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归经的概念,虽遍见于历代本草著作,但尚无统一的确切定义,而且众医家对其概念理解各持己见。现代学者对其理解亦有所差异。如凌一揆在《中药学》中指出:“归经就是药物对机体某部分的选择性作用。”郭兰忠㈦认为:“归经,是指某种药物对机体某些脏腑经络的选择性作用,即主要对某经(脏腑及其经络)或数经发生明显作用,而对其它经作用较小或没有作用。”高晓山指出,归经应包含着趋向和归属两个涵义。归经的“归”,主要指药物作用所及或药物效应的定向、定位:归经的“经”则不是单纯的经络、经脉之意,而是以经络、脏腑等脏象学说为基础形成的,带有药性理论特色的方向,是空间和功能的综合。其共同之处在于均指出了中药的归经具有选择性和特异性。  相似文献   

2.
中药归经理论研究现状和展望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通过归纳中药归经理论研究及实验研究的各种方法,分析其优越性和局限性,总结出中药归经在理论研究方面既要整理古代文献,还应整理归经实验及临床研究方面的现代文献;实验研究应该利用高科技手段,从系统的药效学研究入手,进行深入、系统的研究,形成现代中药归经理论。  相似文献   

3.
<正>中药药理作用于受体的研究是中西结合的产物,中医本无受体的说法,也就没有什么受体理论,受体是西医药理学的概念之一。受体是指生物体内与配体相结合的大分子化合物的结合位点。这些大分子  相似文献   

4.
中药归经理论是中药药性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从“归经”的概念、来源、理论基础、意义以及现代对归经理论的新认识对中药归经理论进行了初步探析,旨在阐明归经理论的含义,并介绍相关的新认识,为其进一步研究抛砖引玉.  相似文献   

5.
《首都医药》2005,12(13):39-41
中药理论认为,每种药物都有自己的药性,这里所说的“药性”是指与疗效有关的药物的性质与性能的统称,它包括四气(寒、热、温、凉)、五味(酸、苦、甘、辛、咸)、升降沉浮、性味归经等。中药治疗就是在阴阳五行理论的指导下,按照四气、五味、升降沉浮、性味归经等药物的特性,发挥其治疗作用,这也是中药与西药的最大区别。现代中药药理研究应从这个方面来着手,按照中药本身的自然规律去研究,而不是研究药物的有效成分,以及有效成分单体的提取,这种研究并不能涵概中药的全部功能。现在中药研究所面临的困惑和问题恰恰是探索中药现代研究的新途径,避免按现代西药开发的模式研究开发中药,以西药的研究开发模式研究开发中药违背了中医药辨证的理论。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讨中药归肝经治疗肝脏疾病的治疗效果。方法:随机抽取2013年5月~2015年11月的肝脏疾病患者共计72例,将所有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分别是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患者均为36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模式,观察组实施中药归肝经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与总胆红素(TBiL)治疗前后的变化水平、治疗效果、不良反应发生情况以及患者的满意度。结果:两组患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与总胆红素(TBiL)治疗前无显著性(P0.05),治疗后观察组的ALT与TBiL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效果与满意度观察组好于对照组(P0.01);两组患者均为不存在不良反应现象。结论:中药归肝经治疗肝脏疾病的治疗效果显著,能够有效改善肝功能,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7.
对中药归经理论的认识与其现代研究的看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刘人树  李焕德 《中国药师》2006,9(3):268-270
中药归经理论是中医药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和中药药性理论的核心内容之一,对阐明中药的作用特点与指导中医用药具有重要作用。近50年来,许多学者尝试用现代理论、技术和方法进行研究,高晓山认为在开展现代研究前,归经的定义和内涵有待明确,具体药物的归经认识尚须取得共识;中医脏腑、经络的现代解剖、生理学诠释,药理学概念的中医药学解读尚待完成。首先必须准确理解其本质意义。再与中药的药效学研究相结合,才能提高对中药归经理论的认识。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讨中药归肝经治疗肝脏疾病的治疗效果。方法:随机抽取2015年1月~2016年12月的肝脏疾病患者共计115例,所有患者按照随机数字的方式分为观察组58例和对照组57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模式,观察组实施中药归肝经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与总胆红素(TBiL)治疗前后的变化水平、治疗效果、不良反应发生情况以及患者的满意度。结果:两组患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与总胆红素(TBiL)治疗前无显著性(P>0.05),治疗后观察组的ALT与TBiL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效果与满意度观察组好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均不存在不良反应现象。结论:中药归肝经治疗肝脏疾病的治疗效果显著,能够有效改善肝功能,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9.
中药药性理论新课程的构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药药性是中药性质与功能的高度概括,是中药理论的基础与核心。针对目前中药学教学中普遍存在着轻理论、重功效的现象,开设中药药性理论课程成为必要。本文就开设中药药性理论课程的背景、教学内容及意义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0.
刘毅  王允  唐坤 《现代医药卫生》2006,22(15):2362-2363
药性有寒热温凉之不同,称为四性㈦。四性最早在《神农本草经》中称为四气,此之“气”在古代做为哲学概念,非指一般意义上的“香臭之气”.而是对自然界的普遍规雒和特性进行的表述。后来“气”逐渐衍化为气味之义,至宋代寇宗爽为了避免与药物的香臭之气相混淆.主张将药物之四气改称为四性。他在《本草衍义》中提出:“凡称气者,即是香臭之气,其寒热温凉则是药之性,故不论称“四气”,还是称“四性”,含义皆同,都是指寒热温凉四种药性。四性中温热与寒凉属于两类不同的性质,从本质而言。  相似文献   

11.
乌梢蛇原名“乌蛇”,是一味常用而紧俏的舒筋活络药,始载于宋《开宝本草》。乌蛇生于商山,背有三棱,色黑如漆,性善不噬物。江东有黑梢蛇,亦此类也,能缠物至死。以后各家本草也多有记载。《本草图经》载“乌蛇其身乌而光,头圆尾尖,眼有赤光,至枯死,眼不陷如活着……。作伪者用它蛇熏黑,亦能乱真,但眼不光耳。”《本草衍义》记载“乌蛇脊高,世谓剑脊乌蛇”。  相似文献   

12.
苏桂云  刘颖 《首都医药》2010,17(17):37-37
秦皮为常用中药,始载于《神农本草经》,历代本草多有记载。《新修本草》称:此树似檀,叶细,皮有白点而不粗错。取皮水渍便碧色,书纸者皆青色者是。俗见味苦,名为苦树。亦用皮,疗眼有效。以叶似檀,故名石檀也。  相似文献   

13.
归经作为中药性能的组成部分,是临床遣药组方的依据之一.本文对<中国药典>中药材与饮片归经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几点思考意见.  相似文献   

14.
实力派的板蓝根 板蓝根,为十字花科植物秘蓝和爵床科植物板蓝的根。其味苦,性寒,是传统中药,历代本草均有记载,始载于《神农本草经》。据现代科学测定,板蓝根有良好的抗茵、抗病毒、抗炎及解毒作用,可治疗急性咽喉炎、  相似文献   

15.
骨碎补为较常用中药,《本草拾遗》云:岭南虔、吉亦有。《开宝本草》道:生江南。《图经本草》曰:今浙、淮、陕西、夔路州郡亦有之。《本草品汇精要》称:道地海州、舒州、戎州、秦州。一般分布浙江、福建、台湾、广东、广西、江西、湖北、四川、贵州、云南等地,附生于树上、山林石壁上或墙上。  相似文献   

16.
有毒无毒是中药药性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中药学中,“毒”或“无毒”的含义,有狭义和广义之分,所谓狭义的“毒”或“有毒”,即单指药物对人体的伤害,属“毒”、“恶而厚”的范畴。一般说,凡是毒的药物,大多性质强烈,作用峻猛,极易毒害身体,常用治疗量幅度较小或极小,安全性低。所谓广义的“毒”或“有毒”,具体有二:①药物的总称。即指凡药均可谓之为“毒药”。药即“毒”,“毒”即药。  相似文献   

17.
《首都医药》2005,12(11):39-41
通常人们说的“阴阳五行”是阴阳学说和五行学说的合称,是先祖们用以认识自然的世界观和方法论,而传统的中药基础理论就是阴阳学说和五行学说。阴阳,是古代哲学的一对范畴,萌生于商周,成熟于战国与秦汉之际,“阴阳学说”认为世界是物质的,物质世界在阴阳二气相互作用下滋生、发展和变化着的“;五行学说”是战国至两汉时期很有影响的哲学思想,它认为木、火、土、金、水是构成物质世界不可缺少的五种物质,这五种物质之间相互滋生、制约、运动、变化便构成了物质世界。  相似文献   

18.
泽泻始载于《神农本草经》,列为上品。历代本草多有记载。《名医别录》载:“生汝南池泻,五月、六月、八月采根,阴干。”《图经本草》曰“:今山东、河、陕、江、淮亦有之,以汉中者为佳,春生苗,多在浅水中,叶似牛舌,独茎而长,秋时开白花作丛,似谷精草……今人秋未采,爆干。”明代李时珍云:“去水曰泻,如泻水之泻也。”故名泽泻。本品味甘、淡,性寒。归肾、膀胱经。具利水渗湿,泄热,化浊降脂之功效。常用于治疗小便不利,水肿胀满,泄泻尿少,痰饮眩晕,热淋涩痛,高脂血症等。  相似文献   

19.
20.
对《本草图经》中记载的白棘进行本草考证。通过查阅历代本草著作,对白棘的名称、植物形态、地理分布、功效主治和药图进行分析后,发现白棘又名棘刺、棘针、赤龙瓜,是鼠李科植物酸枣Ziziphus jujuba Mill.var.spinosa(Bunge)Hu ex H.F.Chow的棘刺,与易混淆的枸棘和颠棘并非一物。该结果为白棘的临床合理应用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