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40 毫秒
1.
1 病例资料 病史摘要:刘××,女,2天.新生儿为胎膜早破15小时后出生,自然分娩,产程经过顺利,出生后面部及全身皮肤紫绀,出现缺氧症状,经吸氧后,面色红润,产后34小时无明显原因,新生儿突然心跳呼吸骤停死亡.  相似文献   

2.
<正> 例1,男,第1胎第1产,足月胎吸助产,有窒息史。出生体重2.80kg,生后4小时发现皮肤点状出血迅速增多,第2天呼吸急促,嗜睡,抽搐,呕吐咖啡样物。血Hb 80g/L,WBC 16.2×10~9/L,BPC 50×10~9/L,大便OB(卅),骨髓象巨核细胞正常。母22岁,BPC 150×10~9/L,抗血小板抗体阳性,否认家族出血病史。诊断新生儿同族免疫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并消化道出血、颅内出血。给予止血、激素、输新鲜  相似文献   

3.
初生新生儿保暖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余蜀翔 《四川医学》2002,23(2):189-190
1 临床资料1 1 一般资料 :12 0例足月分娩 (自然顺产或剖宫产 )的初生新生儿 ,体重 2 5~ 4kg ,生后即刻、1分钟、5分钟、10分钟Apgar评分≥ 8分 ,无产伤 ,随机分为保温组 60例和对照组 60例。两组新生儿出生时体温、心率测试值见表 1,2。两组相比较经统计学处理无显著性差异 (P >0 0 5 )。表 1 两组新生儿体温测量值比较 ( x±sx)单位 :℃分组n出生时 生后 0 5小时生后 1小时生后 2小时生后 3小时生后 4小时保温组 60 36 66±0 0 436 0 4±0 0 736 45±0 0 836 54±0 0 636 52±0 0 536 68±0 0 4对照组 60 36 74…  相似文献   

4.
<正> 我们在工作中发现一例抗-D引起的新生儿溶血病,是我省首例Rh新生儿溶血病诊断、治疗获得成功.现报告如下.病历摘要患者张××,女,27岁.怀孕四次,第一胎早产,第二、三胎足月生,生后几个小时即出现黄疸、拒乳、抽搐,3天死亡.这次妊娠后来血站检查.婚前曾因卵巢囊肿手术输血300ml.血型鉴定:张××,O,ccdee型;丈夫,O,ccDEE型.  相似文献   

5.
病房遇到一例患者,肌注青霉素1小时后出现过敏性休克,现报告如下: 患者邢××,女性,31岁,病历号  相似文献   

6.
1996~ 1 997年 ,我科采用简易定向钻孔抽吸治疗高血压性壳核出血 2 0例 ,获满意疗效 ,现报告如下。临床资料一、一般资料 急性脑出血患者男 1 6例 ,女 4例。年龄 46~ 73岁。均有原发性高血压病史。发病到手术时间在 7小时内者 8例 ,8~ 48小时 7例 ,49小时后 5例。血肿位于左侧壳核 1 2例 ,右壳核 5例 ;右壳核少量出血并皮质出血 1例 ,2例伴左颞顶皮质出血。血肿量按多田公式 T=π/6×长轴×短轴×层面数计算为 31 .5~ 1 40 .0 ml,平均 65.6ml。入院时患者按神经病学症状分期 ,1期 :神志清楚或蒙胧 ,3例 ;2期 :嗜睡 ,4例 ;3期 :浅昏迷 …  相似文献   

7.
患者:王××,女,22岁,于1982年10月25日自服来苏儿120ml,于半小时后以急性酚中毒入院以2mg 阿托品进行抢救,5分钟后,心率达140次/分,心律不齐,EKG检查示:短阵性室性心动过速,心率150次/分。立即静注普鲁卡因酰胺0.3g,室速消失,仍有频发室早,15分钟后又静注溴苄胺250mg,室早减少,1小时40分后复查 EKG示:窦性心律,心率115次/分,偶见室早,以 R 波为主导联 S—TⅡ,Ⅲ、AVF 下移0.05—0.075mv,P—U—T 融合。抢救两小时  相似文献   

8.
蒋礼源  杨硕望 《广西医学》1999,21(6):1221-1222
股骨转子区骨折是骨科常见的创伤,治疗方法较多,但各有利弊,疗效各异。我院应用Richards钉内固定治疗股骨转子区骨折22例,取得良好的疗效,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22例均根据临床病史,X线检查确诊为股骨转子区骨折,其中男性12例,女性10例,年龄20~60岁。左侧骨折8例,右侧14例。车祸伤18例,跌伤4例。稳定型骨折14例,非稳定型8例。受伤时间为3~72小时,平均37.5小时。1.2 选材:均采用国产Richards钉。钉板加角130°,套简接骨板有3孔×85mm,4孔×90mm,5孔×95mm,6孔×100mm,接骨板厚度为0.4cm,其螺钉孔排列错开,不在同一直线…  相似文献   

9.
例1:黄××,男,76岁,华侨。住院号:258111。以呕吐3次,泻黄色稀便1次伴发热为主诉入院。发病前曾进食螃蟹等海产品。1小时后发病。  相似文献   

10.
我县分别在1983年、1986年、1989年发生3例类狂犬病性癔病和假性狂犬病患者。今报道于后:例1:夏××,女,61岁,1983年2月14日被同村乡邻养的犬所咬(此犬未曾注射狂犬疫苗),犬健。夏被咬后8小时即发生类狂犬病症状,咽喉部有紧缩  相似文献   

11.
<正> 我科在收治新生儿疾病220例中,临床诊断败血症为53例,现就其发病原因分析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男,42例,女11例,其中早产儿8例,过期产1例,出生窒息者为14例。1.2 感染途径用缝衣针刺颜面、胸部、肛门皮肤及纱布擦口腔至感染者28例,脐部感染22例,原因不明3例。1.3 实验室检查白细胞总数<10×10~9/L5例;10—20 ×10~9/L29例,>20×10~9/L15例,>40×10~9/L4例。中性粒细胞>60%的32例。血小板正常22例,明显降低31例。血培养28例,阳性者21例。1.4 并发症:本组53例中有并发症31例。  相似文献   

12.
病例简介例一:侯××,男性,21岁,因三轮摩托车肇事车把抵伤右上腹部14小时,于1966年7月15日入院。入院后1小时行剖腹探查,术中见右半结肠广泛挫伤,肠壁有散在性出血点,该段结肠系膜撕裂约8cm,盲肠系膜、兰尾系膜各破裂约1.8cm。均行修补。  相似文献   

13.
<正> 从事口腔临床工作数十年,遇到牙结石致牙龈持续渗血76例,现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 患者76例.其中男54例.女22例.年龄15~69岁:牙结石Ⅰ°以下20例.Ⅰ°~Ⅱ°34例;Ⅰ°~Ⅲ°22例:渗血120小时1例.24~12小时8例;12小时以下  相似文献   

14.
<正> 本院成功抢救一例蛛网膜下腔出血致长期昏迷的病例,现报告如下。病例陈××,男,26岁,病案号:16414。因突然发作性抽搐2小时,于1988年2月18日入院。患者于入院前2小时,因过度劳累,突然尖叫一声,意识丧失,摔倒在地,头后  相似文献   

15.
报道手术治疗60岁以上老年人穿孔性阑尾炎112例,占同期收治老年人急性阑尾炎46.3%。男48例,女64例,最大年龄86岁。发病时间10天~12小时。腹痛以隐性钝性痛居多,有转移性右下腹痛53例,以腹痛至有转移性腹痛,最长96小时,最短2小时,伴有恶心呕吐43例,无发热22例,右下腹压痛,反跳痛87例,有明显肌紧张22例,无肌紧张27例。白细胞9×10~9/L以下88例,9×10~9/L以上24例。弥漫性腹  相似文献   

16.
妇科肿瘤症状体征雷同于外科包块或急腹症,容易造成误诊,现将临床误诊4例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例1 32岁,因转移性右下腹痛2天入院,病人2天前出现下腹坠痛,2小时后固定至右下腹;查体:T378°,右下腹可触及4cm×5cm痛性包块;WBC161×109L N089,L011;右下腹B超显示不规则低...  相似文献   

17.
患者谭××,男,2岁,住院号:862278。因右腹股沟区突然出现肿块,不能还纳伴疼痛、呕吐22小时入院。因咳嗽于(入院前22小时)右阴囊根部突然出现板栗大肿块,逐渐增大至阴囊,伴疼痛、呕吐十余次,于当地中心卫生院就诊,因不同意手术出院,后来我院。两个月前曾有一次右阴囊肿块突出,后自然还纳。检查:两肺散在湿性罗音,右腹股沟内侧至右阴囊有一3×7cm肿块,紧张感,明显压痛,固定,边界清楚。诊断为①右嵌顿性腹股沟斜疝,②支气管炎。在氯胺酮全麻下紧急手术探查。切开腹股沟管见肿块2.5×6cm,圆柱状,褐黑色,以为是疝囊,分离后见到睾丸,方考虑精索睾丸坏死。于精索内后方找到切开疝囊,见疝内容为肠管,呈直径为2cm之  相似文献   

18.
<正> 我院外科1976—1996年手术治疗机械性肠梗阻630例,粘连性肠梗阻160例,其中绞窄型的66例,占粘连性肠梗阻24.2%。1、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男性34例,女性32例,年龄14—78岁,40岁以上44例,入院至手术时间3小时至5天,其中8小时以内38例,36小时以内10例,72小时以上9例。1·2 临床资料 腹痛66例,腹胀44例,呕吐30例,停止排便排气36例,腹部压痛26例,腹肌紧张44例,肠鸣音减弱或消失38例,伴休克10例。白细胞计数高出10×10~9/L42例,超出15×10~9/L34例,发病前有腹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胎儿及新生儿鼻泪管囊肿的超声表现及临床意义?方法:对产前超声诊断为鼻泪管囊肿的胎儿行超声动态观测并随访转归,总结胎儿及新生儿鼻泪管囊肿的超声表现特征与预后结果?结果:11例胎儿鼻泪管囊肿均发现于晚孕,单侧7例,双侧4例,15个囊肿最大18 mm × 15 mm,最小7 mm × 5 mm,其中5个囊肿于产前复查时消失,生后复查无异常所见?8例新生儿共10个囊肿超声观测最大20 mm × 16 mm,最小8 mm × 5 mm,测值均略大于产前?临床每日以轻柔手法局部按摩数次,8例新生儿鼻泪管囊肿均于生后4周内消失?结论:超声可清晰显示胎儿及新生儿鼻泪管囊肿,并易于做出明确诊断,单纯鼻泪管囊肿预后良好,一般不需特殊处置?  相似文献   

20.
马奕华 《海南医学》2001,12(9):46-47
我院从 1998年起 ,对新生儿坏死性小肠炎除采用禁食、消炎、静脉补液等常规方法外 ,还加用鼻饲云南白药 ,疗效满意 ,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15例新生儿患儿均为住院病人 ,经验查 ,均符合中华医学会新生坏死性小肠炎的诊断标准。男12例 ,女 3例。最早发病为生后 2 4小时 ,最迟为生后 6天。所有患儿均有不同程度腹胀、呕吐症状。 13例有血便 ,大便潜血阳性 ,其中 2例血小板水平 <10 0× 10 9/L。合并有新生儿颅内出血 5例 ;新生儿窒息 10例 ,6例还发生呼吸暂停1 .2 治疗方法 :患儿均采用青霉素+氨苄青霉素抗炎治疗。常规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