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疤痕疙瘩术后放射治疗效果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比较深部X线与电子线(β射线)两种射线对疤痕疙瘩术后的放射治疗疗效。方法 研究对象为我科1988年-1998年收治的362例深部X线治疗患与1998年-2000年6月份收治的87例电子线(β射线)治疗患,均经手术切除。深部X线组:在手术拆线后经深部X射线治疗,剂量200cGy/次,2-3次/周,DT2000cGy。复发患给予同等剂量放射。电子线(β射线)组:在术后半小时至7天开始给予高能电子束6MeV 治疗,剂量200-500cGy/次,连续照射。DT1000-2000cGy复发患给予1000-2000cGy。结果 深部X线治愈率是82.9%,电子线(β射线)治愈率是85.1%,两的治疗效果经卡方检验无显差异(P>0.05)。结论 手术后放射治疗是治愈疤痕疙瘩非常有效的治疗手段。  相似文献   

2.
目的 观察局部放疗治疗原发皮肤间变性大细胞淋巴瘤(PC-ALCL)的疗效.方法 先予患者右前臂病变处行60Coγ线普通外照射,DT3000 cGy,15次,3周,结束后给予180 kV深部X线外照射DT2000cGy,10次,共2周,最后给予100 kV深部X线外照射DT800 cGy,4次,4d,总量5800 cGy,29次;患者同时口服甲氨蝶呤10mg,每周1次.结果 放疗结束后2个月复查,病变局部结痂脱落,肿块消失,局部变平;放疗后1年复查,局部无复发,全身未见转移.结论 局部放疗治疗PC-ALCL可取得满意疗效.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手术联合体外放疗在复发性色素绒毛结节性滑膜炎 (PVS)治疗中的应用及临床意义。方法 对 1 998年 4月至 2 0 0 3年 4月收治的 1 0例手术后复发的色素绒毛结节性滑膜炎患者再行手术切除 ;术后 3~ 4周起 ,依据术中病灶范围及切除情况设野行体外放疗 ,用直线加速器 6MV -X射线 ,DT2 0 0cGy/次 ,1次 /天 ,给平均总剂量DT45 5 0cGy/5W(3 60 0cGy~ 5 60 0cGy)。结果 本组随访 1 3个月~ 5年5个月 ,所有病人局部病变无复发。一例左肘关节DPVS伴关节不稳 ,但不影响日常生活 ;一例患膝关节活动受限 (关节活动度 0°~ 95°) ;一例踝关节内外翻及内外旋轻度受限。放疗期间相关并发症有 :关节周围肿胀 ,轻度放射性皮炎 ,远期主要为射野皮肤色素沉着 ,无放射性骨、关节或神经血管损伤。结论 PVS是一组复发率较高的具有侵袭性行为的良性滑膜病变 ,对复发病例给予积极手术切除 ,术后联合辅助体外放射治疗可以减少和预防术后局部复发。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分次立体定向放射治疗技术 ,在局部复发晚期鼻咽癌再程放疗中的应用。方法  1997年 7月到 2 0 0 0年12月 ,采用分次立体定向放射治疗局部复发鼻咽癌 2 3例。所有病例均采用 6MVX线照射 ,设 1~ 3个中心 ,80 %剂量曲线将靶区完全包含。总剂量DT2 4~ 64Gy(中位剂量 5 2 .2Gy) ,单次剂量DT4~ 8Gy(中位剂量 6.4Gy)。 结果 局部复发鼻咽癌经分次立体定向放射治疗后 ,1年生存率为 78.3 % (18/2 3 )、2年生存率为 69.6% (16/2 3 )。 3 9.1% (9/2 3 )的患者随访期内死亡 ,其中死于局部复发 1例 ,死于远处转移 5例 ,鼻咽大出血 3例。结论 分次立体定向放射治疗用于局部复发鼻咽癌的治疗是安全有效的 ,但单次剂量和总剂量值得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5.
脉络膜恶性黑色素瘤立体定向放射治疗初探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为提高脉络膜恶性黑色瘤的肿瘤控制率并保留患眼及其部分视力探索一条新的治疗途径 ,评价立体定向放射治疗作为脉络膜恶性黑色素瘤治疗方法的价值。方法  11例脉络膜恶性黑色素瘤患者中单次立体定向放射治疗 2例 ,分次立体定向放射治疗 9例 ;中心 1~ 2个 ,准直器 15~ 40mm ,参考剂量曲线 70 %~ 90 %。单次治疗DT2 5 0 0cGy 次和DT3 5 0 0cGy 次 ,分次治疗DT75 0 y~ 15 0 0cGy 次 ,2~ 4次 ,10~ 15d。结果 中位随访期 30个月 (随访 10~ 43个月内全部患者生存 )。 6例患者保留眼球和部分视力 ,肿瘤缩小或消失 ;5例患者因肿瘤未控 (1例 )、继发性青光眼 (2例 ) ,角膜溃疡 (2例 )而摘除眼球。全部患者未发现远地转移。结论 立体定向放射治疗对眼球后极或后部脉络膜恶性黑色素瘤是一种有效的治疗方法 ,部分患者达到既控制肿瘤又保留眼球和部分视力的目的。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乳腺癌胸壁敷贴近距离放射治疗的临床价值.方法 采用胸壁敷贴近距离放射治疗乳腺癌胸壁大面积复发且经化疗及内分泌治疗后效果欠佳的患者30例.外照射总剂量为DT 50Gy/25次,5周,然后再用胸壁后装敷贴近距离放射治疗DT 20~30 Gy,每次250 cGy,2次/d.部分单纯后装敷贴近距离放射治疗,每次250 cGy,2次/d,DT 30~40 Gy.结果 CR 20例,PR 5例,NC 3例,PD 2例,有效率83.33%(25/30).1年生存率52%、2和3年生存率26%.局部达全部消退的生存优于残留和进展(x2=4.35,P<0.05).复发距第1次放疗间隔时间、首次原病灶分期、照射总量与敷贴后生存无明显关系.未发现严重毒副反应.结论 敷贴近距离放射治疗乳腺癌胸壁大面积复发是一种局控率高,无严重毒副反应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7.
[目的]分析15例T2b 期声门鳞癌的放射治疗效果 ,复习文献 ,讨论提高T2b 期声门鳞癌放疗生存率的方法。[方法]1985年至1994年江苏省肿瘤医院和常州市肿瘤医院收治T2b 期声门鳞癌15例 ,均行单纯放射治疗 ,局部5cm×6cm~5cm×7cm小野照射 ,照射剂量DT7000cGy~7500cGy,DT180cGy/次~200cGy/次 ,53天~57天。[结果]1例失访 ,随访率达93 33%。5年无瘤生存率53 34%。[结论]T2b 期声门癌的放射治疗效果较差 ,较理想的放疗方法为 :DT7000cGy左右 ,DT120cGy/次 ,一天2次(或DT>200cGy/次 ,一天1次)照射 ,≤45天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常规分割与低分割放射治疗椎体骨转移瘤的效果。方法  40例病人 ,2 1例采用常规分割 ,DT 2 0 0cGy/次 ,每周 5次 ,DT 3 0 0 0~ 5 0 0 0cGy ;19例采用低分割照射 ,DT 3 0 0~ 60 0cGy/次 ,每周 1~ 3次 ,DT 2 0 0 0~ 3 60 0cGy。结果 放疗起到了明显的止痛作用 ,常规分割放疗组与低分割放疗组止痛效果大致相同 ,无统计学意义 (P >0 0 5 )。但放疗对神经系统损害的恢复效果差。结论 椎体放疗应根据病情及预计生存期长短来决定。对一般情况好 ,预计生存期长的病人应采取积极的治疗 ,给予大剂量长疗程的常规分割 ,而对于那些病情相对较重 ,行动又不方便 ,无望长期生存的病人 ,应采取低分割照射 ,且见效快 ,同样起到止痛作用。椎体骨转移应尽早治疗 ,才可能保全或恢复患者的神经功能。  相似文献   

9.
目的 分析直径大于10 cm的巨大肾母细胞瘤术前三维适形放射治疗效果,探讨中晚期肾母细胞瘤更为有效的术前治疗方法.方法 32例患者均经影像学检查及穿刺活组织检查明确诊断,术前给予三维适形放射治疗,剂量分割方式:DT(150~200)cGy/次,5次/周,总剂量DT 800~2 000 cGy,中位剂量DT1 600 cGy.治疗中每周复查B型超声、CT测定肿瘤体积变化,患者一般情况好、肿瘤体积缩小1/3以上、肿瘤与毗邻重要脏器粘连缓解,及时请泌尿科会诊确定可以手术时,休息1周后行手术治疗.术中4例术中见有周围粘连者局部放置银夹标记,术后给予补充放疗DT1 000~2 000 cGy,中位剂量DT1 200 cGy.结果 瘤体中位缩减率37.0%,术前放疗有效率100.0%,完整切除率87.5%,无手术相关死亡率,2年无瘤生存率达84.4%(27/32),5年无瘤生存率78.1%(25/32).结论 巨大肾母细胞瘤术前三维适形放射治疗能缩小肿瘤,提高手术切除率,延长生存率.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瘢痕疙瘩切除植皮术后放疗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 回顾性分析 4 0例瘢痕疙瘩切除植皮术后患者。按照射剂量分割不同分为两组 :A组 :6 0 0~ 10 0 0cGy/次 ,隔日或单次照射 ,DT10 0 0~ 180 0cGy。B组 :2 0 0~ 30 0cGy/次 ,隔日照射 ,DT10 0 0~ 2 0 0 0cGy。 结果 A组 :复发率 (4 /2 2 ) 18% ;B组 :复发率 (4 /2 0 ) 2 0 %。无显著性差异 (P >0 .0 5 )。结论 瘢痕疙瘩切除植皮术后放疗是防止其复发的有效方法 ,其疗效和不良反应与剂量分割方式无关。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深部X线放射治疗尖锐湿疣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2001年1月至2005年6月在我院门诊就诊的尖锐湿疣患者27例,采用深部X线放射治疗。照射靶区包括肿物边缘外5mm,照射剂量为DT30Gy/15次/3周。结果:27例在完成治疗后疣体完全消失,且未出现难以耐受的皮肤放射损伤,不影响生殖器官功能。结论:深部X线放射治疗尖锐湿疣是一种疗效确切,简单易行的有效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加速超分割适形放疗治疗常规根治性放疗后复发食管癌的临床效果.方法:2002年9月~2007年2月,共收治43例经病理证实常规根治性放疗后复发食管癌患者,实施加速超分割适形放射治疗,DT1.5Gy/次,2次/天(间隔>6h),5天/周.总剂量为42Gy~57Gy.放疗结束后1月进行X线检查客观评价近期疗效.结果:CR 22例(51.2%),PR 9例(20.9%),NC 5例(11.6%),PD 7例(16.3%).1年、2年和3年生存率分别为58.1%(25/43)、30.2%(13/43)和11.6%(5/43).结论:加速超分割适形放射治疗可作为放疗后复发食管癌有效治疗手段,毒副反应较轻,患者能耐受.  相似文献   

13.
目的 :评价后程超分割放射治疗脑肿瘤的疗效。方法 :对 30例脑肿瘤术后患者进行后程超分割放射治疗 (常规放疗至DT30~ 4 0Gy后 ,按 1 2Gy/次 ,2次 /天 ,间隔 6小时以上进行照射 ,总剂量 6 0Gy) ,与同期 30例采用常规分割放射治疗的脑肿瘤病人作为对照组 (照射方法为 2 0 0cGy/次 ,1次 /天 ,总剂量 5 0~ 5 6Gy/ 2 5~ 30次 / 5~ 6周 )进行 1、3、5年生存率的比较。结果 :后程超分割组与常规分割组的 1、3、5年生存率分别为 6 3%、31%、11%和 5 3%、4 0 3%、2 0 % ,2组无显著性差异(P >0 0 5 )。结论 :后程超分割放射治疗脑肿瘤较常规分割放射治疗不能明显提高生存率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常规加三维适形放射治疗晚期浸润型胸腺瘤的疗效.方法 15例均为无法切除的晚期胸腺瘤,采用常规加三维立体适形放射治疗技术.常规放疗采用6MV X线前后野对穿照射瘤体,前后野剂量比为2∶1,射野包括瘤体外1~2cm.2Gy/次,1次/d,5次/周,放疗剂量DT 20Gy时予胸部CT复查,根据肿瘤缩小情况适当调整照射野,总剂量DT 32~36Gy.改为三维适形放疗,用6MV X线设一个等中心3~5个照射野,通过剂量体积直方图进行优化.单次周边剂量为2Gy,1次/d,5次/周,放疗剂量DT 30~36Gy左右,使总剂量达到Dt66~70Gy,42~50d内完成.结果 无法手术切除的浸润型胸腺瘤,经常规加三维适形放射治疗后,肿瘤可得到控制,5年生存率可提高到66.7%.结论 对晚期浸润型胸腺瘤(Ⅲ、Ⅳ期),用高能X线给予常规体外加三维适形放疗,减少正常组织、器官放疗剂量,提高肿瘤放疗剂量,仍有获得长期生存的可能.  相似文献   

15.
局灶放射治疗与化疗联合治疗颅内生殖细胞瘤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探讨颅内生殖细胞瘤的临床治疗方法。方法 对 10例颅内生殖细胞瘤进行前瞻性治疗研究。治疗采取肿瘤局灶小野放射治疗 ,同时联合顺铂、足叶乙甙化疗。放射治疗采用6MVX射线和 16MeV电子线 ,X射线剂量为 40~ 5 5Gy ,电子线剂量为 2 5Gy ;化疗为 3个疗程。 结果 肿瘤完全消失 8例 ,瘤体缩小 90 %以上 2例 ,无 1例复发。随访 1.0~ 4.5年 (中位随访时间 3 .2年 ) ,全部病例生存状况良好。结论 局灶放射治疗与化疗联合可使两者治疗作用相加、毒副作用相减 ,是颅内生殖细胞瘤的有效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6.
手术置管近距离和外照射结合治疗癌性肿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晚期癌性肿块的治疗方法.方法 对9例无法手术切除的晚期癌性肿块进行了手术置管后,lr192近距离放射治疗结合高能X线照射.腹腔内肿块照射总剂量(DT)为 30~32 Gy/8次,共4天,外照射DT为46~50 Gy/23~25次,共5周;其他部位肿块内照射DT 15~20Gy/4~5次,共2~4天,外照射 DT 60Gy/30次,共6周.结果 9例全部有效,其中完全缓解(CR)4例(44.4%),部分缓解(PR)5例(55.56%).临床症状完全消失者6例(66.67%),大部分缓解者3例(33.33%).缓解期最少在6个月以上,局部复发或转移后通过化疗仍可达PR.放疗副作用经内科治疗后,均能使患者耐受整个放疗过程.结论 本治疗方法有助于延长晚期癌症患者的生命,并较好地改善其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7.
目的:比较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后胸壁X线切线野放疗计划和电子线单野放疗计划肿瘤靶区与正常组织的剂量学分布差异,探讨最合适的照射方式.方法:选取2007年8月~2008年6月收治的30例有胸壁照射适应证的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后患者.进行CT模拟定位,利用三维治疗计划系统为每例患者设计两种不同的胸壁放射治疗计划:X线切线野计划和电子线单野计划,胸壁处方剂量均为50Gy/25次,用剂量体积直方图(DVH)来比较两种计划中临床靶区(CTV)和心脏、同侧肺的剂量学差异.结果:左侧胸壁切线野计划和电子线野计划肿瘤靶区的最大剂量(Dmax)分别为5306±17cGy、5536±301cGy(P=0.02);右侧胸壁Dmax分别为5228±136cGy,5554±253cGy(P=0.01),统计学有显著性差异.两种计划肿瘤靶区其余指标(Dmean、D90和V105%、V110%以及不均匀指数HI)均无统计学差异.左侧胸壁切线野计划和电子线野计划同侧肺平均剂量分别为1095±243cGy和1723±624(P=-0.001),肺V20分别为21±5%和36±13%(P=0.001),两者均有显著性差异.其余指标(心脏的平均剂量、V30)无统计学差异.右侧胸壁两种计划所有正常组织指标均无统计学差异.结论: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后胸壁x线切线野放疗比电子线单野放疗有一定的剂量优势,可以减少胸壁的最高剂量,左侧胸壁能减少同侧肺受照射的体积和剂量,更好地保护正常组织.  相似文献   

18.
手术和X线放疗治疗疤痕疙瘩65例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疤痕疙瘩治疗的有效方法。方法65例疤痕疙瘩病人先行切除病灶,术后1-3d内采用深部X线放疗原疤痕区,剂量Dm2Gy/f,5f/w,连续照射,总剂量Dm16~20Gy。结果治愈36例,有效21例,无效8例,总有效率87.7%。结论疤痕疙瘩术后1-3d内深部X线放疗可取得较好的治疗效果,适宜基层医院选择。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同时应用支气管动脉灌注化疗和外放射治疗两种疗法治疗中晚期肺癌的疗效。方法 采用Seldinger’技术 ,经支气管动脉灌注化疗药物 :顺铂 80mg ,阿霉素 5 0mg ,丝裂霉素 10mg或 5 -氟脲嘧啶 10 0 0mg。每 3~ 4周灌注一次 ,3~ 4次为一疗程。放疗于灌注后 10~ 15天进行。放射源为60 Co ,所有病例均行对穿照射。剂量DT2 0 0cGy/次 ,5次 /周 ,总量DT5 0 0 0~ 60 0 0cGy/2 5~ 3 0次 ,共 5~ 6周。结果 CR 8例 ( 2 2 2 % ) ,PR 2 3例 ( 63 6% ) ,S 3例 ( 8 6% ) ,P 2例 ( 5 65 % )。总有效率CR PR为 85 6% ,2年生存率2 7 8%。结论 支气管动脉灌注加外照射治疗肺癌有协同作用 ,是目前治疗中晚期肺癌的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20.
探讨立体定向放射治疗在鼻咽癌放疗后复发再程放疗中的价值。常规外照射组 2 0例 ,全程外照射 ,DT5 5~ 60Gy/5~ 6周。立体定向放射治疗后程加量组 2 2例 ,先常规外照射 ,DT3 0~ 40Gy/3~ 4周 ,后程立体定向放射治疗加量 ,DT3 5~ 4Gy/次 ,隔日 1次 ,共 4~ 6次。治疗后 3~ 6个月CT或MRI复查 :常规外照射组局部控制率为65 % ( 13 /2 0 ) ,后程加量组为 86 4% ( 19/2 2 ) ;新增张口受限及新增颞叶损伤常规组分别为 75 % ( 12 /16)、75 %( 9/12 ) ,后程加量组分别为 3 7 5 % ( 6/16)、3 0 8% ( 4 /13 )。初步研究结果提示 ,立体定向放射治疗对鼻咽癌放疗后复发再程放疗较常规外照射的局部控制率高 ,放射损伤小 ,患者生存质量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