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下颌第二磨牙远中邻面龋危险因素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导致下颌第二磨牙远中邻面龋的危险因素。方法收集558例下颌第三磨牙拔除病例数据,将下颌第二磨牙远中邻面龋与下颌第三磨牙的阻生类型、患者性别、年龄以及牙位等变量之间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 558例下颌第三磨牙拔除病例中,120例出现远中邻面龋。下颌第三磨牙阻生类型中的Pell-Gregory牙合平面分类(P=0.00〈0.01,OR=0.43〈1)和Winter分类(P=0.00〈0.01,OR=2.45〉1)以及性别(P=0.00〈0.01,OR=1.99〉1)、年龄(P=0.00〈0.01,OR=1.06〉1)进入Logistic回归方程。结论下颌第三磨牙在下颌骨内的位置越高,近中倾斜的角度越大,越容易导致下颌第二磨牙远中邻面龋。年龄越大,下颌第二磨牙远中邻面龋发生率越高,男性较女性更容易发生第二磨牙远中邻面龋。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联合翻瓣术治疗下颌第二磨牙远中邻面龈下龋坏的疗效。方法:收集下颌第二磨牙远中邻面龈下龋坏13例患者共15颗患牙在锥形束CT引导下行切开翻瓣暴露、去龋、充填,同期对不良牙周组织形态进行纠正。术后经影像学观测充填情况,分别于1、3、6后检查充填及牙周情况。结果:13例患牙影像学上观测充填严密,经1、3、6个月观察充填体无脱落,无继发龋,无牙龈探诊出血,牙周袋深度≤3mm,成功率为87%。结论:联合翻瓣术治疗下颌第二磨牙远中邻面龈下龋坏的方法是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3.
马斌  江珉  刘玉柱 《口腔医学》2008,28(11):601-601
临床上常见下颌第三磨牙引起相邻的第二磨牙远中邻面龋坏的情况,最终常导致下颌第三及第二磨牙需拔除,笔者对下颌第三磨牙引起邻牙龋坏的情况进行了分析。 1资料与方法 1.1二般资料下颌第三磨牙萌出并邻牙存留的患者86例,年龄20~48岁,平均31.5岁,男49例,女37例,下颌第三磨牙数为121颗,排除口腔疾病、牙颌面畸形及骨遗传病等情况。  相似文献   

4.
目的: 统计分析下颌第二磨牙龋坏始发部位及严重程度, 并分析其与性别、年龄及下颌第三磨牙萌出状况的关系。方法: 采用临床与X线检查对481例下颌第二磨牙龋坏患者进行统计调查, 应用SPSS 13.0软件包对结果进行χ2检验。结果: 下颌第二磨牙龋坏多始发于面和远中邻面, 其次为颊面, 发生率分别为33.8%、33.2%、24.4%;累及牙髓的龋坏最多, 占49.7%, 深龋、浅中龋分别占31.7%、18.6%;男、女性别在龋坏部位分布总体上无显著差异;年龄与下颌第二磨牙的龋坏部位分布及严重程度有显著的相关性, 随着年龄增大, 面和远中邻面龋坏增多, 程度加重;下颌第三磨牙萌出状况对下颌第二磨牙龋坏影响显著。结论: 下颌第二磨牙始发龋坏牙面以面及远中邻面最多, 龋损程度严重, 年龄、下颌第三磨牙萌出状况与龋坏状态关系密切。预防性拔除异常萌出的下颌第三磨牙及定期检查, 是预防和早期治疗下颌第二磨牙龋坏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5.
6.
彭惠  王昕 《口腔正畸学》2001,8(4):168-170
目的 为口腔正畸诊断中全牙列间隙分析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随机选取 14 0名 18岁至2 5岁全牙列牙冠完全萌出 (包括第三磨牙 )的汉族青年 ,其中男 6 0人 ,女 80人。在牙模型上测量所有牙冠的近远中径和后牙颊舌径。利用SAS计算机软件 ,对测量值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建立了汉族人第二磨牙和第三磨牙的多元回归方程。结论 第二磨牙或第三磨牙未萌时 ,应采用本研究所得方程预测其近远中径。  相似文献   

7.
梁艺  康非吾 《口腔医学》2020,40(1):78-82
多数完全埋伏阻生的下颌第三磨牙由于紧邻第二磨牙,拔除术后常会出现相邻下颌第二磨牙远中骨质缺损,且多为拔除术前原有骨质缺损的进一步显现及加剧,故拔除术后可能出现第二磨牙远中牙周袋形成,甚至远中牙根吸收、龋坏等症状,严重时甚至会出现第二磨牙松动以致拔除的情况,故术后第二磨牙远中骨缺损的修复有重要意义。第二磨牙远中骨缺损量受多种因素影响,如年龄、拔除术前下颌第三磨牙阻生状态、手术方式等。目前针对第二磨牙远中骨缺损不同影响因素有多种预防方式及修复方式,主要为骨及骨替代材料移植、引导骨组织再生术、细胞活性成分移植等,不同修复方式均有不足之处,或经济成本高,或导致骨吸收影响新骨生成量,本文针对目前拔除完全埋伏阻生的下颌第三磨牙后,相邻第二磨牙远中骨缺损影响因素、预防及修复方法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8.
目的 分析下颌第三磨牙不同萌出状态与舌侧骨板厚度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2016年1月—2018年12月在同济大学附属上海市第四人民医院接受下颌第三磨牙拔除术的患者187例,收集术前拔牙区锥形术CT(CBCT)影像。利用GALIEOS Viewer软件,测量下颌第三磨牙牙根中点和根尖区的舌侧骨板厚度,分析第三磨牙萌出状态与舌侧骨板厚度的相关性。采用 SPSS 22.0 软件包对数据进行Wilcoxon检验、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 第三磨牙牙根中点区舌侧骨板的平均厚度小于根尖区(P<0.01)。牙根中点区骨板的厚度与第三磨牙的近远中向角度有关,近中阻生和水平阻生的第三磨牙,舌侧骨板较薄(P<0.01)。根尖区骨板的厚度与第三磨牙的阻生深度有关,中位和低位阻生的第三磨牙,舌侧骨板较薄(P<0.05)。结论 下颌第三磨牙舌侧骨板厚度与第三磨牙的萌出状态有关。近中、水平阻生和中位、低位阻生的第三磨牙,舌侧骨板较薄。拔牙时应避免舌侧骨板发生折裂。  相似文献   

9.
第二磨牙萌出情况对第一磨牙远中移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浦路明 《口腔医学》2001,21(4):200-201
临床上治疗安氏Ⅱ类错畸形并伴有牙列拥挤的病例中,多需开辟间隙并同时纠正牙弓间的Ⅱ类关系。而推磨牙向远中移动是开拓间隙的方法之一,本文观察研究第二磨牙萌出情况对第一磨牙远中移动的影响。材料与方法1临床资料:作者应用Lokar推磨牙向远中移动的病例共23人,分为3组,其中6例上颌第二磨牙未萌出(未萌组),8例已萌出(已萌组),9例已拔除(拔除组)。每一病例采集术前、术后模型、照片,摄治疗前后头影侧位定位片,观察以上3组在治疗前后上颌磨牙和支抗单元的变化。2材料和方法:每位病例均戴用Lokar装置,常规在55…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近中阻生下颌第三磨牙(MTM)和第二磨牙远中牙槽骨丧失(MSMDBL)的相关关系.方法选取274例近中阻生MTM的CBCT资料,测量MTM与MSM牙长轴夹角、MTM近中釉牙骨质界至MSM远中釉牙骨质界距离(MTMMCEJ-MSMDCEJ)和MSMDBL,并统计年龄、性别,分析各因素对MSMDBL的影响及相关关...  相似文献   

11.
目的:研究在曲面断层片上表现为下颌管与下颌第三磨牙影像重叠的患者,其二者在锥形束CT(CBCT)上的位置关系,为临床风险评估提供参考。方法:研究184颗(146例患者)在曲面断层片上表现为与下颌神经管有影像重叠的下颌第三磨牙,在CBCT上其牙根与下颌神经管的位置关系。分析两者之间位置关系与阻生类型、性别、曲面断层片上下颌神经管骨白线是否可见的相关性。测量下颌第三磨牙与下颌神经管接触的患者其接触的长度及宽度,分析接触长度、宽度与牙根和下颌神经管相对位置的相关性。结果:CBCT图像上下颌第三磨牙与下颌神经管之间是否接触,与其在颌骨内的深度相关,低位阻生接触可能大(P=0.002),与性别相关,女性多(P=0.020);当曲面断层片中下颌神经管骨白线不可见时,接触可能大(P=0.001)。当下颌神经管与牙根舌侧接触时,接触的长度、宽度可能较大。结论:CBCT与曲面断层片相比能更好地体现下颌阻生第三磨牙与下颌神经管的关系,提供更准确的术前风险评估。  相似文献   

12.
目的:比较下颌有阻生倾向的智牙胚拔除术与下颌阻生智牙拔除术的手术难度及术后并发症。方法:研究组选取有阻生倾向的下颌智牙胚拔除术病例41例,并随机收集成年下颌埋伏阻生智牙拔除病例40例作对照。收集两组拔牙手术操作时间、术后疼痛、局部肿胀、张口度改变情况的数据,并进行对比分析。结果:下颌有阻生倾向的智牙胚拔除术操作时间短,术后的肿胀、疼痛及开口改变情况,均较对照组轻。结论:下颌有阻生倾向的智牙胚拔除术,操作简单,术后不良反应较轻,恢复快。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下颌第三磨牙位置特征与急性冠周炎发生的关系。方法:选择122名临床诊断为下颌第三磨牙急性冠周炎患者(年龄18~31岁),分别记录下颌第三磨牙的萌出角度、软组织覆盖率、有无上颌牙列的咬合创伤及其萌出高度,然后对以上数据分别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发生急性冠周炎的下颌第三磨牙以垂直阻生最多见(57%),近中阻生次之(34%),水平阻生(7%)和远中阻生最少(2%),各种阻生之间的差别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发生急性冠周炎的下颌第三磨牙部分软组织覆盖(以75%的覆盖率最多见)多于全部软组织覆盖,差别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有无上颌牙列的咬合创伤与急性冠周炎的发生没有明显的统计学意义(P>0.05)。发生急性冠周炎的下颌第三磨牙萌出高度多数与(?)平面平齐,萌出高度间的差别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垂直阻生、软组织部分覆盖、萌出高度平齐于(?)平面的下颌第三磨牙容易发生急性冠周炎,具有这些特征的下颌第三磨牙要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14.
目的:3年随防观察近中阻生的下颌第三磨牙萌出情况与其倾斜角度的关系。方法:72名在校本科生,年龄18~20岁,共108颗近中阻生的下颌第三磨牙,研究开始和观察3年后分别拍摄全颌曲面断层片,检查下颌第三磨牙倾斜程度和萌出水平。结果:在3年观察结束时,71.4%(30/42)最初倾斜角度在5°~10°之间的下颌第三磨牙变为直立。33.3%(6/18)最初倾斜角度在15°~20°之间的下颌第三磨牙变为直立。25%(3/12)最初倾斜角度在25°~30°之间的下颌第三磨牙变为直立。最初倾斜角度在35°及以上的下颌第三磨牙没有一颗变为直立的。结论: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根据阻生的下颌第三磨牙近中倾斜的角度来预测第三磨牙日后的萌出状况。有些近中阻生,倾斜角度小于35°的下颌第三磨牙经过一定时间是有可能完全萌出而不必预防性拔除的。  相似文献   

15.
目的:比较高速涡轮牙钻磨裂沟法(斜磨、纵磨、横磨)与常规劈冠法在拔除下颌低位阻生第三磨牙时的临床效果,评价磨裂沟法的临床可行性。方法:实验组195颗阻生齿,用磨裂沟法拔除;对照组165颗阻生齿,采用常规劈冠法拔除。记录手术时间、术后疼痛、面部水肿、张口受限及干槽症发生情况。结果:高速涡轮牙钻磨裂沟法在拔除下颌低位阻生智齿的手术时间、术后疼痛、面部水肿、张口受限及干槽症发生等情况均少于常规劈冠法,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磨裂沟法是将复杂的操作简单化,手术时间短,术后并发症少。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鼻腔喷雾右美托咪定在下颌第三磨牙拔除术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30例需拔除下颌第三磨牙的患者随机分为右美托咪定组(DEX组)和对照组(C组),每组15例。DEX组鼻腔喷雾1.5μg/kg右美托咪定,C组鼻腔喷雾生理盐水,30 min以后实施局部麻醉,拔出下颌第三磨牙。每10 min记录患者的收缩压(SBP)、心率(HR)、血氧饱和度(SpO2),评估患者的改良OAA/S评分,同时记录注射局麻药时的VAS评分。结果:DEX组的SBP和HR在鼻腔喷雾给药后的3060 min出现一定程度下降,与C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DEX组在给药后2060 min出现一定程度下降,与C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DEX组在给药后2060 min时出现镇静作用,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注射局麻药时两组患者均感到轻微疼痛,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鼻腔喷雾右美托咪定1.5μg/kg,能够有效、安全且便捷地应用于健康成人下颌第三磨牙拔除术中的镇静,缓解患者的焦虑情绪。  相似文献   

17.
目的:分析总结与下颌埋伏第三磨牙断根有关的影像学或临床表现,分析断根风险的相关因素以指导临床。方法:2013-11—2014-10期间共收集91例下颌埋伏阻生的第三磨牙患者的完整术前、术中相关影像学和临床表现数据并分析。所有患者在同样环境标准流程下治疗,由未提前告知研究目的不同临床医生处理。结果采用卡方检验或t检验。结果 :91例病例中,12例在拔牙术中出现断根(断根率13.1%)。经统计分析,患者年龄、阻生深度、牙根数目、医生资历均与断根发生率有相关(P<0.05)。在多根牙,拔牙方式(是否分根)对断根发生有意义。经统计分析,其他因素与断根发生之间无相关。结论:与下颌阻生第三磨牙拔除时断根相关的高危因素有患者年龄、阻生深度、医生经验、牙根数目和拔除方式。  相似文献   

18.
老年人下颌磨牙牙根及根管的锥形束CT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利用锥形束CT观察分析老年人下颌磨牙的牙根、根管数目和形态。方法:选择能够配合检查,并在扫描过程中头部保持静止状况的老年人,对其牙齿进行锥形束CT扫描,对扫描图像进行三维重建和选择不同方向的断层观察记录下颌磨牙的牙根和根管。结果:锤形束CT检查老年人166例,下颌磨牙共532颗。下颌磨牙近中根均为单根,远中双根仅发生于下颌第一磨牙,而C形根则仅发生于第二磨牙。近中根以两根管为主在下颌第一磨牙和第二磨牙分别占有95.26%和50.38%;远中根以一根管为主在第一磨牙和第二磨牙分别占有64.60%和56.97%,C形根管的发生率为22.48%。结论:下颌磨牙牙根和根管的变化主要发生在第一磨牙的远中根和第二磨牙的C形根及C形根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