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0 毫秒
1.
目的:探讨应用游离股前外侧肌皮瓣修复舌癌术后组织缺损的临床效果。方法 :2008-01—2011-01应用股前外侧肌皮瓣修复舌癌术后组织缺损19例,其中男性11例,女性8例,年龄29岁至65岁,平均年龄50岁。病理类型:高分化鳞癌15例,中分化鳞癌4例。按UICC标准TNM分期:T2N0M0 5例,T3N0M0 8例,T3N1M0 4例,T4N1M0 2例;皮瓣大小为(8 cm×5 cm)(15 cm×7 cm)。结果:19例股前外侧肌皮瓣全部成活,全部病例面颈部创面及大腿皮瓣供区均一期愈合。所有患者舌部缺损修复形态良好,患者语音、咀嚼、吞咽功能恢复良好,手术前后对比,未见明显颌面部畸形。术后随访1(15 cm×7 cm)。结果:19例股前外侧肌皮瓣全部成活,全部病例面颈部创面及大腿皮瓣供区均一期愈合。所有患者舌部缺损修复形态良好,患者语音、咀嚼、吞咽功能恢复良好,手术前后对比,未见明显颌面部畸形。术后随访13年,1例患者术后1年出现对侧颈部淋巴结及全身骨转移并死亡,余患者未见转移和复发。结论:股前外侧皮瓣组织量丰富,适用于口腔颌面部癌肿术后组织缺损修复及器官功能恢复;因其供区隐蔽,对供区影响小,尤其适合年轻女性患者。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股前外侧肌皮瓣修复颊癌术后软组织缺损的效果.方法:2013年5月-2015年5月以股前外侧肌皮瓣修复颊癌术后缺损患者23例.设计并制备股前外侧肌皮瓣单岛或者多岛,修复颊癌术后组织缺损.术后观察口腔颌面部及供区形态和功能,总结皮瓣制取及修复经验.结果:23例股前外侧皮瓣全部成活,其中3例术后24 h内出现血管危象,经抢救后皮瓣成活,成活率100%.随访1~3 a,口腔颌面部及供区形态、功能恢复良好,1例出现颊部积液并感染,经冲洗引流处理后恢复良好;2例术后复发、死亡.结论:股前外侧肌皮瓣修复颊癌术后软组织缺损效果良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CT血管造影(CTA)定位股前外侧皮瓣穿支血管辅助设计的个性化股前外侧皮瓣(ALTF)在舌癌术后缺损修复中的效果.方法:纳入舌鳞状细胞癌患者21例,术前采用CTA定位患者股前外侧皮瓣穿支血管并根据检查结果模拟设计个性化的ALTF,术中应用ALTF行软组织缺损重建修复.结果:21例手术均顺利完成,术中所见血管走行与术前CTA显示均一致;切取皮瓣面积6.0 cm ×5.0 cm~11.0 cm×8.5 cm;其中20例皮瓣存活,2例皮瓣发生血管危象,经手术探查后,1例皮瓣恢复正常,1例皮瓣未能抢救成功,皮瓣坏死.术后随访6 ~ 36月,1例患者术后18个月死于肿瘤远处转移,其余患者均无瘤存活,移植皮瓣存活情况良好,舌外形、咀嚼功能、吞咽功能、语言功能恢复满意.结论:术前CTA可精确定位股前外侧皮瓣穿支血管,利用CTA辅助设计的个性化股前外侧皮瓣修复软组织缺损可取得满意的效果. 相似文献
4.
5.
目的 探讨游离股前外侧肌皮瓣在中晚期口底癌术后缺损修复重建中的治疗效果及CT血管造影(CTA)定位股前外侧肌皮瓣穿支血管的应用价值。方法 对16例中晚期口底癌患者在施行口底癌根治性切除术同时运用游离股前外侧肌皮瓣行软组织缺损的修复重建,术前应用CTA定位旋股外侧动脉及穿支血管。结果 16例患者术前CTA定位的穿支血管与术中所见完全吻合,股前外侧肌皮瓣移植手术均获成功。术后随访6~36个月,患者的口底、舌外形恢复良好,张口度理想,吞咽及语言功能满意,供区无明显后遗症,肿瘤局部无复发,其中1例患者(T4N2M0期)在术后10个月因发生远处转移而死亡。结论 CTA能精确定位旋股外侧动脉及穿支血管,游离股前外侧肌皮瓣是修复重建中晚期口底癌术后组织缺损的理想选择。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游离股前外侧皮瓣在口腔颌面部恶性肿瘤根治术后缺损的修复重建中的应用价值。方法:2007年12月—2010年6月,采用股前外侧皮瓣游离移植修复76例口腔颌面部恶性肿瘤患者接受根治术后的缺损,其中舌癌32例、颊癌16例、口底癌10例、牙龈癌9例、口咽癌8例、面部皮肤癌1例,评价移植修复成功率及术后效果。结果:76例皮瓣中,74例移植皮瓣成活,2例坏死,成活率为97.4%。成活皮瓣术后效果满意,供区无明显后遗症。结论:游离股前外侧皮瓣血运可靠,可切取面积大,对供区影响小,是修复口腔颌面部肿瘤术后缺损的理想皮瓣。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游离股前外侧肌皮瓣在口腔颌面部修复重建的价值。方法 收集2002年2月-2013年6月间在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口腔颌面外科住院,进行了股前外侧肌皮瓣修复的患者1 185例(1 212块皮瓣)。记录并统计患者的基本资料、缺损部位、皮瓣的面积及类型、受区血管的处理方法、供区并发症、患者术后生存质量等情况。结果 1 212块皮瓣成活1 176块,坏死36块,成活率97.0%。皮瓣供区无严重并发症出现。股前外侧肌皮瓣重建口腔颌面部各个部位的缺损后,90%以上的患者得到了良好的功能恢复及美观效果。吻合1根静脉与吻合2根静脉相比,可以显著地缩短显微操作时间(P=0.000 3)。2组的静脉危象发生率、抢救成功率及静脉危象导致的皮瓣坏死率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股前外侧肌皮瓣组织供应量大,可满足口腔颌面部各个部位缺损的修复要求。股前外侧肌皮瓣比其他游离皮瓣,更适合用于口腔颌面部缺损修复,应作为首选皮瓣。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游离股前外侧皮瓣在口腔癌术后组织缺损修复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对5例(男性4例,女性1例,年龄6072岁,平均年龄68.2岁)行股前外侧组织瓣移植,进行口腔颌面部软组织缺损修复的病例,进行分析总结。根据不同组织缺损的具体情况,应用不同组织瓣类型对缺损进行修复,并对术后效果和供区恢复情况进行评价。结果:5例游离皮瓣面积6 cm×10 cm72岁,平均年龄68.2岁)行股前外侧组织瓣移植,进行口腔颌面部软组织缺损修复的病例,进行分析总结。根据不同组织缺损的具体情况,应用不同组织瓣类型对缺损进行修复,并对术后效果和供区恢复情况进行评价。结果:5例游离皮瓣面积6 cm×10 cm8 cm×10 cm,移植皮瓣全部成活,术后近期及远期随访效果满意,供区无功能受限。结论:股前外侧组织瓣组织量丰富,可塑性良好,是修复颌面部软组织较大缺损的理想游离皮瓣。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游离股前外侧(anterolateral thigh flaps,ALT)穿支皮瓣在头颈部肿瘤根治术后缺损的修复重建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分析2010年1月—2011年1月中国医科大学附属口腔医院口腔颌面-头颈外科,口腔颌面外科,采用ALT穿支皮瓣游离移植修复23例头颈部恶性肿瘤患者接受根治术后的缺损,其中舌癌13例、颊癌3例、腭癌3例、口底癌2例、口咽癌2例。结果 23例皮瓣中,22例移植皮瓣成活,1例坏死,成活率为95.7%。患者下肢运动均未受影响,81.0%(17/21)的患者对供区外观满意,有38.1%(8/21)的患者感觉供区皮肤麻木,81.0%(17/21)的患者可以正常进食,85.8%(18/21)的患者发音可以被理解,3例患者不影响发音。结论 游离ALT穿支皮瓣是修复头颈部肿瘤根治术后缺损的理想皮瓣。其血运可靠,可切取面积大,对供区、受区影响较小,患者容易接受。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改良后的胸大肌岛状肌皮瓣修复舌癌连续整块切除术后缺损的效果。方法 2005年1月—2010年6月,对23例舌癌患者采用改良后的胸大肌岛状肌皮瓣修复舌癌连续整块切除术后缺损;观察术后皮瓣成活情况及伤口愈合情况,并随访评价再造舌形态、功能,皮瓣供区功能及皮瓣对术后放疗的耐受性。结果 23例病例肌皮瓣全部存活;再造舌外形满意,全部病例半年内吞咽、语言功能基本恢复;供区瘢痕减少,无功能障碍,放疗患者未出现皮瓣坏死。结论 改良的胸大肌岛状肌皮瓣,安全可靠,修复效果好,是修复舌癌连续整块切除后缺损的理想皮瓣。 相似文献
11.
股前外侧脂肪筋膜瓣游离移植矫治半侧颜面萎缩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以股前外侧脂肪筋膜瓣游离移植为主的半侧颜面萎缩综合矫治。方法:1996年10月~2004年4月,应用以吻合血管的股前外侧脂肪筋膜瓣游离移植为主,加以Medpor植入及二期手术修整,综合治疗半侧颜面萎缩24例。结果:24例组织瓣全部成活,8例同时植入Medpor修复硬组织,7例术后半年行组织瓣修薄和周边凹陷游离脂肪注射移植充填。随访6月~7年,面部轮廓形态满意,双侧基本对称。结论:吻合血管的股前外侧脂肪筋膜瓣可提供充足的组织量、存活率高、供区隐蔽、不牺牲重要血管,辅以相应的非生物材料及治疗手段,可使半侧颜面萎缩得到满意矫治。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显微修薄股前外侧皮瓣在口腔颌面软组织缺损修复中的临床效果。方法:以2015年12月~2018年5月期间56例行股前外侧皮瓣修复手术的患者,术前常规行股前区CT血管造影,利用影像工作站(Philips Medical Systems)定位穿支血管出肌点的体表位置,以其为中心设计个性化皮瓣,模拟切取皮瓣,并对其周界脂肪厚度进行测量,对皮下脂肪较厚的15例患者,应用手术显微镜对皮瓣进行修薄后转移至受区进行外科修复。结果:显微修薄股外侧皮瓣14例完全存活,1例皮瓣远端出现坏死,经换药后愈合。切取皮瓣面积最大9 cm×5 cm,面积从最小6 cm×4 cm,供区无运动感觉功能障碍,并且避免二期去脂手术。结论:CT血管造影能够指导股前外侧皮瓣的制备,对于皮下脂肪较厚的患者,显微修薄股前外侧皮瓣修复口腔颌面软组织缺损可以获得理想的临床效果。 相似文献
13.
面动脉-颏下动脉岛状皮瓣修复半舌缺损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探讨面动脉-颏下动脉岛状肌皮瓣修复舌癌术后缺损的效果。方法:2007-01—2008-01收治舌鳞癌患者35例,其中男20例,女15例。全部采用面动脉-颏下动脉岛状肌皮瓣对舌癌根治性切除后半舌缺损进行同期整复,皮瓣最小6.0 cm×4.0 cm,最大12.0 cm×5.0 cm。结果:面动脉-颏下动脉岛状肌皮瓣存活率为94.29%(33/35),患者语言、吞咽功能良好,面部外形满意。2例术后淋巴结转移复发,其中1例治疗后存活,1例死亡。结论:面动脉-颏下动脉岛状肌皮瓣安全、操作简单快速、成活率高,适合同期修复舌癌术后半舌缺损。 相似文献
14.
15.
BackgroundNasolabial flap is reliable flap in the reconstruction of oral defects over a period of time. Still there is scanty literature available of using this flap for reconstruction of isolated defects of tongue. We carried out this study in our patients to assess the role of pedicled nasolabial flap in reconstruction of isolated tongue defects.MethodsIn total, 11 patients with T1 and T2 tongue cancer were selected for the study. The functional improvement in the form of speech and swallowing was evaluated postoperatively.ResultsThe flap was successfully taken in all patients except for marginal or tip loss. This is a locally available flap with minimal operating time and does not require microvascular skills. The results of speech and swallowing after reconstruction were comparable.ConclusionNasolabial flap is an excellent locally available flap for the reconstruction of the anterior two-thirds of the tongue and with very minor, if any postoperative cosmetic defect. 相似文献
16.
17.
18.
带血管蒂游离组织瓣同期修复舌癌术后缺损及临床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评价带血管蒂游离组织瓣修复舌嶙癌术后缺损的外形及功能恢复效果。方法32例舌癌患者进行根治术的同期.分别采用带血管蒂的前臂游离皮瓣、足背游离皮瓣进行修复,术后观察组织瓣成活状况.舌功能和外形,并评价表评价患者的语言和(或)吞咽的功能恢复情况.结果 32例中,31例成活,成活率93.9%,术后观察见舌形态良好,语言,咀嚼,吞咽,证食等功能恢复至正常或接近正常,未发现复发及死亡病倒.结论 舌癌根治术同期选择带血管蒂游离组织瓣修复,可以较好地恢复舌的功能,并可能提高生存率.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