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窦迎春 《中医药学刊》2010,(8):1729-1731
清代的《伤寒论》研究,无论是研究方法还是对其理、法、方、药的阐发,都达到了历史的最高水平,对《伤寒论》证候、治法、方药的补充较前代更加丰富,临床各科的系统化、完善化,使《伤寒论》方剂的应用范围更加广泛。而温病学家对《伤寒论》方剂的化裁应用,充分证明了《伤寒论》确为百病立法,而方亦为百病制。  相似文献   

2.
“结”最早见于《素问》,张仲景在此基础上扩大了“结”应用范围。通过对《伤寒论》中相关问题的本质探讨,认为《伤寒论》之“结”是一个病因病机、治法方药完整的病征体系。  相似文献   

3.
作为中医重要的治则治法之一,“和法”在我国医学史上的发展是一个概念逐渐具体,理论逐渐完善,方剂逐渐丰富的过程,其学术思想源于《黄帝内经》,成形于《伤寒论》,后经历代医家不断补充与实践,日趋完善。乃至现代,“和法”的理论研究和临床应用愈加丰富。本文通过追溯中医“和法”的源流与发展,以期进一步提升中医学界对“和法”的认识,对发展中医学术理论,提高临床疗效多有裨益。  相似文献   

4.
通过归纳分析张仲景的《伤寒论》《金匮要略》中所有治疗咳嗽气喘的条文,总结仲景治疗咳喘的方药证治规律.结果 显示《伤寒论》中治疗咳喘的方剂有13首,《金匮要略》中有33首,去掉重复的4首,《伤寒论》《金匮要略》中治疗咳喘的方剂总共有42首.根据治则治法对这42首方剂进行归纳分类,并对涉及的48味药进行频数统计和功效分类,总结出张仲景治疗咳喘首重协调肺的宣发与肃降功能,调节津液代谢,祛邪兼顾扶正,联合应用治肺八法.  相似文献   

5.
“气反”治则 ,见于《内经》。《素问·五常政大论》有“气反者 ,病在上 ,取之下 ;病在下 ,取之上 ;病在中 ,傍取之。”的论述 ,亦即病情出现病“本”在此 ,而病“标”在彼者 ,按中医治病救本治则 ,针对病本进行治疗 ,而不是对症处理 ,就是属于《内经》“气反”治法的范畴。《伤寒论》中虽没有明确提及“气反” ,但六经病证治中却包含了许多“气反”治法运用的实例 ,现分析《伤寒论》中“气反”治法运用的条文 ,揭示其临床运用的内在规律 ,有助于我们加深对中医辨证论治理论精髓的理解。1 宣上通下 ,下病上治《伤寒论》原文 44条指出 :“太…  相似文献   

6.
浅谈《伤寒论》药物配伍规律特点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伤寒论》为方书之祖,历代医家将其药物用于临床,其疗效显著,唐代医家孙思邈运用《伤寒论》中方药施治病家,取得了“行之以来,未有不效”之灵验。近代名医岳美中曾说:“配伍是组织方剂的基础,是前人积累经验的结晶,研究中医临床应以方剂入手,探索其药物配伍规律。”还进一步强  相似文献   

7.
《伤寒论》为“众方之祖”,共载方剂113方(内缺禹余粮丸方),用药八十五味。严格遵循依证立法,依法立方,依方选药之法则,方药与证,如影随形,有一病,必有一药,病千变,药亦千变。故学者多很重视《伤寒论》方药之研究,并且推崇“以药测  相似文献   

8.
<正> 由张世濬、谢立业编著,陕西科技出版社出版的《伤寒论六经病证治撮要》,是一本较好的中医书籍。本书以六经为纲,对《伤寒论》中50余种病的病因、病机、主证、主脉及其治法条分缕析,对50多个主要方剂作了重点介绍,加减化裁为160多个方剂,可用于治疗400多种病症。可供中医临床、教学及科研作参考,亦可作为自学《伤寒论》之入门向导。一、结合临床,注重实践:本书强调指出:“祖国医学有完整的理论体系,同时,又是实践的科学,《伤寒论》更是临床的医学,因之在学习和挖掘时,既要掌握其理论体系,又要紧密结合临床”。(见该书第8页,下同)如“近年来,中西医结合的许多重要成果就直接来源于《伤寒论》,如大柴胡汤加减治疗急性胰腺炎,小柴胡汤加减治疗急性胆囊炎,大、小小气汤加减治疗急性肠梗阻,乌梅汤加减治疗胆道蛔  相似文献   

9.
急性胰腺炎是以胰腺局部炎症反应,严重者可发生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并伴有器官功能障碍的疾病,结合中医辅助治疗可缓解其临床症状。中医认为急性胰腺炎多为实证或虚实夹杂之证,其治疗总纲多以“通”为用。在《伤寒论》中提到“下法”可通泄有形之邪,文章分析《伤寒论》中可用以治疗急性胰腺炎的经典下法方剂,认为主要以泻阳明腑实、清肝胆湿热、散水热互结、通调气血瘀滞为治疗原则,中药方剂则主要用大承气汤、大柴胡汤、大陷胸汤、桃核承气汤及相应加减方药为主。以上方药经过实验及临床研究,均对急性胰腺炎有明显的缓解作用,适合临床推广运用。在辨证使用下法的同时,也应注意下法使用的禁忌症。但中医辨证论治,仍不可拘泥于一法,需结合患者病情调整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0.
《伤寒论》是中医临床经典的基础,融理法方药为一体,在中医学术发展史上具有奠定中医临床发展基础的重要作用,对于临床遣方用药有重要的指导意义。书中记载的经方不但蕴含着作者丰富的临床实践经验,而且蕴藏着深奥的中医思维与方法。桂枝汤、苓桂剂等经方在配伍组成、治则治法以及临床施治的过程中充分的体现着中医学整体观念与辨证论治的思维与理念,对于这些经典方剂,在使用的过程中要做到知行合一,掌握经方中蕴含的中医思维,更好的指导临床实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