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正> 脾脏血运丰富,组织结构较脆弱,易受钝性打击、剧烈震荡、挤压和术中牵拉而发生破裂,脾破裂约占所有腹部脏器损伤的40%,是最常见的腹部损伤。笔者搜集26例有完整临床资料的急性外伤性脾破裂病例,发现其CT表现较具特征性,现报告如下,旨在提高对急性外伤性脾破裂的CT诊断水平,降低死亡率。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2010~2011年我院收治的26例  相似文献   

2.
CT增强扫描对外伤性脾破裂的诊断价值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目的 探讨CT增强扫描在外伤性脾破裂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对 34例经手术证实为外伤性脾破裂患者的CT平扫及增强扫描表现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34例患者中,手术前CT平扫能肯定脾破裂诊断的 23例、可疑脾破裂诊断的 6例、未见异常的 5例(敏感性 85. 3%、特异性 67. 6% );对以上所有患者行CT增强扫描后,全部患者均能确诊为脾破裂(敏感性 100%、特异性 100% )。结论 增强扫描在外伤性脾破裂的CT诊断中非常重要,它能够明显提高诊断准确率,为临床治疗提供可靠依据。  相似文献   

3.
外伤性脾破裂的CT诊断 (附35例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梅莉  唐庆放  沈涛 《实用放射学杂志》2005,21(11):1169-1171
目的探讨CT对外伤性脾破裂的诊断价值以及对临床治疗的指导意义.方法35例外伤性脾破裂,其中32例经手术证实.35例均做CT平扫,4例加做增强,平均年龄为42岁,男女比例为52.结果脾包膜下血肿19例,脾内血肿8例,脾撕裂伤6例,多发性脾撕裂伤2例.结论CT对脾脏破裂能做出明确诊断和分型,也可同时发现脾脏周围器官的损伤,为临床治疗方案提供充分的依据.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CT对外伤性脾破裂的诊断价值。方法:15例均脾平扫,4例结合增强扫描。结果:15例外伤性脾破裂,12例经手术证实,脾包膜下血肿8例,脾内血肿3例,脾撕裂伤1例,多发性脾撕裂伤3例,合并周围组织损伤3例。结论:CT对脾脏破裂能作出.明确诊断和分型,同时可发现脾周器官的损伤。  相似文献   

5.
目的评价多层螺旋CT对外伤性脾破裂的诊断准确性。方法 55例由临床与手术证实的外伤性脾破裂患者均经多层螺旋CT(MSCT)平扫,其中20例又经对比增强CT扫描。对所有患者的CT表现进行了回顾性分析。结果在55例中,起初CT平扫正确诊断50例(90.9%)外伤性脾破裂。增强扫描的20例全部(100%)得到正确诊断。在CT平扫像上,外伤性脾破裂主要表现为脾脏肿大、形态不规则、密度不均匀、边缘模糊及弧形高密度影,而CT增强扫描显示了脾脏内或表面不规则撕裂口、脾内未强化血肿及假性动脉瘤形成。49例(89.1%)患者伴发腹腔积液。早期或轻微脾破裂时,腹腔积液主要见于左侧结肠旁沟及道格拉斯窝。38例(69.1%)患者合并其他脏器或组织损伤。结论多层螺旋CT在外伤性脾破裂的诊断中,具有安全、快速、准确率高等优势。在患者病情许可的条件下,对比增强扫描可提高诊断准确率及合并症的检出率,并能正确分型,为临床选择治疗方案提供可靠依据。  相似文献   

6.
目的:提高CT对外伤性脾破裂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3例外伤性脾破裂的CT表现和手术记录结果或保守治疗复查。23例均为平扫,脾破裂23例;并脾包膜下血肿5例;并腹腔积血3例;并发症11例。结论:典型CT征象:(1)脾形态失常、实质密度不均,脾包膜下血肿及腹腔积血。同时脾破裂有较多并发症;(2)CT增强扫描在脾破裂诊断中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7.
急性外伤性脾破裂CT、DSA对照分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 通过外伤性脾破裂CT、DSA影像的对照分析,探讨诊断急性脾破裂快捷有效的检查方法。方法 57例外伤性脾破裂均行CT、DSA检查,并作介入性脾动脉栓塞治疗及随访复查。结果 CT在脾实质的裂伤、脾内血肿、脾包膜下血肿、脾包膜破裂及腹内脏器合并伤具有很高的敏感性和准确性,尤其在脾局限性裂伤的显示上明显优于DSA,两者间差异非常显著(X^2=10.71,P〈0.005);DSA在脾实质内小片挫伤,尤其是弥漫性小片脾实质挫伤、脾内动脉瘤的部位和形态、介入治疗后栓塞部位的显示较CT更具优势,在脾内小片状挫伤的显示上优于CT,两者间差异非常显著(X^2=12.57,P〈0.005)。结论 CT与DSA在诊断中可以相互补充,相互印证,在CT确诊脾破裂后。患者生命体征较稳定时,尽量考虑作DSA检查,为可能的介入性栓塞治疗创造条件,降低手术治疗的并发症。  相似文献   

8.
目的:评价CT在外伤性脾破裂诊断中的价值。材料与方法:本文报告48例外伤性脾破裂,其中42例经手术证实。48例均做CT平扫,4例加作增强扫描,男34例,女14例。以30—49岁最多见。结果:CT表现以脾实质性不规则不均匀性低密度影最多见。运用窄窗及图像放大技术能使损伤更清晰。可同时发现肝、肾、肋骨、脊椎、横膈等多发性损伤。结论:本组CT诊断脾破裂无1例假阳性。  相似文献   

9.
外伤性脾破裂的CT诊断与手术对照分析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探讨CT对外伤性脾破裂的诊断价值及对临床治疗的指导意义.认为早期外伤性脾破裂CT表现以脾实质内不规则不均质高低混杂密度影最多见,膈下肝前新月形低密度影是脾破裂腹腔积血最常见的CT征象,CT检查能明确脾脏损伤的部位及范围.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外伤性脾脏破裂的CT表现及其临床价值.方法 对53例外伤性脾脏破裂患者行螺旋CT检查,其中35例平扫加增强三期扫描,13例直接增强扫描,5例平扫;并对其CT表现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CT诊断脾脏破裂根据Gay分级:Ⅰ级:局限性包膜破裂及小的包膜下血肿,8例,非手术保守治疗;Ⅱ级:小的外周撕裂,实质内血肿<3cm,15例,其中3例选择性脾脏手术切除,12例非手术保守治疗;Ⅲ级:撕裂延伸至脾门及实质,血肿直径>3cm,25例,其中20例选择性脾脏手术切除,1例全脾手术切除,4例非手术保守治疗;Ⅳ级:脾脏粉碎及血管破裂,5例,全脾手术切除.结论 外伤性脾脏破裂CT表现具有特征性,诊断的敏感性和准确性都较高,对临床分级及确定治疗方案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从而得到合理的临床治疗,可作为脾脏外伤检查的首选方法.  相似文献   

11.
肾损伤的CT诊断及其临床价值   总被引:18,自引:1,他引:18  
目的 评价肾损伤的检查方法,探讨CT诊断和分类的临床价值。材料与方法 对70例肾损伤CT表现作回顾性分析。结果 70例中左肾损伤39例,右肾30例,双肾1例,CT表现为肾影增大30例(42.9%),肾轮廓不规则15例(21.4%),肾包膜下血肿43例(61.4%),肾内血肿35例(50.0%),肾周积血29例(41.4%),肾节段性梗塞8例(11.4%),轻度肾实质挫伤4例,(5.7%),肾撕裂或  相似文献   

12.
机械性眼球损伤的CT表现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探讨CT检查在机械性眼球损伤中的作用。材料与方法 采用GE Sytec 4000iCT扫描仪对59例62只机械性损伤的眼球(挫裂伤44只,穿孔伤18只,除外仅有异物者)进行横断面、冠状面扫描,并对CT图像进行观察、统计。结果 眼球体积的改变、眼球变形、眼球不连续或部分增厚、玻璃体内斑片状密度增高、晶状体密度降低、晶状体脱位或脱出、球内或眶内异物及眶壁或颅面骨骨折是机械性眼球损伤的常见CT表现  相似文献   

13.
脾结核的CT诊断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研究脾结核的CT诊断。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或经抗结核治疗治愈而确诊的15例脾结核的CT表现。结果:15例中14例脾脏增大,11例平扫表现为多发大小不等的结节状或斑点状低密度灶,边界清或欠清,增强后病灶内部不强化,边缘变清楚;1例除脾内多发状低密度灶外,还可见多发小结节状钙化灶;2例为散在小点状钙化灶。10例伴有其他脏器结核,9例伴后腹膜,肝脾门区等淋巴结肿大或钙化,7例淋巴结呈环状强化。结论:脾脏多发大小不等的结节状或斑点状,低密度,无强化病灶是脾结核的主要征象,CT为发现脾结核较好的检查方法。  相似文献   

14.
肠系膜肿块的CT诊断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目的 分析肠系膜肿块的CT表现,探讨CT对其定位,定性及鉴别诊断的价值和限度,资料与方法 对经手术,病理,活检等证实的18例肠系膜肿块的CT表现,结合其手术病理及部分超声所见进行回顾分析。选用窗宽300-400HU,窗位0HU观察病灶及其邻近肠系膜。结果 18例肠系膜肿块中,16例发生在小肠系膜(回肠15例,空肠1例),升,横结肠各1例,其中恶性淋巴瘤6例(非霍奇金病5例,霍奇金病1例),淋巴管瘤,炎性假瘤各3例,转移瘤2例,血管外皮细胞肉瘤,平滑肌肉瘤,纤维瘤,单纯囊肿各1例,除2例淋巴瘤和1例转移瘤呈多个肠系膜肿块,部分病例伴有腹膜后肿块,其余病例均呈孤立性肿块(此为唯一的CT表现)。肿块推压肠管,部分被肠系膜肿块,部分病例伴有腹膜后肿块,其余病例均呈孤立性肿块(此为唯一的CT表现),肿块推压肠管,部分被肠管包绕,邻近肠系膜模糊,“三明治”征多见于恶性淋巴瘤。结论 CT对肠系膜肿块有较大的诊断价值。结合病变的解剖,病理基础以及超声特征等,术前多可做出提示性甚至正确的定位,定性诊断,对少数难以确诊的病例,应行CT导引下穿刺活检确诊。  相似文献   

15.
先天性感音聋的CT诊断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目的 探讨先天性感音聋的CT诊断价值。材料与方法 搜集59例先天性感音聋患者,均采用颞骨轴位高分辨CT扫描。结果 根据其影像学表现将其分为5型:I.Michel型,8耳;Ⅱ.Mondini型,15耳;Ⅲ.前庭导水管扩大畸形型,33耳;Ⅳ.内耳道发育畸形型,2耳;Ⅴ.Alexander型和Seheibe型,54耳,值得指出的是多数先天性内耳畸形可伴有或单独存在前庭导水管扩大畸形。结论 CT对诊断先天  相似文献   

16.
甲状腺弥漫性病变的CT诊断   总被引:30,自引:3,他引:30  
目的 分析甲状腺弥漫性病变的CT影像表现 ,以期得出各种弥漫性甲状腺病变的CT鉴别诊断要点。材料与方法 回顾分析 5 0例甲状腺弥漫性疾病的CT资料 ,5 0例均作平扫 ,45例加作增强。采用薄层靶扫描多窗位、多窗宽观察。结果  ( 1) 12例桥本病 ,10例Graves病甲状腺双叶呈弥漫对称性或基本对称性肿大 ,密度均匀减低 ,无腺内更低密度结节。 4例桥本病有腺内高密度结节 ;( 2 )结节性甲状腺肿双叶甲状腺肿大、腺内多发更低密度结节 ,大小及分布较甲状腺癌均匀 ;( 3 )甲状腺癌腺体边缘连线中断、腺外结构破坏、囊变区壁结节血管样强化及颈淋巴结肿大。结论 同病种甲状腺弥漫性病变的CT表现存在许多共同之处 ,而不同病种间亦存在着不同的CT特点 ,掌握各病种CT特点 ,有助于诊断与鉴别诊断。CT扫描及图像处理技术的灵活运用 ,对甲状腺弥漫性病变的诊断与鉴别诊断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7.
外伤性白内障的CT诊断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探讨外伤性白内障的CT表现和诊断价值。材料与方法  3 7例经临床和手术证实的 3 8只外伤性晶状体混浊 ,术前均施行轴位CT扫描 ,其中 3 3只外伤性混浊晶状体进行CT值测定。将外伤性白内障晶状体与对侧无白内障晶状体的CT表现进行对照分析。外伤至CT扫描时间为 3小时~ 2 6天。结果  3 3只无外伤性晶状体CT值平均为 114 .6± 6.4HU ,外伤性混浊晶状体CT值平均为 78.1± 9.1HU ,二者统计学上差异有显著性 (t =6.741,P <0 .0 0 5 )。外伤性白内障除密度降低外 ,尚可有大小和形态上的改变。结论 CT是发现外伤性白内障的有效方法 ,尤其适用于复杂眼外伤和前房混浊等而临床上确定外伤性白内障困难的患者。  相似文献   

18.
迟发性脾破裂的CT诊断(附11例分析)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目的:分析迟发性脾破裂的临床CT特点,旨在为临床诊断提供客观依据。方法:11例病人伤后至就诊时间为2-14天,CT先按常规平扫,其中9例加做了9例加做了强化检查。4例经手术治疗,7例保守治疗并追踪随访。结果:(1)实质血肿5例,其3例为界限清楚的低密度“血湖”影,2例呈不规则低密度“裂隙”影。(2)包膜下血肿3例,呈边界清楚光滑的“新月形”或“半月形”低密度区。(3)混合血肿2例,表现为实质血肿与包膜下血肿并存。(4)脾挫裂伤1例,表现为弥漫性低密度区内有斑片状高密度出血影。结论:CT表现具有特征性,对临床治疗方案的选择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9.
肾上腺肿瘤的CT诊断   总被引:16,自引:2,他引:14  
目的 总结肾上腺肿瘤的CT表现及特征,探讨鉴别诊断依据。资料与方法 搜集有完整CT资料并经手术病理证实的肾上腺肿瘤49例,分析其大小、边缘、形态、密度及强化特征。结果 49例中,皮质腺瘤19例,肿瘤直径为1.0~4.0cm,有包膜,密度均匀但较低,强化较轻。皮质腺癌4例,表现为不规则、分叶状、密度不均匀、环状强化的肿块。嗜铬细胞瘤14例,单侧,良性,瘤体大,平扫不均匀,实质强化明显,低密度区无强化。髓质脂肪瘤4例,低密度的脂肪密度区是其特征性CT表现。转移瘤5例,均为肺癌转移,多呈类圆形或不规则形肿块,密度均匀或不均匀,强化较明显。畸胎瘤3例,CT可见脂肪密度和钙化。结论 肾上腺肿瘤CT表现有一定的特征性,结合临床及生化检查,做出诊断是有可能的。对于体积较大的肾上腺肿瘤,还需与其他腹膜后肿瘤相鉴别。  相似文献   

20.
肠梗阻的CT诊断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目的 探讨CT对肠梗阻诊断价值。材料与方法 68例肠梗阻,42例手术治疗,26例胃肠减压保守抗炎治疗。68例均作CT检查和立位腹部平片,其中6例作钡剂灌肠检查。结果 (1)68例立位腹部平片,其中62例典型阶梯状气液平面,6例肠管少量积气,未见液平面;(2)6例CT检查后作钡剂灌肠检查,4例肿瘤,2例肿瘤合并肠套叠;(3)68例CT检查示机械性梗阻56例,麻痹性肠梗阻12例。结论 CT可确定或除外肠梗阻,同时在判断是否绞窄性肠梗阻或麻痹性肠梗阻的诊断中起着重要的作用。CT对肠梗阻诊断定位准确,病因诊断也能显示,为临床提供可靠诊断依据,但有时在定性诊断中有一定的局限性,需要结合病史及其他检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