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军医刘发祥首创的“五环养生回春术”在社会上不胫而走,正应了一句古诗:春色满园关不住,红杏一枝出墙来。之所以会有这样的轰动效应,完全出于其不凡的康复、保健效果。缪维銮医生掌握了这套方法后在短时间内成功地使高龄偏瘫病人康复,再次创造了生命奇迹,这说明,只要认真掌握这套独特的养生回春方法,一定会大有收益。  相似文献   

2.
世事烦扰,日乱我心,劳神费力,无时得安.所以"入静"便可养生,古人深知此意,故无论是道家、佛家还是儒家,都把"静坐"作为养生的重要手段.<庄子·人间世>中有一段孔子和他的学生颜回关于修身养性的对话,揭示了儒家鼻祖孔子对静坐养生的独到见解.  相似文献   

3.
<素问*四气调神大论>提出的"春夏养阳,秋冬养阴",是用以指导顺应四时气机变动而采取不同保健方法的养生原则.历代医家对其曾有不同的理解与阐述,但基本上均支持春夏季养生应护持人体阳气、秋冬季养生宜培补人体阴分的观点.先师廖厚泽所授丹医学派的相关经验,对"春夏养阳,秋冬养阴"进行了理论辨析,并分析了当前人们普遍采用的夏季以凉茶、凉药"清凉解暑"、冬季以牛羊肉、参芪虫草"冬令进补"的"养生方法"的理论渊源,在此基础上探讨了中医适时养生方法.  相似文献   

4.
以中医养生康复理念中的哲学思想影响与传承为线索,探讨了中医养生康复理念对生理病理的认识方式受到中国古代哲学思想的影响渊源及其与当代哲学思想的相通之处,以期为其形成找寻思想脉络根源。中医养生康复理论中最重要的基本观点包括"精气神"理论与"天人相应"的人与自然互参理念,这两种观点的形成,受到先秦时期儒家"中和"、"修德"思想,道家"精气神"学说、"道法自然"思想和其他思想流派的影响。同时,中医养生康复理论对病因所坚持的唯物主义的观点,与当代唯物主义思想与辩证法亦有相通之处。中医学养生康复理论观念通过对中国古代哲学及当代哲学思想的受承、吸收、融合与体现,形成了自身独具特色的理论框架、养生原则、康复理念,从而奠定了中医学极具中国文化特色的养生康复思想体系和技术方法。  相似文献   

5.
正由中国浩天文化投资集团、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国际合作部、《世界中医药》杂志社联合主办的"首届国际中医药养生保健高端论坛暨展览"拟于2014年12月5—8日在北京举行。1.论坛与展览目的:弘扬中医药养生保健知识,吸纳各民族文化精髓,发展现代健康理念。2.会议形式:专题演讲、药膳食疗、身心保健、书画养生等展览与益拍捐赠。3.研讨与展览内容:(1)中医养生康复研究;(2)常见病多发病的中医养生、康复方法与规范的研究;(3)天然保健食品与食疗的研究与应用;(4)养生保健文化理论研究;(5)针灸、推拿、按摩、  相似文献   

6.
编者按: 我们的祖先早在几千年以前就认识到了"天人合一,顺应四时"的养生法则.在这里我们将每月向读者朋友们重点介绍季节变换、节气交替中的养生策略,并结合现代科学的食疗理论及锻炼方法,使读者能够轻松掌握延缓衰老,永葆青春及祛病延年的秘诀.  相似文献   

7.
新编养生保健按摩功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我保健按摩,是一种历史悠久、种类繁多、效果可靠的古代健身法.我们在古代流传的多种保健按摩法的基础上,结合在温州老年大学的十多年教学实践的体会和操作实效,以增强效果、并便于记忆和掌握为原则,新编了这套养生保健按摩功法.  相似文献   

8.
两千多年前,中医学创立了高明的养生观:"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主张"天人合一",顺天守势养生防病.许多富有传统特色的中医防寒养生术,具有简、便、廉、验的独特优势.眼下正值秋去冬来,学习掌握一些中医药防寒方法,对冬季养生防寒抗病是十分有益的.  相似文献   

9.
我国古代中医保健养生侧重于生理养生;近代主要讲生理和心理养生;当代则特别强调生理、心理和哲理养生.这"三理"养生,反映了中医养生的不同层次.  相似文献   

10.
毛智荣 《江西中医药》2011,42(12):26-27
"春夏养阳"、"秋冬养阴",是<内经>养生、防病、治病的方法,是辨证论治、整体观念、三因制宜的组成部分.人们在养生或治病中应遵循四时阴阳变化规律,使人体的生长发育顺应自然规律.然而"春夏养阳"、"秋冬养阴"必须严格遵照辩证论治、整体观念的中医养生治病的基本原则,不能生搬硬套,更不能简单理解为补阴、补阳.应灵活运用,才能...  相似文献   

11.
从中医临床康复的角度出发,探讨中医康复学的部分系统性及概念性问题,如养生与康复的概念、中医康复学的研究对象与辨证康复、中医康复学的评价方法以及中医康复学的整体观等.笔者认为:应分清养生与康复在概念上的区别,明确中医康复学的研究对象,建立中医康复的评价方法,注重中医临床康复的整体观.  相似文献   

12.
"生病起于过用"出自<素问·经脉别论>,它提出生病起于气候、饮食、情志、劳倦、药物等因素过用的发病观.同时,它也蕴含了大量的养生观思想,体现为顺应四时阴阳养生观、调和饮食五味养生观、调摄精神情志养生观、劳逸结合养生观、药物调理养生观.这些养生观思想为人类的养生保健作出了重要贡献,至今仍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3.
正艾灸产生于中国远古时代,是我国独特的养生康复方法之一。古人对艾灸的养生作用推崇备至,有谚语云:"家有三年艾,郎中不用来"艾灸,中医针灸疗法中的灸法,是用艾叶制成的艾灸材料产生的艾热刺激体表穴位或特定部位,通过激发经气的活动来调整人体紊乱的生理生化功能,从而达到防病治病目的的一种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4.
黄庭坚是北宋著名的文学家、书法家,江西诗派开山之祖,与杜甫、陈师道和陈与义合称"一祖三宗";与张耒、晁补之、秦观都游学于苏轼门下,又合称为"苏门四学士".黄庭坚在政务、生活之余,对养生也颇有研究,他曾写过一篇《食时五观》的文章,提出了独特而深邃的"饮食养生"观点,就饮食而跳出饮食来谈养生,这是一种新的养生观,对后世影响...  相似文献   

15.
目的:通过"三合一"实验教学模式,培养康复治疗学专业学生的临床实践能力、临床思维能力和探索创新的能力.方法:把以问题为基础的学习方法(Problem-Based Learning,PBL)作为基本模式,以学生标准化病人(Student as Standardized Patient,SSP) 模拟真实病例为操作对象,以及具体的情景模拟创设,通过三者的结合,给学生设置了康复诊治疾病的现场氛围.结果:通过该实验教学模式的教学,激发了学生的参与激情,把课堂的知识传授由静态变为动态、讲授变为演示、被动变为主动,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提高了学生的参与意识和主动学习意识.结论:该实验教学模式是以一种全新的学习方式引导学生进行学习,可以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对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对学生临床康复经验的积累和康复治疗思维的成熟有重要的影响,是值得借鉴的一种实验教学模式.  相似文献   

16.
正由中国浩天文化投资集团、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国际合作部、《世界中医药》杂志社联合主办的"首届国际中医药养生保健高端论坛暨展览"拟于2014年9月19日至21日在北京举行。1.论坛与展览目地:弘扬中医药养生保健知识,吸纳各民族国学文化精髓,发展现代健康理念,关系到人类的发展、国家的繁荣强盛与进步。对构建社会和谐,促进人类健康具有重要意义。2.会议形式:中医界专题演讲、药膳食疗、身心保健、书画养生等展览与益拍捐赠。3.研讨与展览内容:(1)中医养生康复科学界的研究;(2)常见病多发病的中医养生、康复方法与规范的研究;(3)天然保健食品与食疗的研究与应用;(4)养生保健文化理论研究;(5)针灸、推拿、按摩、气功、太极等在养生保健中的应用与研究;(6)养生保健产品的研究开发;(7)中医心身医学理论、治疗  相似文献   

17.
钱国宏 《养生月刊》2022,(3):228-229
家住辽宁省鞍山市台安县龙家村的刘慧琴老人今年91岁,在村中是有名的老寿星.总结她的养生之法,老太太笑着给大家说出了"五不"养生之道: 一不闲居 刘慧琴老人一辈子住在农村,没有离开过田园生活,因此她一生都在忙碌中度过.  相似文献   

18.
作为一名普通的中国传统养生文化的爱好者、实践者和受益者,在我运用传统养生方法控制住了多种老年疾病,基本健康地步入80岁时,我萌生了一个意愿:为了验证祖国传统养生文化的神奇魅力,我将自我规划寿命目标,实现"命自我立".  相似文献   

19.
谭敦民 《养生月刊》2013,34(1):10-13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养生保健日益成为全社会尤其是中老年人关注的大事,医疗卫生的重点也由重视治疗,转向预防、保健、治疗、康复"四位一体"了,侧重预防、养生保健的理念日益深入人心. 如何养生、如何保健,怎样把疾病"御敌于外"呢?黑龙江中医药大学人文与管理学院教授王宇老师提出应该注重中医学"因时养生"、"因地养生"、"因人养生"的"三因养生"理念.  相似文献   

20.
李戎 《中医教育》2000,19(4):56
目前,中医学的二级学科中只有"养生康复学"而无"养生学"或"养生保健学",但根据笔者从事十几年的养生保健科研和教学工作的体会,认为"养生学"或"养生保健学"似乎应该从"养生康复学"中分离出来,另立一学科.之所以有此意见和建议,主要是因为"养生"并不等同于"康复",也不等同于"预防医学",更不等同于"医疗",而有其自身完整的独特的学术理论体系和数千年的历史积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