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本研究应用四甲基罗达明 (TMR)逆行追踪结合 P物质受体 (SPR)免疫荧光组织化学染色技术 ,观察了大鼠腰骶髓后连合核 (DCN)和中间带外侧核 (IML)内的 SPR阳性神经元向外侧臂旁核 (L PB)的投射。将 TMR注入一侧 L PB后 ,可在腰骶(L6 ~ S2 )节段观察到大量红色的 TMR逆标神经元 ,这些 TMR逆标神经元主要集中于 DCN和 IML内 ,多为中型 (直径 2 0~ 5μm)梭形、三角形或多极形 ;SPR阳性神经元也主要分布于 DCN和 IML内 ,并以 IML 居多 ;部分 TMR逆标神经元同时呈 SPR阳性。上述结果提示腰骶髓 DCN及 IML内的 SPR阳性神经元可能接受由 SP介导的盆腔内脏伤害性信息并将之向 LPB传递。  相似文献   

2.
本实验采用 BDA顺行追踪法研究了大鼠腰髓脊髓小脑束向小脑中央核的投射。结果发现 :(1)大鼠腰髓脊髓小脑束神经元 (Clarke氏柱、第 层神经元和脊髓边缘细胞 )可向两侧小脑中央核投射 ,并以注射部位同侧的投射为主 ;(2 )大鼠腰髓脊髓小脑束向小脑中央核的投射主要分布于内侧核及间位核 ,并存在一定的体部定位关系。同时 ,首次发现有向外侧核的投射  相似文献   

3.
本研究运用荧光金(FG)逆行束路追踪与5-HT1A受体免疫荧光组织化学染色技术相结合,观察了大鼠腰骶髓后连合核(DCN)和中间带外侧核(IML)内感受盆腔内脏伤害性信息并向外侧臂旁核(LPB)发出投射的神经元呈5-HT1A受体免疫反应阳性。将FG注入一侧LPB后,可在腰骶节段(L6-S2)观察到大量的FG逆标神经元,这些FG逆标神经元主要集中于DCN和IML内,以同侧为主;5%福尔马林注入大鼠结肠后,Fos蛋白阳性神经元主要分布于腰骶髓DCN和IML,以同侧为主,在同侧脊髓背角I层、II层和深层也有少量的分布。另外,在腰骶髓DCN和IML内,还可观察到大量5-HT1A受体阳性的神经元胞体、纤维和终末,同时有部分Fos蛋白阳性的FG逆标神经元呈5-HT1A受体阳性。上述结果提示,大鼠腰骶髓DCN和IML内的5-HT能终末可能对盆腔内脏伤害性信息的传递发挥调控作用。  相似文献   

4.
李莉  高秀来 《解剖学研究》2003,25(1):10-12,T002
目的 研究大鼠前庭神经核群向脊髓的投射纤维特征。方法 在 7例SD大鼠采用结合生物素的葡聚糖胺(BDA)逆行法观察大鼠前庭核群向脊髓的投射。结果 除前庭神经上核 (SVN)外的其余各前庭核均有向大鼠腰髓的投射 ,单侧注射的实验动物中 ,前庭神经内侧核 (MVN)、外侧核 (LVN)和降核 (DVN)的标记神经元可见于双侧 ,其中MVN和LVN的标记神经元以注射同侧占优势 ,而DVN标记神经元两侧数量基本一致。结论 大鼠前庭脊髓尾侧束发出纤维投向脊髓腰段  相似文献   

5.
6.
将菜豆白细胞凝集素(PHA-L)分别注入下颈髓、胸髓、腰髓和骶髓等不同脊髓节段,顺行追踪脊髓向中央颈核和外侧颈核的投射。观察结果表明,脊髓不同节段注入PHA-L,在中央颈核和外侧颈核均可见到标记末梢;比较各节段脊髓的投射分布,未能发现明显的定位关系。一侧脊髓灰质注入,在两侧中央颈核均观察到标记末梢,但主要见于同侧;外侧颈核的标记末梢仅见于同侧。结果提示,各节段脊髓均发出纤维投射到同侧中央颈核和外侧颈核。  相似文献   

7.
用HRP与荧光金(FG)结合的示踪法,观察了大鼠腰骶髓“内脏面”副交感节前神经元和上行投射神经元的定位分布。发现FG注入一侧臂旁外侧核或Barrington核后,逆行标记的金色荧光细胞出现于双侧L_5~S_2的“内脏面”,细胞密集于后连合核和中间带外侧核(IML),此外,还出现于双侧的I层及外侧脊髓核(LSN)。HRP注射于一侧盆神经后,逆标细胞出现于术侧的L_6和S的IML,偶见于中介核(IC)。在IML内,HRP标记的副交感节前神经元位于其腹侧份,而FG标记的上行投射神经元主要位于背侧和背内侧部,亦可见少数FG标记细胞混杂在HRP标记细胞之间。本研究结合已有的研究对IML的命名、组成和功能以及LSN的组成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8.
用菜豆白细胞凝集素(PHA-L)顺行追踪大鼠外侧楔核向小脑的投射。将PHA-L溶液电泳导入大鼠的外侧楔核后,用ABC免疫组织化学法可以清楚地显示出被标记神经细胞、纤维及终末的形态。结果表明,大鼠外侧楔核的投射纤维经同侧绳状体进入小脑。终末区主要包括小脑前、后叶的双侧蚓部、同侧前叶的半球部、同侧Ⅷ小叶的旁蚓部、Ⅸa小叶及同侧旁正中小叶的内侧部。Ⅳ-Ⅴ小叶上终末密度最高,并形成三条平行于正中矢状平面的终末带。在同侧脚Ⅰ及Ⅸb小叶上发现少量终末。结果还提示,外侧楔核无纤维终末至小脑中央核。  相似文献   

9.
将菜豆白细胞凝集素(PHA-L)分别注入下颈髓,胸髓,腰髓和骶髓等不同脊髓节段,顺行追踪脊髓向中央颈核和外侧颈核的投射。观察结果表明,脊髓不同节段注入PHA-L,在中央颈核和外侧颈核均可见到标记末梢,比较各节段脊髓的投射分布,未能发现明显的定位关系。一侧脊髓灰质注入,在两侧中央颈核均观察到标记末梢,但主要见于同侧;外侧颈核的标记末梢仅见于同侧。结果提示,各节段脊髓均发出纤维投射到同侧中央颈核和外侧  相似文献   

10.
11.
应用免疫电镜包埋前染色技术对降钙素基因相关肽、甘丙肽免疫反应在大鼠臂旁外侧核分布的超微结构特征进行了研究。在臂旁外侧核腹外侧区中,常见降钙素基因相关肽阳性轴突终末与阴性树突及树突棘形成轴-树或轴-棘突触,大多为非对称型,少数为对称型;也可见阳性树突或阳性胞体与阴性轴突终末形成的轴-树或轴-体突触。阳性轴突终末含清亮小泡和致密核心小泡。臂旁外侧孩腹外侧部中甘丙肽阳性结构大多为阳性轴突终末,部分为阳性树突及阳性胞体。阳性树突常呈丛状分布于血管附近,阳性轴突常与阴性树突,阳性树突常与阴性轴突形成轴-树突触,大多为非对称型。臂旁外侧核腹外侧亚核的甘丙肽阳性结构分布基本与前者相似,但轴-树突触大多为对称型,而且一些阳性轴突与血管基膜紧贴。  相似文献   

12.
本研究应用荧光金(FG)逆行追踪结合神经降压素(NT)免疫荧光组织化学染色的双标记技术,观察了大鼠脊髓背角向丘脑(TH)和外侧臂旁核(LPb)的NT能投射。将FG注入一侧TH或LPb后,FG逆标神经元主要见于脊髓背角的I层;NT阳性神经元主要分布于脊髓背角的I层、II层外侧部及II层内侧部与III层交界处;脊髓背角I层内可观察到FG逆标记并呈NT阳性的双标记神经元。上述结果表明脊髓背角I层的NT阳性神经元向TH和LPb投射,提示脊髓背角I层内的NT阳性神经元可能向TH和LPb传递伤害性信息。  相似文献   

13.
应用HRP、PHA-L顺行标记技术对大鼠终纹床核向结合臂旁核的投射进行了研究。在尾侧结合臂旁核,投射终支分布于臂旁外侧核的腹外侧亚核及臂旁内侧核,在腹外侧亚核与臂旁内侧核之间的结合臂中也可见标记纤维;在中吻部结合臂旁核标记终支分布于臂旁外侧核的外外侧亚核、背外侧亚核、中央外侧亚核、腹外侧亚核及内外侧亚核;在结合臂背内侧端背侧可见许多标记终支分布;在臂旁内侧核亦见标记终支。  相似文献   

14.
用Nissl法显示大鼠臂旁核的细胞构筑,应用辣根过氧化物酶(HRP)追踪法探讨了臂旁核各亚核与岛皮质的传入神经联系。将HRP注入岛皮质嘴侧部的少颗粒区,在臂旁外侧核的腹侧区和臂旁内侧核的中央区(腰区)见到中等量标记细胞,标记纤维少见,其它亚核的标记细胞少见。将HRP注入岛皮质尾侧部的颗粒区,在臂旁外侧核中央区的外侧部和对侧臂分内侧核的外区见到少量标记细胞。将HRP注入岛皮质中部,在臂旁核出现的标记细胞分布较广,多位于腰区、臂旁外侧核中央区和双侧臂旁内侧核外区,而在臂分外侧核的外区,仅有少数几个标记细胞;在臂旁核还见到少量标记纤维。上述各区标记细胞形态相似,以圆形和卵圆形为主,直径约15μm。实验证明臂旁核向岛皮质有直接投射,发展了前人的研究,为系统的内脏传入通路的建立提供新的形态学资料。  相似文献   

15.
本实验用HRP顺行传递法研究了家兔脊髓向外侧网状核的纤维投射,结果是: 1.颈、胸和腰髓都有少数的神经元发出纤维投射于双侧的三叉神经下亚核。 2.颈、胸和腰髓至外侧网状核的投射都是双侧性的,但颈髓以同测投射为主,腰髓以对侧投射为主,胸髓至双侧的投射无明显差别。 3.脊髓神经元主要投射于外侧网状核的尾侧半,有体部定位关系。颈髓投射于大细胞亚核的外侧3/5及相邻的部分小细胞亚核;胸髓投射于大细胞亚核的内侧3/5及相邻接的部分小细胞亚核;腰髓投射于小细胞亚核及相邻接的一部分大细胞亚核,相互间有部分重叠。  相似文献   

16.
大鼠臂旁核向丘脑腹后内侧核的投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陶发胜  高蓉  李云庆 《解剖学报》1999,30(4):306-309,I005
目的 观察参与内脏感觉信息传递的臂旁核是否向与躯体感觉信息传递有密切关系的丘脑腹后内侧核(VPM)投射。 方法 四甲基罗达明(TMR)或辣根过氧化物酶(HRP)逆行追踪和生物素葡聚糖胺(BDA)顺行追踪技术。 结果 将TMR或HRP注入一侧VPM 后,TMR或HRP逆标神经元主要位于同侧臂旁外侧核、KF核和臂旁内侧核;对侧臂旁外侧核和臂旁内侧核内仅见少量TMR或HRP逆标神经元。将BDA注入一侧臂旁核后,BDA顺标纤维和终末主要见于双侧VPM、丘脑腹后外侧核、丘脑胶状质核和丘脑后核,注射区同侧的BDA顺标纤维和终末明显多于对侧。 结论 臂旁核不仅与内脏感觉信息的传递有关,而且与躯体感觉信息的传递可能也有密切关系,并可能在躯体伤害性信息的调控中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7.
用HRP逆行束路追踪法结合免疫细胞化学双标记技术,研究了大鼠颈、胸、腰、骶各段脊髓神经肽Y(NPY)、神经降压肽(NT)免疫反应神经元向结合臂旁核的投射。HRP逆行标记细胞分布于两侧脊髓灰质第Ⅰ、Ⅱ、Ⅳ、Ⅴ、Ⅶ层、中央管背侧灰质连合及外侧颈核、外侧脊髓核中,以对侧为主。NPY免疫反应阳性神经元分布于两侧后角第Ⅰ层、第Ⅱ层浅部、外侧颈核、外侧脊髓核及骶髓后连合核中。NT免疫阳性神经元分布于两侧后角第Ⅰ层及第Ⅱ层中。在后角第Ⅰ层、外侧颈核和外侧脊髓核中,可观察到部分NPY-HRP双标记神经元;在后角第Ⅰ层可观察到部分NT-HRP双标记神经元。本研究结果提示,NPY和NT神经元可能参与脊髓-结合臂旁核的痛觉传递。  相似文献   

18.
本文用HRP逆行追踪法研究20例大白鼠丘脑下部至外侧隔核的投射关系。结果表明,乳头体上核:乳头体外侧核、丘脑下部背内侧核、丘脑下部腹内侧核、丘脑下部前区、丘脑下部外侧区投射至同侧外侧隔核;弓状核亦发少量纤维至同侧外侧隔核。  相似文献   

19.
为了探讨孤束核(NTS)内儿茶酚胺能神经元是否与面口部深层组织的伤害性信息有关并向臂旁核投射,本研究运用荧光金(FG))逆行追踪,福尔马林刺激咬肌和免疫荧光技术相结合的三重标记方法,在荧光显微镜下观察了大鼠NTS内酪氨酸羟化酶(TH)阳性并表达FOS蛋白的神经元向臂旁核的投射。将2%FG注入一侧臂旁外侧核后,向同侧咬肌内注射2%福尔马林溶液,并行TH和FOS免疫荧光组织化学染色,荧光显微镜下在同侧NTS内的连合、内侧、中间内侧和腹侧亚核中可见重叠分布的FG、FOS、TH单标神经元以及FG/TH、FOS/TH、FOS/FG双标和FG/FOS/TH三标神经元。FG/TH和FOS/TH双标神经元分别占同侧NTS内TH阳性神经元总数的28.6%和34.8%;FOS/FG双标神经元占同侧FG逆标神经元总数的26.4%;FG/FOS/TH三标神经元分别占同侧TH阳性神经元和FG逆标神经元总数的23.7%和8.4%。本结果提示大鼠NTS中的部分儿茶酚胺能神经元接受面口部深层组织的伤害性信息并向臂旁外侧核传递。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