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子宫内膜癌(endometrial carcinoma,EC)为女性生殖道常见三大恶性肿瘤之一,近年来发病率有上升趋势。虽然子宫内膜癌大多发生于绝经后妇女,但也有约25%的患者为绝经前女性,且3%~14%发生在40岁以下。其中未生育的年轻患者很难接受失去生育机会及卵巢内分泌功能。因此,近年来子宫内膜癌保留生殖内分泌功能的治疗,即保留年轻EC患者的生育功能或卵巢内分泌功能成为较关注的问题。近年研究表明,以孕激素为主治疗希望保留生理功能的年轻、早期、高分化子宫内膜癌患者是相对安全有效的。综述子宫内膜癌保留生育及卵巢功能的治疗现状。  相似文献   

2.
子宫内膜癌是最常见的妇科恶性肿瘤之一,5%发生在40岁以下的妇女,年轻子宫内膜癌患者常强烈要求保留生育功能。生育年龄子宫内膜癌患者症状(月经异常)出现早,多为早期、分化程度好、且多数为性激素依赖型,预后较好。现已有早期子宫内膜癌采用保守手术及激素(通常为孕激素)治疗成功且保留生育功能、成功分娩的报道,现就子宫内膜癌保留生育功能治疗的现状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3.
年轻妇女子宫内膜癌保留功能治疗,包括未生育患者保留生育功能治疗和年轻患者保留卵巢内分泌功能治疗,是近年来子宫内膜癌治疗方面的热点问题之一。本文从保留生育功能治疗的必要性、病例选择和治疗等方面进行讨论。1保留生育功能治疗的必要性子宫内膜癌是妇科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目前在国内发病率仅次于宫颈癌。但是由于生活方式的转变,其发病率在不断升高,并且随着宫颈癌筛查及预  相似文献   

4.
子宫内膜腺癌和子宫内膜复杂性非典型性增生多见于绝经后妇女,较少发生于40岁以前,治疗常采用子宫切除手术,但随着妇女因工作或个人原因推迟妊娠、分娩年龄.需保留生育能力的子宫内膜复杂性增生及高分化子宫内膜癌患者数量增加。对高分化子宫内膜腺癌及子宫内膜复杂性非典型性增生患者给予孕激素治疗及辅助生殖技术(ART)治疗的情况进行研究。  相似文献   

5.
子宫内膜腺癌和子宫内膜复杂性非典型性增生多见于绝经后妇女,较少发生于40岁以前,治疗常采用子宫切除手术.但随着妇女因工作或个人原因推迟妊娠、分娩年龄,需保留生育能力的子宫内膜复杂性增生及高分化子宫内膜癌患者数量增加.对高分化子宫内膜腺癌及子宫内膜复杂性非典型性增生患者给予孕激素治疗及辅助生殖技术(ART)治疗的情况进行研究.  相似文献   

6.
子宫内膜癌是女性生殖道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近年来发病率逐渐上升并呈年轻化趋势。虽然子宫内膜癌大多发生于绝经后妇女,但也有约25%的患者发生于绝经前,其中40岁以下患者占3%~14%。然而,子宫内膜癌的标准手术疗法使年轻患者失去了生育机会及卵巢内分泌功能,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目前,为了满足年轻患者保留生育能力的强烈愿望,长期应用大剂量孕激素的保守疗法成为治疗子宫内膜不典型增生及子宫内膜癌的重要方法。但是部分患者在治疗的不同时期出现孕激素拮抗现象,降低了激素治疗的效果,影响患者的预后。因此,进一步研究子宫内膜癌的孕激素拮抗及增敏机制,对提高早期子宫内膜癌的疗效以及保留生殖内分泌功能具有重要意义。综述子宫内膜癌的孕激素拮抗机制及其增敏途径。  相似文献   

7.
子宫内膜癌好发于绝经前后的妇女,40岁以下者相对少见,只占所有病例的2.1%~14.4%.其治疗方法主要为子宫双附件切除,或同时行腹膜后淋巴结切除.此种手术治疗尽管对早期肿瘤的治愈率高,但患者却丧失了生育能力.一般情况下,年轻的子宫内膜癌患者多为有不孕史的未孕妇女,渴望保留生育功能.现已有早期子宫内膜癌采用反复子宫内膜诊刮及激素(通常为孕激素)治疗成功且保留生育功能的报道.保守性治疗尽管可行,但仍有许多问题存在争议,诸如恰当的治疗前评估,孕激素治疗的期限及剂量,完成生育后子宫切除的必要性等.因此,本文复习近年的国内外文献,就子宫内膜癌患者保留生育功能治疗的治疗前评估、治疗方法及结局的研究进展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8.
年轻子宫内膜癌患者的保留生育功能治疗是目前的研究热点。子宫内膜癌传统的治疗方式为全子宫与双附件切除术,使年轻女性丧失了生育功能。年轻子宫内膜癌患者的症状出现较早,癌细胞分化程度好,且往往肿瘤局限于内膜,大多为激素依赖型,预后较好。近年已有越来越多的学者尝试了年轻女性保留生育功能的治疗,本文从激素治疗、手术治疗和其他治疗3个方面综述了近年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9.
年轻内膜癌患者中尚未生育的比例高达70%,孕激素及含孕激素宫内节育器(IUD)治疗后的缓解率均较满意(76%~88%),但复发率也较高,为20%~38%。不同孕激素制剂治疗缓解后的妊娠率为33%~83%,特别是在使用了辅助生殖技术(ART)之后,妊娠率高于等待自然妊娠。在使用ART技术的内膜癌患者中,复发率并未增加。为减少刮宫对内膜的损伤,可6个月诊断性刮宫1次,如果2次内膜正常,则可试孕。复发的中位时间跨度较大,为4~102个月,多报道为24个月。为争取在复发前尽早妊娠,主张积极助孕。完成生育后是否切除子宫,仍有争议。胰岛素抵抗(IR)被认为与内膜癌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应同时注重IR的评估和改善,这对防止内膜癌复发很有帮助。  相似文献   

10.
子宫内膜癌保留生育功能的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未生育的年轻子宫内膜癌患者常常寻找保留生育功能的治疗方法。本文的主要目的是复习有关子宫内膜癌患者保留生育功能治疗的相关文献,探讨适合进行保留生育功能治疗的患者特征、治疗前的评估、治疗方案、疗效以及妊娠率。  相似文献   

11.
有研究报道持续性不排卵的不孕妇女发生子宫内膜癌的几率会增加10.3倍[1]。对于早期发现子宫内膜癌要求保留生育功能的年轻患者可考虑用大剂量孕激素药物保守治疗,病情缓解后可考虑立即妊娠。本文报道的是1例经过孕激素药物保守治疗缓解后的子宫内膜腺癌不孕患者  相似文献   

12.
子宫内膜癌是发达国家最常见的妇科肿瘤。自20世纪60年代将孕激素用于子宫内膜癌的治疗开始,人们在子宫内膜癌药物治疗的这条道路上不断尝试、探索、总结。近些年来,有关年轻患者早期子宫内膜癌保留生育功能的药物治疗有很大的发展。本文就年轻患者早期子宫内膜癌的药物治疗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3.
子宫内膜癌(endometrialcarcinoma)是常见的妇科恶性肿瘤之一,约5%的病例发生在40岁以下的生育年龄妇女。主要的治疗方法为全子宫双附件切除,或同时行腹膜后淋巴结切除。然而,随着全球妇女准备受孕的时间越来越晚和人们对生活质量要求的提高,对于年轻妇女子宫内膜癌的治疗不仅要以减少复发、延长生存时间为目的,而且还应在保证预后的基础上最大程度地提高生存质量,保留生理功能,甚或保留生育功能。尽管有关子宫内膜癌保留生育功能  相似文献   

14.
尽管子宫内膜癌多发生于绝经后年老妇女,但随着全球范围内子宫内膜癌发病率的增加,年轻妇女子宫内膜的患病率也呈上升趋势,约15%的子宫内膜癌患者为绝经前妇女,5%的患者为40岁以下妇女。不少年轻患者渴望保留卵巢功能,年轻妇女子宫内膜癌可否保留卵巢日益成为妇科肿瘤工作者亟待解决的问题之一。目前对年轻妇女子宫内膜癌能否保留卵巢,虽尚无大规模的循证医学证据,但一些研究得出了肯定的结论。本文就年轻妇女子宫内膜癌保留卵  相似文献   

15.
子宫内膜癌多发生于50岁以上特别是绝经后妇女。近年报道子宫内膜癌发病年龄有推迟趋势,最近的报告平均年龄为57.6±2.1岁。许多学者称小于40岁的本症患者为年轻妇女子宫内膜癌。年轻妇女子宫内膜癌较少见,仅占子宫内膜癌病人的2.5—5%,近年国外有关这方面报道渐多。年轻妇女子宫内膜癌虽不多见,但在临床及病理上有一定特殊性,在诊断和治疗上与老年妇女子宫内  相似文献   

16.
随着全球女性生育年龄的推迟,年轻子宫内膜癌患者保留生育功能越来越受到重视,是近年来国内外研究的热点及重点。大多数早期的年轻子宫内膜癌多为雌激素依赖型,具有病变局限、进展缓慢、分化及预后较好、对性激素治疗反应良好等特点,高效、大剂量、长期应用孕激素是子宫内膜癌患者保留生育功能治疗成功的关键,安全有效的全面评估尤为重要,介绍1例治疗成功的典型病例,就此领域的最新进展进行详细阐述。  相似文献   

17.
子宫内膜癌患者保留生理功能的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子宫内膜癌是妇科常见恶性肿瘤之一,约75%的患者为早期病例,对于Ⅰ期子宫内膜癌的首选治疗方法为筋膜外全子宫切除、双附件切除及盆腔、腹主动脉旁淋巴结取样和(或)清扫术,术后5年存活率达83%~93%,预后较好.但标准的手术治疗使年轻的子宫内膜癌患者失去了生育机会及卵巢内分泌功能,严重影响患者的生存质量.因此,子宫内膜癌患者保留生理功能的治疗,包括保留年轻子宫内膜癌患者的生育功能或卵巢内分泌功能,以及对手术治疗后的子宫内膜癌患者进行激素替代治疗,成为近年较为关注的问题.  相似文献   

18.
随着女性生育年龄的推迟,年轻早期子宫内膜癌患者比例将会逐步升高。考虑到多数年轻早期子宫内膜癌患者具有肿瘤分化程度好、病变局限和对孕激素治疗有效等特点,保留生育功能的治疗方式逐渐受到重视。文章就此问题进行简要阐述。  相似文献   

19.
药物或手术是临床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子宫腺肌病的常用措施,而对于有生育要求的患者,辅助生殖技术(ART)具有其独特的优势。文章重点介绍子宫内膜异位症、子宫腺肌病对ART的时机选择,对体外受精(IVF)结局的影响,以及改善IVF妊娠结局的措施。  相似文献   

20.
随着子宫内膜癌发病率的升高,如何对有保留生育功能要求的年轻子宫内膜癌患者进行严格的筛选和制定个体化诊疗计划,从而提高保留生育力疗效,降低相应并发症或疾病进展风险是临床面临的主要问题。文章就早期年轻子宫内膜癌保留生育功能评估和治疗方案选择进行阐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