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6 毫秒
1.
目的了解成都市无偿献血者传染性指标检测情况,以便预防和控制疾病经血液传播,以便最大限度降低血液报废率,从而节约血液资源。方法使用唐山软件9.0,回顾性分析2011年1月-2013年12月成都市共501 608名无偿献血者的血液检测结果。结果无偿献血者血液检测不合格率为5.15%,其中HBs Ag、抗-HCV、抗-HIV和梅毒抗体的不合格率分别为1.56%、0.91%、0.30%和1.71%,ALT不合格率为1.01%。各项检测不合格率依次为:HBs Ag梅毒抗体ALT抗-HCV抗-HIV。结论无偿献血者血液检测不合格率呈现上升趋势,提示采供血机构要加强献血前健康征询,增加快速筛选项目,建立固定献血者队伍,加强血液质量管理,保障血液安全。 相似文献
2.
目的了解娄底地区无偿献血人群5项感染性指标的感染状况,降低血液的报废率。方法对2011年1月1日至2013年12月31日娄底地区无偿献血者61929人次血液标本HBsAg、抗-HCV、HIV抗原/抗体、抗-TP及ALT检测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5项指标检测总不合格率为3.92%,其中HBsAg、抗-HCV、HIV抗原/抗体、抗-TP及ALT检测不合格率分别为:1.15%、0.59%、0.31%、0.66%、1.22%,从2012年7月1日常规开展ALT快速筛查后,ALT的不合格率由2010年的1.99%下降到2013年的0.48%。结论通过献血前ALT筛查、严格按各项操作规程操作、从低危人群中采集血液,可以减少血液资源的浪费、降低血液的报废率,确保临床用血安全和需要。 相似文献
3.
2004~2008年延边朝鲜族自治州无偿献血者血液检测结果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分析延边朝鲜族自治州无偿献血者状况,指导献血者招募,确保血液安全。方法对2004~2008年无偿献血者的ALT、HBsAg、抗-HCV、抗-HIV和梅毒检测的不合格结果进行回顾性调查和分析。结果无偿献血者ALT、HBsAg、抗-HCV、抗-HIV和梅毒的阳性率分别为1.47%、0 33%、0 63%、0 15%和0 63%,除抗-HCV组(P>0.05)外,ALT、HBsAg、抗-HCV和梅毒各年的不合格率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巩固固定无偿献血者队伍,鼓励无偿献血者多次献血。 相似文献
4.
孝感市2006-2008年无偿献血者血液检测结果分析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目的分析孝感市无偿献血者5项血液传染病指标检测结果,为无偿献血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孝感市2006~2008年无偿献血者5项血液传染病指标检测结果进行统计分析。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采用速率法(正常值小于40U);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HBsAg)、抗-HCV、抗-HIV、梅毒抗体检测均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结果2006~2008年共检测74619人次,其中不合格者2038人次,占总人数的2.69%。ALT、HBsAg和抗-HCV不合格为血液报废的主要原因;ALT不合格率呈下降趋势;梅毒抗体不合格率呈逐年上升趋势。结论加强对无偿献血者的征询和宣教,献血前增加必要的筛查可以提高血液质量、保证血液安全。 相似文献
5.
目的 对萍乡地区6年来无偿献血者血液检测不合格原因,为制定无偿献血招募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最大限度地降低血液报废.方法 回顾性统计分析本地区2006年1月至2011年12月无偿献血者血液检测结果.结果 本地区无偿献血者血液检测不合格率为4.69%,其中HBsAg阳性为1.22%、抗-HCV阳性为0.51%、抗-HIV阳性为0.11%、梅毒阳性为1.06%、ALT升高为1.8%,献血前ALT筛查与否的ALT不合格率存在显著的差异(P<0.01).结论加大无偿献血宣传力度,招募固定无偿献血队伍,在无偿献血者中开展ALT快速筛查可以降低血液检测报废率,有利于节约资源,进一步巩固和发展自愿与固定献血者队伍. 相似文献
6.
7.
2004—2007年盐城地区无偿献血者血液检测结果分析 总被引:16,自引:4,他引:12
<中华人民共和国献血法>颁布实施后,盐城地区无偿献血工作在各级政府的领导下取得了较快的发展,已逐步建立起一支固定无偿献血队伍,自2002年以来全市临床用血已100%来自无偿献血.为了解本地区无偿献血者传染性指标流行趋势,以探讨减少血液浪费的对策,我们对本地区179020名献血者血液检测结果进行了统计分析,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8.
目的了解南宁地区3年来血液检测不合格原因及发展趋势,探讨其规律及对策,最大限度地降低血液报废,节约血液资源。方法用唐山现代管理软件回顾性统计分析本地区2008年1月~2010年12月无偿献血者标本检测结果。结果本地区无偿献血者血液不合格率为3.86%,其中HBsAg、抗-HCV、抗-HIV、梅毒和ALT不合格率分别为0.37%、0.20%、0.19%、0.55%、2.70%,除HBsAg组(P>0.05)外,抗-HCV、梅毒、抗-HIV及ALT各年的不合格率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献血前ALT筛查与否的ALT不合格率存在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应加大ALT筛查力度,有效降低ALT不合格率,进一步巩固和发展自愿和固定无偿献血者队伍。 相似文献
9.
10.
李红珠 《临床心身疾病杂志》2016,(Z1):306-307
目的:掌握本市无偿献血者血液检测不合格原因及趋势,采取必要措施减少血液报废,不断提高血液质量,保证临床输血安全.方法:对2013~2015年天津市血液中心423447份无偿献血者的ALT、HBsAg、抗-HCV、抗-HIV、抗-TP等5项血液检测指标采用ELISA等方法进行检测,对检测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2013~2015年天津市血液中心无偿献血者血液检测总不合格率为1.93%,其中抗-TP、ALT、HBsAg、抗-HCV、抗-HIV不合格率分别为0.57%、0.44%、0.43%、0.33%、0.16%,血液常规检测结果造成的血液报废由高至低依次为:抗-TP>ALT>HBsAg>抗-HCV>抗-HIV.结论:加强无偿献血知识的宣传和健康征询工作,从低危人群中采集血液,采用灵敏快速的检测方法进行采前血液筛查,加快开展核酸检测,保障用血安全,降低血液报废率. 相似文献
11.
目的了解万州地区无偿献血者血液传染病情况,为无偿献血招募方式和招募策略提供科学依据,从而达到减少血液报废,保护血液资源,提高血液安全性的目的。方法收集2008~2013年万州地区无偿献血者相关数据。献血前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HBsAg)采用胶体金测试条进行筛查,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采用干式化学法筛查。献血后ALT采用速率法进行检测,测定值小于或等于40U判为合格。自2013年8月起,以男性ALT≤50U和女性ALT≤40U判为合格标准。HBsAg、丙型肝炎病毒抗体(抗-HCV)、梅毒螺旋体抗体(抗-TP)和艾滋病病毒抗体(抗-HIV)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结果无偿献血者共259 004人次,其血液感染性指标检测总不合格率为5.96%。各检测项目不合格率从高到低依次为ALT、抗-TP、HBsAg、抗-HCV、抗-HIV。团体招募预约采血方式血液感染性指标检测不合格率(6.14%)高于街头采血不合格率(5.4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技术人员、公务员、个体血液感染性指标检测不合格率分别为8.69%、7.49%、7.05%,均高于学生、军人、医务人员、农民血液感染性指标检测不合格率(2.69%、4.24%、5.48%、5.5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文盲、研究生、高中、初中、小学文化程度者血液感染性指标检测不合格率分别为8.89%、6.70%、6.22%、6.11%、6.05%,均高于中专、本科、大专文化程度者血液感染性指标检测不合格率(5.65%、5.71%、5.9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进一步提高ALT和HBsAg筛查的准确性,增加献血前抗-TP筛查,将有利于减少血液报废和保护血液资源。巩固和发展大学生与医务人员献血,大力宣传、动员和发展农民献血。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有无必要在街头无偿献血过程中进行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快速检测。方法在街头无偿献血者献血前采用快速法检测ALT及对比分析街头用ALT快速检测法与实验室速率法的检测准确性。结果2010年4月、5月未采用ALT快速检测法检测ALT,采集全血后ALT阳性率分剐为1.86%、1.83%,使用快速法检测ALT,采集全血后ALT阳性率为0.35%。快速检测法与实验室速率法无显著,巨差异(P〉0.05)。结论快速法检测准确性另人满意,献血前进行ALT快速检测可有效地节约血液资源、降低血液成本。 相似文献
13.
目的分析东莞市无偿献血者血液筛查的不合格结果,为提高血液筛查效率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对2008~2012年共358080例为谳血前经HBsAg以及/或ALT初筛合洛的献血者衄蘅斯引伪啼查(包括ALT、HBsAg、抗.HCV、抗.HIV、抗-TP),再对327761例常规筛查合格献血者应用核酸扩增技术(NAT)作进一步筛查。结果ALT初筛后ALT异常仍为首要不合格因素;HIV确证阳性率呈上升趋势;除抗.HIV不合格率外,其他不合格率随文化程度的上升而下降;男性献血者的总不合格率、HBsAg不合格率以及抗-HIV不合格率高于女性,抗.HCV不合格率无性别差异,女性献血者抗-TP不合格率高于男性;18~25周岁献血者的总不合格率最低;NAT筛查共检出265例HBVDNA阳性献血者,HBVDNA阳性率为0.081%(265/327761)。结论制定适合的ALT初筛阈值,招募低危献血者,开展NAT筛查。 相似文献
14.
目的了解2002-2007年柳州市149035例无偿献血者血液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HBsAg)感染状况和民族分布,以确保输血安全和保护受血者利益。方法使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法对2002~2007年33个民族149035例无偿献血者进行HBsAg测定,结果采用卡方检验进行统计。结果检测无偿献血者149035例,不合格1762例,HBsAg阳性率为1.18%,首次献血者血清样本HBsAg阳性率为2.46%,重复献血者血清样本HBsAg阳性率为0.33%,二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各民族无偿献血者进行HBsAg阳性率有所不同。结论严格对无偿献血者进行HBsAg检测,对减少医疗纠纷的发生,避免输血后感染起到重要作用;33个民族无偿献血者HBsAg感染率有差异,感染率可认为是本地区33个民族健康人群中无症状感染流行病学的一种评估。 相似文献
15.
Chenna Deepika Mohandoss Murugesan Shamee Shastry 《Transfusion and apheresis science》2018,57(1):54-57
Background
Fluid shifts from interstitial to intravascular space during blood donation helps in compensating the lost blood volume. We aimed to determine the volume of fluid shift following donation in donors with and without pre-donation fluid intake.Methods
We studied the fluid shift in 325 blood donors prospectively. Donors were divided in groups- with no fluid intake (GI) and either water (GII) or oral rehydrating fluids (GIII) before donation. Fluid shift following donation was calculated based on the difference between the pre and post donation blood volume. The influence of oral fluid intake, age, gender and body mass index (BMI) on volume of fluid shift was analyzed.Results
The fluid shift was significant between donors without fluids (GI: 127?±?81?ml) and donors with fluid intake (GII & III: 96?±?45?ml) (p?<?0.05). The difference was not significant between donors with water intake (GII: 106?±?52?ml) and oral rehydrating fluid intake (GIII: 87?±?41?ml). The shifted fluid volume increased with increasing BMI and decreased with increasing age in females. The fluid shift increased in females than in males.Conclusion
The age, gender, BMI and VVR did not significantly contribute to the volume of fluid shift following donation. As per our observation, the oral fluids before donation might not contribute to increase in fluid shift in blood donors after donation. 相似文献16.
北京地区无偿献血人群中SARS流行病学调查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目的 明确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冠状病毒是否在北京疫区无偿献血人群中存在感染 ,为制订预防输血传播SARS的相关规定提供流行病学依据。方法 对 4 6 19份标本 (含SARS冠状病毒流行期北京疫区街头无偿献血人群血液筛查标本 2 35 7份 ,非流行期北京市街头无偿献血者人群留样标本 10 79份 ,流行期非疫区山东、湖南外调血无偿献血标本 1183份 ) ,作SARS冠状病毒IgM、IgG以及总抗体检测 ,对初筛阳性结果采用献血者追踪咨询和核酸检测的方法确认 ,用统计学方法分析最终的检测结果。结果 SARS流行期间北京疫区献血人群中未见SARS冠状病毒隐性感染者和出现流行感染情况。结论 预防经血传播SARS冠状病毒的重点应放在献血者征募和健康检查咨询方面 ,而非血液中SARS冠状病毒标记物的筛查。 相似文献
17.
济南市无偿献血人群血液检测结果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分析济南市无偿献血人群血液检测结果。方法对2001年至2007年10月所采集全部无偿献血者的血液样本采用双人、双试剂进行ALT、HBsAg、抗-HCV、抗-HIV、梅毒抗体和不规则抗休的初检和复检。抗-HIV不合格者均经山东省疾病控制中心HIV确证实验室确认。结果历年来无偿献血者的血液检测结果总不合格率平均为5.77%,且总体呈下降趋势。ALT、HBsAg两项为不合格最主要原因。在不合格项中,不规则抗体确有一定发生率。结论应继续加强无偿献血宣传,建议开展采血前HBsAg与ALT快速检测,有条件血站对献血者进行不规则抗体筛选。 相似文献
18.
目的 调查某市参加无偿献血的在校学生输血传染病指标的筛查结果,为完善招募策略、确保安全供血提供依据.方法 检测无偿献血学生和普通献血人群HBsAg、抗-HCV、抗-HIV、抗-TP,对4项感染指标的检出结果进行分析比较.结果 在校学生输血传染病指标检测总阳性率低于普通献血人群.学生无偿献血者中出现了HIV感染个例.结论 在校学生是无偿献血的主要群体、低危群体,向学生积极宣传无偿献血知识的同时,加强艾滋病防治教育势在必行. 相似文献
19.
广州市无偿献血者中抗-HCV阳性人群的比较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广州市不同性别、年龄以及不同职业的无偿献血者抗-HCV阳性率情况。方法对从2000年1月~2010年12月的2 520 179(人)份广州市无偿献血者的血液标本,采用ELISA做抗-HCV双试剂检测并对检测结果做统计学分析。结果广州地区无偿献血者抗-HCV阳性率为0.42%(10 570/2 520 179),且在不同性别、年龄、职业之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女性抗-HCV阳性率(0.29%)低于男性(0.52%);35岁[18~25岁(0.40%);25~35岁(0.36%)]较≥35岁[35~45岁(0.54)%,45~55岁(0.52%)]的献血者的抗-HCV阳性率低;工人(0.56%)和无职业者(0.76%)的抗-HCV阳性率比较高,医务人员血样中未检出抗-HCV阳性。结论广州市无偿献血人群中抗-HCV阳性率较低,符合献血条件的≤35岁的人群积极献血将有利于保障临床输血安全;宜加强对工人和无职业者献血安全和输血相关病毒知识的宣传和教育。 相似文献
20.
目的回顾性分析解放军总医院无偿献血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的筛查结果。方法选取2005年1月至2012年12月解放军总医院165 566例无偿献血者进行速率法的ALT检测,分别按年份、性别、年龄的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结果8年间,ALT总阳性率为6.47%,2010年阳性率最低(5.21%),2012年最高(7.76%);男性的ALT阳性率(6.90%)远大于女性(2.46%);18~25岁ALT阳性率为最低(4.55%),36~45岁最高(9.44%)。结论 ALT的不合格率有性别和年龄的倾向性,有针对性地选择献血员,建立稳定的献血队伍,有助于减少血液的报废率。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