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目的:探讨糖尿病肾病(DN)患者中医证型与甲状腺激素水平的相关性。方法:收集2011年1月至2013年12月山东省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肾病内科收治的DN患者164例,根据中医辨证分为本证5型:阴虚燥热型18例、肝肾阴虚型24例、气阴两虚型55例、脾肾气虚(或阳虚)型32例、阴阳两虚型35例;标证3型:湿浊证41例、血瘀证51例、痰瘀证33例;另选同期单纯糖尿病患者21例作为对照组。比较分析DN本证、标证及对照组患者间的甲状腺激素水平。结果:本证中阴虚燥热型T3、FT3、T4、FT4均明显高于对照组,TSH低于对照组(P0.05);肝肾阴虚型、气阴两虚型、脾肾气虚(阳虚)型、阴阳两虚型T3、FT3、T4、FT4明显低于对照组,TSH高于对照组(P0.05);不同证型T3、FT3、T4、FT4水平依次为阴阳两虚型脾肾气虚(阳虚)型气阴两虚型肝肾阴虚型(P0.05)。湿浊证、血瘀证、痰瘀证T3、FT3、T4、FT4均低于对照组(P0.05),TSH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甲状腺激素水平与DN的中医证型密切关系,可作为反映DN进展和转归的客观指标。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肿瘤失眠患者的中医辨证规律.方法:选取恶性肿瘤伴失眠症状的患者50例,观察其睡眠情况、临床症状、生活质量评分(KPS评分)、舌脉等情况,分析患者的中医证型和证素特点.结果:50例患者辨证分型有6种证型,分别为肝气郁结证、肝郁化火证、痰热扰心证、心气亏虚证、心阴不足证、心阳不足证.其中以心气亏虚证占比最多.病位...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血清甲状腺激素水平与原发性高血压中医证型的相关性。方法将170例原发性高血压(EH)患者按中医辨证分为阴虚阳亢型(63例)、肝火亢盛型(21例)、痰浊壅盛型(75例)和阴阳两虚型(11例),另选择同期健康体检者30例作为对照组,检测各组血清甲状腺激素T3、T4、TSH、FT3、FT4水平。结果EH组T3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阴阳两虚组T3水平显著低于其他3个证型组;肝火亢盛组FT3值和痰浊壅盛组TSH值在性别间具有显著性差异;阴虚阳亢组60岁以上患者的T3、T4、TSH和FT3水平明显降低。结论EH患者T3浓度值明显降低,与EH严重程度密切相关,对EH辨证分型具有指导意义;甲状腺激素对于不同性别的同一证型EH患者可能存在不同的身体功能调节机制;甲状腺激素在不同中医证型的EH中随年龄呈现不同的发展变化规律。 相似文献
4.
甲状腺激素水平与原发性高血压及其中医证型的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血清甲状腺激素水平与原发性高血压中医证型的相关性。方法将170例原发性高血压(EH)患者按中医辨证分为阴虚阳亢型(63例)、肝火亢盛型(21例)、痰浊壅盛型(75例)和阴阳两虚型(11例),另选择同期健康体检者30例作为对照组,检测各组血清甲状腺激素T3、T4、TSH、FT3、FT4水平。结果EH组T3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阴阳两虚组T3水平显著低于其他3个证型组;肝火亢盛组FT3值和痰浊壅盛组TSH值在性别间具有显著性差异;阴虚阳亢组60岁以上患者的T3、T4、TSH和FT3水平明显降低。结论EH患者T3浓度值明显降低,与EH严重程度密切相关,对EH辨证分型具有指导意义;甲状腺激素对于不同性别的同一证型EH患者可能存在不同的身体功能调节机制;甲状腺激素在不同中医证型的EH中随年龄呈现不同的发展变化规律。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急性脑梗死(ACI)血清甲状腺激素水平与中医证型之间的关系。方法将120例ACI患者辨证分型为5个证型组,测定血清甲状隙激素水平,并与50例健康体捡者相应指标比较。结果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T3、FT3水平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气虚血瘀型及风痰瘀阻型、阴虚风动型患者血清T3水平低于肝阳上亢型、痰热腑实型,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P〈0.05);肝阳上亢型、痰热腑实型与健康对照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以“瘀”、“虚”、“痰”为主证型的ACI患者血清T3、FT3水平较低.甲状腺水平的高低可作为临床急性脑梗死中医辨证分型的一个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老年失眠患者血清脂肪因子胃生长素(Ghrelin)、肥胖抑制素(Obestatin)水平与中医证型的关系.方法 选取2018年1月—2019年5月收治的186例老年失眠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选取同期体检健康者160例作为对照组,观察老年失眠患者中医证型分布情况,2组受试者及不同中医证型患者血清Ghrelin、Ob... 相似文献
7.
本文报告107例恶性肿瘤患者血清甲状腺功能指标与中医证型虚实的关系。肿瘤患者与健康人组游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游离甲状腺素均有显著差异;肿瘤患者各证型与健康人组反T3,FT3/rT3均有显著性差异。血清FT3,rT3,FT3/rT3异常程度和病情发展及恶化有一定关系,随正消邪长rT3升高,FT3降低,FT3,rT3,FT3/rT3是恶性肿瘤正气盛衰一项值得重视的客观指标。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缺血性心肌病心衰患者中医证型与甲状腺激素变化的关系。方法设立正常对照组,采用放射免疫法测定血浆三碘甲状腺原氨酸(T3)、甲状腺素(T4)及促甲状腺激素(TSH)的浓度,对缺血性心肌病心衰患者进行中医辨证客观化的研究。结果缺血性心肌病心衰患者各证型组T3水平下降程度按气虚血瘀证、阴虚血瘀、气虚血兼瘀水停证、阳虚血瘀证、阳脱水肿血瘀证的顺序递减(P〈0.05)。结论 T3、T4下降水平与中医证型存在一定的演变规律,可作为中医辨证分型及反映病情轻重的客观指标。 相似文献
9.
913例失眠患者中医证型分布规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研究失眠中医证型的分布规律和相关影响因素。方法:拟定《失眠中医证型调查表》,通过对北京,广州、杭州、温州共4地7个中心失眠患者进行问卷调查,利用频数描述、非参数检验和单因素方差分析等多种统计方法,探讨失眠患者中医证型的分布规律。结果:通过对913例失眠患者调查数据分析结果表明,失眠患者的中医证型按多到少依次是阴虚火旺、心脾两虚、肝郁化火、痰热内扰、心胆气虚和其他证型,其中前两型占59.58%;失眠患者总体女性多于男性,差异有显著的统计学意义(P<0.01);阴虚火旺型失眠患者的PSQI评分高于心脾两虚型失眠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肝郁化火和阴虚火旺两型失眠患者的PSQI评分高于心胆气虚型失眠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实证失眠患者的PSQI评分低于虚证失眠患者,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失眠患者的证型以阴虚火旺和心脾两虚为主,实证和虚证的PSQI评分无差别。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分析失眠患者体质与证型的相关性,为失眠的辨体一辨病一辨证提供依据。方法对符合失眠诊断标准的149例失眠患者采用王琦九种体质分类法进行体质的分布研究,按照证素辨证方法确定失眠患者的证型.进而研究体质与证型的相关性。结果149例失眠患者中,中医体质具有差异性,以气郁质、气虚质、阳虚质为主.其次为湿热质、阴虚质:中医证型以气虚、阴虚、痰湿、血虚为主;中医体质与证型具有相关性。结论失眠患者的体质与证型有差异,中医体质与证型具有相关性。因此“辨质论治”与“辨证论治”相结合,通过调理体质这个根本,将为失眠的治疗提高疗效.、 相似文献
11.
张丽 《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2012,(11):11-13
目的研究排卵障碍性不孕症患者不同中医证型与西药促排卵治疗效果的相关性,并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对临床确诊为排卵障碍性不孕症患者80例进行中医辨证分型,所有患者予以克罗米芬促排卵治疗,连续5 d,并对治疗后的排卵及妊娠结局进行分析比较。结果各证型组患者治疗后排卵率及妊娠率从高到低依次为:肾阳亏虚型(85.00%,20.00%)、肾阴亏虚型(78.57%,14.29%)、痰湿内阻型(75.00%,12.50%)、肝气郁滞型(50.00%,11.11%)和瘀滞胞宫型(75.00%,8.33%),其中排卵率肾阳亏虚型、肾阴亏虚型优于痰湿内阻型、瘀滞胞宫型以及肝气郁滞型(P〈0.05)。结论排卵障碍性不孕症中医各个证型的排卵率及妊娠率不同,提示各个证型患者生殖内分泌或代谢异常程度有所差异,对西药促排卵的效果也有所差异。 相似文献
12.
目的 研究多囊卵巢综合征(polycystic ovary syndrome, PCOS)患者不同中医证型与药物促排卵效果的相关性,探讨其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冠心病患者血清磷脂转运蛋白(phospholipid transfer protein, PLTP)、胆固醇酯转运蛋白(cholesteryl ester transfer protein, CETP)水平与中医病证的相关性,为冠心病证候客观化和开发临床治疗药物探索新的途径。 相似文献
14.
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性激素和胰岛素水平与中医证型的相关性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目的探讨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患者性激素和胰岛素水平与中医证型的相关性及临床意义。方法120例患者辨证分为肾阴虚型30例、肾阳虚型30例、脾阳虚型30例、肝郁化热型30例,测定各型患者血清睾酮(T)、促卵泡生成素(FSH)、促黄体生成素(LH)、泌乳素(PRL)、雌二醇(E2)、胰岛素(INS)水平。结果(1)T水平:肾阴虚型患者高于其他3型组(P〈0.01),其他3证型两两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2)血清LH水平和LH/FSH比值:肾阳虚型高于其他3型组(P〈0.05),其他3证型两两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3)PRL水平:肝郁化热型高于其他3型组(P〈0.01),其他3证型两两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4)INS水平:脾阳虚型高于其他3型组(P〈0.01),其他3证型两两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T水平增高与PCOS肾阴虚证相关;血清LH水平、LH/FSH比值增高与PCOS肾阳虚证相关;PRL水平增高与PCOS肝郁化热证相关;INS水平增高与PCOS脾阳虚证相关。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高血压患者中医证素与体质的相关性。方法:对纳入的944例高血压患者进行调查,收集四诊资料,进行证素判断与中医体质判定,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方法研究体质与证素的相关性。结果:病性证素分布依次为:阳虚(28.4%)、内火(20.8%)、阴虚(17.9%)、阳亢(8.3%)、气虚(7.8%)、痰浊(6.4%)、血虚(4.4%)、血瘀(3.6%)、肝风(1.5%)、气滞(1.0%),虚性证素以阳虚、内火和阴虚证素为主,实性证素以痰浊、血瘀为主;偏颇体质由高至低顺序为:痰湿质(30.6%)阴虚质(28.0%)阳虚质(18.8%)湿热质(12.3%)气虚质(4.7%)瘀血质(3.9%)气郁质(1.2%);以痰湿质、阴虚质、阳虚质、湿热质为最常见的4种偏颇体质;高血压患者中医证素与体质差异经检验有显著统计学意义(χ2=425.88,P0.01)。回归分析提示阴虚质与阳亢、阳虚质与阳虚回归系数为正,说明阴虚质患者对阳亢证素呈正相关,阳虚质患者对阳虚证素呈正相关;气虚质与内火、血瘀、阴虚、阳虚回归系数为负,表明气虚质对这些证素负相关。结论:阳虚、内火和阴虚证素为高血压患者主要证素;痰湿质、阴虚质、阳虚质、湿热质为最常见的4种偏颇体质,高血压患者证素与体质有一定相关性。 相似文献
16.
激素和中药合用治疗肾病综合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激素在肾脏病的治疗中广泛应用以来,其疗效得到了临床医家的认可。对于原发性肾病综合征,尤其是轻微病变型的患者,激素常为首选药物。但是,激素治疗过程中的副反应也是非常明显的,如柯兴氏征等。另外,在激素减量中出现的病情“反跳”,以及激素停用后如何防止病情不再反复等,在临床上也是非常棘手的问题。笔者经长时间的探索,体会到在激素治疗的同时,正确、合理地加用中药,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解决这些问题,从而提高激素治疗肾病的疗效。以下分三种情况,谈这方面的体会。第一种情况,在激素使用过程中,通过辨证应用中药,来提高疗效、减轻激素的… 相似文献
17.
中西医结合削减甲状腺激素用量改善甲状腺功能临床观察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甲状腺功能减退症的临床疗效及削减甲状腺激素用量、改善甲状腺功能情况。方法将甲状腺功能减低症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2例)和对照组(30例)。两组均予以甲状腺激素治疗;治疗组在保证疗效的前提下,最大限度地渐减甲状腺激素用量,同时加用温阳益气、化瘀利湿汤药,并比较两组患者主要临床症状改善情况、甲状腺功能变化情况及激素不良反应增减情况。结果两组间总有效率无明显差异,但显效率差异明显;与对照组相比,治疗组症状改善明显且快,增高的促甲状腺激素(TSH)下降幅度及降低的T3、T4提高幅度既大又快,激素的不良反应消除。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甲状腺功能减低症,可尽快改善症状,促进甲状腺功能恢复,在削减激素用量的情况下仍能获得满意疗效。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究膝骨关节炎中医证候与生物标志物的相关性,为膝骨关节炎的证候提供新内容。方法:2012年5月-2013年12月收集膝骨关节炎病例120例:男57例,女63例;分为肝肾不足、筋脉瘀滞证,脾肾两虚、湿注骨节证,肝肾亏虚、痰瘀交阻证。整理临床特征资料,采用ELISA法用酶标仪测定I型和Ⅱ型胶原抗原表位C1,2C(C1,2C)、Ⅱ型胶原抗原表位C2C(C2C)、Ⅱ型前胶原C末端肽(PIICP)、硫酸软骨素846(CS846)、软骨寡聚基质蛋白(COMP)、血清透明质酸(HA),整理KOA中医症候的生物标志物和临床症状特征,研究KOA中医症候与生物标志物的相关性。结果:BMI、WOMAC评分、关节活动度等指标肝肾亏虚、痰瘀交阻证和脾肾两虚、湿注骨节证明显高于肝肾不足、筋脉瘀滞证(P〈0.05),并且CS846和HA在明显高于肝肾不足、筋脉瘀滞证。结论:血清蛋白多糖在肝肾亏虚、痰瘀交阻证和脾肾两虚、湿注骨节证明显高于肝肾不足、筋脉瘀滞证,关节活动度和生活质量低于肝肾不足、筋脉瘀滞证。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大肠癌中医证型与核苷酸切除修复交叉互补基因1(excision repair cross-complementing 1,ERCC1)C8092A和C19007T两个位点基因多态性的关系。方法 99例大肠癌患者经中医辨证分为湿热蕴结、气滞血瘀、脾肾阳虚及肝肾阴虚4个证型。应用PCR扩增和直接测序法检测患者外周静脉血ERCC1C8092A和C19007T两个位点基因型及等位基因在大肠癌各证型的分布情况,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ERCC1C8092A基因型及等位基因频率在各证型间的分布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ERCC1C19007T基因型及等位基因频率在各证型间的分布频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湿热蕴结型与气滞血瘀型、脾肾阳虚型与肝肾阴虚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湿热蕴结型与脾肾阳虚型、肝肾阴虚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气滞血瘀型与脾肾阳虚型、肝肾阴虚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ERCC1C19007T基因多态性可能与大肠癌中医证型有关,需要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20.
为探讨中西结合方法治疗难治性肾病综合征的临床疗效,将58例难治性肾病患者随机分为常规激素治疗对照组(27例)和激素加中药辨证论治治疗组(31例)进行治疗,两组疗程均为12个月。结果: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提示中西医结合的治疗方法,可以作为难治性肾病的有效治疗手段。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