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4 毫秒
1.
精神分裂症是一种在认知、情感、行为、社会功能等多方面存在障碍的慢性重性精神疾病。 精神分裂症动物模型被广泛应用于病因机制、药物作用机理乃至新药开发等研究。良好的动物模型构 建将有利于解决疾病研究中的工作难题。现对精神分裂症动物模型的类型与精神分裂症发病机制的关 联进行综述,为研究精神分裂症的动物实验研究提供文献依据。  相似文献   

2.
精神分裂症动物模型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动物模型是精神医学以及脑科学研究中重要的研究手段之一,各种精神疾病的动物模型对精神障碍的病因学机制、药物作用机理的探讨以及新药开发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从伦理学角度考虑,疾病模型的研究方法不能直接应用与人,因此,动物模型作为一个有力的工具为探讨精神疾病的生物学机制提供了广阔的前景:半个多世纪以来,科学家先后开发了许多与精神分裂症、抑郁症、焦虑障碍、酒精中毒等精神障碍相关的以及各种关于学习和记忆的动物模型,这些模型极大地增加了人们对精神疾病的本质以及大脑作用机制的了解。然而,由于精神疾病病因病理的复杂性以及动物模型自身的局限性加之日益更新的精神疾病新知识,发展、充实、完善精神疾病的动物模型是目前精神医学界所面临的重要课题。我国对精神疾病动物模型的研究尚处于起步阶段,相应的科研工作仍未被引起足够的重视和积极的开展。鉴此,本文首先阐述精神疾病动物模型所欲达到的几个目标,然后简要地介绍目前较为常用的且比较成熟的的几个精神分裂症动物模型。  相似文献   

3.
精神分裂症(Schizophrenia ,SZ )是一种严重的精神障碍,全球人口的终生患病率为0.3%~0.7%[1]。该病病因不清,尚无理想的诊治方法,了解该病的发病机制成为SZ 研究领域的当务之急。SZ是一种脑部疾病,活体人脑组织难以取得,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病因学研究。因此,有效、稳定的动物模型对了解其病理机制、筛选有效的治疗方法具有重要意义。SZ遗传度很高,携带易感基因的动物模型是重要的研究载体,如精神分裂症断裂基因1(DISC1)突变小鼠、神经调节素1(NRG1)基因突变小鼠等;环境因素方面,产前感染、营养不良、大麻滥用等与SZ发生密切相关的不良环境因素也被用于S Z模型构建[2]。理想的动物模型应该具备优良的表面效度、结构效度和预测效度,而单一的基因缺陷或不良环境暴露虽然能诱导出具有一定效度的SZ模型,但效度并不全面。因此,为了获得效度优良的SZ动物模型,近年来一些研究者尝试将DISC1基因突变等遗传易感因素和高危环境因素结合起来。现对近年遗传因素和环境交互作用的SZ动物模型研究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4.
影像学技术已成为研究大脑结构和功能的重要工具,此技术已经初步运用于对精神分裂症患者脑结构和功能的研究,发现精神分裂症患者的脑结构和功能均存在异常。而遗传基因在精神分裂症患者大脑发育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影像学和基因组学结合起来的研究技术可以探索和评价大脑相关基因对脑功能的影响,从而了解这些基因对精神分裂症行为的影响。现就有关精神分裂症影像基因组学方面研究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5.
精神分裂症是一种病因未明的异质性疾病,其临床表现多样,几乎涵盖了精神科的全部症状群。20世纪80年代,英国精神病学家Crow 提出将精神分裂症分为阳性症状与阴性症状两型[1]。阳性症状与阴性症状的划分,更有利于精神分裂症病因学、发病机制等方面的研究。精神分裂症的阴性症状主要表现为思维贫乏、情感淡漠、愉快感缺乏/社会退缩、意志缺乏、注意障碍,阴性症状较阳性症状更易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增加功能性疾病,增加经济负担,且预后更差[2-3]。  相似文献   

6.
精神分裂症是一组病因未明的精神疾病,多起病于青壮年,常有感知、思维、情感、行为等多方面的障碍和精神活动不协调,病程多迁延[1]。睡眠障碍往往是精神分裂症的先兆症状和伴随症状,睡眠质量的好坏也常常影响病情的转归[2]。多导睡眠图(Polysomnogram ,PSG )是评估睡眠质量的重要手段,可以用来探讨药物、心理治疗、物理治疗等治疗手段对睡眠的影响[3]。既往研究对精神分裂症患者睡眠脑电图的改变进行了探讨,主要包括睡眠结构、慢波睡眠(SWS )、睡眠纺锤波、K 复合波和睡眠δ波,希望找到精神分裂症患者睡眠参数的改变与神经生理学、精神病理学之间的关系,继而确定睡眠脑电图改变与精神分裂症之间的相关性,找到精神分裂症的生物学标记,为精神分裂症的诊断和治疗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7.
背景:应激与疾病的关系越来越被人们所关注,应激动物模型的建立是应激研究的基础。但在应激动物建模方面尚无统一的标准。 目的:就各类应激动物模型的建立方法及建立模型后应激效果的评价进行综述,并分析模型建立及评价中存在的问题。 方法:应用计算机检索PubMed数据库(2000/2010),以“stress,animal model,murine,evaluate”为检索词;检索重庆维普数据库(2000/2010),以“应激,动物模型”为检索词。文章所述内容需与应激动物模型的建立、应用、评价,及应激与疾病的关系等方面研究密切相关,排除重复性研究。 结果与结论:共收集417篇关于应激动物模型的文献,中文115篇,英文302篇。阅读标题和摘要进行初筛,排除发表时间较早、重复及类似的研究,纳入30篇符合标准的文献。目前用于研究的应激动物模型种类繁多,但造模方法还没有统一标准,对应激的程度也没有可量化的指标,在应激的评价方面存在缺陷。随着神经科学、分子生物学、电生理学等的飞速发展,应激研究领域正在向分子水平深入和整体网络水平延伸。转基因技术、基因敲除模型、蛋白缺失实验等技术的发展与广泛应用,为应激机制的研究提供了新思路与新手段。  相似文献   

8.
感觉运动门控理论和精神分裂症动物模型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目前,对动物模型的研究,是探讨精神疾病发病机制及治疗的理想模式。其中最常用的精神分裂症动物模型,是利用感觉运动门控理论而建立的听觉诱发电位P50(以下简称P50)和惊反射的前脉冲抑制(prepulse inhibition,PPI)。精神分裂症的P50和PPI动物模型,不仅为该病的病因学机制提供了有力的证据,而且对精神药物作用机理的探讨,以及新药开发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9.
精神分裂症是一种由环境和遗传等多种因素共同作用引发的重性精神疾病,人群总患病率约1%。虽然很多专家学者对其进行了大量的研究,但至今病因仍然不清,缺乏根本治疗的方法,在诊断上仍主要依据精神检查的结果和鉴别诊断,  相似文献   

10.
精神残疾指各类精神障碍持续一年以上未痊愈,存在认知、情感和行为障碍,影响日常生活和社会参与的状态[1]。精神分裂症是引发精神残疾的主要原因,83%的精神分裂症患者最终会出现精神残疾[2]。有研究证实,精神分裂症患者在前驱期已经表现出明显的社会功能缺陷,缺陷程度随着病程进展不断加重,最终出现严重的精神残疾[3]。患者不同程度的精神残疾和治疗费用给家庭和社会带来沉重的心理和经济负担。因此,积极探索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精神残疾的影响因素已成为研究热点。现就目前国内外精神分裂症精神残疾影响因素的研究进行归纳总结,将影响因素加以提炼,分为保护性和危险性因素,以期为强化保护性因素、降低危险性因素,改善患者的社会功能,延缓精神残疾提供新的视角。  相似文献   

11.
精神分裂症(Schizophrenia)是一种病因不明的重性精神疾病,神经发育障碍假说是目前重要的病理机制假说。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rain Derived Neurotrophic Factor ,BDNF)作为神经营养素家族的重要成员,广泛表达于大脑及其他组织,通过对神经元的生长、分化进行调节从而影响神经发育。研究显示,包括精神分裂症和情感障碍在内的精神疾病均存在中枢和外周组织BDN F基因表达的改变。近年的研究发现,表观遗传调控对BDN F基因的表达具有重要作用,这些研究为精神疾病的发病机制提供了新的方向,同时为药物治疗提供了新的作用靶点。现对BDN F基因的表观遗传调控与精神分裂症的相关研究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2.
精神分裂症分为阳性症状和阴性症状,目前多数药物对于阳性症状的治疗疗效明显好于阴性症状的疗效.临床上,阴性症状主要是指正常的心理功能的消失或下降,如意志力减弱,内向孤僻,言语思维贫乏,冷漠,是最难消除的精神分裂症症状,甚至某些药物治疗可加重阴性症状.目前研究已发现多个神经递质可能参与了精神分裂症阴性症状的发病过程,如多巴胺(DA)受体、去甲肾上腺素、5-羟色胺(5-HT)受体等,同时还有很多非神经递质类因素与阴性症状有关.现将精神分裂症阴性症状的可能发病机制和治疗进展逐一阐述.  相似文献   

13.
精神分裂症是一种常见而严重的精神疾病之一,其患病率约为1%,无文化、地区差异[1].精神残疾是指各类精神障碍(尤指精神分裂症)患者予抗精神病药物(如氯氮平)持续治疗一年无效,以致对其日常生活和社会功能造成严重影响的状态[2].第二次残疾人抽样调查结果显示,精神残疾率高达45.0%,且近半数(48.4%)的精神残疾由精神分裂症所致[3].精神残疾不仅严重危害个人健康及社会安定,而且加重了社会医疗负担[1,4].故本文对近几年国内外学者对精神分裂症患者精神残疾的影响因素(包括药物治疗、人口社会因素、疾病特征和精神症状等)和干预措施等研究现况进行总结,旨在深入研究精神分裂症患者精神残疾的影响因素,并为干预措施提供依据,以便进一步改善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社会功能,提高其生活质量,促进其早日回归社会.  相似文献   

14.
精神分裂症是一种病因不明、预后欠佳的复杂重性精神疾病,目前诊断精神分裂症主要依据临床症状,电生理及影像学特征不能作为诊断依据,但大量研究结果提示,精神分裂症患者脑结构和功能异常是发病的病理生理基础。随着脑成像技术的发展,特别是当前功能神经影像学已成为精神分裂症研究的热点之一,多种设备联合检测技术的运用,使精神疾病的研究将进入了多学科和多模态的发展阶段[1]。功能神经影像学主要包括脑电图(EEG )/脑电地形图(BEAM )及诱发电位、多导睡眠图(PSG)、脑电超慢涨落图(EFG )、脑磁图(M EG )及磁源性成像(MSI)、功能磁共振成像(fMRI)、正电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显像(PE T )和单光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成像(SPECT ),均从不同角度研究大脑的功能[2]。fMRI、PET及SPECT 检测均依赖局部脑血流,是神经元活动的间接反应,受时间分辨率不高等因素的限制。EEG/BEAM 、诱发电位、PSG、EFG、M EG 及MSI均属于神经电生理检测方法。EEG/BEAM 具有可长时间连续监测和成本低廉等优势,在精神分裂症的研究中具有重要价值;PSG 能够准确检测精神分裂症患者睡眠障碍的严重程度;EFG 是一种用于精神科的新技术,具有广阔前景;M EG的时间、空间分辨率高,干扰少,具有无法比拟的优势[2-3]。目前,精神分裂症神经电生理的相关研究较少,现对此复习文献并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15.
认知功能障碍是精神分裂症患者的核心症状之一,与患者的预后和社会功能关系密切,使用抗精神病药物改善精神分裂症患者的认知损害效果尚不理想.重复经颅磁刺激(rTMS)作为一种将脉冲磁场作用于大脑皮质并产生感应电流,进而影响脑内神经电活动和基础代谢的电生理技术,目前已被用于精神分裂症患者的临床治疗中.本文综述了rTMS改善认知功能的可能机制,对rTMS治疗精神分裂症患者认知功能障碍的研究进展以及安全性等进行阐述.  相似文献   

16.
精神分裂症是一种常见的病因尚未完全阐明的精神病,常有特殊的思维、知觉、情感和行为等多方面的障碍和精神活动与环境的不协调。多起病于青壮年,而临床上起病年龄为40岁以上的精神分裂症患者并不少见。Bleuler于1943年首次提出“晚发性精神分裂症”(Late—onset Schizophrenia),指出发病年龄在40岁以后的为晚发性精神分裂症。  相似文献   

17.
Several lines of evidence have suggested that the dysregulation of immune system is involved in the pathogenesis of schizophrenia. Microglia are the resident macrophage of the brain and the major player in innate immunity in the brain. We hypothesized that microglia activation may be closely associated with the neuropathology of schizophrenia. Neonatal intrahippocampal injection of lipopolysaccharide (LPS), an activator of microglia, was performed in rats at postnatal day 7 (PD7), and they were separately treated with saline or minocycline for consecutive 3 days. Behavioral changes (locomotor activity, social interaction and prepulse inhibition) were examined in adulthood, and the number of microglia was assessed using immunohistochemistry at PD9, PD21 and PD67. The adult rats in LPS-injected group showed obvious behavioral alterations (deficits in social behavior and prepulse inhibition) and a persistently dramatic increase of number of activated microglial cells in the hippocampus, cerebral cortex and thalamus compared to those in saline-injected group. Interestingly, pretreatment with minocycline could significantly rescue the behavioral deficits and prevent microglia activation. Our results suggest that neonatal intrahippocampal LPS injection may serve as a potential schizophrenia animal model, and inhibition of microglia activation may be a potential treatment strategy for schizophrenia.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