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贾晓东  赵兴增  冯煦  王鸣  孙浩  董云发 《中草药》2008,39(12):1768-1771
目的研究杭白芷中的香豆素类成分。方法杭白芷鲜药材用乙醇冷浸,反复正、反相柱色谱及制备高效液相色谱分离得到化合物Ⅰ~Ⅷ,根据化合物的理化性质及其光谱数据确定结构。结果从杭白芷鲜药材中分离鉴定了5个香豆素苷和3个香豆素类成分,分别为别异欧前胡素(Ⅰ)、氧化前胡素(Ⅱ)、佛手柑内酯(Ⅲ)、marmesin 4′-O-β-D-apiofuranosyl-(1→6)-β-D-glucopyranoside(Ⅳ)、β-D-glucosyl-6′-(β-D-apiosyl)columbianetin(Ⅴ)、哥伦比亚狭缝芹素(columbianin,Ⅵ)、8-O-β-D-glucopyranosyl xanthotoxol(Ⅶ)、tert-O-β-D-glucopyranosyl-(R)-heraclenol(Ⅷ)。结论化合物Ⅳ~Ⅵ为首次从当归属中分得,Ⅶ、Ⅷ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得。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白云花根的化学成分。方法:用各种现代色谱方法分离白云花根化学成分,用波谱技术(IR,UV,MS,1D和2D NMR)鉴定结构。结果:从白云花根中分离得到8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花椒毒酚(xanthotoxolⅠ),8-geranyloxypsoralenⅡ,右旋前胡苷元[(+)-marmesinⅢ],β-谷甾醇(-βsitosterolⅣ),豆甾醇(stigmasterolⅤ),齐墩果酸(oleanolic acidⅥ),阿魏酸(ferulicⅦ)和东莨菪素(scopoletinⅧ)。结论:其中Ⅳ,Ⅴ,Ⅵ,Ⅶ,Ⅷ等5个成分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  相似文献   

3.
川白芷化学成分研究   总被引:18,自引:8,他引:18  
梁波  徐丽珍  邹忠梅  杨世林 《中草药》2005,36(8):1132-1135
目的研究川白芷Ang elica d ahurica var.f orm osana的化学成分。方法利用硅胶柱色谱,Sephadex LH-20等分离纯化,光谱法鉴定结构。结果分离得到19个化合物,分别为异欧前胡素(Ⅰ)、欧前胡素(Ⅱ)、佛手柑内酯(Ⅲ)、别欧前胡素(Ⅳ)、花椒毒酚(Ⅴ)、8-甲氧基-5-羟基补骨脂素(Ⅵ)、比克白芷素(Ⅶ)、水合氧化前胡内酯(Ⅷ)、珊瑚菜内酯(Ⅸ)、花椒毒素(Ⅹ)、异回芹内酯(Ⅺ)、别异欧前胡素(ⅩⅡ)、psora lenqu inone(ⅩⅢ)、3-甲氧基-1H-吡咯(ⅩⅣ)、棕榈酸(ⅩⅤ)、硬脂酸(ⅩⅥ)、β-谷甾醇(ⅩⅦ)、豆甾醇(ⅩⅧ)、胡萝卜苷(ⅩⅨ)。结论化合物Ⅵ、ⅩⅢ、ⅩⅣ为首次从该植物分离得到,化合物Ⅰ~ⅩⅡ均为线性呋喃香豆素衍生物。  相似文献   

4.
白云花根的化学成分研究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从白云花根中分离出11种成分,8-geranyloxypsoralen(Ⅰ)、欧芹属乙素(II),佛手内酯(Ⅲ)异茴芹内酯(IV)、花椒毒内酯(v)-花椒毒酚(Ⅵ)、异独活素(Ⅻ)、isogosferol(Ⅷ)、白芷属脑(Ⅸ).其它两种结晶正在鉴定。除(Ⅱ)、(Ⅳ)、(Ⅸ)外其它6种成分系首次从该植物中 分离出。  相似文献   

5.
四种长白山产当归属药用植物的香豆精成分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杨秀伟  王继彦 《中药材》1994,17(4):30-32
从长白山产当归属中草药黑水当归、狭叶当归、大活和朝鲜当归中分离出12种香豆素。经理化常数和光谱分析,确定为伞形花内酯(umbelliferone, Ⅰ),佛手柑内酯(bergapten Ⅱ),欧前胡素(imperatorin, Ⅲ),异欧前胡素(isoimperatorin, Ⅳ),花椒毒素(xanthotoxin, Ⅴ),6,7-二甲氧基香豆素(scoparone Ⅵ),二氢山芹醇当归酸酯(columbianadin, Ⅶ),紫花前胡甙元(nodakenetin, Ⅷ),花椒毒酚(xanthotoxol, Ⅸ),前胡醇(decursinol, Ⅹ),东茛菪素(scopoletin, Ⅺ)和紫花前胡甙(nodakenin, Ⅻ)。  相似文献   

6.
罗布麻花化学成分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研究新疆产罗布麻花的化学成分。方法硅胶柱色谱和薄层色谱进行分离和纯化,通过理化性质和光谱分析鉴定其结构。结果从罗布麻花中分离鉴定了3个香豆素类和6个黄酮类化合物,分别为东莨菪素(Ⅰ)、异白蜡树定(Ⅱ)、秦皮甲素(Ⅲ)、山柰酚(Ⅳ)、槲皮素(Ⅴ)、槲皮素-3-O-β-D-葡萄糖苷(Ⅵ)、山柰酚-3-O-β-D-吡喃葡萄糖苷(Ⅶ)、芸香苷(Ⅷ)、β-胡萝卜苷(Ⅸ)。结论以上Ⅰ~Ⅲ、Ⅷ、Ⅸ化合物为首次从该植物花中分离而得。  相似文献   

7.
白根独活抗菌有效部位的化学成分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蔡正军  但飞君  程凡  汪鋆植  邹坤 《中药材》2008,31(8):1160-1162
目的:研究白根独活抗菌有效部位的化学成分.方法:利用反复硅胶柱层析法和重结晶法对其进行分离纯化,通过理化常数测定和光谱分析鉴定其化学结构.结果:从白根独活抗菌有效部位分离了7个化合物,即bisabolangeione(Ⅰ)、异欧前胡素(Ⅱ)、氧化前胡素(Ⅲ)、异氧化前胡素(Ⅳ)、水合氧化前胡内酯(Ⅴ)、佛手柑内酯(Ⅵ)、栓翅芹烯醇(Ⅶ).结论:Bisabolangelone(Ⅰ)为首次从白根独活中分离得到,化合物Ⅱ~Ⅶ均为线性呋喃香豆素.  相似文献   

8.
佛手化学成分的研究   总被引:18,自引:0,他引:18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 对佛手中化学成分进行研究。方法 采用硅胶柱色谱 ,SephadexLH 20凝胶柱色谱对佛手中化合物进行分离,通过理化和波谱分析方法鉴定其结构。结果 从佛手中分离得到的10个化合物,分别为5,7-二甲氧基香豆素(柠檬油素)(Ⅰ);7-羟基-6-甲氧基香豆素(莨菪亭)(Ⅱ);7-羟基香豆素(伞形花内酯)(Ⅲ);7-羟基-5-甲氧基香豆素(Ⅳ);香豆酸(Ⅴ) ;6 ,7-二甲氧基香豆素(Ⅵ),柠檬苦素(Ⅶ),诺米林(Ⅷ),豆甾醇(Ⅸ)和β-D-葡萄糖(Ⅹ)。结论 化合物Ⅱ~Ⅳ,Ⅹ为首次从该属植物中发现,化合物Ⅸ为首次从该种植物中发现。  相似文献   

9.
水曲柳中香豆素类成分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研究水曲柳皮的香豆素类成分.方法 对水曲柳皮95%乙醇提取物的醋酸乙酯部分和正丁醇部分进行色谱分离,通过理化性质和波谱分析鉴定其化合物的结构.结果 从水曲柳皮中分得8个香豆素类成分,分别鉴定为fraxinol(Ⅰ), isofraxidin(Ⅱ), fraxetin(Ⅲ), aesculetin(Ⅳ), mandshurin(Ⅴ), isofraxidin-β-D- glucoside(Ⅵ), fraxin(Ⅶ), isoscopoletin-β-D-glucoside(Ⅷ).结论 Ⅱ,Ⅲ,Ⅵ,Ⅵ,Ⅶ,Ⅷ均为首次从水曲柳皮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10.
化橘红药材中香豆素类成分的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陈志霞  林励 《中药材》2004,27(8):577-578
目的:研究化橘红中香豆素类成分.方法:硅胶柱色谱进行分离纯化,光谱分析鉴定结构.结果:从化橘红药材非挥发性部位分离到2个香豆素类化合物,分别为:异欧前胡素(Ⅰ)、佛手内酯(Ⅱ).结论:这两个化合物均为首次从该药材中分得.  相似文献   

11.
紫菀酚类化学成分的研究   总被引:9,自引:4,他引:9  
目的 :研究中药紫菀Aster tataricus的化学成分。方法 :采用硅胶柱色谱、LH-20柱色谱进行分离 ,通过理化和波谱分析方法鉴定化合物结构。结果 :从紫菀醋酸乙酯萃取部位分离得到 9个化合物 ,分别鉴定为 :槲皮素 (quercetin ,I)、山柰酚 (kaemferol,Ⅱ )、大黄素 (emodin ,Ⅲ )、大黄酚 (chrysophanol,Ⅳ )、大黄素甲醚 (physcion ,V)、苯甲酸 (benzoicacid ,Ⅵ )、对羟基苯甲酸 (p-hydroxy bezoicacid ,Ⅶ )、咖啡酸 (E-caffeicacid ,Ⅷ )、阿魏酸二十六烷酯(E-ferulic acid hexacosyl ester,Ⅸ )。结论 :化合物Ⅳ ,V ,Ⅵ ,Ⅶ ,Ⅷ ,Ⅸ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得。  相似文献   

12.
白花丹化学成分的研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目的:研究白花丹Plumbago zeylanicaLinn.地上部分的化学成分。方法:对白花丹95%乙醇提取物的乙酸乙酯部分进行色谱分离,通过理化性质和波谱分析鉴定化合物的结构。结果:从白花丹中分离得到9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白花丹醌(Ⅰ),isoshinanolone(Ⅱ),白花丹酸(Ⅲ),β-谷甾醇(Ⅳ),对羟基苯甲醛(Ⅴ),反式桂皮酸(Ⅵ),香兰子酸(Ⅶ),2,5-二甲基-7-羟基-色原酮(Ⅷ),3-吲哚甲醛(Ⅸ)。结论:化合物Ⅴ,Ⅶ,Ⅷ和Ⅸ为首次从白花丹属植物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13.
薄荷化学成分的研究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刘颖  张援虎  石任兵 《中国中药杂志》2005,30(14):1086-1088
目的:对薄荷非挥发性成分进行研究。方法:利用色谱技术进行分离,波谱技术等方法鉴定结构。结果:从薄荷中分离鉴定9个化合物,分别为大黄素(Ⅰ)、大黄酚(Ⅱ)、大黄紊甲醚(Ⅲ)、苯甲酸(Ⅳ)、反式桂皮酸(Ⅴ)、β-谷甾醇(Ⅵ)、芦荟大黄素(Ⅶ)、熊果酸(Ⅷ)和胡萝卜苷(Ⅸ)。结论:化合物Ⅰ,Ⅱ,Ⅲ,Ⅴ,Ⅶ为首次从薄荷中分离鉴定。  相似文献   

14.
瘤果黑种草子化学成分的研究   总被引:11,自引:2,他引:11  
目的:研究瘤果黑种草子的化学成分。方法:采用硅胶柱色谱进行分离纯化,根据理化性质和波谱分析鉴定化合物的结构。结果:从瘤果黑种草子中分离鉴定了9个化合物,分别为黑种草三糖(Ⅰ)、常春藤皂苷元3-O-α-L-鼠李糖基-(1→2)-α-L-吡喃阿拉伯糖苷(Ⅱ)、常春藤皂苷元3-O-β-吡喃木糖基-(1→3)-α-L-鼠李糖基-(1→2)-α-L-吡喃阿拉伯糖苷(Ⅲ)、蔗糖(Ⅳ)、硬脂酸(Ⅴ)、十六烷酸甘油酯(Ⅵ)、β-谷甾醇(Ⅶ)、胡萝卜苷(Ⅷ)、对羟基苯甲酸(Ⅸ)。结论:化合物Ⅰ,Ⅱ,Ⅲ,Ⅳ,Ⅷ,Ⅸ首次从该植物中发现,其中化合物Ⅰ为新化合物。  相似文献   

15.
掌叶覆盆子的化学成分研究   总被引:11,自引:2,他引:11  
目的对蔷薇科悬钩子属植物掌叶覆盆子Rubus chingii的果实进行化学成分研究。方法通过反复硅胶柱色谱、SephadexLH20和重结晶的方法分离纯化,根据化合物的理化性质和波谱数据鉴定结构。结果分离得到11个已知化合物,分别为齐墩果酸(Ⅰ),乌苏酸(Ⅱ),2α羟基齐墩果酸(Ⅲ),2α羟基乌苏酸(Ⅳ),arjunicacid(Ⅴ),hexacosylpcoumarate(Ⅵ),4′,5,7三羟基黄酮醇3OβD(6″对羟基桂皮酰基)葡萄糖苷(tiliroside)(Ⅶ),硬脂酸(Ⅷ),三十二烷酸(Ⅸ),β谷甾醇(Ⅹ),胡萝卜苷(Ⅺ)。结论除了化合物Ⅶ和Ⅹ,其他化合物均为首次从本植物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16.
目的 :研究滨蒿花蕾的化学成分。方法 :各种色谱法分离纯化 ,波谱法鉴定结构。结果 :从干燥花蕾中分离得到 4个黄酮类化合物 ,鉴定为金丝桃苷 (Ⅴ ) ;泽兰黄酮 (Ⅵ ) ;胡麻素 (Ⅶ ) ;5 ,7,2′,4′-四羟基-6 ,5′- 二甲氧基黄酮 (Ⅷ )。结论 :化合物Ⅴ ,Ⅵ ,Ⅶ ,Ⅷ为首次从该植物中获得。  相似文献   

17.
金线莲化学成分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对金线莲(Anoectochilus roxburghii)的化学成分进行系统研究.方法利用硅胶柱色谱、大孔吸附树脂柱色谱及Sephadex LH-20柱色谱进行分离纯化,通过理化常数和波谱分析技术进行结构鉴定.结果分离得到了10个化合物,分别为3(R)-β-D-吡喃葡萄糖氧基-丁酸(γ)内酯(Ⅰ),硬脂酸(Ⅱ),软脂酸(Ⅲ),β-谷甾醇(Ⅳ),琥珀酸(Ⅴ),对羟基苯甲醛(Ⅵ),胡萝卜苷(Ⅶ),4-β-D-吡喃葡萄糖氧基-丁酸甲酯(Ⅷ),对羟基桂皮酸(Ⅸ),邻苯二酚(Ⅹ).结论化合物Ⅰ、Ⅷ、Ⅹ为首次从该种植物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18.
白鲜皮的化学成分研究   总被引:13,自引:1,他引:13  
目的:研究白鲜Dictamnus dasycarpus干燥根皮的化学成分。方法:采用硅胶柱色谱、制备薄层色谱、Sephadex LH-20等方法分离,应用波谱方法鉴定其结构。结果:从白鲜皮中分离得到12个化合物,分别为白鲜碱(dictamnine,Ⅰ),酮(fraxinellone,Ⅱ),茵芋碱(skimmianine,Ⅲ),γ-崖椒碱(γ-fagarine,Ⅳ),β-谷甾醇(-βsitosterol,Ⅴ),黄柏酮(obacunone,Ⅵ),柠檬苦素地噢酚(limonin disophenol,Ⅶ),fraxinellonone(Ⅷ),汉黄芩素(wogonin,Ⅸ),如忒文(rutevin,Ⅹ),kihadinin B(Ⅺ),dasycarine(Ⅻ)。结论:化合物Ⅸ,Ⅺ为首次从该属植物中分离得到,化合物Ⅷ为首次从本植物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19.
陈江弢  冯峰 《中药材》2007,30(11):1393-1395
从寄生于梨树的四川寄生Taxillus sutchuenenisis(Lecomte)Danser中分离并鉴定了9个化合物,分别为:槲皮素(quercetin,Ⅰ),槲皮素3-O-β-D-半乳糖苷(quercetin 3-O-β-D-galactoside,Ⅱ),异槲皮苷(isoquercitrin,Ⅲ),槲皮苷(quercitrin,Ⅳ),芦丁(rutin,Ⅴ),没食子酸(gallic acid,Ⅵ),阿魏酸(ferulic acid,Ⅶ),β-谷甾醇(β-sitosterol,Ⅷ),胡萝卜苷(daucosterol,Ⅸ)。化合物Ⅲ~Ⅸ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