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MRCP与ERCP诊断慢性胰腺炎的对比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评价磁共振胆管造影(MRCP)和ERCP在慢性胰腺炎诊断中的价值,回顾分析1993年1月-2001年12月长海医院收治的具有临床表现、影像学及病理检查确诊的慢性胰腺炎262例,其中同时行MRCP和ERCP检查120例。120例慢性胰腺炎病人中,经MRCP发现胰、胆管狭窄、扩张、结石等病变并诊断为慢性胰腺炎106例,准确率为88.3%;经ERCP检查发现胰、胆管病变并确诊为慢性胰腺炎108例,准确率为90%,统计分析两者无显著性差异(P=0.678)。MRCP和ERCP同时提示胰、胆管病变并确诊为慢性胰腺炎96例,诊断符合率为81.4%;MRCP与ERCP相结合诊断慢性胰腺炎118例,诊断准确率为98.3%。MRCP和ERCP造影成功率均为100%,未发生严重的并发症。上述结果提示,MRCP和ERCP在诊断慢性胰腺炎中有很好的相关性,两种诊断方法之间统计分析无显著性差异,两种检查方法相结合则可显著提高慢性胰腺炎的诊断准确率。  相似文献   

2.
目的:评价CT对急性胰腺炎的诊断准确性。材料与方法:64例急性胰腺炎。男性24例,女性40例,年龄29~78岁,平均53.2岁,于临床症状出现2小时至7天内均经CT扫描。其中55例还经增强扫描。结果:64例中经CT诊断为急性水肿性胰腺炎49例,急性坏死性胰腺炎15例。5例经手术证实,59例经临床、实验及腹膜穿刺证实。结论:CT是目前诊断急性胰腺炎的最敏感的方法。特别是增强扫描对鉴别急性胰腺炎的病变类型具有很高的敏感性,值得首选。  相似文献   

3.
慢性胰腺炎内镜治疗进展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阐述慢性胰腺炎内镜治疗理论的新进展;介绍新开展的内镜治疗方法,及相关的适应证、禁忌证、操作方法和临床评价;展望慢性胰腺炎内镜治疗的发展趋向。  相似文献   

4.
张升敏  谢晓冰 《航空航天医药》2010,21(11):2027-2028
目的:探讨ERCP术后并发胰腺炎的诊断与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827例行ERCP患者的有关临床资料。统计高淀粉酶血症与PEP的发生率,观察ERCP后血淀粉酶变化的规律。结果:高淀粉酶血症与PEP是ERCP后最常见的并发症,本组总发生率达83.91%。结论:ERCP术后并发胰腺炎一般较轻,经保守治疗后均能恢复。重症胰腺炎的发生率较低,但愈后较差。  相似文献   

5.
目的:通过对重症胰腺炎(SAP)患者的临床治疗与观察,总结出治疗胰腺炎的有效经验.方法:将75例患者分为手术治疗与非手术治疗两组,手术治疗40例,非手术治疗35例.结果:非手术治疗组,治愈35例,死亡5例,死亡率14.3%.手术治疗组,治愈26例,死亡9例,死亡率25.7%.结论:非手术治疗和手术治疗都有着各自的治疗优势,应依据患者病情选择合适的治疗方式,才能取得满意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6.
胡茂荣  穆兵 《人民军医》2008,51(12):759-759
2005年10月~2007年10月,我们在收治慢性胰腺炎时误诊45例,对误诊原因进行了分析.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7.
本文总结了22例胆石性胰腺炎,男9例,女13例。年龄27~74岁。超声显示胰腺弥漫增大,形似一肥大“桑蚕”,内部回声减弱,边缘光滑。胆总管扩张,胆总管直径在1.2~3.4cm、可见结石强光团。胆囊20例均扩张,同时伴胆石、胆泥。此病应用B超检查,可及时明确病因。  相似文献   

8.
正胰腺炎是非常严重的疾病,不同类型的胰腺炎,其临床及影像学表现也不同,常与其他疾病混淆。现将不同类型胰腺炎介绍如下,以提高对各型胰腺炎的认识及影像诊断水平。1急性胰腺炎(acute pancreatitis,AP)  相似文献   

9.
<正>3自身免疫性胰腺炎(autoimmune pancreatitis,AIP)AIP是一种与免疫相关的特殊类型的慢性胰腺炎,占慢性胰腺炎的5%~6%[10];多无特异性临床表现,半数患者以黄疸为首发症状;常伴胆管、淋巴结、肾脏、涎腺、肺等胰腺外器官的免疫性疾病。在大体形态学上,AIP分为弥漫性和局限性2种,其中局限  相似文献   

10.
刘宏  邓明明 《西南军医》2009,11(6):1106-1109
内窥镜治疗胰腺炎疼痛是保持胰管通畅,降低胰管内压力或内脏神经阻滞等方法来缓解慢性胰腺炎的疼痛。由于具有损伤小、痛苦少、恢复快、疗效确切等优点,近年已在理论和实践上得到迅速发展,成为慢性胰腺炎疼痛的治疗新策略。  相似文献   

11.
超声胃镜与ERCP诊断慢性胰腺炎的对比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探讨超声胃镜 (EUS)及其与ERCP联合应用对慢性胰腺炎的诊断价值 ,回顾分析 1993年 1月~ 2 0 0 1年 5月长海医院收治的慢性胰腺炎 2 6 2例 ,其中同时行ERCP和EUS检查者共 6 0例。EUS检查提示胰腺形态不规则、回声不均匀 ,胰管扩张、狭窄、扭曲 ,胰管结石 ,胰腺钙化 ,胰腺囊肿并诊断为慢性胰腺炎 4 9例 (81 7% ) ;ERCP诊断慢性胰腺炎 5 2例 (86 7% ) ;ERCP发现胰管改变 ,而EUS未见异常 6例 ,两者诊断符合率为 90 % ;ERCP和EUS联合诊断慢性胰腺炎 5 9例 (98 3% ) ,同单独ERCP或EUS检查诊断准确率相比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 <0 0 5 )。提示EUS对慢性胰腺炎有较高的诊断特异性和准确性 ,与ERCP联合应用可显著提高诊断准确率 ,有助于慢性胰腺炎的早期诊断。  相似文献   

12.
本文分析了慢性胰腺炎114例和胰腺癌125例的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内镜观察和内镜下逆行性胰胆管造影(ERGP)结果,着重讨论了ERCP的慢性胰腺炎分度和胰腺癌分型以及在诊断和鉴别诊断中的作用。作者认为,与临床表现、胰功能和其它影象学检查相比,ERGP结合内镜对乳头周围的观察、对慢性胰腺炎的诊断和胰腺癌的鉴别诊断有较高的阳性率和特异性,但早期诊断尚不敏感。  相似文献   

13.
先天性静脉畸形、组织肥大综合征44例的诊断和治疗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探讨先天性静脉畸形、组织肥大综合征(KTS)的诊断和治疗原则,对44例KTS患者进行了回顾性研究。所有患者均行下肢顺行静脉造影检查,部分行光电容积描记(PPG)检查。非手术治疗18例,方式为使用弹性绷带或穿弹力袜。手术治疗26例,包括单纯浅静脉剥脱术12例、Guo静脉松解术5例、Guo静脉和股浅静脉带瓣移植术各为5例和4例。手术有效率为73.1%(19/26)。非手术治疗的18例病情稳定。共有31例患者获随访1-10年,病情均有没程度改善。作者认为,对KTS的处理应持审慎态度,必须结合临床表现和细致的静脉造影作综合判断。  相似文献   

14.
左旋精氨酸在急性胰腺炎治疗中的剂量效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左旋精氨酸(L-Arg)在急性胰腺炎治疗中的剂量效应。方法:观察不同剂量L-Arg治疗急性水肿性胰腺炎(AEP)大鼠后,血浆和胰组织一氧化氮(NO)浓度、血浆淀粉酶、平均动脉压(MAP)、胰组织病理等的变化。结果:(1)AEP大鼠血浆、胰组织NO浓度明显降低,小剂量L-Arg(50mg,100mg/kg)升高了血浆、胰组织NO浓度,改善了大鼠AEP;随着L—Arg剂量的增加,达800mg、1600mg/kg时,血浆、胰组织NO浓度过度升高,加重AEP成为急性出血坏死性胰腺炎(AHNP),且以80mg/kg组最明显;(2)实验所用的L—Arg对MAP的影响较小。结论:L—Arg的作用机理与NO的生物学行为有密切关系,临床应用L-Arg治疗急性胰腺炎应注意其类似NO的“双刃性”,尤其大剂量应用要慎重。  相似文献   

15.
本文依据高原地区356例病例临床资料的分析研究,提出了高原脑水肿的临床基本特征,诊断标准及分型,并对发病机理进行了探讨,认为掌握本临床分型,有利于早期诊断、合理治疗,对病程及预后判断有指导意义和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16.
有关B—US、ERCP、PTC对梗阻性黄疸诊断效果的对比研究不少,但多属两两对比。虽有少数多种方法的比较报道,也是大组病人的综合分析比较,每种检查的人数不一,病情不尽相同。为客观准确地评价这三种检查对梗阻性黄疸的诊断价值,作者对一组用这三种方法诊断的122例梗阻性黄疸病人进行研究,将其诊断结果逐一与手术发现及最后诊断比较。分析每种检查的定位、定性诊断正确率及优缺点,并按三种检查进行回顾性两两联合分组,分析其诊断正确率。结果发现:B—US定性正确率(45.1%)大大低于ERCP(82%)和PTC(87.7%)(P<0.01);定位准确率三者无明显差别(P>0.05),但除去技术失败病例后,ERCP和PCT的定位准确性(100%)则与B—US(87.7%)有非常明显差别(P<0.01)。三种检查两两联合时对梗阻病变的定位诊断能力差别不大(P>0.05),定性能力以ERCP PTC联合最好(明显高于B—US ERCP,P<0.05)B—US ERCP次之。作者主张,对疑梗阻性黄疸病人的影像学诊断,应以B—US作首选的筛选性检查,以B—US PTC或ERCP为基本的常规联合,少数PTC或ERCP失败或显示差不能诊断者再以ERCP(或)PTC补充之。没有必要将ERCP PTC联合列为常规。  相似文献   

17.
研究肾移植术后巨细胞病毒(CMV)感染的诊断及预防性使用磷甲酸钠(PFA)治疗的疗效与毒副作用。采用ELISA CMV特异性抗体IgG、IgM方法,针对肾移植术后74例CMV活动期感染(34例有明显临床症状)和25例静止期患者使用PFA,另选l0例静止期病例不予处理作为对照。结果显示,无症状的活动期病例PFA平均使用12.5天后血清学结果转阴;有临床症状的34例中,应用15天后32例显效,另2例治疗1个月后血清学结果转阴,随访1年无复发;静止期治疗组用药后观察1年,发现2例血清IgM转阳,但无临床症状;对照组l0例中有3例分别于随访l、2、3个月时发生CMV活动性感染。研究表明,PFA可快速治疗CMV感染,疗效确切而显著,随访期内复发少见;静止期患者使用PFA与否,随访期内血清学的检查结果差异显著;PFA对移植肾功能无明显损害,不干扰血钙及环孢素A的代谢,是一安全而有效的治疗CMV感染的药物。  相似文献   

18.
高原肺心病急性发作期286例临床特点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对高原地区(海拔2260~3200m)286例慢性肺心病急性发作期病人作了临床特点分析。结果表明:①PaO_2和PaCO_2(分别为5.38±0.98和6.20±1.09kPa)均明显低于平原肺心病;②肺性脑病并发率(3.8%)较平原低;③血液粘度较平原高,高粘血症组呼衰、右心衰和肾功异常的发生率(分别为94.5、84.6、29.2%)明显高于血粘度正常组(分别为52.3、45.2、14.2%)。对其机理和临床意义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