨头无菌坏死为对照组,探讨了鉴别诊断。  相似文献   

15.
十二指肠球部溃疡钡餐检查体位的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复习了1990年连续的上胃肠道钡餐检查1800例,显示十二指肠球部有典型溃疡龛影154例,我们发现只能由俯卧右前斜位显示的球部龛影为55.1%,水平和半立仰卧左后斜位为28.6%,水平和半立仰卧右后斜位为6.4%。这三种体位的组合配套能显示97.4%的球部龛影。  相似文献   

16.
纵隔囊性病变的CT诊断及鉴别诊断   总被引:10,自引:3,他引:7  
目的探讨纵隔囊性病变的CT诊断及鉴别诊断.方法本组共12例,均经手术及病理证实,男9例,女3例,年龄17~55岁.12例均行CT平扫,其中5例行CT增强扫描.回顾性分析其CT表现.结果纵隔囊性病变中,胸腺囊肿3例,淋巴管瘤2例,支气管囊肿7例.3例胸腺囊肿中,2例位于前纵隔,1例位于左颈及前纵隔;2例淋巴管瘤,1例位于中纵隔,1例位于左颈及前、中纵隔.7例支气管囊肿,均位于中纵隔气管及支气管右旁区域.结论CT平扫结合增强扫描,不仅准确显示纵隔囊性病变的位置和形态,而且清楚显示其与邻近结构的关系,因此结合临床资料及发病部位,对于纵隔囊性病变一般能够达到术前定性诊断.  相似文献   

17.
胰腺囊性病变的CT鉴别诊断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目的 探讨胰腺囊性病变的CT鉴别诊断。资料与方法 回顾性研究17例经手术及病理确诊的胰腺囊性病变的CT影像学特点,结合临床及病理特征,以此作为鉴别诊断的依据。结果 囊腺肿瘤6例,非功能性胰岛细胞肿瘤4例,胰腺癌囊变3例,胰腺癌合并囊肿2例,假性囊肿2例。结论 胰腺囊性病变的CT鉴别诊断须综合判断,除了分析囊壁的形态及分离等CT表现外,还应结合临床资料。  相似文献   

18.
胎儿腹部囊性病变的MRI诊断与鉴别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 分析12例胎儿腹部囊性病变的MRI表现.资料与方法 对12例胎儿腹部囊性病变的MRI表现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7例为卵巢囊肿,其中1例MRI见囊肿位于左侧腹左肾前方,而超声诊断病灶位于右侧腹部右肾旁,从而提示该囊肿有蒂,产后1月复查超声后,腹腔内未见囊性病灶.2例为肠系膜囊肿,其中1例肠腔明显向周围受压推移,手术证实.2例为肝脏囊肿,MRI示肝脏右叶囊样信号灶,产后超声复查为肝脏囊肿.1例脐尿管囊肿,MRI清晰显示脐带根部囊肿与膀胱相通征象.结论 快速MRI扫描序列无辐射,且具有良好的组织分辨率及多方位显示病变等优势,已日益成为产科胎儿超声检查的一种重要补充方法.  相似文献   

19.
胸部闭合性肺撕裂伤X线诊断的探讨(附160例X线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对160例有较完整的临床X线资料闭合性胸部创伤引起的肺撕裂伤,从发生机理及病理基础上进行X线分析,对其直接与间接征象,结合文献复习,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20.
目的:评价多层螺旋CT(MSCT)及其后处理技术对十二指肠病变的诊断价值。方法:搜集11例十二指肠病变患者资料,患者均为男性,年龄29~65岁,平均47岁。MSCT检查采用GELightspeed16CT,扫描前口服500ml水,均行平扫及增强扫描,后者包括周围静脉法和导管法两种,分别经肘前静脉注射及肠系膜上动脉插管注射非离子型对比剂,对比剂的量分别为80ml及40ml,注射流率均为3ml/s,动脉期及静脉期延迟时间分别为30s、60s及2s、32s。层厚10mm,螺距1.375∶1。10例增强后图像进行1.25mm薄层重建后传入工作站进行后处理,MSCT后处理技术包括多平面重组(MPR)及最大密度投影(MIP)。结果:MSCT诊断球部溃疡出血2例,球部穿孔2例,乳头部肿瘤1例,横部肿瘤1例,横部结核1例,横部旋转不良1例,降部憩室1例,胰腺癌侵犯降部1例,假阴性1例。其中2例经DSA及手术证实,6例经手术证实,1例经内镜证实,1例既往有胰腺癌病史,失去手术指征。另外MSCT诊断正常1例,剖腹探察术中发现十二指肠乳头部一小肿瘤,病理诊断为类癌。结论:MSCT结合后处理技术能有效评价十二指肠病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