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目的观察30天-6°头低位卧床(head-down bed rest,HDBR)对男性志愿者牙菌斑中变形链球菌数量的影响。方法对21名健康男性志愿者按照5个不同的时间点分组:对照组———卧床前适应期第7天(pre-HDBR-7)、卧床第10天(HDBR-10)、第20天(HDBR-20)、第30天(HDBR-30)、卧床后恢复期第7天(post-HDBR-7);在5个时间点分别对其下颌第一磨牙舌侧平滑面菌斑进行采样,应用TaqMan real-time PCR的方法,对菌斑中变形链球菌进行定量检测,组间比较分析。结果与对照组相比,第10天变形链球菌数无显著变化;第20天组菌数差异显著(P0.05);第30天组菌数有显著性差异(P0.05);恢复期组菌数无统计学差异。结论在30天-6°头低位卧床中,随着时间的增加,牙菌斑中变形链球菌数量增加,提示龋病、牙周病的风险也随之增加,其机制尚需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2.
目的 在90 d头低位卧床(HDBR)条件下对个体情绪变化进行全周期追踪评估.方法 以完成90 d-6°HDBR实验的36名男性志愿者为对象,志愿者按照锻炼方案分为5组,测评全周期为135天,分预适应期(卧床前15天)、严格卧床期(HDBR 90天)、恢复期(卧床后30天)三阶段,评估进程中志愿者的焦虑、抑郁、心境状态...  相似文献   

3.
目的 观察研究15 d-6°头低位卧床(HDBR)女性志愿者非刺激性全唾液中IL-6和TNF-α水平的变化.方法 采集20名女性志愿者4个不同时间点即:卧床前1天(pre-HDBR-1))、-6°头低位卧床第3天(HDBR-3)、第10天(HDBR-10)和恢复正常生活第7天时(post-HDBR-7)的非刺激性全唾液...  相似文献   

4.
目的 观察-6°头低位卧床(HDBR)对女性志愿者最大咬合力及咬合速度的影响.方法 应用T-ScanlI咬合力分析系统记录20名女性志愿者在4个时间点:卧床前、卧床第4天、第10天及恢复期第7天的最大咬合力以及达到最大咬合力所需时间,并对所得数据进行配对t检验分析.结果 女性志愿者最大咬合力在卧床后第4天[(2219....  相似文献   

5.
目的 观察头低位卧床模拟失重期间脑电信号复杂度的变化,研究脑电信号多尺度熵与脑疲劳的关系.方法 8名健康男性志愿者以-15°头低位卧床(HDBR)为模拟失重,+15°头高位卧床(HUBR)为对照,志愿者静息30 min后进行2h内容为1-back图片记忆匹配VDT作业.结果 实验初HDBR条件下志愿者前额区脑电多尺度熵...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短期 - 6°头低位卧床模拟失重对人心电向量图 (vectorcardiogram ,VCG)的影响。 方法 8名健康男性志愿者 ,年龄 1 9~ 2 1岁 ,进行了 7d - 6°头低位卧床 (HDBR)试验。HDBR前、HDBR第 1、3和 7天时进行了 4次心电向量图检查。结果在卧床期间 ,横面QRS环呈逆钟向偏转 ;右侧面QRS环呈顺钟向偏转 (P <0 .0 5或P <0 .0 1 )。横面和右侧面QRS T夹角在卧床过程中显著增加 (P <0 .0 5或P<0 .0 1 )。其余指标变化不显著。结论 7d头低位卧床可使心电向量参数发生变化 ,这些变化与心房、心室的容积变化在时程上一致 ,而且这些参数的改变都在正常值范围内。它与心室病理性肥厚、心肌缺血时心电向量图各参数的变化显然不同。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4 d头低位卧床(head-down bed rest,HDBR)模拟失重对人体运动能力的影响及人工重力联合中等强度运动锻炼的对抗效果。方法 12名健康男性志愿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n=6)仅进行4 d HDBR;对抗组(n=6)HDBR期间每天上下午各进行1次30 min基于人工重力(足水平2 Gz)的中等强度运动锻炼。HDBR前后对所有志愿者分别进行有氧和无氧运动能力测试。结果 HDBR后对照组递增负荷累计运动应激指数、最大摄氧量、无氧阈及30 s最大负荷运动中的最小无氧功较卧床前均显著下降(P0.05),无氧功递减率显著升高(P0.05)而无氧功峰值、平均无氧功均无显著改变;HDBR后对抗组上述各项指标均无显著改变。结论 4 d HDBR可致人体运动能力下降,其中对有氧运动能力影响最大,对无氧运动能力影响较小。基于人工重力的中等强度运动锻炼可有效对抗模拟失重所致的有氧及无氧运动耐力下降。  相似文献   

8.
目的明确45 d-6°头低位卧床(head-down bed rest,HDBR)模拟失重效应对运动心肺功能的影响及红景天的防护作用。方法 16名健康成年男性志愿者,随机分为对照组(8人)和中药组(8人),中药组和对照组在45 d卧床期间,每天分别服用红益胶囊和安慰剂。在卧床实验前、中、后分别进行人体运动心肺功能和运动心电测量。结果与卧床前相比,1)卧床45 d对照组最大耗氧量显著降低(-18.26%;P0.01),中药组最大耗氧量无显著差异(-10.04%;P0.05)。2)对照组最大公斤耗氧量在卧床30 d、45 d和卧床后10 d均较卧床前显著下降(P0.01),而中药组下降均不明显(P0.05)。3)卧床期间对照组和中药组的最大心率均无显著变化,但在卧床后10 d,对照组最大心率明显下降(P0.05),中药组无明显改变(P0.05)。结论 45 d-6°头低位卧床引起人体运动心肺功能明显下降,中药红益胶囊可有效对抗头低位卧床模拟失重效应的人体运动心肺功能下降。  相似文献   

9.
目的 应用超声心动图定量组织速度成像(QTVI)技术,观察模拟失重对人体左心室舒张功能的影响,探讨QTVI技术在评价中长期航天飞行后航天员左心室舒张功能的应用价值.方法 16名健康青年男性志愿者,-6°头低位连续卧床21 d,分别于卧床前(平卧位)、-6°头低位卧床第10天和20天分3次行超声心动图检查,应用QTVI技术获取心尖四腔、心尖左室两腔和心尖左室长轴观,选定左心室壁各节段心肌运动速度曲线,测量舒张早期波速度峰值(Ve)和舒张晚期波速度峰值(Va),计算Ve/Va,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①Ve:-6°头低位卧床10 d、20 d左心室壁绝大多数节段心肌舒张早期波运动速度下降(F=3.351~16.741,P<0.05或P<0.01),且随卧床时间延长,下降更为明显.②Va:-6°头低位卧床第10天、20天与卧床前对照组比较,左心室壁大部分节段心肌舒张晚期波运动速度变化差异无显著性意义,仅有下壁基底段和中间段运动速度升高(F=3.903、4.862,P<0.05).③Ve/Va:在左心室下壁、前间隔和后壁的基底段,下壁和后间隔的中间段减低,差异有显著性意义(F=3.371~9.485,P<0.05或P<0.01).结论 本试验显示中长期模拟失重状态能引起人体左心室舒张功能下降,主要表现为左心室壁心肌舒张早期弛张性受损.  相似文献   

10.
目的:通过观察和比较30 d头低位卧床期间不同体育锻炼方式对下肢肌肉的影响,以进一步明确体育锻炼对失重后下肢肌肉萎缩的对抗效果。方法:15名男性健康被试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下肢肌力训练组和自行车功量计训练组。实验期间测量小腿周径、小腿截面积、腓肠肌肌电平均振幅的变化。结果:与卧床前相比,对照组小腿周径随卧床时间延长显著减小(P<0.01);下肢肌力训练组在卧床第18~30天以及起床后的小腿周径显著减小(P<0.01);自行车功量计训练组在卧床第22~30天及起床后显著减小(P<0.01)。与卧床前相比,卧床第30天和起床后1周时3组的小腿截面积均显著减小(P<0.05)。与卧床前相比,对照组肌电振幅在第1和22天显著降低(P<0.05),下肢肌力训练组的肌电振幅在卧床第7、22、26和30天显著降低(P<0.05),自行车功量计组在卧床第7、10、22和30天显著降低(P<0.05)。结论:30 d头低位卧床可引起严重的肌肉萎缩。下肢肌力训练和自行车功量计训练对防止模拟失重所致肌肉萎缩,促进肌肉恢复有一定的作用。  相似文献   

11.
头低位卧床对人EEG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目的探讨短期 - 6°头低位卧床模拟失重对人脑EEG的影响。方法记录 1 2名 1 8~ 2 2岁健康男性卧床前、卧床期间 (第 3、4、6天 )及恢复期 (第 3天 )清醒闭眼安静状态的 1 6导EEG ,进行功谱分析。结果卧床期间 ,EEG峰值频率逐渐慢化 (第 6天 ,P <0 .0 5) ,α段活动增强 (α1 :P <0 .0 0 1 ;α2 :第 3、6天 ,P<0 .0 5;第 4天 ,P <0 .0 0 1 ) ,第 4天最显著 ,α1 /α2 上升 (第 6天 ,C3、C4:P <0 .0 2 ;F4、P4、T3、T4、T5:P <0 .0 5) ;θ活动增强 (P <0 .0 0 1 ) ,额区第 3天最显著 ,枕顶区第 4天最显著 ,同时θ/α明显上升 (第 6天 ,P3、O1 :P <0 .0 5) ;此外 ,β1 活动也显著增强 (P <0 .0 0 1 ) ,第 3天最明显。卧床结束后 3dEEG峰值频率已恢复至实验前水平 ,其余指标尚在恢复中。结论头低位卧床导致人脑EEG频谱结构及活动强度明显改变 ,对脑功能存在潜在影响  相似文献   

12.
低氧,气功对抗卧床模拟失重和卧床后立位耐力的观察   总被引:6,自引:4,他引:2  
为研究低氧、气功对抗卧床模拟失重的效果,15名19-22岁的健康男性青年。分为三组:对照组,低氧组,气功组。结果表明:卧床期间,被试乾的生理功能都有不同程度的降低。气功组的小腿周径的减小,体重、脉压、日均心输出量和基础每搏量的降低均显著小于对照组(P〈0.05)。低氧组的小腿周径和基础每搏量的降低经对照组显著减少(P〈0.05),体重、脉压和日均心输出量的降低均小于对照组,但无显著性(P〉0.05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模拟失重条件对人体左心舒张功能的影响 ,探讨其在航天后心血管功能失调中的作用。方法采用超声多谱勒技术观察了 6名健康青年男性在 2 1d - 6°头低卧位模拟失重前、实验第 1 0、2 1天及实验后左心舒张功能变化 ,同时检查其卧床前后的立位耐力改变。结果被试者左心舒张功能指标 :经二尖瓣血流E峰最大流速 (PEV)、A峰最大流速 (PAV)、E峰血流速度积分 (VTIE)指标在实验第1 0、2 1天均较实验前有明显的降低 (P <0 .0 5 ) ;而A峰血流速度积分 (VTIA) ,峰值血流速度比值 (A/E)及血流速度积分比值 (VTIA/E)的下降则未达到显著水平 (P >0 .0 5 )。 6名被试者均未能通过立位耐力检查。结论模拟失重可引起人体左心舒张功能的显著下降  相似文献   

14.
Changes of lipid hyperoxidation and amount of circulating endothelial cells under simulated weightlessness and factors that may influence these changes were observed in 3 groups of subjects (5 in each group) exposed to 17d - 6 degrees head down bed rest (HDBR), HD-BR+ hypoxia and HDBR + qigong respectively. The results showed: (1) simple HDBR promotes antioxidation activity and attenuates hyperoxidation of lipids, and hypoxia and have some influence on the former but not on the latter; (2) circulating endothelial cells decreased significantly after simple HDBR for 7 d but recovered to normal when HDBR continued for 17 d. Hypoxia showed no influence on this effect while Qigong alleviated it significantly. It suggests that (1)both hypoxia and Qigong have some influence on the promotion of antioxidation activity but have no influence on the production of oxygen free radicals. (2) Qigong shows some antagonistic effect against the attenuation of circulating endothelial cells by HDBR.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新的对抗失重措施。方法15名、年龄19~22岁的健康男性青年为被试者。头低位-6°卧床(-6°HDBR)模拟失重,持续21d。实验分对照组(单纯卧床)、低氧组(卧床+低氧)和气功组(卧床+气功)。低氧组卧床期间每人每天吸两次低氧,每次20min。气功组卧床中每天练功三次,每次45min。三组卧床前、后进行20min+75°的立位实验。结果三组被试者在卧床前立位中的心电图未发生明显变化,心律正常。卧床21d后立位实验中对照组2人出现房性和窦性心律紊乱;气功组2人出现结性心律紊乱。低氧组所有人均未发生心律紊乱。结论低氧对抗卧床后立位耐立降低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16.
21d -6°头低位卧床期间运动训练对骨丢失的防护效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21 d -6°头低位卧床运动训练对骨质丢失的防护作用. 方法 10名男性青年志愿者分为卧床对照组和卧床训练组,每组5人,卧床期间训练组每天进行1 h的仰卧位功率自行车训练.分别于卧床前和卧床20 d进行了股骨骨密度(BMD)、血清骨钙素(BGP)、羟脯氨酸/肌酐(HOP/Cr)等指标的测量. 结果与卧床前相比,对照组平均股骨BMD下降了5.8%,而训练组下降0.9%,对照组HOP/Cr不仅显著增加而且也显著高于训练组,BGP两组均降低,但是没有显著性差异. 结论 21 d -6°头低位卧床运动训练对于骨质丢失具有比较明显的防护效应.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头低位卧床模拟失重作用下生成语音的语音特征的变化规律。方法被试者为 6名健康男性青年 ,头低位 - 6°模拟失重条件下记录语音特征及变化规律。结果与对照组相比 ,模拟失重作用下语音的时长有一定增加 ;平均能量明显降低 ,结果非常显著 ;基频有一定降低 ,并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5)。结论模拟失重对人的语音特征产生一定影响 ,某些语音特征的影响具有显著性。  相似文献   

18.
多普勒测量门静脉最大血流速度鉴别诊断无症状性脾肿大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脉冲多普勒测量门静脉最大血流速度鉴别诊断无症状性脾肿大的意义。材料和方法早期肝硬化性脾肿大10例,血液病性脾肿大10例,正常健康对照10例,分别采用脉冲多普勒测量三组门静脉最大血流速度。结果血液病组门静脉最大血流速度(26.4±2.4cm/s)明显高于早期肝硬化组(14.8±2.1cm/s,P<0.001),血液病组门静脉最大血流速度比正常对照组明显偏高。结论多普勒测量门静脉最大血流速度可为鉴别诊断无症状性脾肿大提供一项可靠预测指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